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班科学活动:会跳舞的豆子穆兵兵一、内容分析(设计思路)在一次活动区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现象:小朋友把那些装有各种豆子的瓶子拿着摇晃,发出各种响声,孩子们玩的可高兴了,一个小朋友拿的瓶子里面的豆子较少,他的瓶子发出的声音最大,而另一个小朋友却因为瓶子里装满了花生发不出声音。急着跑过来问我:“老师,为什么他的瓶子会响,我的却不会响呢?” 我没有直接回答幼儿的问题,因为纲要中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指南中也要求教师要以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引领幼儿进行探索,为幼儿探索的活动和经验获取的建构提供适宜的支持。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探索问题、
2、解决问题。”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探究物体与声音之间的关系。二、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运用比较的方法在操作中发现问题、获取经验。(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她的声音越大。)2.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能把观察结果用符号进行简单的记录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乐于与同伴合作并把探究各种各样的结果与同伴交流和分享。目标的制定是根据指南中指出幼儿在对事物进行探索的过程中不仅要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要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展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目标的制定要具有三个维度,其中目标1是认知目标,通过操作活动获取经验。目标2是能力目
3、标,通过操作观察幼儿能够把观察结果用符号进行简单记录的能力。目标3是情感目标,通过活动促进幼儿之间的合作、交流。同时鼓励幼儿把自己探索的过程和同伴进行交流分享。三、活动重点:重点是幼儿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观察发现瓶中豆子多和豆子少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同时能将观察结果用简单符号进行记录。根据指南中提出,中班幼儿要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发现其相同与不同并根据观察结果大胆进行猜测,同时能用图画和符号进行记录。 难点是幼儿喜欢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并能大胆地将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与同伴交流分享。因为要落实教学重点,就要突破难点,有的孩子喜欢探索活动,愿意动手进行操作、观察。但是不愿意与人交流,自
4、己心里知道观察的结果,但是不愿意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别人也不知道他观察的结果怎样,那么教学重点是否完成就体现不出来了。四、活动准备:材料准备:各种瓶子,绿豆、米、花生等。记录表一张,记录符号若干,彩笔、胶带等知识准备:幼儿对所提供的农作物已认识,能说出名称。教学场地布置:教师在前面,有一张桌子,一块磁板,上面摆放装好豆子的瓶子。幼儿四人一张桌子,桌上摆放各种瓶子,豆子、记录表、彩笔等等五、活动过程:(一) 导入活动教师桌前摆放三个装有豆子的瓶子,(一个装的豆子多,一个装的豆子少,另一个装满豆子)教师分别摇一摇瓶子,请小朋友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教师问“豆子装在瓶子里,为什么有的
5、会响,有的不会呢?有的声音较大,有的声音较小呢?”,请幼儿互相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通过问题的提出吸引幼儿注意力,进入今天活动的主题(二)操作活动1、教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许多瓶子和各种豆子、米、花生等,请小朋友自己动手做实验,看一看把东子放到瓶子里,瓶子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请幼儿进行操作并进行观察记录,幼儿俩人一组进行操作,选择同一种物体分别装在两个瓶子中,摇一摇比较一下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幼儿亲自动手做实验,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让幼儿在造作过程中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索物体的多少在瓶中产生声音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幼儿边做实验边进行记录,把试验和观察的结果用简单的符号记录在记录表上。记录好后把自己组的记录表贴在前面的磁板上。(三)交流分享活动1.分组请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实验结果。(每组选一名代表和大家进行交流)2.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换瓶子,试试对方的瓶子摇一摇声音是什么样的,并能把自己实验的过程与同伴分享。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讲出自己操作的过程和自己的想法,让幼儿乐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分享给大家3.提升经验得出结论:豆子在瓶中越少,它的声音越大;豆子越多,它的声音越小;如果把瓶子装满了,就会发不出声音。教师帮助幼儿进行总结实验结果,提升幼儿相关经验。(四)结束活动请幼儿利用手中的瓶子与教师一起随音乐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