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教材分析首先我们得知道,这一册教材与前两册教材相同,都是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据,在总结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材研究和使用经验的基础上编写的。教材中一方面努力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同时注意所采用措施的可行性,使实验教材具有创新、实用、开放的特点。另一方面注意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既注意反映数学教育的新理念,又注意保持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使教材具有基础性、丰富性和发展性。那下面我们主要从两大方面来说:一、 教学内容的编排。二、 各单元内容的教学建议。首先来说教学内容的编排,这册教材共包括九个单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数
2、与代数1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2 表内乘法。第四单元:26的乘法口诀第六单元:79的乘法口诀表内除法没有结合表内乘法在本册出现,而是放到二年级下册出现,主要目的是分散难点(二)空间与图形第一单元:长度单位(认识厘米和米)这里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一的长度单位的过程。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三)统计与概率第七单元:统计(以1当2的条形统计图)继续学习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方法,认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四)实践与综合应用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排列组合、逻辑推理) 这是新的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我长高了”、“ 看
3、一看,摆一摆”,第一学段主要是通过模拟现实与数学游戏,巩固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第二学段的“综合应用”重点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课题研究。我认为本册教材主要体现以下六方面的特点:一、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二、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三、表内乘法教学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的探索性。 四、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加强估计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五、注重体现探索性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探索和创新的意识。六、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4、。下面我们从各个单元来具体解读教材,也就是了解各单元内容的教学建议。第一单元 长度单位首先我们得了解在这个单元里面我们要让学生学习掌握的内容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一、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教材是这么安排的,先通过例1让学生自己实践,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明白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例2是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会用厘米来量长度。例3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让学生认识线段。我记得以前是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而现在的教材是用三个直观
5、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直、有两个端点,象这样的就是线段。我想是因为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学生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鼓励学生采用多种量法。最后让学生画线段。二、教学目标要达到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三、教学建议下面谈谈本单元我
6、自己认为的一些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而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例如厘米这部分,教材上是这么安排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7、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组织学生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主要通过以下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第一方面,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也就是教材的左上图,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标准(如:硬币、别针、三角形、正方体等等,来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第二方面,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也就是教材右上图,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度和文具盒的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这又让学生产生疑问,难道他们一样长吗?让学生在这
8、样疑问和矛盾相碰撞下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教材中使用了很多测量标准,最后统一到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一是学生的学具里都有1厘米见方的正方体,二是为了后面引出1厘米的概念。在实际生活中,根据测量、比较的需要,可以选用不同的测量标准,不同的国家选用的测量标准也经常是不同的。我们再看看教材接着出现“做一做”的三道题,这三个题目都是让学生估计或测量每种物品大约有多少个长度单位,由直观逐步到抽象。第1题,方格是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学生能够通过观察直观地
9、估计出来。第2题,学生不再使用多个测量标准与被量物体进行比较,而是使用一个测量标准进行测量,测量时要求学生量完一次后,从前一次量的终点开始测量。第3题,逐渐过渡到用1厘米的单位长度进行度量,为引出长度单位“厘米”做准备。估计时,比第1题难度加深,要求学生在头脑中完成用正方体测量的过程。2、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例如:教材上厘米
10、的教学时,先用接受的方式教学厘米,也就是直接把正方体、直尺、线段放在一起,由小精灵说:“这是1厘米。”使学生初步感受1厘米有多长,同时也为用直尺测量长度做准备。接着再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建立1厘米的表象。如:指一指图钉的长大约是1厘米,找一找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东西大约是1厘米,想象一下我们哪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量一量食指的宽度,剪一剪1厘米长的纸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在教材中例2、例3、例4都给学生提供了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动手测量,让学生在量中体验统一单位的重要性和掌握测量的方法。(3)培养
11、估测意识。教材注意在有关的教学内容或练习中渗透估计意识培养的内容。例如,在“长度单位”教学中有一些观察某种实物大约有多长、测量某一实物时只要求大约的长度等的练习。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经常用到,这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估测既可以巩固长度观念,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教材在学生积累了足够的实际测量经验后,给他们提供了先估测再实测的练习,让学生比较估测与实际测量所得结果的差别,从而修正自己的量感与估测策略。例如练习六中的第6、8题。其实在教学中,我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对事物长度的估测总是比实际长度差得太远。”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老师有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12、(这里可以让老师们发表意见)其实主要原因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的表象不清楚,因此无法确定估测物体大约含几个这样的长度单位,由此,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弄清各长度单位的实际长度。第二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1两位数加两位数l 主题图教材是这么安排的,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显然学生就会仔细观察图,找出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
13、题:“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自然就引出例题所需要的计算题。不进位加u 例1 首先是例1:36+30=(1)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2)体现算法多样化: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3)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4)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5)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u 例2接着是例2:35+34=(1)这是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2)编排与例1一致。(3)最后由小精灵提出
14、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还可以怎样加?”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进位加u 例3最后是例3:36+35=这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但教学时重点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让学生理解6根单根的和5根单根的合起来是11根,可以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只剩1根单根的,3捆加3捆再加1捆就是7捆。再从图过渡到算式,也就是个位上6加5得11,向十位进1,个位写1,所以36+35=7。同时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l 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在学生经过了例1、例2、例3的学习后,教材不是直接给出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
15、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正确计算,建议在学生自主探索后,给出计算法则,以便学困生能依样画葫芦。2两位数减两位数l 主题图(1)教材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2)接着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不退位减u 例1老师再从中选出例1、例2所需的问题,先是选出例1的问题,让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接着让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口算、笔算。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
16、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最后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让学生明白列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退位减例2、例3的退位减分为两个层次,先是例2(一般的退位减)。(1)教学时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3)老师提出问题:从十位减起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u 接着是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因为和例是同类内容,所以教学时已脱离了小棒图的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了。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从十位退1后,个
17、位要算几减几。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最后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解决u 例4例4的问题解决,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接着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在这儿,二(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要强调分析数量关系,这是这节课的重点)最后教材通过小精灵提出“你能说出别的班得多少面红旗吗?”让学生利用图
18、中的信息提出其他问题并解决。教材体现了资源的丰富性,教学时要注意挖掘情景图中的丰富资源。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方法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列竖式计算。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例1: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例2: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在教学连减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既可以用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后面两个减数相加的和,再用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相加的和。例3:通过上下车的实际情景引出计算问题。加减法估算u 例4(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
19、要而定的。(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例如,可以两步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3)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二、教学建议1、正确理解与创新性使用主题情境图。 其实新教材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每个内容教学之前大部分都会先呈现一副与本单元教学内容有关的主题图,我觉得主题图在教学中是起了导向作用,还可以从主题图中直接引出多个例题类型。如:笔算加法部分安排了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在教学时,先由小精灵从主题图中提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的实际问题,老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哪
20、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人?”这样就让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以上三个方案,老师再根据教学目标把它们整理成方案一和方案二是属于不进位加,方案三是属于进位加。又如: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情况,在教学中,我又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我再根据教学目标有选择地把问题板书(例1、例2的问题)。这样的处理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完成了教学任务。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进位加这部分,学生对进位不容易理解,就借助小棒图让学生理解,6根单根和5根单根和起来是11根,可以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就只剩1根单根,而整捆的就变成了7捆,也就是7个十。所以
21、个位上6加5的11,向十位进1,个位写1,十位计算时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的1个十是7个十,十位写7。又如:退位减这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怎样退位,所以也借助小棒图,让学生理解6根不够减8根,就把1捆拆开,变成16根减8根,当然这里学生可以允许学生有多种算法,培养学生开放性,最后再通过学生讨论、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法,也就是算法优化。主要让学生明白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当十,再减。3、灵活采取计算策略,体现算法多样化。如:不进位加这部分,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36+30,你是怎样算的?当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生1:30+30=60,60+6=66生2:摆小棒的方法,小摆36
22、根,再摆30根,数一数一共66根。生3:用估算,30+40等于70,30+36肯定小于70。生4:用列竖式的方法,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4、重视加减笔算法则的归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能力。如:在学生学习了笔算方法以后,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笔算减法部分也一样。三、需要关注的两个问题。1、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实实验教材的编写中,对“问题解决”的编排是从三个方面考虑的。 结合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安排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例题和练习。 结合计算教学,安排编排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与训练。A计算教学
23、从问题情境引入,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B一些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编排例题进行教学。 一些纯数学问题,很难结合计算进行编排,所以编排成独立的单元。如:像这部分内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问题一样,都是具有特殊数量关系的问题,专门安排例题。所以教学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几点:(1)、引导学生自己获取信息,提出问题。(2)、根据学生的叙述,呈现文字叙述的问题和条件。(3)、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4)、鼓励提出其它的问题。2、重视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习惯的培养。关于估算,课标中有明确的说明,它是这样描述的:“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
24、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前两册教材的有关练习中已经渗透了有关估计、估算的内容,这儿是第一次正式教学。但近似数的概念、约等号还没出现。教学时重点把握几点:(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2)关注估算策略的多样化。(3)充分重视估算过程的解释。实践活动:我长高了这是一个融操作性、趣味性、开放性于一体的很好的实践活动。一、活动目的: 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进一步发展长度观念。 巩固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长度的正确方法。 发展学生收集、整理数据,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二、实施建议(1)课前准备好测量工具(2)明确活动项目
25、身高、臂展、步长、门宽、窗宽(3)让学生先进行估计(4)分组测量,作好记录 重视测量方法的指导(5)重视对统计信息的分析三、特点:1活动性:整个活动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进行,需要准备的东西也不是很多,操作性很强。2开放性:测量什么东西的长度由学生自己而定,可以测量门窗的宽度,也可以测量桌子的长宽;测量的工具也可以根据需要而定,可以选用学生用尺,也可以选用米尺,还可以用卷尺、皮尺。3合作性:许多活动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要让学生在活动采取合作的方式,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活动。比如,测量黑板的长度,就需要几个同学合作完成。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本单元包括以下的内容:在认识角之前先呈现了一
26、个校园的情景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钟楼的时针与分针,这些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中用红色标出了其中一些角。(注意: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认为尖尖的是角,要让孩子从尖尖的是角转化为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组成的数学中的角,这一点让学生在指角时去体验逐步抽象出角)认识一般的角u 例1(认识角)(1)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2)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
27、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通过制作活动角、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u 例2(画角)教材中给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画角方法(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认识直角u 例3(认识直角)编排与角的认识一致,也是从国旗、椅子等实物抽象出直角的一般模型,再用纸折出一个直角来。要让学生理解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u 例4(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1)教材上利用学生手头最容易找到的直角、锐角、钝角(书本、红领巾)让学生用三角板比较,要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样比
28、较(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这也是为以后正式学习锐角和钝角做准备的。(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东西来判断一下。u 画直角教材上给出画的过程。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直角,再通过交流讨论,掌握画直角的方法。学生画直角的两条边不一定是水平的和竖直的。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三、教学建议1、正确把握教学要求。在本单元,只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和直角,不作严格定义,我们不能对学生拔高要求。2、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1)从知识的引入来说:教材从校园生活情景中引出角和直角。从实物中分别
29、抽象出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会从数学化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2)从知识的应用来说:学生认识了角和直角以后,教材让学生说说周围哪儿有角和直角,此外,还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以及应用。3、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教材用纸折角,做活动角,用三角板比角,画角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第四单元 表内乘法一、编排上的变化。1、除法与乘法分开编排。2、不再区分被乘数、乘数。3、一个含义用两个算式表示。4、5的乘法口诀提前。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知
30、道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3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教学内容主题图(1)展示了游乐园一角的情境,其中包含了四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例子:大转盘每个吊厢里坐4人,过山车每个车斗里坐2人,小火车每节车厢坐3人,每个桌子旁有3把椅子。使学生知道相同数相加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为引入乘法做准备。(2)情景图既可以作为乘法的引入,在学生会列乘法算式后,也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用乘法算一算主题图的人数或椅子数。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主题图。乘法的初步认识与以前引入乘法不同:义务教材中区分被乘数、乘数的不同含义,对于每个加法算式,只能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
31、修订以后,利用方阵排列用两个加法算式同时引出两个乘法算式。本册教学的思想与修订教材一致,但不再出现方阵排列的例子,乘法的意义并没有改变,仍然是指若干个相同数相加的一种简便算法,但不同的是一个加法算式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表示,一个乘法算式可以用两个加法算式表示。u 例1(引出乘法算式)(1)由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2)让学生把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单独列在黑板上,并重点看其中一个算式。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几个3,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换(因为做加法时,对有几个相同加数
32、并不关心,而列乘法算式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然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通过看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知道乘号两边的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3)最后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4)乘法算式中的得数都是由加法得来。(例2、3同样)由上,引入乘法的过程: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u 例2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一步理解两个因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的意义。u 例3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在这儿
33、只出现一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时,可以任意使用其中的一个。226的乘法口诀变化:把5的乘法口诀放到最前面,因为学生对五个五个数更熟悉。5的乘法口诀u 例1(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并问学生是怎么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突出五个五个数的方法,由于学生有一五一十数的经验,容易理解乘法口诀的归纳规律。(2)结合数小棒,出现连续加5,由图抽象到加法算式,进一步抽象化。通过乘法的含义,为下面乘法算式的积提供答案。(3)从一开始就把两个可用同一口诀计算的乘法口诀与乘法口诀并列排放,不用专门安排例题教学这一知识点。(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有专门的例题教学“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4
34、)前两个乘法口诀教材直接给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两个口诀与前两个乘法算式的关系,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规律,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探索出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编出剩下的口诀。2、3、4的乘法口诀u 例2、例3(2、3的乘法口诀)(1)由于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教材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也没有把连续加和乘法对照出现,而是通过观察形象的情景图,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2)在设计情境时,两题的情境是连续的,使学生感受到在一个连续的故事情境中学习知识。(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u 例4(4的乘法口诀)(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再汇报,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铺导。)编排方式与5的口诀一致。
35、学生已经有了编口诀的经验,在这儿可以更放手地让学生自己编。u “一一得一”让学生通过“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来类推。u 例5(乘加、乘减)(1)目的:一是为了使学生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想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如44可以通过43+4得到;二是增加一些练习的形式,以免学生觉得枯燥。(2)通过狗熊掰棒子这样一个富有童话气息的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学生会觉得有兴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情景。(3)计算时,教材重点体现算法多样化:连加、乘加、乘减。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4)计算顺序在
36、这儿不用提到,只要让学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u 例6(用乘法解决问题)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大象搬木头图,小精灵直接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找信息,再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u P59“做一做”(1)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小猴、小鹿、天鹅、小花、树)。(2)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3)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解决的方式有多种,要让学生形成交流各自算法的习惯。如计算“一共有多少只猴?”有的同学可能想“一共有4堆猴,每堆2只”,列式是42,有的同学可能想“3棵树,每棵上有2只
37、猴,地上有2只”,列式是32+2。总之,我们不要抑制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6的乘法口诀u 例7(1)编排方式与前面基本一致,情景图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也可以用学具把鱼一条一条摆出来。摆一条,完成一个口诀。(2)用列表的方式代替连加的形式,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直接看到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关系(在此之前,相同加数的个数是需要数出来的,不能直接看到),便于编制口诀。(3)所有算式的积和口诀都要学生填出来。教学时,可以完全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完成任务。练习十四第3题,开放性很大,使学生通过从身边的事发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从数学化的角度观察事物的
38、习惯。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三、教学建议1、重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乘法在这儿是第一次出现,要让学生经历从相同数相加到乘法的转变过程,体会到出现乘法的必要性,尤其是当相同加数个数很多时,体会到用乘法计算的简便。乘法意义的教学得注意以下3点: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如:3+3+3+3知道一个加法算式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表示。如:34或43知道一个乘法算式表示两个加法算式。34,可以表示4个3相加(3+3+3+3),也可以表示3个4相加4+4+4。2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口诀。如:5的乘法口诀组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计算小棒根数,呈现相应
39、的乘法算式。师生合作,共同编制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初步掌握编制口诀的方法。3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完成熟记26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熟记口诀。20以内的加减口算以及表内乘法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脱口而出。根据一般规律,绝大多数应达到每分钟做8题。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要充分挖掘教科书上练习形式蕴含的丰富内容,灵活使用,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三、需要关注的两个问题。1、如何用好主题情境图?2、如何理解例5的教学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而新教材中所提供的
40、无论是色彩鲜艳的画面,真实的生活情境,还是形式各异的练习,都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第56页例5(乘加、乘减)时,我们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小熊掰玉米”的画面打出,孩子们就绽放出了可爱的笑脸,我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还没问完,他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把他们的发现说了出来:“我发现图上有小熊、青蛙、玉米,还有大树。”“我发现每棵上都长着3个玉米。”“老师,他说得不对,不是每棵上都有3个玉米,只有前3棵上是3个玉米,最后一棵上只有2个玉米。”一个孩子急着反驳了起来。还没等我亮明观点,另一个学生又站了起来,手指着图说: “那不是让小熊给掰走了一个吗?”俨然他成了一个“小老师
41、”,而把我当成了还没看懂图意的“小学生”。我大大夸奖了他们一番,然后趁机提出问题“还剩多少个玉米呢?可以怎样算?你们先讨论讨论。”教室里一下子沸腾了起来,这个说“还剩11个”,那个说;“我也认为还剩11个,因为33211”,还有的说:“我不是这么算的,我用的是333211”,“我列的算式是341 11”,“我是这么算的:23511”可见,就是这幅色彩鲜艳的画面,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启迪了思维。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一、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
42、对称图形。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三、具体的教学内容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u 例1(1)本例通过让学生判断下方的三幅恐龙玩具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向学生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可以借助照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2)教学时,要让学生实际观察一下,借助直观形象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如:做一做,组织学生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数学课本的活动。轴对称对称包括轴对称(反转)、中
43、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镜面对称。其中反转、平移、旋转是三种比较基本的图形变换,我们将在二年级学习平移和旋转现象。在这儿,教材按照概念的引入、教学、应用三个层次来编排的。u “对称”概念的引入通过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等实物图形引出对称的概念,告诉学生,像这些都是对称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并感受对称物体因其匀称、均衡而给人的美感。(为了不使学生在理解上造成困难,我们在这儿不出现“轴对称”的概念,只说“对称”。)u 例2(概念的教学)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过程,并让学生仿照着随便剪一剪。不同学生剪出了不同形状,通过交流、比较,发现剪的过程中的一致性:把长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两边就完
44、全重合了。从而利用“折痕”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u 知识的应用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镜面对称u 例3(1)镜面对称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2)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两个镜面对称的情境。其中湖面是以水平面为对称面,照镜子是以竖直平面为对称面。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3)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u P69“做一做”通过活动使学生体会镜面对称的性质:照镜子时,物体与所成像的上下、前后相对位置相同,而左右相对位置有所改变。还可以让学生设计更多的活动帮助理解。练习十五我们在设计几何知识的练习时,非常重视
45、活动性。例如,练习十五中:第2题,要让学生先用纸折一折,再画出来。由于圆的对称轴有无数条,要引导学生通过有限次的操作,发现规律。第3题,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画出另一半,对称轴有水平方向的,也有竖直方向的,需要学生应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可以先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探索画的方法,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只要画出每条线段两端点的对称点,再连起来,就是该条线段的对称图形。第4题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它把轴对称和镜面对称结合起来,镜子的下边缘就是对称轴。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拿镜子直接在教科书上照一照,就能得到完整的图形。第5题,让学生判断正确的镜像。可以让学生运用想像,直接判断,如果有困难,也可以拿镜子
46、照一照再判断。思考题,运用镜面对称的原理让学生进行逆向思维,给出镜子中的“数字”及“时间”,要求学生写出真正的数字和时间。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拿镜子试一试,在纸上写上数字,看看镜子里照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拿一个钟,看看镜子里时针、分针的位置与真实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的位置关系如何。还可以用一种简便的方法来检验写得对不对:运用两次镜像能把原来的物体还原,也就是说,拿一面镜子对着教科书照一下,镜中出现的就是真正的数字和时间。四、教学建议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这是空间和图形的内容所决定的,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高,必须借助于直观的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2把握好教学要求。在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对于“轴对称”、“镜面对称”以及对称的性质,都没有明确提到,不要拔高要求。学生在表述时使用的语言可能不规范,不科学,只要大致表示出意思就可以了。教学中有老师反映这部分内容较难,学生不易掌握。这个问题我们认为与对“对称”这一内容的教学尺度的把握有关。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和判断哪些物体是对称的,会找出对称轴,体会和欣赏对称美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