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激“情”设“境”教作文.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5462372 上传时间:2024-11-0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激“情”设“境”教作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激“情”设“境”教作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区级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优秀论文 评选申报表 论文名称:《激“情”设“境”教作文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初探》 作者姓名: 王彩霞 联系方式:18627823179 通讯地址: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 工作单位:武汉市光谷第一小学 合作者姓名:无 论文材料类别: 论文 激“情”设“境”教作文 ——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初探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多年来,在作文教学的现状中,学生 “怕”作文,教师“忧”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在十六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通过激发写作兴趣,交给方法,学会表达,提高效益,着重评改等多种途径有效的提高了作文教学水平,增进学生习作素养的提高。其中情境作文教学就打破了传统的重“文”轻“人”的作文教学方法,着眼于“人”的整体和谐发展,以情境创设为手段,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从而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要说”的一种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之一。 关键词:情境教学  情境作文教学 创设情境   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等《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作文教学的要求逐步成为广大语文教师的共识。因此,我们欣喜地看到我们的作文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学内容上,绘本作文、幻想作文、素描作文等新概念作文的出现;教学方式上,组织游戏活动,走出课堂,贴近大自然,走向生活等活泼形式的开展。这些改革都形成了许多有效的作文教学途径,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就是一种真正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之一。 一、什么是情境作文教学 古人常说“情动而辞发”,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这都说明了“情”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情”从何来?刘勰在《明诗篇》、《诠赋》篇中写道:“感物吟志,莫非自然”,“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阐明了“心”与“情”对于“物”与“辞”的相互具有能动作用的辩证关系。儿童的写作虽不同于作家的创作,但就其写作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无论从儿童的思维特点,还是心理特点,或是语言表达的特点都是符合儿童写作规律的。要了解什么是情境作文教学,必须先要了解什么是情境教学。关于情境教学,最早提出并作出成功探索的是儿童教育家、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李老师在文集《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中》明确提出:情境教学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为手段,使教师的语言情感以及教学内容连同课堂气氛成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儿童的心理,从而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达到儿童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它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著名教育家田本娜曾评价李吉林小语情境教学法时说道:情境教学的理论基础最核心的是“境界”学说,它遵循着“境界”说的写“真景物、真感情”的规律,在教学中突出了“形真”和“情切”的因素,强调形与情的统一,是一种符合儿童学习规律的科学教学方法。因此,情境作文教学即以情境创设为手段,以情感激发为核心,注重改善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把作文教学与智能训练、语言表达、性情陶冶、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变单一封闭式教学为多元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用眼观察,用心感受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从而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之优劣   许多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死死地盯住“文”,过分强调学生作文是从“提取”开始的,作文教学指导只重视“文”的产出。至于“文”是怎么写出来的,写作的过程对“人”的语文素养以至个性、人格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都被忽略了。这种状况下,作文教学实际操作时的具体目标与作文教学的育人目标实际是相悖的。这种着眼于“文”,着力于“文”的背后潜藏的是对“分数”的迷恋,游荡的是“为应试而教”的阴影。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众所周知,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通过写作可以滋养自己的品德,陶冶自己的情操,启迪自己的智慧,这是写作的内在价值。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指导学生作文时不能只限于技能,必须时时顾及学生‘其人’”。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写作促进“人”发展的价值功能。   情境教学就是从着眼儿童发展的高度组织教学,把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在字、词、句、篇,听、说、读、写,基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训练中,发展思维,并在创设情境的美感中,使学生从小受到美的陶冶,以“美”去激发“爱”,将教育性渗透其中。简言之,情境教学以促进儿童整体和谐发展为主要目标。而情境作文教学是以情境教学为基础的,是情境教学的运用与拓展,它关注儿童,以儿童为本,是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 情境作文教学就是在作文教学中,要求老师根据训练内容或者写作对象描绘情景,通过语言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构思,创设出真是的生活画面或者镜头。特殊情况下,老师要准备生动有趣的投影图画片,在课堂上要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走入到故事中,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身临其境。情境作文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拓展联想、提高分析思考能力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在运用情境教学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事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场景,如集体做游戏、做实验、户外参观等,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尽情地体验或者“玩”,然后学生根据老师一步步的提示和给出的好词、好句完成作文写作的方法。这一教学的主要特点是让孩子在设身处地的“玩”中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这一方法符合了学生“玩”的兴趣。如:以《吹泡泡》这一常规的活动作文为例。 很多老师在上课前都会准备很多吹泡泡的工具,上课时发给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亲自体验。在这一体验的过程中,老师会关键的过程板书到黑板上。同时,老师还给出如下的词语,强调让同学们运用:一串串、圆圆的、彩色的、花花绿绿的、五颜六色的、气球、彩球、皮球、玻璃球、葡萄等。整堂课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作文写得也是非常精彩,既有好词,又有好句。但事实上,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吗?显然不是。学生们只顾了玩,而忘记了作文学习的根本,要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和联想。这一方法,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情境作文教学虽然受到孩子的喜欢,但它有着很大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在老师的作文课堂中写得很好,而自主命题、自由发挥作文却仍然写不好。这一方法的使用时间一长,就会产生依赖性。老师不给学生体验或者活动,学生就根本不会写。大家都知道,作文不只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更多的是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借助读过的、看过的、背过的写出合情、合理、合规的事。 从情境作文教学过程来看,主要是以画面或情景为载体,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开动联想力,从而自主探究性学习。强调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分析能力、解决作文实际问题。通俗的讲,情境作文教学就是针对写作素材和写作对象,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过程。再以《吹泡泡》这一常规的活动作文为例来说明情景作文教学的思路。 在指导学生写《吹泡泡》这一活动作文时,除了写作吹泡泡的过程之外,我们还可以怎么写呢?老师就要引导同学们细心研究这一活动,不断在吹泡泡活动寻找新情况,提出新问题。如:为什么他一吹不仅能吹出好多泡泡,而且还吹得很大,我怎么吹就吹不出来呢?看到泡泡在空中飞,你想到了什么呢?在光的照射下,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呢?看到这么漂亮美丽的泡泡转瞬即逝,你有何感想呢?针对上述提问,我们可以写出很多作文来:《吹泡泡能手》、《吹泡泡的技巧》、《我希望自己是七彩泡泡》、《美丽每一刻》...... 这里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年级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要有所不同。在情境作文教学中,老师是配角,学生是主角,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从具体的题目或者事件而言,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范围,有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但情景作文教学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老师在事先备课时,就要创设出合情、合理、合规,而且健康向上、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故事情景,在课堂上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故事,遨游文海。 三、如何在情境作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1.以生活展现情境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教学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儿童观察的客体,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儿童眼前。以生活展现情境,在作文教学中是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的源泉中获取丰富的写作题材。但是生活的场景是广阔的,这就需要教师依据作文教学目标,认真选取鲜明的富有典型意义的场景,安排观察顺序,考虑指导观察、启发思考的导语,再带领学生走向生活的情境,从而进行作文教学。它大量适用于观察作文的教学,在小语三至六年级的习作训练中就有许多观察性作文,如:“写一写家乡的景物”、“写一处浏览的景观”、“写《观察日记几则》”等等。   以生活展现情境,不仅仅是引领学生去观察大自然,还应引领学生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南京市朱萍老师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积极组织开展调查、竞赛、展示、游戏、策划、设计、实验、制作等各类教育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入到一个个典型的生活情境中,并把作文教学融入到这些活动中,不仅扩大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世界,也让作文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这种生活展现情境的创设手段显然是成功的。 2.以实物演示情境   在指导学生练习写一些短小的说明文,常以某一实物作为对象,让学生观察、表述。例如我在教学小语五年级上册“习作三——写一种生活物品”中,就通过出示学生最常见最常用的实物闹钟,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再结合单元课文中所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习作训练。这样学生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导语下,由整体到局部、由外到里的逐步观察中了解了闹钟的形状、性能、特点,写作自然而然就言之有序、言之有物了。   实物演示情境中的实物并非只限于生活中的物品,它还包含人物、植物、动物等。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的素描作文教学——写一写薛老师,就是将自己展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分解,从单个侧面展开观察、描述,让学生分“板块”把握自己的外在特征,让自己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理屏幕上逐渐清晰起来,从而达到先一个部分一个部分地观察、描述,最后再综合起来的写作训练目的。 3.以图画再现情境   我们知道图画是展开形象的主要手段。看图作文的习作训练中,以图画再现情境,还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启发、描述,以引导学生认识的方向性,从而充分感受形象,进入情境,达到习作的目的。   特级教师窦桂梅与她的低年级绘本作文教学就是最直接的例子。在执教二年级绘本作文《我的爸爸》,窦老师用循循善诱和动情的导语用心引导学生一页一页地阅读绘本《我的爸爸》,借助绘本中那形象的画面,孩子们渐渐进入绘本情境。窦老师凭借图画再现情境的手段打通了绘本与学生之间的情感通道,即对爸爸的爱,于是就诞生了“爸爸像一把雨伞,严严实实地保护着我”等这样的童真童趣,而并非“我爸爸是我心中的太阳”这样多少有点成人化的近乎套话式的表达。 4.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的语言是微妙的,也是强烈的,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往往使人心驰而神往。它以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出音乐的形象,把听者带到特有的意境中。儿童对于音乐的感觉更是敏锐的,随着电教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作文教学中的图画再现情境常伴随着音乐来渲染情境。   特级教师费蔚在指导学生写想象作文《看不见的------》作文教学中,费老师在伴有几声蛙鸣的潺潺溪水声中(音乐)出示白石老人的《蛙声十里出山泉》,音乐渲染了图画的直观性也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如临其境,在老师启发指导下开始动笔想象那看不见的景色,那看不见的故事。学生精彩的习作汇报表明了费老师的写作情境创设是成功的,最后费老师总结到:“我希望你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段文字,而是一种观察方法,一种思维方法。”这正是情境作文教学的真谛所在——着眼于“人” 的发展。 5.以表演体会情境   以表演体会情境,最适用于童话习作的作文教学之中。由于表演的形式,不仅让童话中的形象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而且罩上了情感色彩,这种生动的形式,使学生特别兴奋,他们既可以听到,又可以看到,且富有戏剧情味,学生情绪热烈,为他们的习作作了充沛的情感积蓄。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歇后语编故事》的作文教学中,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歇后语——“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于老师让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编演故事,学生表演之后,于老师也和自己参与的小组进行汇报表演。在于老师惟妙惟肖的老母鸡的角色带动下,整堂课学生的情绪达到了最高兴奋点,为接下来的习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即“情动而辞发”。 6.以语言描绘情境   在上述的五种情境创设直观手段中,都要结合语言描绘情境这一间接手段。我们知道,任何一节课的开展都离不开教师丰富的语言组织。同样,在情境作文教学中,更需要教师以具有启发性、可知性、主导性的语言来对儿童的认知活动起一定的指向作用,提高儿童的感知效应,从而让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边听边看,边看边想,使观察活动与思维活动结合进行,促使儿童更快更有效地进入特定的写作情境中。 四、情境作文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情境设置的层次性 传统教学法最大的要害在于强调“从高从难从严“,使作文训练成人化、技巧化、创作化,没有建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作文训练序列。新的教学法遵循儿童的心理思维规律,分阶段分步骤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在儿童的思维形式中,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儿童主要是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和想象来感知世界和理解世界。小学情境作文教学就要重视把学生带进丰富多采、生动形象、真实可感的客观情境,发展他们的具体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想象能力,并把语言功能的发展与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儿童的心目中,一切都具有生命,都是可以相互沟通。小动物可与以人交谈,天上的云彩可以变成各种生物的形态,风雨雷电、是人的各种活动的表现形态,因此,我们引导学生用词语、句子和语言片段来描述情境,生动地再现情境、也要适时地引导学生提早进入创造性想象活动的领域,引导儿童运用语言片断和段落描述情境、发展情境或创造新的情境。如设问:“假如你有大象的鼻子,你想干什么呢?”学生有说要把大灰狼卷起来扔进河里的,有说要替小朋友够下飞跑的气球的,有说要开澡堂为小朋友洗澡的。只言片语的描述不就是篇篇童话故事嘛。随着年龄的增加,又不时机地在情境中发展儿童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在客观世界中交流信息和表现自我的语言功能,如对自己最熟悉的人(同座)的描写。对高年级的学生,在情境中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审美素养,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把学作文与学做人,作文 2.情境设置的情感性 生活,语言实践和社会实践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如对“减负”的看法,有的同学就写出与妈妈关于“减负”对白。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关于儿童思维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儿童不能把精神的东西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无生命的惰性事物,在儿童眼里大部分是活的、有意识的。他把这一现象称为儿童的“万物有灵论”。儿童并不象成年人那样现实,他们更多地生活在物我一体、精神现实不分的状态。而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的核心思想,其出题所依据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却是违背儿童思维规律的。儿童是天生的“浪漫主义”的“童话作家”,可现行的小学作文教学法却用僵化、狭隘、几十年不变的作文题强迫他们“反映”他们太熟悉而感到没多大意思的现实生活,做蹩脚的“现实主义作家”,这就像捆起天鹅的翅膀,让它们当家鸡! 儿童的世界是具有丰富情感的世界,稍稍的诱发,就会产生涓涓不断的情感细流。如写《我的爸爸(妈妈)》,要求学生写一篇记叙文夸夸自己的爸爸妈妈,我们用《世上只用妈妈好》的音乐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让学生在音乐中把爸爸妈妈关心爱护自己的事情一一再现出来。丰富的情境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父母的爱,爱的力量使学生心中涌起了一桩又一桩的往事。有的就写出了“妈妈下岗了”,“爸爸在医院的日子”等感人肺腑的故事。 3.情境设置的美感性   有的教师有意无意地鼓励学生背熟若干篇“例文”,考试时,套写或抄袭,从小培养弄虚作假的文风。有的教师强调学生注意作文的思想性,必须套用大道理,写时髦的套话,从小让学生用似懂非懂,不着边际,空洞枯燥的语言去表现所谓“中心”,或表达自己不真实的感情。学生作文变成了吹牛、杜撰、说谎话、编故事,把学做人与学作文脱节。我们认为,没有真情的流露,就没有求善求美的追求。小学作文教学运用情境方式,便是让学生通过感受、领悟情境,自然而然回受到美的感受和熏陶,进而陶冶其性情。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美能磨练人性……美,首先是艺术精品,能培养人细致入微的性格。性格越细致,人对世界的认识就越敏锐,从而对世界的贡献也就越多。”美作为人的生命的本性,在意识领域里,人的社会化的认知、情感、意志活动无不体现美的原则,因为他们是人的生命本性的不同表现,都要达到真、善、美的统一。可见美无时无刻不存在与人的各种生命活动中。如我们让学生看安徒生的《丑小鸭》,讨论“丑小鸭真的丑吗”,然后写自己所遇到的“丑小鸭”的故事,学生的文章流露出“原来美就在身边”朴实的情感。 4.情境设置的可沟通性   在传统的教室里,交往和交流的形式比较简单,也不够充分,教学最主要的形式教师讲学生听。而在建构主义的课堂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学生思考和知识建构。建构主义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游戏辩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习者的沟通互动。如我们上《可爱的小猫咪》作文课时,把关着猫咪的笼子放在讲台上,安排学生讨论。结果有的关注猫的神态,有的则对猫的习性感兴趣,有的还想起了童话故事中的“黑猫警长”。合作学习,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同一的命题作文,就不再会出现千人一面的文章了。 建构新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到自己所熟知的文化背景中去学习,是作文教学改革的方向。目前,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根据小学语文教改研究的目标和要求,深入学习新的理论,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从情境作文教学的本质核心来说,作文教学不是技巧和写作知识的传授,而是想象力和联想力的开发。古人讲:文无定法。文章应该是心灵深处情感的自然流淌,是滋润心田的涓涓细流,是震撼人心的滔滔波浪。作文教学的实质就在于对写作题目的情景创设,题目的分析以及学生作品的详细修改和点评。在同一课堂上针对同一题目,要让每个孩子写出不同风格、不同主题、不同思路的文章。作文教学是一项非同凡响的教学过程,不是搞个活动、做个试验或者外出参观就可以学好写作,我们要从本质上提高写作教学的水平。在解决孩子写什么的基础上,要重点解决孩子如何写的问题,只有抓住教学核心点,才能从本质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不是简单地教会写一篇作文,而是要教会孩子会写、写好每一篇作文,这才是作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文集《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 2.李吉林文集《美、智、趣的教学情境》 3.朱萍:《作文,与心灵的对话》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