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从金文“逆洀”论“洀”“造”的并合问题.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7408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金文“逆洀”论“洀”“造”的并合问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从金文“逆洀”论“洀”“造”的并合问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从金文“逆洀”论“洀”“造”的并合问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16古文字研究古文字研究(34):216220,2022从金文“逆洀”论“洀”“造”的 并合问题邓佩玲一“逆洀”一辞见于西周早期及晚期金文,多位于“用作”句之后,前后文有“出入、吏、飨”等语:(1)用乡(飨)王逆(洀)吏 簋,3731,西周早期(2)用乡(飨)王逆()作册夨令簋,4300、4301,西周早期(3)用乡(飨)王逆()伯者公簋,3748,西周早期(4)女(汝)(其)用乡(飨)乃辟軝侯,逆()出内(入)吏人 叔父卣,5428、5429,西周早期(5)用侯逆(洀),(将)明令 麦尊,6015,西周早期(6)用乡(飨)公逆(洀)吏 保员簋,西周早期(7)用乡(飨)王逆(洀)吏人 伯密父

2、鼎,2487,西周中期有关“逆”后一字,学者多隶定为“洀”,但在释读上意见较为分歧。早期学者曾提出“方、舟、般、汎”等说法(1);吴闿生、郭沫若、于省吾、李学勤释为“造”(2),唐兰读地名“洀”为“般”(3),而“逆洀”之“洀”则读作“周”(4);黄盛璋隶定该字为“”,解释作“还”(5);何琳仪读“逆洀”为“逆盘”(6);后来,吴匡、蔡哲茂援引张持平的意见,认为“舟”旁短笔表示“舟在水上行时翻了”,加上“复”声后变成后来之“覆”字,“逆洀”即 周礼 里的“复逆”(7);张乐认为“逆洀”之“洀”是“沿”字,读“延”(8)。“逆复”说有文献证据支持,现已为大部分学者接纳。虽然如此,前人在“洀”字的

3、释读上仍然未达成共识。例如,汤余惠注意到古文字“覆、复、洀”的字形并不相似,认为“吴、蔡二氏释 洀 为 复 固不可据”,并从古音解释“洀、复”乃音近通假(9)。“洀”在 管子 中出现,其他先秦文献未见用例。究竟古字“洀”该如何解释?本文尝试结合字形及用法进行讨论。二学者普遍隶定为“洀”之字,早期写法多从“水”,甲骨文有(合 20272)、(合 11478)、217从金文“逆洀”论“洀”“造”的并合问题(英 2264)等,西周早期保员簋书作。但是,古文字“洀”亦有不从“水”的例子,如甲骨文“洀”作(合 27996)、(周原FQ3),金文“洀”作(簋)、(麦尊)等,皆由“舟”与短撇构成(10)。另

4、外,金文部分“洀”增益“辵”作(伯者公簋),又或累增“宀”作(叔父卣)。有关的短撇,郭沫若认为与“彡”的省声有关(11)。其实,类似短撇于金文其他字中亦有出现,如(俞)之短撇是“水”之省,(保)之短撇是“手”之省(12),故之短撇或可理解为“水”的省形。金文“造”从“宀”从“舟”,构形与“洀”有相似之处,过去学者曾释“洀”为“造”,如于省吾提出:“逆,迎;造,至,逆造,犹言徒从左右。”(13)虽然“徒从左右”的训释较为费解,但于氏释“洀”为“造”的说法却值得注意。说文 辵部云:“(造),就也。从辵、告声。”“造”古文作,从舟。小篆“造”字从“告”,陈剑指出古文字“造”之声符非“告”,乃是来源于

5、甲骨文之、,乃古“遭”字:“造 字诸形所从基本声符上半的中竖常向左屈头,告 字中竖皆为直头。”(14)陈剑已清楚考辨金文(造)之声符与“告”并不相同,读音近于“遭”。金文从“宀”从“舟”从,“造、舟”上古同属幽部,学者大多视“舟”为声符。倘若据此,把解释为由“舟、”组成的双声符字,似乎亦无不可;不过我们认为该说在构字原理上仍欠妥贴。“造”在广韵 中有两个读音,分别是解释为“作”之“昨早切”(上声晧韵),以及训“至”之“七到切”(去声号韵)。“造”字从“辵”,经学家一般认为具有“到、去”的意思,诗周颂酌:“蹻蹻王之造”,陆德明 经典释文 释“造”为“诣”。仪礼士丧礼“造于西阶下”,郑玄注:“造,

6、至也。”值得注意的是,金文中可确定为“造”的字大多指制造、铸造,未见有表示“到、去”的例子。金文“造”的最早用例是西周晚期颂器之“监新造”,“造”分别有(颂鼎、颂簋)、(颂簋)两种写法(15)。“新造”是管理生产制造的官名,在战国楚简文献中多次出现(16)。金文“造”的其余例子主要见于东周兵器铭文,部分省去“宀”作(羊子戈,11089)、(敔之造戟,11046),亦有从金作(曹公子沱戈,11120)。在传世文献中,“造、舟”二字关系密切,古书有“造舟”之说,诗大雅大明云:“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经学家尝训“造”为制造,惟左传昭公元年记秦后子享晋侯,造舟于河,十里舍车。尔雅释

7、水记有“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之制,可知“造舟”乃指在河里排列多只船作为浮桥(17),“造”已演化为用船制度。“造”字从“舟”,文献里“造舟”的出现令人联想到“造”的本义或与船有关。殷墟卜辞“洀”可指船行,如“辛未卜,今日王(洀),不风”(合20273),“洀”指泛舟而行。甲骨文类似的辞例尚有:“庚寅卜,王(洀),辛卯易(晹)曰?”(合 20272)“弜(洀)舟?”(合 33691)于省吾援引 管子小问 尹知章注,认为是古“盘”字(18),但汤余惠不同意于说,改释“洀”为“汎”(19)。事实上,古“盘、汎”均从“凡”,与从“舟”之“洀”有别。纵然如此,汤余惠提出“洀”“正是舟船

8、浮行水上之形象,应该是表意字”,其分析是相当正确的。从字形可知,“洀”指船的前进,类似218古文字研究用法见于西周金文,如西周早期中甗(949):“中省自方、登(邓),(洀)邦,在噩(师)(次)。”西周晚期晋侯钟:“王寴(亲)令晋侯:(率)乃(师)左(洀)北(洀),伐夙(宿)夷。”(20)学者曾释上述例子之“洀”为“汎、覆”(21);然而,倘若把铭文中之“洀”解释为“去、到”,亦无碍于通读:中甗记中省视方、邓,到邦,并在噩驻扎;晋侯钟之“左洀、北洀”可理解为向左方、北方前进。由是可见,金文“洀”引申为“去、到”的意思,不一定局限于船行。因此,“洀、造”两字皆有“去、到”的古义,我们因而怀疑“洀

9、”极有可能是表示“去、到”义之“造”的本字。从字形发展来说,“洀、造”在时间上有承接关系:殷墟卜辞“洀”大多从“水”从“舟”,部分省“水”形为短撇,其中较为特别的字形有,“洀”上再加两手,“象推舟入水之形”(22)。金文沿袭甲骨文写法,但仅出现于西周早期及中期铭文,例子见簋、麦尊、伯密父鼎铭文。或许,由于短撇含义较为模糊,金文部分“洀”字在的基础上再累增“水”,成为(保员簋)、(启尊,5983)等。至于“洀”与“造”的字形关系,则可以从西周早期偏旁累增的现象说起。伯者公簋所见是在上增益“辵”,作册夨令簋更省去“舟”旁短撇作。在同一时期,“洀”亦累增“宀”作(荣作周公簋)、(叔父卣)、(麦尊)。

10、事实上,“洀”字在西周晚期或以后的铭文里已经很少出现,迄今见到的例子仅有西周晚期之(匜)及(晋侯钟),以及清华简赤鹄之集汤之屋之(23),其余的“洀”字用例均是在东周燕国文字中作为地名(24)。然而,在西周晚期“洀”开始式微之际,“造”字却大量出现,颂器之从“宀”从“舟”从,而则省“舟”加“辵”。西周金文动词“造”基本上均指制造、铸造,未有表示“去、到”的例子(25)。因此,综合上述字形发展的轨迹来看,今日的“造”字极有可能源自两个古字:一个是表示“去、到”之“洀”,即后来中古音去声之“造”;另一个是表示制造之“造”,中古音读上声晧韵。“洀”与“造”上古同属幽部,构形相当接近,遂并合统一写作“

11、造”。在出土材料中,书写为“造”而明确表示“到、去”义的例子出现较晚,最早者应该见于楚简文献,由此可判断两字的并合时期大概出现于东周。包山楚简137反“仆军(造)言之”,整理者考释引广雅释言“造,诣也”云:“此谓向左尹复命。”(26)类似例子尚有高台古井群出土的战国楚简“胃(谓)(鄢)既逾邑造以告”(简2)、“仆驼造告郯陵公公”(简3),“造以告、造告”可理解为“飞奔到某地(或某官府)告诉某事”(27)。又清华简 系年 简91“(师)造于方城”,整理者引 说文 释为“就”,并谓“晋师遂侵方城之外”(28),简文“造”亦可理解为到达。三金文“洀”有“去、到”的意思,接近于船行的本义。“洀”为“造

12、”之古字,上古属幽部,我们需要注意古文字“造”与觉部字之间的关系。幽、觉二部对转,郭店简 尊德义 简7“戚父之(御)马”,简文觉部“戚”字读为“造”。在另一方面,出土文献之“复”亦与幽部字相通,如 周219从金文“逆洀”论“洀”“造”的并合问题 易“孚”于马王堆帛书及阜阳汉简本多作“复”(29)。因此,从上古音的角度,金文“洀”读“复”的说法是可以成立的(30)。金文“逆洀”亦作“逆酉”(壶,9726、9727,西周中期)、“逆者”(卫鼎,2831,西周中期),“酉”上古属幽部,“者”是鱼部字,幽、鱼旁转,故“逆酉、逆者”皆即“逆洀”。此外,较为特殊的是西周早期仲爯“用乡(飨)王逆”(3747

13、),裘锡圭释为“衍”。“衍”是元部字,与幽部“洀”在读音上差距较大,裘先生读“衍”为“延”,训“进”,认为“逆”也许是“指王派来迎逆延请臣下的使者”(31)。此意见与前述“洀”本义为“去、到”的说法有不谋而合之处。师同鼎“用(造)王羞于黾”之“造”指献纳、奉纳(32),与“逆衍(延)”之“衍(延)”的用法相似。由此看来,裘先生的说法是值得重视的。再者,疑尊、卣有“公(姒)乎(呼)逆中(仲)氏于(侃)”一语(33),“侃、衍”二字相通,“逆于”有可能是“王逆”之变式。西周金文“洀”可读为“授”,“洀、授”同属幽部,如荣作周公簋“鲁天子氒(厥)濒福”(4241),即“洀”,读“受”。“受福”于两周

14、金文习见,如“(以)受大福”(秦公钟,263)、“其并受氒(厥)永(福)”(乃子克鼎,2712)、“永受其福”(王子午鼎,2811)。至于麦尊“冬(终)用(洀)徝(德),妥(绥)多友”(6015),旧释(洀)为“造”(34)或“周”(35),(洀)其实亦当读为“受”,秦公钟镈云“(翼)受明德”(262、267),可资印证。最后,管子小问“意者君乘驳马而洀桓”,尹知章读“洀”为“盘”,大概是由于金文“盘”尝从“洀”从“皿”,如伯盘(10063)“盘”作,部件“舟”乃自“凡”讹变而来。附记:本论文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大学资助委员会优配研究金(General Research Fund)资助研究成果之一

15、(RGC Ref No 17600121),谨此致谢。(作者单位:香港大学中文学院)注:(1)参于省吾主编 甲骨文字诂林 第31713173页,中华书局1996年;周法高编撰 金文诂林补 第3394页,史语所1982年。(2)吴闿生 吉金文录 第173页,香港万有图书1968年;郭沫若 金文丛考 第306页,人民出版社1954年;于省吾 双剑誃吉金文选 第154页,中华书局1998年;李学勤 释“出入”和“逆造”金文释例之一,传统文化研究 第16辑第3234页,群言出版社2008年。(3)唐兰 论周昭王时代的青铜器铭刻,古文字研究 第2辑第72页,中华书局1981年。(4)唐兰 西周青铜器铭文

16、分代史征 第249250、254页,中华书局1986年。(5)黄盛璋新发现的“羕陵”金版及其相关的羕器、曾器铭文中诸问题的考察,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编出土文献研究续集 第116页,文物出版社1989年。(6)何琳仪 释洀,华夏考古 1995年第4期第104109页。220古文字研究(7)吴匡、蔡哲茂释金文、诸字,吴荣曾等尽心集:张政烺先生八十庆寿论文集第13715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8)张乐 “”(洀)字小议,中国书法 2017年第10期第149151页。(9)汤余惠洀字别议,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编容庚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古文字研究专号)第164171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

17、98年。(10)甲骨字形参刘钊 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第640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年。(11)仲爯簋(3747)有“逆”一语,郭沫若释为“造”,并谓从从、肜省声。(郭沫若 金文丛考 第307页)(12)参季旭升 说文新证 第708、652653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0年。(13)于省吾 双剑誃吉金文选 第154页。(14)陈剑 释造,甲骨金文考释论集 第132页,线装书局2007年。(15)“造”书作的器号包括28282829、43324336、97319732,书作的器号包括43374339。(16)参陈颖飞 楚官制与世族探研:以几批出土文献为中心 第183页,中西书局2016年。(1

18、7)郭璞 尔雅注:“比船为桥。”孔颖达 毛诗正义 引李巡 尔雅注:“比其舟而渡曰造舟,中央左右相维持曰维舟,并两船曰方舟,一舟曰特舟。”又引孙炎注:“造舟,比舟为梁也。”(18)于省吾 释洀,甲骨文字释林 第9394页,中华书局1979年。(19)(22)同注(9)第167页。(20)马承源 晋侯编钟,上海博物馆集刊 第7期第4页,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21)参 黄 锡 全“安 州 六 器”及 其 有 关 问 题,古 文 字 论 丛第 67 页,台 北 艺 文 印 书 馆 1999 年;马 承 源晋侯编钟,上海博物馆集刊 第7期第15页。(23)陈月娥读“洀”为“盗”。(陈月娥 说 清华

19、(叁)赤鹄之集汤之屋 之“洀”,简帛网2013年1月8日)(24)参黄德宽主编 古文字谱系疏证 第510511页,商务印书馆2007年。(25)金文尚有从的字,陈剑认为与“造”字有关,与 是一字异体。(陈剑释造,甲骨金文考释论集第164175)但金文从舟之“造”字从未见有从,故本文暂不讨论。(26)刘彬徽、彭浩等包山二号楚墓简牍释文与考释,湖北省荆沙铁路考古队编包山楚墓第491页,文物出版社1991年。(27)单育辰 新见白起破鄢的楚简,江汉考古 2019年第6期第143145页。(28)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编,李学勤主编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第178页,中西书局2011年。(2

20、9)白于蓝编著 简帛古书通假字大系 第134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17年。(30)白一平于“复”字的拟音有两个,分别为*N-pruk-s及*m-p(r)uk。(Baxter,William H.,and Laurent Sagart.2014.Old Chinese:a new reconstruction.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31)裘锡圭 释“衍”、“侃”,裘锡圭学术文集甲骨文卷 第386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32)陈世辉 师同鼎铭文考释,史学集刊 1984年第1期第4页。(33)董珊释“侃”为地名。(董珊 疑尊、疑卣考释,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2012年第9期第7180页)(34)郭沫若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 第4042页,上海书店1999年;于省吾 双剑誃吉金文选 第154页。(35)唐兰 西周青铜器铭文分代史征 第249250页,中华书局1986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