收藏 分销(赏)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4640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大的麦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句容市桥头小学 刘杰 一、教材分析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切不可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自然段。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3、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感受。     4、联系实际谈谈学了课文的体会,并试着写写自己的人生格言  三、教学重点     紧紧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领悟必须善于抓住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  四、教学难点     能够联系实际,理解"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意思。  五、教学过程 ( 一)质疑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古希腊的哲学大师苏格拉底,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再次聆听他的教诲。上文讲到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弟子们领悟了这样的一个道理,(出示最后一段)     2、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段话,如果有疑问,请提出来与大家一起讨论。(指名说)     过渡:弟子们是在听了老师的话后,才悟出这个道理的,要想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关键在于读懂老师说的话,请同学们细读课文1-6自然段,划出苏格拉底说的话语。     (二)解读第一句话     课件演示: 你们去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只许进不许退,我在麦地的尽头等你们。     1、指名读,评议。     2、加上提示语读,苏格拉底严肃地对弟子们说--     3、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懂了老师的那些要求?指名说。     4、该怎样读,才能让弟子们听懂我的要求呢?谁来做苏格拉底读一读?     过渡:苏格拉底提出要求后,他们纷纷走进了麦地,去摘最大的麦穗,弟子们摘到了最大的麦穗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     (三)解读第二句话     "你们已经到头了。"     1、苏格拉底说这话时,弟子们完成任务了吗?他们表现如何?     2、苏格拉底用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敲响了弟子的警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想象苏格拉底的心情。     白板出示:苏格拉底_________说:"你们已经到头了。"(苍老的如同洪钟一般的声音)     3、弟子们如梦初醒,想想弟子们明白了什么?     4、弟子们不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他们没有认真对待吗?     白板出示:弟子们埋头向前走。看看这一株,摇了摇头;看看那一株,又摇了摇头。他们总认为最大的那一穗还在前面呢。虽然,弟子们也试着摘了几穗,但并不满意,便随手扔掉了。他们总以为机会还很多,完全没有必要过早地定夺。     5、这段话对弟子们进行了什么描写?仔细体会弟子们的表现,揣摩弟子们的心理,呆会儿老师要进行现场采访。     6、采访不同表现的弟子,体会抓住时机的重要。     (埋头前行的;摘了又随手扔掉的;光看光摇头的;两手空空的)     7、随机采访麦地里的小麦,强化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颗粒饱满的;比较瘦小的;准备嘲笑的;摇晃脑袋的)     8、我能理解弟子们此刻的心情,他们"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固然我们可以像小麦一样嘲笑弟子们,但我觉得弟子们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善意的提醒,我们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他们刚才的表现提一些建议吗?     9、小结     送上培根的名言: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四)解读第三句话     "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1、苏格拉底是怎么对弟子们说的呢?白板出示,以不同的语气指名读     2、明确两个"最大的麦穗"不同的含义     3、醉翁之意不在酒,苏格拉底仅仅在说"麦穗"吗?还在说什么?     如果麦地是我们的人生,麦穗是机遇的话,苏格拉底的话还可以怎么说?白板出示: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在______里肯定有_____是最大的,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因此_________就是你们刚刚______的。"     4、现在你还认为弟子们走出麦地,手中空空如也吗?他们收获了一个重要的人生道理。这就是......     (五)解读最后段落     "人的一生仿佛也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1、齐读     2、体会分号的用法,麦穗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体会双引号的作用     3、理解"最大的麦穗"、"饱满的麦穗""眼前的一穗"不同含义     4、再读几遍,看看这里哪句话在你心中占据的分量越来越大?     突出显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这样的道理苏格拉底直接跟弟子们说了吗?潜移默化间给弟子影响,这种教育方法可以用哪一句诗形容。苏格拉底让弟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明白道理,真是一个高明的老师!     5、老师示范理解:     我的追求是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今天对我来说摘取最大的麦穗就是认真上好这堂课,只有上好每一节课,把握住身边的每一次机会,脚踏实地地干好每一件事,我才能离我的追求更近!     你能联系实际,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吗?     6、指名联系实际理解。(教师点评)     7、创设情境,多反复诵读:"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 六) 欣赏创作,感悟内化。     1、欣赏有关"机遇"的名言,再次体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曾经有过的错失良机的事。     3、创作名言,送给那些需要提醒的人。     七、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课外搜集有关"机遇"的名人名言。     2、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板书设计:     最大的麦穗      最大的麦穗 (追求)     眼前的一穗 (实实在在) 六、教学反思 《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不能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道理孩子们一般都知道,但是真正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的并不多。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重在引导学生不断地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一代哲人苏格拉底的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通过关键词如“最大的一穗”“眼前的一穗”等,明白在我们的人生道理上一定要好好把握眼前的机遇。要知道,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意味着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可以根据学生需要,因文而异,适当地切换阅读视角。有位朋友说得好:如果把目光投向文本,那只需获得作品的原义;如果把目光投向作者,那是要获得交往的意义;如果把目光投向学生自身,那理所当然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精神需要。在本篇文章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以学生交流为主,以学生朗读为重,以学生思想为点。从而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能把握每时每刻,做好眼前必须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