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平均数的课后反思襄阳市晨光小学 姚 磊以前,自己也曾经上过这节课,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呢?出示例题分析条件问题引导列式计算总结规律:总数份数=平均数,规律出来以后,马上把它作为救命稻草,开始反复地、机械地在一个平台上进行训练。训练题目是书上有什么就做什么,给什么就训练什么,从没有想过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问题。这样的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对数量关系式:总数份数=平均数掌握得非常熟练,解题正确率也很高。但是,一次课后测试却给了我当头一棒:“XX公司招工,月平均工资800元。结果一位员工在开工资时只拿到了600元,他状告公司老板不遵守承诺。请问,这位员工能赢吗?”结果孩子们的测试正确率只有28
2、%。28%!惊人的数字!我的内心再也不能平静,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经过痛苦的反思,我终于明白:症结就在我头脑中的观念。我们重视的是学生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这一知识点,急于把规律抛给学生,因此我们教学的“桩”打在了数量关系式上,天真的地以为孩子只要掌握了这个数量关系式,就能解决求平均数的所有问题了。但是孩子并没有从本质上理解什么是平均数,只是充当了做题的工具。这样一次痛苦的经历至今想起来都会令我心痛。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次痛苦的失败使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我的观念。因此,在重新设计这节课时,我的观念发生了质的变化,真正从孩子的发展出发,以孩子的发展为本,为孩子提供了适合他们发展的空间。这节课与以往的
3、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课程目标着眼点以前的课关注的是知识点,是结果,是让学生会做题,会解题,会考试。而现在的课着眼于经历、体验、感受平均数的产生,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关注的是学习过程,让孩子学会思考,学会解题的策略,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二、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新课开始,从实际生活引入,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思维的积极性。原来我还担心这样的题目对于学生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在和同事交流的时候,我也提出了这个问题,辉煌老师说使用旧教材的孩子的深度可能没有使用新教材的孩子活跃。实践证明确实这样。我把复习题和例1用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出示,让孩子学会在统计图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也
4、是对前面知识的一个拓展和应用。也能从图中更好地感受移多补少这种求平均数的意义。三、课件的使用要有实效性旧教材的特点是直接把计算的过程都呈现出来了,没有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昨天我临时决定用课件出示复习和例1的统计图,(原来要用小黑板出示。)最后定格在例1的画面上。例2我是直接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可以从统计图到统计表对照两个题目去思考这两题的异同点。课件节省了课堂上教师的板书时间。给学生更强烈的视觉冲击,让枯燥的文字生动起来。总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老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给孩子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要变听数学、看数学为做数学,关注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关注孩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关注孩子对学习过程的经历和体验。教师要关注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给孩子以富有个性的评价,激励孩子学习数学的信心。这样我们的数学将不再枯燥,让我们的数字会跳跃,图形会唱歌,我们的数学从此富有生机,充满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