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学生一、什么是文化?一、什么是文化?1 1、什么是、什么是“文文”?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引申为:文字、文章;礼乐制度;精神修养;美、善、德行等,如成语“文质彬彬”。1 1、什么是、什么是“文文”?本义:是指各色交错的纹理“物相杂,故曰文。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易系辞下引申为:文字、文章;礼乐
2、制度;精神修养;美、善、德行等,如成语“文质彬彬”。2 2、什么是、什么是“化化”?本义:变化、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引申义:风俗、风气的教化,如成语“潜移默化”3、“文”与“化”的联用“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 贲将“文化”合为一词使用是西汉刘向:“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古人对文化理解:“以文教化”4 4、西人、西人”文化文化“一词的含义:一词的含义:拉丁文“culture”耕种、培育、教育、发展、尊重5、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广义文化:广义文化:文化就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成果包括:物态文化:物态文化: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
3、品的总和制度文化:制度文化: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行为文化:行为文化:在人际关系中约定俗成的礼仪、民俗、风俗心态文化:心态文化: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活动等狭义文化:狭义文化:人类所创造的一切观念意识形态成果,主要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二、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过去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并发展起来的,保留在民族中间的,具有稳定形态的,对现在社会仍有影响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春节春节故宫故宫四大名著四大名著文字文字京剧京剧武术武术乐器乐器象棋象棋麻将麻将文房四宝文房四宝
4、服饰服饰陶瓷陶瓷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琴棋书画、传统文学、传统服装、传统节日、中华诗词、中国戏剧、中国建筑、对联、传统音乐、饮食厨艺、民风民俗、医汉字汉语.传统文化的内容传统文化的内容南怀瑾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化,就在中国的古文里经儒家经典,四书五经(弟子规)史指历史兴衰治乱的历史书子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集散文、骈文、诗、词、曲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了下来?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传承了下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但只有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了5000年三种文化体系:印度文明探究人与神之间的关系 西方文明探究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华文明探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中华文明认识世界最深刻,因此生存最长久加上
5、中国很早就有了文字,很早就实现了统一仓颉造字仓颉造字仓颉(jie),也称苍颉,轩辕黄帝史官。“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小故事小故事仓颉早好字后,有一次一个老人家来请教:“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仓颉羞
6、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从那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也不敢骄傲仓颉造字的意义仓颉造字的意义淮南子本经训说:“昔日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大意是说,过去仓颉造字的时候,天空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发出哭声。荀子、韩非子等古代典籍里也有关于仓颉造字的记载。谷雨节的由来人们掌握了文字,开始聪明起来,一些平时愚弄百姓的坏人、魔鬼,感到惊恐不安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
7、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三、中学生如何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三、中学生如何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理性看待中国传统文化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科技,可能会亡国;一个民族如果丧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种,而亡种比亡国更可怕。对中华民族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
8、身份和象征,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标志。(二)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二)大力传播中国传统文化1、学校教育活动2、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向大众、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于当今的发展传统文化于当今的发展坏的方面:坏的方面:在对传统文化继承时,过多较功利化,没有注重实质,而且对于一部分民间传统文化没有很好保护,造成文化流失,在国际方面,保护传统文化的措施还不甚到位,韩国抢注端午节就是很好的例子,随着经济的发展,造成对历史自然文化遗产的很大破坏等。好的方面:好的方面:个人:个人:当今中国社会日益发展,随着物质生活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精神生活,个人较注重文化生活,当今社会对于国学的学习
9、热潮证明了这一点,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也说明了这一点,总之,人民越来越重视文化,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社会:社会:社会越来越强调传统文化的回归,对节日等民间独特的传统文化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我党于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强调文化立国,强调文化自信,提倡环保等等皆可看作传统文化的发展与继承。中学生应该怎么做?中学生应该怎么做?一、一、爱国重土爱国重土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是中华民族性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二、崇礼修德二、崇礼修德中国向来被称为“礼义之邦”,崇尚礼仪、讲求道德,重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追求人格品行的高尚境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基本精神之一。三、贵和执中三、贵和执中中国人自古就特别强调“和”,以和为贵;也特别重视“中”,讲究中道。中和融通是贯穿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基本思想方法,是中华文化最珍贵的基本精神之一。四、自强不息四、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精神的基本内核,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也是中国人的积极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