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及建议一、教材解读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和两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极富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但是离学生生活较远,含有复杂的背景知识。认真研读整组教材后我们不难发现,本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搜集有关资料,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加以运用”。这一学习重点在“导语”中明确提出;在课后“思考与练习”中要求学生联系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在课后“选做题”中鼓励学生“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以及今日祖国的强大”;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引导学生在写读后感和进行演讲时用上自己搜集的
2、资料;在单元后面的“回顾.拓展”中,组织学生交流搜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收获,展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体现对相关资料的灵活运用。这样,结合“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专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而且在搜集、运用资料上反复实践,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把整组教材作为一个整体,注意单元中各学习内容之间的铺垫和照应。二、单元教学目标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第七单元的目标确定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28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中的“玲珑剔透”等词语,理解“不可估量”“众星拱月”“居高临下”“屹立”等与理解课文有关的词语。(字词)2、以悟促读,提高朗读能力;以悟促诵,背诵重点
3、段落,积累语言。(读、背、积累)3、抓住重点词句透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并学会这种阅读方法。(理解)4、领悟课文写人记事的方法,提高表情达意的能力。(写作)5、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提高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搜集)“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感情朗读、品词析句,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领会作者表情达意和写作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受尽屈辱的历史,匆忘国耻;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感染,增强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三、教学建议:(一)借助资料,丰富文本体验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的文字或图片资料。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历史,其中建筑的多样性风格,饱含历史文化
4、的奇珍异宝。狼牙山五壮士了解相关抗日战争的历史,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人物。难忘的一课台湾的历史。最后一分钟 香港被割让的历史,香港回归历程。2、课中教师紧扣语言文字,利用补充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搜集资料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但我们认为搜集资料决不能和阅读感悟分裂开,语文课终究还得姓“语”。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本文语言简洁,学生并不难读懂。但圆明园的瑰丽毕竟已成为过去,单凭读文要学生在脑海里形成生动的形象是比较困难的。利用课前搜集到美妙图片,让孩子们直观了解它“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景观,并配合课文进行朗读:有金碧辉煌的殿堂、有玲珑剔透的亭台看着展示的图片,听着老师的解说、配上轻柔的音乐,使课文
5、内容具体化、生动化。形象化,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皇家园林”“万园之园”的辉煌。相信此时此刻的学生已完全置于人间仙景般的世外桃源之中了 就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老师话锋一转,引入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掠、毁、烧”等词体会侵略者的残暴。就是这样的一座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在侵略者肆意的掠夺、毁坏、烧毁之下,变成了一片残垣断壁,通过影片火烧圆明园片断,让学生突越时空的隧道,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发起他们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无限憎恨之情。此时此刻再补充两个小材料:一个是当时清政府在英法联军破坏圆明园时在做什么?他无计可施,只能仓皇而逃;二是更有甚者,军阀联军内战
6、时,竟再一次洗劫圆明园!经过交流讨论,同学们也以感受到:圆明园给我们的,是一种痛,但痛定思痛,我们更重视它的警示作用,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更激起我们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课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或进行拓展阅读圆明园的毁灭园地中的习作以及口语交际都与本课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在本课的基础上,应引导学生进一步搜集资料、图片,便于学生在习作及口语交际时有话可说。狼牙山五壮士一文课后要搜集有关英雄人物的成语,其实成语的使用既是一种学生语言风格的形成,又是一种概括能力的训练。本项练习建议和后面的日积月累同时训练难忘的一课 台湾的阿里山,台湾的日月潭,台湾的自然资源。最后一
7、分钟香港回归之后的繁荣。建议带领学生诵读少年中国说相关段落。(二)揣摩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表达效果。1、着眼于遣词造句抓住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的结合点,提出问题,特别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并结合资料体会。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中,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指什么?(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这里指圆明园的世界园林史上享有盛名)同时出示相关图片展示。圆明园的毁灭中“毁灭”这一自然段的学习,可结合课后思考题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
8、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教学时,引导学生将带点词删去后,通过朗读、比较等手段,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课文中运用了这一组词,描述了侵略者肆意践踏的野蛮行径。体会这段文字的同时,可联系上文连用的两个“不可估量”。教师引读“所以说圆明园的毁灭是”学生跟读“是我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进一步询问学生:“你们的内心是怎样的滋味?”此时学生自然义愤填膺,我们再让学生随着配乐朗读,建议配乐英雄的黎明“勿忘国耻”的教学目标自然达成。再如: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三次出现,开始是
9、偶然听到,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而出,它犹如一根红线贯串全文,织进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织进了深厚的爱国情思,这一课所以“难忘”,正是难忘在这里。因此,抓住“难忘”,紧扣三次出现的同一句话,就提纲挈领,可以水到渠成地加深理解了。2、着眼于篇章结构 文章的布局谋篇是需要读者用心体会琢磨的,如果课内阅读的关注点只在文章内容上,势必影响阅读的质量。“为什么这样写?”这样的练习设计让学生注意文章的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去领悟文章的布局谋篇。让学生在自己思考,在相互交流的基础上,明白作者布局谋篇的用意,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更深层次的意义,也有利于学生自己习作时有意识的运用。关于这一点,教材在课
10、后思考题中也提示了重点。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之后设计了这样的思考题:“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学时可在读文后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多角度感悟写作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独具匠心。又如狼牙山五壮士课后4:“课文中两次讲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教学时可以先找出课文描写两次胜利完成任务的部分,然后加以比较,明确第二次是重点。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五位壮士虽然第一次已经完成了任务,但是他们如果当时就去追赶部队,敌人有可能尾随而来,使群众和主力部队重新陷入危险境地。为了更好地保证群众的安全,他们决心把敌人引上绝路,并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思想准备。这样写更加突出了五位壮士不畏牺牲的英雄气概。让学生通过讨论明白, 突出人物特点与中心思想的部分详写,其余内容略写。像这样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中领悟到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的例子,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如:按事情发展顺序写;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具体;有多个人物时既突出重点人物,又兼顾其他人物等。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全面总结与讲解本文的表达特点,学生能领悟多少就算多少,能对学生平时的写作有所启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