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双一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6729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2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一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双一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双一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程建设与改革482023年4月第40 卷第2 期“双一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郑大锋1,胡建强,罗迎春,许国民,张正国,余皓1,2(1.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广州510 6 41;2.贵州民族大学化学工程学院,贵州贵阳550 0 2 5)摘要针对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提出以党建为引领,强化政治铸魂,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在此过程中,专业建设了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教学示范团队,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评价和激励机制,努力实现全方位协同育人,着力培养“三创型”化工人才。这种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的教学探

2、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关键词化工;课程思政;党建;示范团队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Construc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 in DoubleFirst-class UniversitiesTaki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Engineering in SCUT as an ExampleZheng Dafeng,Hu Jianqiang,Luo Yingchun,Xu Guomin,Z

3、hang Zhengguo,Yu Haol.2(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Technology,Guangzhou 510641,Guangdong,China;2.College of ChemicalEngineering,Guizhou Minz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Guizhou,China)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mmon problems 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

4、litics construction,the作者简介郑大锋(197 6-),男,教授。通信作者余皓,E-mail:。*基金项目: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化工原理联合教研室”(x2hg-C9223011);2 0 2 0 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49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郑大锋,等.“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 of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oposed to take the party buildingas the guid

5、e,strengthen the political casting soul,and improve teachers ability in the curriculum ideologyand politics consturction.The major also organiz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politics standards based on the OBE concept and the demonstration team,established the evaluation andincent

6、ive mechanism for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and stroveto cultivate three innovative chemical talents in an all-round way.In recent years,taking the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the chemical engineering major hasachiev

7、ed fruitful construction results,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and gainedgreater social influence.Key words:Chemical engineering;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construction;Party building;Demonstration team华南理工大学化工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1952 年。当时正值全国院系调整,中南地区几所大学的化工系合并组建了华南工学院化工系。1994年,学校

8、的化工系、化学工程研究所、应用化学系、环境研究所合并成立化工学院。2008年,学校因发展需要进行学科调整,将化工学院更名为化学与化工学院。自学校化工专业设立以来,我国著名化工专家叶振华、邓颂九、陈焕钦等教授以及一大批学者努力奋斗,在专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促使该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并分别于2 0 10 年、2 0 13年、2 0 19年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专业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核心课程,其中化工设计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化工原理人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细化学工艺学被评为广东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多年来,化工专业为石油化工、精细化学

9、品、应用化学、能源高效利用、系统集成及装备等领域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为国家汽车、能源、精细化工、炼油化工等支柱产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当今世界经济、人才等领域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化工专业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并重,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为了进一步推进“三全育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化工专业开展了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一、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

10、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等系列文件指导下,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课程思政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广受关注、深人人心的改革热点,被视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统一的重要抓手2-4。然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影响了高校立德树人的成效。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1.对课程思政内涵和建设标准的界定仍缺乏统一的认识;2.课程思政建设成果以实践经验总结为主,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的分析5;3.专业教师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动力不足,对通过课程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目标的认识不够深刻6 ;4.课程思政教育

11、评价体系不完善;5.对授课教师和参与课程思政案例建设的教师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存在持续改进动力不足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化工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二、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举措(一)以壳建为引领,强化政治铸魂,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的强大组织力50以华南理工大学学工程系为例郑大锋,等“双一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量为课程思政建设和专业建设提供了政治引领、智力资源和制度保障。近年来,依托高校党组织开展课程思政建设被认为是发挥高校教师党支部优势、有效组织教师党员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积极作为、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的根本

12、问题的有效途径7-。多所高校在党建与课程思政结合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如上海大学成立了“课程思政党员服务团”9。为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标,化工专业在紧密结合国家和地区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进行人才培养,构建了深度融合专业建设的党支部建设模式,形成了以党支部为主体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新路径;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及制度创新,形成了课程思政建设与时俱进、持续改进的稳定动力;以优质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为抓手,为课程思政案例注人“政治之魂”,确保人才培养目标顺利达成。1.突出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本专业以课程思政为纽带,以教师党支部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结合为着力点,充实了党支部学习内容,丰富了党支

13、部建设活动形式,解决了党支部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专业建设“两张皮”的问题。支部生活中融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主要做法有:(1)发动全体党员教师举办百年诺贝尔奖图片展、化工百年百人图片展,以此丰富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形式,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能力;(2)组织制作反映叶振华、邓颂九、陈焕钦、黄仲涛等化工系老一辈专家无私奉献事迹的微党课,丰富课程思政案例;(3)邀请我国著名化工前辈的后人为师生讲述前辈们实业报国的事迹,使师生了解我国化学工业艰难的发展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专业自豪感和奉献精神。2.构建以党小组为主体的课程思政实施体系党支部从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组建了党小组。本专业教师以党小组为基本

14、组织单元深人开展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活动,完成党支部和专业根据教学需要制定的课程思政案例建设任务。此外,党支部与学院、专业的教学管理机构协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党建引领的核心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了教师群体全覆盖。(二)建立基于OBE理念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本专业将毕业要求中的非技术能力培养与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提炼出了以下课程思政核心要素:1.学科历史与专业热情;2.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3.工程伦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和创新意识;4.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化学工业;5.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以上要素分别对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职业规范、工程与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个人和

15、团队、终身学习等毕业要求要点。我们将以上要素融入课程教学计划,形成了化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支撑体系,如表1所示。核心专业必修课程的教学,能够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全覆盖,促进学生非技术能力的培养。(三)建设化工专业核心课程群思政教学示范团队1.构建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家经济建设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化学工程与工艺方面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具有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的能力,具备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技术与管理人才。本专业毕业生能在化工、能源、材料、医药、环保等行业从事工程设计、研究与开发、生产与管理、产品营销等工作,并预期在五年左右

16、成长为化工及相关领域的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培养目标主要由化工专业核心课程群支撑,课程群包含流体力学与传热IV、传质与分离工程III、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分离工程、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安全、化工专业实验等13门课程。该课程群的教学主要介绍由化工原料加工成产品的化学生产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强调定性分析、定量计算及工程设计能力的训练,重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和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建立工程观念,具备工程分析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本专业围绕培养目标,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培养学生的工程报国情怀、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行。51以华南理工大学学工程系为例郑大

17、锋,等.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表1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对课程思政要素的支撑关系课程思政要素工程伦理、环境保护创新思维解决实际核心课程学科历史、家国情怀、职业道德、与可持续和终身工程问题专业热情使命担当安全意识发展学习能力的能力流体力学与传热IV传质与分离工程II生物化学化工热力学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分离工程化学工艺学化工过程安全化工原理实验化工专业实验2.修订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依据核心课程思政要素,本专业重新优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制定了13门专业基础课程的思政教学大纲,融人课程思政教学环节,明确了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为实施课程思

18、政教学,本专业于2 0 2 0 年7 月启动了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工作,在化工学院党委和化工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了由课程责任教授组成的修订工作组,统筹安排专业教学内容和思政教学内容并进行整体优化,构建了化工制药类专业本科生能力模型。本专业通过深人挖掘课程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学生提供高度联动、多点强化、目标导向的课程学习体验,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修订后的教学大纲,本专业从2 0 2 0 一2021学年开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3.打造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思政教学优秀案例本专业结合自身特色,根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和要素,梳理了中国百年化工产业发展和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科的建设历程,新

19、建了一批关于化工发展史的教学案例,并引人专业课程教学中本专业定期邀请学院知名教授以党课的形式讲授化工行业发展史,将党史教育学习成效转化为行动指引,为百年变局下的中国化工产业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4.全方位协同培养“三创型”化工人才本专业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度整合化工专业学生工作与课外科技活动,注重全方位协同育人。如我们探索了面向学生的“学海领航”活动、学科发展史主题活动等创新形式;实行专业负责人讲授思政课制度,由教授担任本科生党支部书记;与化工行业的知名企业携手抓课程建设,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发放校外导师聘书等方式,邀请长期参与国内化工行业建设、专业水平过硬、政治素质高的企业工程师走上讲

20、台,以亲历者的身份开下转第138 页)52以华南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为例郑大锋,等流高校化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展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成立“蒲公英”义工队,培养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成立工程师俱乐部,吸引本科生加人,营造崇尚工匠精神的氛围;鼓励本科生积极参与竞赛,以赛促学,锻炼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全面施行本科生导师制,通过导师的言传身教和个性化管理,确保化工专业思政教育不断线。(四)建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本专业对积极投身课程思政建设的优秀教师,在职称晋升、考核、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给予扶持,创造“全心育人、以生为本、持续改进”的良好教学生态;积极推荐教师参加课程思政能力竞赛

21、、教学奖励申报、教学论文发表等活动,形成勇于争先的良好氛围。此外,我们在党员大会上通过优秀案例分享等方式,展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对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党小组和教师予以表彰。三、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一课程思政建设氛围良好本专业通过党建引领,突出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坚持“三会一课”制度,促进本专业党员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进而带动非党员教师也参与其中,建成了多个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其中“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与分离工程”“化工专业实验”“生物化学(双语)”“化工设备设计基础”等教学案例均已被华南理工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集收录。党支部通过开展以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的党日活动、党课和

22、党员大会,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案例库。(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本专业通过开展“以学生为本”的课程思政建设,增强了学生的“四个自信”和专业认同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和综合素质。本专业有超过7 0%的学生参加了“挑战杯”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创新创业训练等学科竞赛和实践训练活动,并获得大赛金奖、特等奖、一等奖等奖项,这促进了专业培养目标的达成。(三)专业建设成果丰硕近年来,本专业以课程思政建设为抓手进行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专业有两名教师在全国本科院校化工类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竞赛中分别获得了特等奖和二等奖。2020年,化工设计

23、课程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化工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团队,同年人选广东省高校教学团队。2 0 2 1年,化工原理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1名教师获评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青年教学名师。2022年,本专业获评第六届中国石油和化工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化工原理教材被评为优秀教材一等奖;精细化学工艺学被认定为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四)社会影响力提升以“慕课西行”为契机,本专业与贵州民族大学化工学院结成了对口支援的伙伴关系,以优质课程共享的方式支援西部高等教育,在提高贵州民族大学化工专业课程教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专业的化工原理

24、教研室还与贵州民族大学共建联合教研室,结合各自优势,共同完成备课、教研活动开展、教学交流、教材编写等工作,共同促进教学质量提高。课程共建共享活动得到了人民网、未来网等广大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社会反响良好。四、结语课程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能发挥积极的作用。课程思政建设应融人专业建设的方方面面,包括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及教材建设、第二课堂的开展等。本专业通过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形成了将思政育人元素自然融入专业知识的良好氛围,并且持续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知识育人、思政育人。(责任编辑:李丽妍)上

25、接第52 页)138张军,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内工程伦理研究可视化分析22张恒力,许沐轩,王昊.工程伦理中“道德敏感性”的评价与测度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8,3 9(1):1 5-2 2.23何菁.现代道德哲学语境下工程伦理的实践限度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7,1 7(2):46-51.24何菁.当代工程伦理规范的道德心理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5(1):1 5-1 9.25王进,彭好琪.从实然困境走向应然理想:工程伦理规范的实践逻辑.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8(5):1 5-2 1.26张恒力,王

26、昊,许沐轩.我国工程职业发展的问题与建制一一基于“工程师认知调查”的数据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0 1 7(6):6 2-6 6.27郑文宝.工程伦理研究的困境与出路一一基于学理意义上的审视与研究 J.科技管理研究,2 0 1 4,34(23):251-254.28罗莉丽,樊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工程伦理教育评价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0,2 0(4):4 0-4 5.参考文献:【1 于晓荣.化工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建设的同向同行教学改革研究 J.化工设计通讯,2 0 2 2,4 8(2):124-126.2张淑娇,郭桂全,王力川,等.新时代高校化学化工

27、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实践J.邢台学院学报,2 0 2 2,3 7(1):1 4 2-1 4 5.3 李李沙沙,卓馨,史洪伟,等.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J.广州化工,2 0 2 1,4 9(24):157-159.4 个代冬梅,康磊,赵涵.课程思政在专业教学中的多维融合设计与实践一一以化工与制药专业课程教学为例J门.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 0 2 1(2 3):1 6 1-1 6 3.29张炜,吕正则,吴蓝迪,等.“智能科学和技术”引领工程教育发展新动向一一中国工程院李德毅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0 1 7(1):123-126.30唐丽,陶思琦.论新时代

28、中国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和目标J.文化学刊,2 0 2 1(4):1 8 0-1 8 2.31马廷奇,秦甜帆。工程伦理教育的逻辑起点、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J.高教发展与评估,2 0 2 2,3 8(5):93-104,124.32杜然珂。当代我国工程师的伦理责任问题研究.科技和产业,2 0 2 0,2 0(1 2):2 1 4-2 1 8.33王远旭.工程管理实践中工程师伦理责任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 0 1 8,3 1(8):1 3 5-1 3 8.34李欣汝,邓晓盈,何苗.工程伦理视角下的建筑工程困境研究与对策 J.科技和产业,2 0 2 0,2 0(1):125-128.35郭飞.职业主

29、义视野中工程教育创新.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 0 1 9(5):1 8 7-1 9 3.36欧阳聪权.责任伦理视角下的工程风险与防范.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1 7,1 7(1):4 1-4 5.5贺武华,王凌敦.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 0 2 1(4):2 6-3 0.6蒙红平,罗艳,卿周君,等.化工类专业课程“课程思政”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J.广州化工,2 0 2 1,4 9(1):144-145.7孙银苹,彭华国,姬靖.高校教师党支部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路径研究 J.高教学刊,2 0 2 1(1 7):181-184.8 周兴.高校教师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发挥作用的机制研究 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 0 2 1,1 3(5):13-17.9 胡瑕.增强高校机关党组织生活有效性的实践探索一一以上海大学“课程思政党员服务团”为例J.大学教育,2 0 2 1(2):1 4 0-1 4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