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 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分类法与实验法。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概念 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2、2.生物圈为生物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3.探究的一般过程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4.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5.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 吃与被吃的关系 生物因素:竞争关系 两种生物互相比赛 合作关系 两种生物互相帮助 寄生关系 一种生物寄生在另一种生物体内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物的适应
3、性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 8.生态系统的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9.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 10.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11.生态系统 生物部分: 植物生产者 能制造有机物不仅养活了植物自身 还为动物的生存提供食物 动物消费者,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的以 植物为食 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分等 12.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形成了食物网。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的积累是沿着食物链营养级别的升高而不断增加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 13.食物链书写规则 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 箭头必须从被吃者指向吃者 结束时必须是该食物链中没有其它能吃该生物的为止。 1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1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有许多是全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