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73764 上传时间:2024-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在联系 一、抓联系,理解词语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可见,正确地理解祖国的语言文字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于词语的理解,绝不能只记定义,而是要联系上下文去体会意思,联系文章所表达的中心去理解内涵。如《再见了,亲人》一课中“雪中送炭”一词,意思是:下雪天很冷,送去炭火帮助别人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在这里“雪”指“急需帮助的情况”,“炭”指“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把这个词放在文中如何作解呢?“雪”和“炭”各指什么呢“雪”指供应困难,战士们在阵地上跟敌人拼了三天三夜,急需吃的,“炭”指送来的打糕。仅仅理解到这种程度还不够,还要看文中写大娘是怎样送打糕的(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用“雪中送炭”一词赞扬了大娘不顾安危、克服困难支援前线的精神,表达了她对志愿军的深厚友情。   二、抓联系,掌握内容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了解作者认识事物、表达事物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凭借一篇篇课文,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认识事物。如学习《海底世界》,是要学生知道大海深处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学习《草原》使学生了解草原的风土人情和蒙汉人民的情谊;学习《小珊迪》使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黑暗和小珊迪诚实善良的品质…… 学生认识能力的提高,应该是借助课文内容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获得的。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得越深刻,对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就认识得越清楚。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把抽象的书面语言形象化、具体化,让文章所描述的人物或景物活起来。如《雨》一课写“下雨”那一段,首先老师要抓住描写下雨时情景的一些词语着力分析,使学生从“粗大”“叭叭直响”“迷蒙蒙”“笼罩”“一条线”等词知道夏天的雨“大而猛”的特征。 对下雨这种自然现象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必须抓住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懂得正因为雨大而急,才使天地间迷蒙一片,也才会使沿房檐下滴的雨水连成一条线,以至于地上的水越积越多,来不及流走汇合成小溪。 这样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看看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表达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文中有两个比喻句:“天地间像挂着无比宽大的珠帘。”“瓦片上溅起的一朵朵水花像一层薄烟笼罩在屋顶上。”到此,学生对文章所反映的客观事物才如见其状,如闻其声。怎样使学生对下雨的全过程有个整体的认识呢?老师还要使学生知道下雨前天气有什么变化,(忽然天暗下来,刮起一阵狂风……屋里显得特别闷。)雨停后,天气又有什么变化(云散了,雨住了,太阳照亮了大地……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这样联系上下文,学生对“夏雨”的特征就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即“来得急,住得快,雨过天睛。”从这里学生也明白了作者是按照雨前、雨中、雨后的顺序观察和记述事物的。 三、抓联系,领会中心   学习语文仅让学生知道课文内容是不够的,到了高年级,还要让学生明白作者写文章的目的、用心,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即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文章的中心包含在内容之中,是贯穿全篇的,是通过字、词、句、段的内在联系表达出来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去领悟中心。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不抓突出中心的词句去重点分析,而是把文章的中心思想凌架于教材之上,在讲完课文时,点上几句生拉硬搬强塞给学生,这样是达不到思想教育的目的的。就是说,“文道统一,文以载道”。若不从文章的词、句、段中去挖掘内涵,其中心是难以揭示出来的。在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抓住教材中最能突出文章中心的词语、句子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文章的内涵。 如《小珊迪》开头外貌的描写:“……身上只穿一件又薄又破的单衣,瘦瘦的小脸冻得发青,一双赤脚冻得通红。”从中可以看出小珊迪生活的贫困,联系下文再分析他卖火柴时的情景,他三次的语言是这样的:第一次是“请”别人买火柴;第二次是“请求”别人买;第三次是“乞求”别人买,透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小珊迪是多么希望卖掉一盒火柴换点吃的暖暖身子呀!此时,我们仿佛看到了饥寒交迫的小珊迪就在面前,能不产生对他的同情和对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的痛恨吗? 如果我们在每堂课都能抓住教材的内在联系去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正确地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么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