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潜山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迷人的传说、故事。在潜山这块古老而美丽的土地上,千百年来,流传着许多迷人的传说、故事。一千多年前,一千多年前,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县城东南的焦家畈。的故事据说就发生在县城东南的焦家畈。1叔本华认为:叔本华认为:“再现一种巨大的不再现一种巨大的不幸,是悲剧唯一的职能。幸,是悲剧唯一的职能。”焦仲卿为汉末建安年间庐江郡府内一小吏,娶聪明美焦仲卿为汉末建安年间庐江郡府内一小吏,娶聪明美丽的女子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但其母不容刘兰芝,丽的女子刘兰芝为妻,夫妻恩爱情深。但其母不容刘兰芝,以种种借口逼迫焦仲卿将刘兰芝休弃,夫妻二人被
2、迫分离。以种种借口逼迫焦仲卿将刘兰芝休弃,夫妻二人被迫分离。离别时,两人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后来,刘兰芝在离别时,两人发誓生死相爱,不复嫁娶。后来,刘兰芝在家兄逼迫再嫁时投水自尽,焦仲卿得此消息,也自缢于庭家兄逼迫再嫁时投水自尽,焦仲卿得此消息,也自缢于庭中树上。死后焦、刘两家将二人合葬于华山,墓旁种有松中树上。死后焦、刘两家将二人合葬于华山,墓旁种有松柏、梧桐。树木长大后枝枝相盖,叶叶相连,还常常有鸳柏、梧桐。树木长大后枝枝相盖,叶叶相连,还常常有鸳鸯鸟飞落其间,仰头相啼,如泣如诉。人们认为那是他们鸯鸟飞落其间,仰头相啼,如泣如诉。人们认为那是他们魂魄所化生的。魂魄所化生的。2孔雀东南飞
3、3 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是保存下来的我国古代古代最早最早的一首的一首长篇叙事诗长篇叙事诗(共共357句,句,1785字,小序字,小序10句,句,53字)字),也是古,也是古乐乐府民歌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木兰诗诗并称并称“乐府双璧乐府双璧”。选自选自南朝南朝陈代陈代徐陵徐陵编的编的玉台新咏玉台新咏卷一,原题为卷一,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释题释题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4汉乐府诗歌特点汉乐府诗歌特点 “乐府乐府”原是官署的名称,是西汉初年出现原是官署的名称,是西汉初年出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才演变成诗体的名称。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
4、才演变成诗体的名称。魏晋、南北朝时,魏晋、南北朝时,“乐府乐府”已完全由机构的名称已完全由机构的名称变成诗体的名称。变成诗体的名称。汉乐府民歌:汉乐府民歌:内容上内容上“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注重写实;,注重写实;表现形式表现形式是杂言体和五言体,取是杂言体和五言体,取代代诗经诗经的四言体和的四言体和楚辞楚辞的骚体;的骚体;写作技写作技巧上巧上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语言注重人物对话、人物心理和细节描写,语言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朴素生动,诗末揭示写作目的。5自缢(自缢(y)徘徊(徘徊(pi hui)箜篌(箜篌(kng hu)公姥(公姥(m)槌(槌(chu)床
5、)床 伶俜(伶俜(lng)(png)萦萦 (yng)绣腰襦绣腰襦(r)葳蕤葳蕤(wi ru)遗(遗(wi)施)施 蹑蹑 (ni)丝履丝履(l)玳瑁玳瑁(di mo)纨纨(wn)素素 磐磐(pn)石石 拊拊(f)掌掌 窈窕窈窕(yo tio)否否(p)泰泰 要(要(yo)络绎络绎(y)鸿鹄鸿鹄(h)踯躅踯躅(zh zh)幡幡(fn)青骢青骢(cng)马马 赍赍(j)钱钱 鲑(鲑(xi)珍)珍 榻(榻(t)晻晻晻晻(yn)摧藏摧藏(zng)仕宦仕宦(hun)华山傍华山傍(png)6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整齐、通顺。2.初步理解诗歌内容,了解故事梗概。7解题解题:原题是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改
6、作孔雀东南飞,你认为哪个好?1.言有尽,意无穷。奠定了深沉悲哀的基调。2.沿袭诗经,比兴手法。3.“东南”大有味!8序序: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这个小序告诉我们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伤”:故事的感情基调交代时代背景9引子(1):托物起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1.作用:引起故事:爱情悲剧奠定基调:孔雀失偶2.补充知识:汉代描写夫妻分离的作
7、品经常以鸟作起:“飞来双白鹄,乃从西北来。五里一反顾,六里以徘徊”。10孔雀为何“东南”而飞?1.地理位置论 刘家村位于焦家坂的东南方向东南方向。且与仲卿最后“自挂东南枝”遥相呼应。孔雀为何东南飞?因为兰芝的尸魂还在东南!2.文化心理论a.地势特点:西北高,东南低。“西北有高楼”、“喝西北风”,西北与寒冷、贫苦相连西北与寒冷、贫苦相连。东南则相反。b.五行理论:东与南分别对应的是木春与火夏,东南即春夏之交。正是一年之中希望和生机希望和生机最为充盈的时候。11兰芝自述,心中悲苦(2)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
8、日稀。12不堪驱使,自遣归家(2)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13开端(2):自诉辛苦,请遣归家基本字词:1.君既为府吏,守节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2.妾不堪堪驱使,徒徒留无所施施,便可白白公姥姥,及时相相遣归。3.白:象形,日出之光。告诉,禀报自白、告白、表白14问题理解:“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箜篌,十六诵诗书”1.反映了兰芝什么样的品质?多才多艺多才多艺 知书达理知书达理2.作者铺陈这些的用意为何?兰芝兰芝焦母焦母 迎娶迎娶3.这一
9、段是兰芝对仲卿的自述,看字面意思:兰芝十七已为人妇。她到法定结婚年龄了吗?互文互文虚指虚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5 谁先提出谁先提出“遣遣”?反映了兰芝什么样的性格?她想离开仲卿吗?她想离开仲卿吗?捍卫自己的尊严捍卫自己的尊严兰芝对丈夫说的这番话,含有几层意思(她想表达什么)?当听完妻子的诉说后,焦仲卿有什么举动?焦仲卿该不该找他的母亲表白,反映出他的什么性格?16仲卿求情,焦母大怒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17发展一:焦家故事(3-12)场景一:仲卿求情,阿母大怒基本词汇:相 结发 共事 启 区区 自由 可怜 速 取 槌 床 会18思考问题:
10、焦母以何理由“遣”兰芝?1.“举动自专由”2.“可怜体无比”焦母的理由充分吗?兰芝是否反抗?仲卿的求情经历了怎样的发展?!19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背景补充按照汉代之律,如果妻子违反了“七出”之律,可以被休。七出:妇人七去:不顺父母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无子无子,为其绝世也;淫,淫,为其乱族也;妒,妒,为其乱家也;有恶疾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口多言口多言,为其离亲也;窃盗窃盗,为其反义也。按照汉代社会制度,妇女的地位是很低的,要遵守“三从四德”。礼记:“妇者,伏也。”仪礼丧服子夏传:“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未嫁从父,既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嫁从夫,夫死从子。”周礼天官九嫔:
11、“九嫔掌妇学之法,以九教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结合这两则背景材料,你再来回顾文章,你是否发现什么了?20仲卿安慰,莫失莫忘(7、8)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21场景二:仲卿安慰,莫失莫忘基本词汇:举言 但 且 谢 作息 遗思考问题:22 兰芝严妆,举世无双(9)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23辞别阿母,老妪大怒(10)上堂拜阿母,阿母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帛多,不堪母驱使。今日还家去,
12、念母劳家里。24辞别小姑,七九想念(10)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25场景三:兰芝严妆,拜别姑母基本词汇:严妆 却 扶将思考问题:1.为何以重笔浓墨铺陈兰芝遣家时的严妆?沉稳,沉着;心中自知,被遣无理;自尊自爱与阿母“大怒”两相对比;“精妙世无双”vs“可怜体无比”;铺垫262.面对破坏自己爱情的焦母,兰芝本应有恨,但兰芝拜别阿母的话里却说自己“生野里”、“无教训”、“愧贵子”,体现了什么?知书达理,很有教养;与焦母说的“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两相对比,突出兰芝被遣之无理。3.兰芝与小姑的对话有何不同?母:恭敬;姑:真性
13、情“落泪连珠子”兰芝为何没在仲卿面前流泪?特别注意:“迎后人”274.小姑多大?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共事二三年夸张,兰芝想表示小姑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二三年,“二三”虚指“很多”孔子二三徒5.家庭情况调查图:焦母仲卿小姑兰芝O(O()o o谁是中心?28结誓别离,誓天不负(11、12)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29场景四:结誓别离,誓天不负基本词汇:何 区区 见 亲父兄 纫 逆 举手 区区小:“宋国区区”。思想愚昧:“何乃太区区”。通“拳拳”,诚挚。“感君区区怀”。见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
14、么样。译成“我”:见谅。动词前,表示“被动”:见笑。出现,通“现”:爱而不见。30思考问题:仲卿为何“耳语”?此“耳语”起到什么作用?“耳语”仲卿惧母。仲卿给兰芝的定心丸。“不足迎后人”体现了兰芝对仲卿的一丝不满,所以她没在仲卿面前流泪。“耳语”之后,兰芝心意已决,所以以“磐石、蒲苇”作比。兰芝知道前路漫漫,这是她给自己的唯一希望。31兰芝自归,阿母悲摧(13)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儿实无罪过。”阿母大悲摧。32媒人提亲,阿兄逼婚(1421)理实如兄言。谢家事夫婿,中道还兄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33兰芝佯意,订下婚期(2224)交语速装
15、束,络绎如浮云。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34发展之二(1324):刘家故事场景一:阿母悲摧,阿兄逼婚基础词汇:拊掌 无誓违 便言 令才 奇 信 适 荣 量思考问题:1.刘母又重复了一遍“十三”,是不是累赘?2.刘兄只有七句,却栩栩如生,他的性格?35场景二:兰芝佯意,订下婚期基础词汇:处分适适兄意 渠渠会永无缘 适适得府君书适处分适适兄意依照适适得府君书刚才始适适还家门出嫁渠:代词,他。“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36问题思考:1.刚跟母亲说完与仲卿有约,兰芝为什么又同
16、意出嫁?中道还兄门让母亲为难心中的那一丝希望破灭了仰头永无缘登即2.为什么要浓墨重彩地铺陈府君之排场?烘托兰芝之美反衬焦母之昏凸显兰芝不为世俗所惑的忠贞;反衬其兄的贪婪3 文中多次写到秦罗敷的美,为什么府君反而要娶刘兰芝?37二人执手,决意殉情(25-30)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38高潮(高潮(25-27):执手相约,决意殉情。):执手相约,决意殉情。基础词汇:摧藏 不可量 亲父母 兼弟兄 问题思考:1.有很多人认为这一部分不是“高潮”,真正的“高潮”是最后二人殉情,你怎么看?你认为这一段是这首诗的情感制高点吗?39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
17、藏马悲哀。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402.此段中真正拿捏住我们神经末梢的正是这些细节真正拿捏住我们神经末梢的正是这些细节,请找出你认为能打动你的细节。3.这一场景的悲剧效果在于营造一种“知知”与与“不知不知”交融一处的场域:仲卿不知不知兰芝“向死而生”
18、之毅,误会了兰芝,这是他的“不知”,伤了兰芝的心,也伤了我们的心;兰芝却“知知”了仲卿的“独向死亡”之情,说出了“黄泉相见”,感动了仲卿,也感动了我们。4.这一场景的戏剧性在于,如果把卿芝二人比作一个“团队”的话,那这个“团队”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兰芝对仲卿稍有怨言而动摇因仲卿“耳语”和好因兰芝“誓死”而团结仲卿因兰芝“婚变”动摇动摇团结爱爱41黄昏寂寂,兰芝赴池(31)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42仲卿心寂,自挂东南(32)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别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43结局(结局(28-32):兰芝赴池,仲卿挂枝):兰芝赴池,仲卿挂枝。思考
19、问题:1.兰芝赴池时,没有告知家人;但仲卿决意自杀时,却跟阿母说了一番话,仲卿说的话里包含着什么样的情绪?注意“故”2.母亲如何劝说仲卿放弃自杀的念头?体现了什么?3.仲卿为何“徘徊庭树下”?有人说,自杀而未成者十有八九是惧怕痛苦,仲卿是“贪生怕死”的人吗?还有人说仲卿其实主观上不想死,只是受“执手之约”所束。你怎样理解仲卿的“徘徊”?44两家合葬,魂化鸳鸯(33)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45尾声(尾声(33):两家合葬,魂化鸳鸯):两家合葬,魂化鸳鸯基本词汇:交通 寡妇 谢思考问题:1.“大团圆”的结尾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
20、情感?2.二人能不能合葬,假如“两家合葬”是否表明死者与生者可以相互理解了呢?46引子引子 托物起兴(托物起兴(1)开端开端 不堪驱使,请遣归家(不堪驱使,请遣归家(2)焦家焦家(3-12):):仲卿求情、阿母大怒、留作遗施、发展发展 兰芝严妆、辞别姑母、结誓不负。刘家刘家(13-24):阿母摧悲、兰芝辞婚、阿兄逼婚、兰芝许和、府君迎娶、兰芝裁衣。高潮高潮 执手相约,共赴黄泉。执手相约,共赴黄泉。(25-27)结局结局 兰芝赴池,仲卿挂枝。兰芝赴池,仲卿挂枝。(28-32)尾声尾声 两家合葬,魂化鸳鸯两家合葬,魂化鸳鸯(3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47焦母1.为何遣兰芝?自述的理由不成立无后说。“
21、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恋子情结。害怕取代自己成为家庭的中心。人物性格482.焦母形象家长制,霸道无理。信奉世俗哲学,从没有在爱的世界里生活过,不相信爱情。忽视爱情以美女劝儿子不要自杀大怒槌床无理遣芝49人物性格兰芝1.捍卫人格的尊严。自遣 拒婚2.善良。拜别姑母、应兄之逼应婚3.对爱情有着热烈的盼望。赴死两次约定50观点碰撞很多人说兰芝是一个刚烈的反抗者刚烈的反抗者形象,你怎么看?反抗焦母阿兄自遣赴池自遣能算反抗吗?寻死的目的是与仲卿“黄泉相见”,是去寻找在另一个世界相爱的可能了,也算反抗吗?51兰芝的“反抗”非“爱”焦母“爱”非“爱”焦母“爱”非“爱”阿兄“爱”非“爱”阿兄52兰芝的“爱”的世
22、界去哪里了?“爱”不是“反抗”,而是“反身寻找”,“向死而爱”。天国天国53仲卿1.对爱情忠贞不二。求情三次相约 自挂庭兰2.孝。遣芝归家3.情绪化。神经气质。贺芝高迁别与母言54观点碰撞很多人认为仲卿是一个“懦弱的反抗者”,你怎么看?懦弱的反义词是“勇敢”,仲卿如何做一个“勇敢的反抗者”?母亲55仲卿的天平情:母亲爱:兰芝仲卿必须称重母亲的“情”与兰芝的“爱”,孰轻孰重呢?你怎么看?天平永远停摆于“称重”的状态,仲卿在“情”与“爱”的选择中疯了。56有人说:“仲卿可以跟母亲好好沟通,把兰芝再接回家”有人说:“兰芝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性格,顺着婆婆”有人说:“婆婆知道两人的情深意切之后,会有所感
23、动”有人说:“二人可以私奔”你说:仲卿、兰芝有第二种选择吗?57卿芝爱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还是人类永恒命运的悲剧?思维氧吧:辩论现场58时代的悲剧:封建时代的家长制、婚姻制度以及封建礼教是造成二人悲剧的根本原因。59人类永恒命运的悲剧:封建制度与礼教习俗是造成悲剧的直接原因。但归根结底,这是人类永恒命运的悲剧。在兰芝身上体现为“爱”与“非爱”的两个世界的冲突,在仲卿身上体现为“情”与“爱”的无法选择。这不因时代和制度的改变而改变。比如60分析下列作品中“爱”与“非爱”的冲突、“情”与“爱”的两难选择。61你认为一出时代悲剧时代悲剧还是一出人类永恒的命运悲剧人类永恒的命运悲剧?如果你是仲卿或兰
24、芝,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没有选择。每个人都是仲卿,每个人都是兰芝。62多种描写方法相结合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场面描写D.描写悲剧如此凄惨,为什么人们还要看悲剧呢?净化你灵魂的清池http:/ 老老 不不 复复 取取合合 葬葬 华华 山山 傍傍府府 吏吏 见见 丁丁 宁宁摧摧 藏藏 马马 悲悲 哀哀蒲蒲 苇苇 纫纫 如如 丝丝槌槌 床床 便便 大大 怒怒如如 今今 且且 报报 府府箱箱 帘帘 六六 七七 十十通通“娶娶”。通通“旁旁”,旁边,旁边也写做也写做“叮咛叮咛”,嘱咐。,嘱咐。同同“脏脏”,脏腑。,脏腑。通通“韧韧”,柔软而结实。,柔软而结实。通
25、通“捶捶”,捶打,捶打通通“赴赴”通通“奁奁”一、通假字一、通假字64可怜可怜体无比体无比古,可爱;今,值得怜悯与同情古,可爱;今,值得怜悯与同情守节守节情不移情不移古,遵守规则;今,妇女不改变节操古,遵守规则;今,妇女不改变节操君家妇君家妇难为难为古,难当;今,表使人难为,或客套话。古,难当;今,表使人难为,或客套话。妾不堪妾不堪驱使驱使古,使唤;今,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动古,使唤;今,强迫别人按自己的意志行动二、古今异义二、古今异义65汝岂得汝岂得自由自由古,自作主张;今,不受约束,不收限制古,自作主张;今,不受约束,不收限制本自无本自无教训教训古,教养;今,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古,教养
26、;今,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汝是汝是大家大家子子古,大户人家;今,所有的人,著名的专家古,大户人家;今,所有的人,著名的专家槌槌床床便大怒便大怒古,坐具;今,卧具。古,坐具;今,卧具。自可断自可断来信来信古,来送信的使者;今,寄来的书信古,来送信的使者;今,寄来的书信66渠渠会永无缘会永无缘古,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古,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叶叶相叶叶相交通交通古,交相通连;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古,交相通连;今,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生人生人作死别作死别古,活着的人;今,陌生的人古,活着的人;今,陌生的人多多谢谢后世人后世人古,劝告;今,常用来表示感谢古,劝告;今,常用来表示感
27、谢谓言无谓言无罪过:罪过:古,过失、过错古,过失、过错67一、名词用作动词一、名词用作动词1、自、自名名秦罗敷秦罗敷 2、交广、交广市市鲑珍鲑珍二、名词用作状语二、名词用作状语1、孔雀、孔雀东南东南飞飞 2、手巾手巾掩口啼掩口啼 3、朝朝成绣夹裙,成绣夹裙,晚晚成单罗衫成单罗衫4、卿当、卿当日日胜贵胜贵三、动词用作名词三、动词用作名词 留待作留待作遗施遗施三、词类活用三、词类活用68四、形容词用作动词四、形容词用作动词1、千万不复、千万不复全全2、足以、足以荣荣汝身(使动用法)汝身(使动用法)五、意动用法五、意动用法1、戒戒之慎勿忘之慎勿忘2、便、便利利此月内(以此月内(以为最吉利)为最吉利)
28、69四、一词多义四、一词多义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不重要不重要区区区区 何乃太区区何乃太区区 愚拙、凡庸愚拙、凡庸 感君区区怀感君区区怀 真情挚意真情挚意 幸复得此妇幸复得此妇 副词,再,又副词,再,又 复复 红罗复斗帐红罗复斗帐 双层的,夹层的双层的,夹层的 便复在旦夕便复在旦夕 回答,答复回答,答复 为仲卿母所遣为仲卿母所遣 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休,女子被夫家赶回娘家 遣遣 县令遣媒来县令遣媒来 派派 十七遣汝嫁十七遣汝嫁 送送70五、句式辨析五、句式辨析1、为仲卿母所遣 “为所”表被动2、誓天不相负 “相”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3、君既若见录 “见”代指刘兰芝,宾语前置
29、4、出置南窗下 “南窗”前省略介词“于”71偏义复词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起来当作一个单词使用,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词只作陪衬作陪衬 便可白公便可白公姥姥 昼夜勤昼夜勤作作息息我有亲父我有亲父母母 逼迫兼弟逼迫兼弟兄兄72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坟墓四周种植上松柏、梧桐树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树枝枝叶互相覆盖,互相沟通互文手法翻译句子互文互文是古代诗文是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
30、整意思的一种修辞,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手法。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运用互文可以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使文章表达得更加深刻。73孔雀中还有哪些互文?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温故而知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不以物喜,不以己悲。74重点词语讲解:相1.相,读xing,放在动词前面,指的是“动作发出方向”,即“一方对另一方”,一般翻译成“你”。方便记忆,可以叫做“单相”。2.相,读xing,放在动词前面,指的是“动作的发出范围”,即“双方互指”,意为“互
31、相”。方便记忆,可以叫做“双相”。75“单相单相”: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及时相遣归及时相遣归会不相从许会不相从许还必相迎取还必相迎取好自相扶将好自相扶将嬉戏莫相忘嬉戏莫相忘誓天不相负誓天不相负不得便相许不得便相许登即相许和登即相许和蹑履相逢迎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怅然遥相望(我)(我)(你)(你)(你)(你)(她)(她)(我)(我)(你)(你)(你)(你)(他)(他)(他)(他)(他)(他)76“双相双相”双方互指,意为双方互指,意为“互相互相”相见常日稀相见常日稀 久久莫相忘久久莫相忘六合正相应六合正相应 枝枝相覆盖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叶叶相交通 仰头相向鸣仰头相向鸣拔刀
32、相助、反戈相向、刮目相看成语、诗文链接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77“相”字大集合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78重点词语:“见”1.放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见笑。2.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对自己怎么样”。一般翻译成“我”。79小小练习:“见”的用法君既若见录府吏见丁宁渐见愁煎迫哪个“见”表现“对自己怎样”,哪个“见”表示“被”?80重点字词:“谢”1.长跪而谢之:长跪而谢之:道歉,谢罪。2.阿母谢之曰:阿母谢之曰:推辞。3
33、.谢家来贵门:谢家来贵门:辞别。4.多谢后世人多谢后世人:告诉。81重点字词:“适”1.始适还家门:出嫁2.适得府君书:刚才3.处分适兄意:依照82艺术手法归纳:A.赋1、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2、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3、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布鲑珍。83B.比君当作磐石,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磐石无转移。磐石方且厚,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便作旦夕间。c.兴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五里一徘徊84多种描写方法相结合正面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侧面烘托:细节描写、场面描写D.描写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