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数学课堂中的“教育机智”乌申斯基曾说过“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学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位好的教师并不在于设计多么完美的教学过程,而在于能根据具体情况,巧妙地作出变动,选择那最适合学生发展的途径走下去。教育机智1:“顺水推舟”在教学中,学生的回答有时会出乎教师的意料,但却由此给教师以教学灵感,于是教师不妨以此为切人口,顺着新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本着“以学生发
2、展为本”的新理念,运用反馈调控艺术,探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顺水”,做好教学的调控工作“推舟”,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案例: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伊始,教师开门见山出示例题: + ,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可以怎样算。学生一阵“七嘴八舌”后,教师将他们的意见进行整理,大致有四种情况:将 化为 ,再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方法来算;化成小数来计算; + = = ;分母不相同,不会算。教师了解真实情况后,进行分层处理,因人而异:第类学生不用教已经会计算了,就引导他们深入探究,让他们拿出纸折一折、画一画,自己弄明白为什么可以这样算;第类学生采用的是特殊方法,教师可以出示“ + ”让他
3、们讨论这种方法是否普遍适用;第、类学生需要引导和帮助,教师引领他们从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开始,使他们明白只有分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在做过“ + = ”后,将题目变成“ + ”,通过前后比较,使他们明白可以通过通分将“异分母”化为“同分母”,从而将新知化为旧知,实现知识的迁移。 教育机智2:“峰回路转”在课堂上,我们随时会遭遇被学生问倒或有学生“唱反调”的突发情况,常常使我们尴尬而不知所措,而它恰恰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如能即时运用教育机智化不利为有利,必然会“峰回路转”。案例:分数的意义教师让学生说说怎样写一个分数,并说出这样写地理由。一位学生认为应该先写分数线,再从下往上写,问他理由时
4、他竟然说了这样一句话“没有妈哪来的儿子”,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教师鼓励他继续说下去,他说:“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数,分子表示所取的份数,先有平均分的份数才能有所取的份数,所以把平均分的份数教分母,把取的份数叫分子。不就先有妈后有儿子吗?”话音刚落,教室里已经是掌声不断。由此及彼,教师马上想到了真假分数提到当前来上,继续引导学生:“那么在分数世界里有没有儿子比母亲大的?”从而形象地得出:“儿子”比“母亲”小的分数是真分数,“儿子”比“母亲”大或相等的分数是假分数。这样灵活机动地处理教材,学生印象深刻,甚至终身难忘,比起冷却之后又另起炉灶地做法,效果要好得多。 【思考】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这样发人深省
5、的话:“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教学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课堂是动态的,是千变万化的。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面对这种“意外”,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视而不见,还是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做出相应变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上述案例中,我们不得不为这位教师“起死回生”的教育机智而喝彩!在教学中,我们随时会碰到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少教师往往是来个“高挂免战牌”,这也就算“机智”地应变过去了。但这位教师通过灵敏的反应,把学生引入了新课,也使教师自己走出了困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对这位学生做出了应有的赞赏,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