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分组管理在教育教学与班级管理中的有效运用濮阳市油田第十四中学 满慎行一、 曾经的探索与困惑 刚入教坛时,我曾问过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教育教学有没有捷径?他告诉我,要想自己教的比别人好,除非自己比别人多付出。几年来,在班级管理与数学学科教学中,我一直在探索高效的方法。在班级管理中,我曾尝试过魏书生先生的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全员参与班级管理的方法,并建立相应的相互制约与监督机制。在课堂教学管理中,我曾尝试过小组合作学习,具体做法是在班内按块分过组,也按列分过组,任命几名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担任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多探讨疑难问题,要求组长监督组员的数学学习并检查数学作业。按列分组不利于课堂上的
2、合作探究,按块分组,常因学生座位的变动而引起小组成员的变动,不利于对小组的整体性评价和长远发展。我也用过“一帮二”的措施,具体做法是,让班内数学成绩前三分之一的学生关注后三分之二的学生,每人监管两名学生,要求师傅们平常多关注徒弟们的学习情况,徒弟们有问题多请教师傅。因学生个体的成绩是不断变化的,所以这种措施也不长久。表面看来,以上这些措施很得力,方法也很得当,但平常感觉自己还是很忙,教育教学效果不见快成效。有时自己感觉很失败,既然高效课堂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评价学生多元化,小组捆绑式评价,为啥不出效果呢!自从去年六月份,油田教育中心中学数学教研员谢主任来我们学校听我的一节课后给我的一席话,使我
3、坚定了信心。他说:“你年轻,在教育教学中要多动脑筋,在激励学生学习方面多想办法,小组合作学习还是要用,不要心急,慢慢会出效果的。”二、 分组管理的谋划本学期初,给学生排座位之前,我曾想照顾学习好的学生和进步快的学生,让他们朝前坐,或让他们先自己挑位置坐,然后再按高矮个排位,也曾想按成绩排位,试坐后,再把好说闲话的调开,这两种方法都不利于班级整体成绩的提高和班级的和谐,就像一块田地里的庄稼,没有好的长势。在我苦恼之时,我给以前的同事通了个电话,问他是怎样给学生排座位的。他说,从本学期开始,他们学校实行课改实验,把班内学生按好、中、差搭配分组,实行捆绑式评价,强化整体性评价,传统的排位方法就不太适
4、合了,他的这席话和我心中所想要的不谋而合。我想要的不是独树一帜,而是遍地开花。于是就有而我下面的做法。三、 分组管理的实施 我把全班40人分成五个组,借升级考试成绩,任命班内总成绩前五名分别担任第一、二、三、四、五组组长,把全班学生按成绩排名后,按“S”柺线分到五个组里面。如图: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12345109876111213141520191817162122232425302928272631323334354039383736这样分组,各组成绩名次之和相等,各组实力相当。班级区域划分:第五区域第三区域第四区域第一区域第二区域起初,五个组成员以组的次序依次坐入五个区域,小组
5、内8名学生,老师协助组长安排具体位置,每两周小组整体换一次位置,与此同时组内调整一次位置,各区域每组依次轮换就坐,确保公平性,也利于班级的和谐。我要求每组成员要在组长的带领下搞好平常学习与纪律、卫生工作,小组内每名同学负责收交本组的一学科作业,并配合课代表和任课老师做好相关工作,组员之间要和睦相处,团结协作,在学习上要相互帮助,说话做事要从组内整体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各组之间要掀起良性竞争。为了激励进步,我们班级又制定了相应的奖惩措施,平常激励与惩罚同步,期中、期末进行奖励兑现,由班主任对班干部、小组长、各个小组的学习和纪律进行整体评价,由卫生委员对各组值日情况进行评价。这样做的不利一面,若引导不好,会造成学生抄作业严重,会引发小集体主义倾向。运用半学期以来,学生自觉挪动位置,小组内成员之间建立了比较真诚的感情,都不愿意重新分组,集体荣誉感显著增强,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学习主动性竞争意识和自信心都有所增强,班内秩序和学习氛围有所改观,我感觉有一定效果。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希望每位老师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谢谢大家! 201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