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年11月学业水平检测初四语文试题(分值: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人生就是这样:专注于ju( )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2)翩翩起舞的彩蝴蝶像一位风姿绰( )约的少妇,做着妩媚的笑。2、写出下列病句的修改意见(2分)2年前,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和国家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作出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实现了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修改意见: 3、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他仍然是教练眼中那个尊规守纪的队员,是山东大学老师眼中那个不耻下问的学生。B.
2、四年的初中生活,同学们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C.春节去海南度假,我们在飞机上俯瞰祖国的沧海桑田,不由得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D.金融危机爆发后,甲型H1N1流感病毒又乘机横行,这对美国来说真是祸不单行。4、班里要开展“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下面的问题。(8分)(1)名人与成语千古名人,他们的经历,他们的诗文,流传于世,有的形成成语留存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请你写出与下面名人有关的成语。(2分) 陈胜: 曹刿: (2)名人与胜景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人为风景地写的游记或者诗词,此处风景因而闻名天下,成为胜景。请你任选一处这样的胜景,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则导游词。(
3、3分)胜景: 课文题目: 导游词: (3)名人与名著在初中阶段,按照新课标的要求需要阅读许多文学名著。请从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部名著,并写出推荐语。(3分)名著名称: 作者: 推荐语: 5、默写填空(6分)(1)非澹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2)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3)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4)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5)乡泪客中尽,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6)古人吟诗作词极其讲究炼字,“着一字而境界全出”。在古诗中,“剪”字剪出了许多诗情画意,请你写出一句含有“剪”字的连续两句古诗文。 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
4、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常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乙)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于其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少,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也”。父喜,遂
5、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6、解释句中加点的字(4分)(1)尝极东方( )(2)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 ( )(3)不盈期月( )(4)卫夫人见,语太常王策( )7、翻译句子(4分)(1)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2)流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8、(甲)(乙)两文都是介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吗?后人用哪个成语来评价他的字?(2分)尊称: 。成语: 9、结合(甲)(乙)两文,谈谈王羲之在书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用文中原句回答,不少于两句)(2分) 10、曾巩的墨池记想借墨池的
6、传说来阐明什么道理?(3分) 三、现代文阅读(35分)(一)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115题(15分)绿色塑料 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所谓“绿色
7、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
8、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天然高分子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
9、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硷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
10、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11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什么内容。(3分) 1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2分) 13.阅读第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2分) 14.仔细阅读第、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4分)相同: 不同: 15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向一位正在使用普通塑料袋的人宣传
11、“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4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6-21题。(20分)暗记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写着五个篆字作画题:南岳风雨图。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一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关系。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上等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
12、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石丁对于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处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
13、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瞄了好几遍,依旧没有!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石丁的脸忽然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仿!”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的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云,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
14、冒昧地涂成了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又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涂。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别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石丁发了好一阵儿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
15、,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16、“暗记”是本文的一条线索,它在文中一语双关 ,既指 ,又指 (2分) 17、联系文章内容,请概括石丁要在自己作品上做暗记的原因有哪些?(6分) 18、试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深刻含义。(4分)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19、胡笛发现画中的暗记后,他是怎样做的?为何要这样做(3分) 20、文章结尾用了省略号,给读者余味无穷的感觉,请发挥想象,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读到的“韵味”。(3分) 21、你同意石丁“暗记”的做法吗?请联系现实,用60字左右谈谈你的理由。 (2分) 四、作文(50分)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