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1/5461/546第第1 1讲讲 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第1讲 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2/5462/546第第1 1讲讲 考情分析考情分析考纲在线新课标考试纲领在“古代诗文阅读”中对该考点提出要求是“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能力层级为B。考情透析本考点是高考必考考点,近三年高考卷都单独设题进行考查,考查题型为客观题,分值3分。考查范围以考纲要求120个文言实词和初高中书本出现过常见实词为主。考情分析考情分析3/5463/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
2、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认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真题体验真题体验4/5464/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障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
3、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闲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5/5465/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
4、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6/5466/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一项是(3分)()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C敌惊认为神,逡巡敛去 敛:躲藏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 彻:穿透7/5467/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能力。C项“敛”应为“停顿、退缩”之意。8/5468/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何灌行事有成一组是(3分)()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或著崖石皆没镞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愿以运费增价
5、就籴之得善田二万六千顷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A B C D9/5469/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能力。“行事有成”是指做事情有成效,有效果。虽表明何灌军事才能,但其办法实施后敌人还是侵犯了边境,不符合“有成”题干要求;表明何灌高超箭术,且为偶然;说何灌向皇帝申请变通做法。10/54610/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3以下对原文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3分)()A何灌有军事才能,射技震惊契丹。经略使韩缜极为赏识他,认为终将取代自己;在守边时,何灌大显神威,以致三十年后提及往事契丹太师都惊慌起拜。B何灌深谙西北边事,受到徽宗赞许。他
6、任河东将时奋勇击退外敌,经举荐得到徽宗召问,他用笏板指画以助讲解,形象生动,徽宗很快明白了边战形势。C何灌善于治理政务,举措得到皇上认可。为完成运粮任务,他提议将水运改为陆运;在招募射士时,又提出修渠引水,兴造良田,使剩下劳力乐于应募。11/54611/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D何灌力守京城,拒不降敌,不幸阵亡。金兵南下,梁方平弃城逃遁,何灌阻止溃退未成;金兵长驱直下,迫近京城,何灌领命背城抗敌三日,受伤战死。12/54612/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能力。D项错在“何灌阻止溃退未成”,原文中无此信息。13/54613/546第
7、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4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当代汉语。(10分)(1)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译文:_(2)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译文:_14/54614/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答案(1)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人赞叹,皇上亲自赐酒犒劳他。(2)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能力。翻译句子应注意标准(信、达、雅)和标准(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1)句重点把握“整”(整理)、“中”(射中)、“诵叹”(赞叹)、“劳”(犒劳)。(2)句重点把握“乞”(请求)、“控守”(把守)、隅”
8、(边角)。15/54615/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参考译文】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何灌因为武选登第,担任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对他说:“你是个奇才,未来总有一天会坐上我今天位子。”以后何灌担任府州、火山军巡检军职。辽国人经常越境来取水,何灌亲自划定边界并通知辽国人,不允许他们越境过来取水,辽国人愤恨率兵马侵犯边境。何灌面对着山崖向上射箭,每射必中,而且箭头都射到山石里面去了,辽军震惊地把他当成是神人,就顾虑重重停顿不前并退去了。其后过了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何灌相遇,说起了从前这件事,历数到何巡检好箭法,何灌说:“那就是我啊。”萧太师肃然起敬忙向何灌行礼。16/54616/5
9、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何灌担任河东将领,与西夏军队相遇,敌人骑兵追了过来,何灌射出箭都能穿透敌人铠甲,从胸前射进去,从背后洞穿,再射中后面敌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就撤兵走了。张康国向徽宗推荐何灌,徽宗召见了他,问询起西北边境之事,何灌用笏在御塌上画,以衣服上花纹作为敌我态势来向皇帝讲解。皇帝说:“敌人都在我眼里了。”何灌担任提点河东刑狱,升任西上阁门使,兼任威州刺史、沧州知州。因为治理沧州城障有功,再升为转引进使。当初皇帝命令运输粮三十万石到并塞三州,何灌说:“河水太浅不能承载船只,假如用陆路运输要用马车八千辆,这时沿边麦子正熟,能够用运输粮草费用就地加价收购麦子。”奏章递上去,朝廷
10、应允了。17/54617/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过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岷州知州,在任上,他引来邈川水浇灌千顷闲田,河湟一带人民把它叫做广利渠。以后又调任到河州,很快又回到岷州,并加“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之职。何灌向朝廷进言:“假如先修缮水渠引水,使耕地不遭受旱灾,则人民就乐于参加招募,而所需弓箭手名额就能够招足了。”朝廷听从了何灌提议。刚六个月,就改进了耕地质量二万六千顷,招募到了弓箭手七千四百人,是当初其它几路中最多。何灌陪辽国使者在玉津园射箭,一发命中,再射就没有射中。客人说:“太尉不行了吧?”何灌答道:“不是,我只是出于礼节让你。”何灌整理弓箭再次射中靶心,观看人赞叹,皇
11、上亲自赐酒犒劳他。升任侍卫步军都虞候。18/54618/546第第1 1讲讲 真题体验真题体验金兵大举南侵,朝廷把精锐骑兵都交付给梁方平镇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驻扎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军队也望风而溃逃。黄河南岸无一人抵抗敌军,金兵于是直逼京城。何灌来到,请求入见,皇上不允许,而命令他把守西部边角。何灌背对城池抗敌共三天,身受重创,陷入敌阵中阵亡,享年六十二岁。19/54619/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是指依据详细语境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意义。所谓“常见实词”是指:(1)纲领要求120个实词;(2)语文书本和读本中出现频率较高340个惯用
12、实词。所谓“在文中”,即指语境。实词考查常有语境限制,语境限制下实词意义往往是确定意义,这就需要考生具备依据语境了解识别实词意义、使用方法能力。考查重点为: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其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考查是重中之重。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考点精讲考点精讲20/54620/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一、通假字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字,古代能够写这个,也能够写那个。如“知”和“智”。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字,古代有时也能够借代。这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本无其字,语言中已经
13、有某词,于是音近或音同他字以代之。如语言中已经有第二人称代词r,却没有创造出表示字体,于是借用“男女”“女”字,或借用“汝水”“汝”字。所以“三岁贯女”中“女”通“汝”。另一个情况是本有其字,可是写人一时写了别字,而后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也就通用了。如“甚矣,汝之不惠”“惠”,就同“慧”。21/54621/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3古今字指古时某一个字表示了许多概念,以后为了把这个字几个概念用不一样字形加以区分,就造出另一个或几个字。古今字在时间上有先后关系,如“莫”与“暮”。书本为了方便起见,以上三种情况,都用“通”表示。22/54622/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
14、【对点训练】1以下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距关,毋内诸侯内:通“纳”,接纳B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C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D旬有五日而后反有:拥有23/54623/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D解析“有”通“又”。24/54624/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2以下句中没有通假字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秦王还柱而走C悦亲戚之情话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25/54625/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C解析A“共”通“供”;B.“还”通“环”;D.“蚤”通“早”。26/54626/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3以
15、下句中没有通假字一项是()A长乐王回深父B所守或匪亲C赢粮而景从D金就砺则利27/54627/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D解析A“父”通“甫”;B.“匪”通“非”;C.“景”通“影”28/54628/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4以下句中没有通假字一项是()A三餐而反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D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29/54629/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B解析A“反”通“返”;C.“有”通“又”;D.“孰”通“熟”。30/54630/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5指出以下句中通假字。(1)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廉颇
16、蔺相如列传)_通_(2)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_通_(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_通_(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_通_(5)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_通_(6)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_通_31/54631/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1)“不”通“否”;(2)“要”通“邀”;(3)“颁”通“斑”;(4)“生”通“性”;(5)“受”通“授”;(6)“见”通“现”。32/54632/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二、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指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由本义引申和假借而形成。文言文实词中一词
17、多义现象非常普遍,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而且多个义项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往往是由引申而形成,在学习中要注意随时总结,不停积累。如,以笔画最少“一”字为例,惯用义项就有六个。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荆轲刺秦王)(数目)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兰亭集序)(相同,一样)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统一)33/54633/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专心一也(劝学)(专一)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岳阳楼记)(满,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兰亭集序)(意动使用方法,把看做一样)34/54634/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要掌握词各种义项,就必须了解词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等知识
18、。1本义词本义有两种了解:一个是就词起源而言,即该词最初意义。如“向”最初意义是“朝北窗户”,“兵”最初意义是“兵器”,“走”最初意义是“跑”等。另一个是就词应用来说,即把最惯用那个意义作为词本义,也叫“基本意义”。如“兵”基本意义是“士兵”,“走”基本意义是“步行”。在当代汉语中所谈基本意义是指后者。35/54635/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2引申义词引申义是从基本意义发展出来,同基本意义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意义。如“深”基本意义是从表面到底部或从外面到里面距离大。从“深”基本意义发展出来以下这些引申义:深奥,深刻,如“道理很深”;深厚,如“情谊很深”;时间久,如“夜深人静
19、”;浓,重,如“颜色太深”。“深”引申义和基本意义联络是建立在相类似基础上。3比喻义词比喻义是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意义。因为它使用比喻手法,使语言格调特殊、色彩鲜明,所以跟引申义并列,成为转义一个。它是由本义经过打比喻产生新义。36/54636/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如“爪牙”本义是“鸟兽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帮手或坏人党羽”。又如“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一句中“首领”,本义指“头颅”,比喻义为“某个集团领导人”。4假借义词假借义,是借用另外一个同音词意义。实际上能够同古文中通假字现象联络起来了解。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
20、蚤”通“早”,其假借义就是“早一点”;“至莫夜月明”中“莫”通“暮”,其假借义就是“夜晚”。37/54637/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对点训练】1以下句中加点“亡”字,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失去B吞二周而亡诸侯使灭亡C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亡D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无”,没有38/54638/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C解析逃兵、逃亡人。39/54639/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2以下句子中对“谢”字解释,全都正确一组是()阿母谢媒人拒绝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激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告别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道歉,认错多谢后世人,戒
21、之慎勿忘告诫及花之既谢凋谢ABCD40/54640/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B解析道歉;感激。41/54641/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3以下句中加点“顾”字,解释不正确一项是()A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回头看B三顾臣于草庐之中造访C顾计不知所出耳反而,却D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考虑42/54642/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C解析无须。43/54643/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一组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度我至军中,公乃入商君佐之,内立法
22、度,务耕织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A.A.B.B.C.C.D.D.44/54644/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C解析A名词,心得,收获;动词,取得。B.动词,推测,预计;名词,制度。C.都是名词作状语,从小路。D.动词,帮助,辅助;名词,容貌。45/54645/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三、词古今异义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意义和使用方法与当代汉语中书写相同词语之间意思不一样现象。这种意义和使用方法差异是在语言演变过程中出现,辨明这些词语“古”“今”意思和使用方法,有利于增强我们阅读文言文
23、能力。46/54646/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1词义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一样词语在古代意义小,而在当代汉语中意义变宽了。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孟子)中“江”“河”与“淮”“汉”并列。“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通名了。又如“是女子不好得更求好女”(西门豹治邺)中“好”,专指女子相貌好看,不包括品德;而现在“好”可泛指一切美好性质,对人、事、物都能够修饰限制。再如“中国”,原指中原地域,现在指中华人民共和国。47/54647/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2词义缩小所谓“词义缩小”,是指一样词语在古代词义宽
24、,而在当代汉语中意义变窄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个意义了。“金就砺则利”(劝学)中“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又如“瓦”古代泛指一切陶制品,当代只把一个铺盖屋顶建筑材料称为“瓦”。“劝”,古义惯用义项有:勉励、劝说、劝戒。劝学之“劝”,就是“勉励”意思;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即“劝说”之意。今义中只剩下“劝说、劝戒”这一义项。如“劝人改过”。48/54648/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3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是指一样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意思,到了今天却变
25、成别一个方面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又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烈士”,本指有操守有理想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人;苏武传“置币遗单于”中“币”,古义指礼品,今义已转移为“钱”意思;廉颇蔺相如列传“窃计欲亡走燕”中“走”,古义为“跑、逃跑”,今义“走”是“步行”意思。再如,“闻”,本指听见,是听觉,现在普通指“嗅觉”。49/54649/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4感情色彩改变有些词语在应用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改变,这往往与它们意思改变分不开。如:“卑劣”原指地位低、见识浅,是中性词
26、,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帮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意,属贬义词,现在则是褒义词。“衣冠禽兽”,原来是指官服上绣禽和兽图案,现在指穿衣服戴帽子禽兽,比喻道德败坏、行为像禽兽一样人。“乖”古义指偏执、不驯顺,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行为偏僻性乖张”。今义则是“听话、安顺”意思,如“这孩子真乖”。50/54650/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谤”古义指议论、批评他人过失,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能谤讥于市朝”即用古义,今义“谤”有“恶意中伤”意思。5名称说法演变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当代汉语中
27、已不再使用该词语表示,而是换用别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少”,“足”现已换用“脚”了。因为语言在发展中,词义或扩大,或缩小,或转移,所以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必须注意古今异义词,以免了解失误。51/54651/546【对点训练】1以下句中加点词与当代汉语意义和使用方法都相同一组是()A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沛公居山东时B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C叶叶相交通所以游目骋怀D寻蒙国恩,除臣洗马悦亲戚之情话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52/54652/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B解析A妻子:古义指妻子和儿女,今义指男子配偶。山
28、东:古义指崤山以东,今义指山东省。C.交通:古义指相互穿插着,今义指运输业。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指表因果关系连词。D.洗马:古义指太子洗马,即太子侍从官,今义指给马洗澡。情话:古义指知心话,今义指男女表示情爱话。53/54653/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2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当代汉语相同一项是()A若舍郑认为东道主B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D大江东去54/54654/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D解析A古义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主人,今义为招待来客主人。B.古义指不会走路,今义为不能够。C.古义为出使人,今义为出门时带包裹、箱子、网篮等。55/
29、54655/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当代汉语相同一项是()A千古风流人物B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6/54656/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D解析A古义:英俊出色,有才华。今义:轻浮放荡;有才学而不拘礼法。B.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今义:卑劣下贱。C.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57/54657/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4以下句中加点词意义,与当代汉语相同一项是()A璧有瑕,请指示王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C可怜体无比D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58/54658/546第第1 1
30、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D解析A古义:指给看。今义: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说明处理某个问题标准和方法。B.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C.古义:可爱。今义:值得怜悯。59/54659/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5以下加点词语解释错误一项是()A左右既前,斩荆轲左右:左边、右边B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涕:眼泪C处罚适兄意处罚:处理D师无须贤于弟子无须:不一定60/54660/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A解析左右:近臣,身边人。61/54661/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四、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就是指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语素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
31、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1两个语素意义相正确比如: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我有亲父兄”句子中“姥”“兄”表示意义,而“公”“父”不表示意义。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比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中学书本中出现偏义复词很多,比如:“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作息”只有“作”意义,没有“息”意义。62/54662/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对点训练】1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和当代汉语相同一项是()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C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申之以孝悌之义63/54663/546
32、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D解析偏义复词必须联络语境推断。A.偏在“亡”:灭亡。B.偏在“作”:劳作。C.偏在“入”:侵入。D.孝,孝顺父母;悌,敬爱兄长。与当代汉语意义相同。64/54664/5462以下加点词不全是偏义复词一项是()A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孰与君少长B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缘溪行,忘路之远近C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D而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65/54665/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D解析A异同:不一样,“同”是衬字;少长:“长”偏指长,年长,“少”是
33、衬字。B.国家:偏义在“国”,“家”是衬字;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C.死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父兄:偏义在“兄”,“父”是衬字。D.浅深:偏义在“深”,“浅”是衬字;中间:不是偏义复词,中间夹杂。66/54666/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3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一项是()A我有亲父母,强迫兼弟兄B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C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D缘溪行,忘路之远近67/54667/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C解析A父母:偏义在“母”,“父”是衬字。B.公姥:偏义在“姥”,“公”是衬字。C.非常:古今异义,不一样寻常。D.远近:偏义
34、在“远”,“近”是衬字。68/54668/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不是偏义复词一项是()A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B我有亲父母,强迫兼弟兄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D陟罚臧否,不宜异同69/54669/546第第1 1讲讲 考点精讲考点精讲答案C解析A女子:偏义在“女”,“子”是衬字。B.弟兄:偏义在“兄”,“弟”是衬字。C.因为:古今异义,依据(此事)创作。D.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70/54670/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正确把握文言文实词含义不但是我们解读文言文内涵关键,而且是每年高考文言文考查重点之一。对于这首先复习,除了平时注意积
35、累,加大对一些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偏义复词识记之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推断实词解题技法。以下几个方法可供参考:1代入语境检验法这是在推断词义时最为惯用一个方法,即将所给义项放在详细语境中贯通文意。一个词在不一样语境中通常会有不一样意义,推断词义基本标准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了解。技法点拨技法点拨71/54671/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代入后,假如句意通顺,那么可能就是正确,反之就是错误。如“仍充岭南采访使”(辽宁卷),结合前文宋庆礼没有代理什么官职和本句中“仍”,代入“充”解释为“代理”意思,很显著是不正确,在文中意思应是“任职、充任、充当”。又如“以公少年易之”(江苏卷)中
36、“易”解释为“更换”,把这个意思代入原文,结合上下文语境很显著是错误,“易”应解释为“轻视”。2联想书本迁移法高考题目尽管对考生来说是陌生,但所考查知识点均源于课内,考生应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络起来,找到命题“本真源头”,从而提升答题效率。72/54672/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有文言实词与课文中意义完全相同(有甚至连其所在句子句式都相同)。如“庆礼躬至其境”(辽宁卷)与“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出师表)中“躬”意义相同;“侍者如言而至,无爽者”(安徽卷)与“女也不爽”(氓)中“爽”意义相同。“亦不能夺之矣”(江西卷)中“夺”解释为“强取”显著是错误,因为在陈情表中学过“舅夺母志
37、”,“夺”意为“改变”。这一类词语在高考中占绝大多数,重点考查一词多义,是高考重点、难点,更是考查热点,最应引发考生注意。它主要考查考生依据语境推断词语意义能力。73/54673/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3位置定性推断法文言文与当代汉语相比,在词义上差异很大,但句子语法结构基本上还是一致。除了一个特殊句式“倒装句”以外,文言文中句子也是按“主状谓定宾”次序排列,所以其对应成份上词词性也与当代汉语一致。即主语、宾语普通是名词,谓语普通是动词,定语普通是形容词,状语普通是副词。而且,一个句子什么都能省略,唯独谓语动词不能省略。所以我们解释实词时就可经过分析这个词在句中所处位置、所充当
38、成份先判定它词性,进而推知它义项。74/54674/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如纲领教材劝学文后练习中“绝”字5个义项:突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认为妙绝;佛印绝类弥勒;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时要想快速给出准确解释就比较困难,而利用语法结构先来确定多义词词性不失为一个好方法。句中“绝”前面是主语“群响”和一个字“毕”,这里“毕”不可能是谓语而只能是修饰“绝”状语,不然结合上下文讲不通,由此可推知这个“绝”在句中语法成份是谓语,是动词,译为“停顿”。句中“绝”字修饰是宾语“境”,可知“绝”在这里是形容词作定语,解释为“与世隔绝”。75/5
39、4675/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句中“绝”修饰是形容词“妙”,句中成份当是副词作补语,可意译为“到了极点”。句中“绝”修饰是谓语动词“类”,应该是副词作状语,解释为“非常”。句中“绝”后面跟是宾语“江河”,推测可能是动词作谓语,译为“渡过”符合上下文语境。以上是对“绝”字5个义项分析,假如能一眼看出词义最好,如不能,则很有必要先分析句子成份以确定词性。又如“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课标全国卷)中,“彻”,前面是副词“皆”,后面是“甲”,推知中间应为谓语动词,解释成“穿透”是正确。76/54676/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4结构句式推断法古人行文,喜欢用整齐句式,如
40、排比句、对偶句、并列结构等,其中位置对称词语普通词性相同而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这么就能够由已知词性词义推测未知词性词义。如“忠无须用兮,贤无须以”一句,“忠”与“贤”相对,“用”与“以”相对;“忠”与“贤”意思相近,“用”与“以”也应意思相近。再如“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课标全国卷),“提点”与“迁”句式结构相近,意思也应相近,大致应为“提拔”意思。77/54677/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n5字形推断词义法n汉字属于表意体系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了有利条件。记住以下常见偏旁,有利于快速推断汉字字义:耒:与农事或农含
41、有关。如:耨,除草农具。鬼:与鬼魂有关。如:魃,旱神;魄:阴魂。斤:与斧子有关,本义是伐木。如:析,用斧子砍。贝:与钱货有关。如:贯,串贝,古人用贝作货币;贺,以礼品庆贺;质,用于抵押财物;贪,贪财物;贱,货物不值钱;赋,敛收钱粮。又如“辽人常越境而汲”(2011课标全国卷)中“汲”偏旁是三点水,它意思应和“水”有关,所以解释为“取水”是正确。78/54678/546第第1 1讲讲 技法点拨技法点拨总之,要做好文言文阅读里实词题,在有一定量积累前提下,再知道利用一些方法,才能够有备无患。实际操作中,要注意瞻前顾后,从语境出发,兼顾各种方法。79/54679/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
42、S检测检测一、阅读以下文段,回答下列问题。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也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意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坏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郁离子)【注】盍:为何不。垣墉:墙壁。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80/54680/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1以下加点实词解释错误一项是()A乞猫于中山乞:乞求B其子患之患:担心C不病于无鸡乎病:疾病D去饥寒犹远去:距离81/54681/546第第1 1讲讲
43、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答案C解析病:比更厉害。此项解释属于经典望文生义,实际上只要联络上下文分析,就会发觉这个赵人剖析道理给他儿子听时,利用了对比手法,将“无鸡”与“有鼠”放在一起来比一比谁后果更严重;再从词性推断角度看,这个“病”字,在此句中应该做谓语,故解释成名词必定错。82/54682/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2以下加点实词解释错误一项是()A中山人予之与:给B是非若所知也是:判断动词C坏吾衣坏:破坏D穿吾垣墉穿:穿透83/54683/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答案B解析“是”放在句子开头,普通是指示代词“这”意思;另外,从句式角度考虑“是也”
44、普通是判断句,如烛之武退秦师中“是寡人之过也”。84/54684/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参考译文】有一个赵国人家里发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猫。中山人给了他猫。这猫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鸡。过了一个多月,老鼠没有了,鸡也没有了。他儿子很担心,对他父亲说:“为何不把猫赶走呢?”他父亲说:“这就是你不知道了,我怕是老鼠,不在意没有鸡。有了老鼠,就会吃我粮食,毁我衣服,穿我墙壁,啃我用具,我就会饥寒交迫,坏处不是比没有鸡更严重吗?没有鸡,只不过不吃鸡罢了,离饥寒交迫还很远,所认为何要把那猫赶走呢?”85/54685/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二、阅读下面文字
45、,回答下列问题。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校,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认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节选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86/54686/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3以下加点词解释正确一项是()A因使背而诵之背:背诵B不失一字失:丢失C局坏,粲为覆之覆:恢复D棋者不信信:诚信87/54687/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答案C解析A项,背:背对着;B项,失
46、:差错;D项,信:相信。88/54688/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4以下加点词解释有误一项是()A其强记默识如此识:读zh,记B善属文,举笔便成属:读zh,连缀,接连C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加:超出D著诗、赋、论、议垂六十篇垂:流传89/54689/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答案D解析垂:靠近。90/54690/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参考译文】先前,王粲跟人一起走,阅读路边碑文,他人问他说:“你能够背诵出来吗?”王粲说:“能。”于是,大家让他背对着碑文背诵,没有一字差错。看人下围棋,棋局乱了,王粲替他们恢复原来棋局。下棋人
47、不相信,用头巾盖住棋局,让他用另一副棋摆棋局。用来相互比较,一道也没错。他记忆力就是这么好。王粲擅长写文章,一下笔就成篇,不用修改,当初人经常认为他是事先写好;但就是再精心深思,也不能超出了。王粲写作诗、赋、论、议快要六十篇。91/54691/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操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5以下句中没有通假字一项是()越王勾践反国置胆于坐饮食亦尝胆也折节下
48、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ABCD92/54692/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答案C解析“反”通“返”;“坐”通“座”;“振”通“赈”。93/54693/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6以下加点词解释正确一项是()A乃苦身焦思苦:使痛苦B身自操作操作:操演C衣不重采重:重视D与百姓同其劳劳:劳动94/54694/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答案A解析A项,苦身焦思,即“使自己亲身经历痛苦”;B项,身自操作,指“亲自去耕种”;C项,衣不重采,即“不穿有两种以上色彩衣服”;D项,与百姓同其劳,指“与百姓一样辛劳”。95/54695/546第第1 1
49、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参考译文】吴王赦免越王后,越王勾践返回国土,于是使自己亲身经历痛苦,深深地反思,把苦胆放在座位旁,坐处、卧处抬头就看到苦胆,吃饭也尝苦胆。常自语:“你忘了会稽失败耻辱了吗?”他亲自去耕种,他夫人亲自织布,吃饭不放肉,不穿有两种以上色彩衣服,放下架子礼待贤士,厚遇宾客,救助贫苦人家,慰问死者家人,与百姓一样辛劳。96/54696/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四、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50、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节传自史记李将军列传)97/54697/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7以下加点词解释错误一项是()A书未发发:出发B岁亦无恙耶岁:年成C使者不说说:同“悦”,高兴D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先:以为先,意动98/54698/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答案A解析发:打开。99/54699/546第第1 1讲讲 训练训练VSVS检测检测8以下加点词语解释正确一项是()A其身不正身: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