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兆麟初级中学初二学年语文新授课学案 藤野先生 11t 讲读课 3课时班 级姓 名 田万杰【学习目标】 1了解鲁迅及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以及理解重点词语。 2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清文章的层次和线索。【学习重点】 学习抓住人物的典型事例和特征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预习导学】(一)知识储备1文学常识鲁迅,原名 ,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猛烈地抨击了封建制度和礼教,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1921-1922年,发表了中篇小说 。著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诗
2、集野草,散文集 ,杂文集坟热风集华盖集等。2散文集朝花夕拾及背景资料: 散文集朝花夕拾为鲁迅1926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上。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三闲集自选集自序,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了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是研究鲁迅早期思想和生活以至当时社会的重要艺术文献。鲁迅把这些回忆性散文比作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朝花夕拾是一组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 1926年8月底,由于北洋军阀反动政府的
3、迫害,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这篇回忆性散文是鲁迅离开藤野先生20年后,于1926年10月12日在厦门大学写的。鲁迅写此文时,正当“三一八”惨案发生之后,鲁迅积极支持爱国学生的正义行动,与反动军阀以及反动文人进行英勇斗争,用战斗的文章来抨击“正义君子”的迫害,抒发自己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本文记叙了作者在日本留学时的生活片段,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对他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同时追述了自己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二)字词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绯()红 芦荟()解剖( ) 发髻( ) 油光可鉴( )匿()名 不逊() 教诲( ) 诘()责 深恶()
4、痛疾畸( )形 瞥()见 杳()无音讯 抑( )扬顿挫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绯红: 遗民: 流言: 抑扬顿挫: 深恶痛疾: 妄自尊大: 美其名曰: 杳无音信: 不逊: 托辞 : 落第: (三)整体感知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记叙的线索是什么?变换了几个地点?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合作探究】(一)仔细朗读课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是怎样描写“清国留学生”的?表现出他们什么特点?作者对他们是什么态度?2如何理解文章结尾“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
5、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句话的意思?随堂思注3这篇文章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径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4说说作者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二)词语品析和语句感悟:1巧用副词表达思想感情是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请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1)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2)居然睡安稳了。(3)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还有一个我。(4)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喝彩,呜呼,无法可想!2“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是
6、什么意思?3如何理解句子“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4与藤野先生分别后,作者“便连信也怕敢写了”,“这样的一直到现在,竟没有寄过一封信和一张照片”,对此,你是如何理解?5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当时中国的底层大众为什么如此麻木不仁?请谈谈自己的认识。【随堂小测】1听写本课学习过的生字。2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 )(3)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3.学习本文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同学们选取片断小事,写身边熟悉的人来突出人物的品质。(200字左右)随堂思注_8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