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化学月考试卷第一、二单元.docx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84006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13.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月考试卷第一、二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化学月考试卷第一、二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化学月考试卷第一、二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年级化学第一、二单元月考测试卷一 、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1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钢铁生锈 C.玻璃破碎 D.灯丝发光2.打开“雪碧”瓶,把从饮料中逸出来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实验验证了从饮料里逸出来的气体中含较多的( )A.氧气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3. 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中,错误的是( ) A.少量试剂的反应试管 B.加热较多量的液体烧杯 C.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4.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量筒放平稳,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则该学生实际量取的液体体积是( ) A

2、.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因操作错误无法判断5.下列结果与操作正确的是( ) A.用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g B.用量筒准确量得某液体的体积为16.74mL C.用量筒量取液体,俯视读数结果为35mL,其实际量取液体体积应大于35mL D.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橙汁饮料 B.五氧化二磷 C.新鲜的空气 D.澄清的河水7.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红磷用于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 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8.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

3、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9.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中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11.在“探究氧气的性质”实验中,某同学取一段铁丝窗网上的细铁丝,在自己收集到的氧气中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

4、验,结果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此实验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A.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B.铁丝生锈 C.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细沙 D.铁丝的一端没有系火柴梗12.实验室制取氧气不正确的操作是( )A.装药品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导气管口开始有气泡冒出时,不宜立即收集气体C.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D.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从水槽中取出后倒放在桌面上13. 常温下,试管中放入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滴入几滴水后,观察到反应剧烈,还形成一股美丽的紫色烟雾,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铝+碘碘化铝。水的作用是( )A.提供反应物 B.提供热量 C.催化作用 D.分解作

5、用14下图依次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氧气和验证其性质的装置。其中错误的是( )15.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 ) 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 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铁丝的燃烧实验16.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的依据是( ) A.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 B.氧气和氮气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C.氧气和氮气的密度不同 D.氧气和氮气的化学性质不同17.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现水槽里的水变

6、红了,原因是( ) A.氧气溶于水中造成 B.忘了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 C.氧气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红色的物质 D.集气瓶粘上了少许红色染料18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B.空气成分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C.水中的生物能依靠微溶于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9.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二氧化锰的 催化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氧气,下 列现象正确的是( )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20.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表

7、示)直接加热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下列关于a、b的图像正确的是(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中均有一种与其他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这种物质的名称:(1)食醋、牛奶、加碘盐、二氧化碳(2)蒸馏水、矿泉水、河水、糖水(3)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4)红磷、铁丝、镁条、澄清石灰水(1)_;(2)_;(3)_;(4)_。22.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9g下列物质制备氧气:甲用9g氯酸钾;乙用8g氯酸钾和1g二氧化锰;丙用8g氯酸钾和1g高锰酸

8、钾。(1)写出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2)制取氧气速率最慢的是_。(3)有人在进行该试验时,试管口向上倾斜,可能会造成_。23暗紫色固体A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B和C以及D,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C时分解放出D,其中C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若将细铁丝放在D中点燃能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E。(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A:_;B:_;C:_;D:_;E:_。(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有关的化学反应,并指出反应所属的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_( );_( );_( )。(3)C是过氧化氢反应中的_。(填“催化剂”或“氧化剂”)2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中的现象是_,在集气瓶底部

9、放少量的水或铺层细沙的作用_。硫在氧气中燃烧中的现象_,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的作用_。三、实验探究(10分)25、为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甲、乙、三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观察到的现象_。 (2)乙同学:用碳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_。(3)丙同学:最后发现测得实验结果小于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_;_;26.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仪器的名称是_。(2)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_;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看到气泡_开始收集。(3)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填装置字母)(4) 试验结束后撤离装置时发现试管突然炸裂了则原因可能_。( 5 )如果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检验集气瓶中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3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