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1题4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斡. 旋(w)汩. 汩(g)翌. 日(y)怒不可遏. ()B. 缄. 默(jin)拾. 级(sh)襁褓. (bo)讲信修睦. (m)C. 翩. 然(pin)寒噤. (jn)突兀. (w)俶. 尔远逝(ch)D. 俨. 然(yn)溯洄. (hu)寤寐. (mi)不知所措. (cu)2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2题4分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2、夏日雨后的张掖丹霞,色彩更加浓郁,犹如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让人叹. 为. 观. 止. 。B. 广州恒大足球队于4月14日晚在上海滩被申花以2:2逼平,四连胜之势戛. 然. 而. 止. 。C. 李敖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是目. 空. 一. 切. 的偏执狂,也有人认为他是敢说敢做的大英雄。D. 在这次表演中,训练师和大象配合得天. 衣. 无. 缝. ,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3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3题4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典故的一项是()A.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B.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C.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
3、声。D.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试想,如果素昧平生的人之间,能够彼此理解、关心,那么,这个世界将有多美!B.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C. 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D. 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520192020学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7题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
4、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 别有一番情致。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 奇趣无穷。A. B. C. D. 二、古诗默写 6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胸怀大志, 但却壮志难酬的大悲怆、大寂寞的诗句是:,。7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
5、期期中第6题4分杜甫在望岳诗中想象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8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9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表达作者高尚情操的两句诗是:,。10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更以“,”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11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我们
6、常引用游山西村中的哲理名句“,”来比喻陷入困境后看到希望或绝处逢生的感觉。12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登高极目,世间山水尽收眼底。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三、阅读 13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711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 ) 文章选自,这是一部著作,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 2 ) 对加点字解释。(1) 夸父与日逐. 走.(2) 入日.(3) 欲
7、得饮.(4) 化为邓. 林.( 3 ) 文章出了一个成语是:,意思是:。( 4 ) 夸父是个怎样的形象?( 5 ) 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反映了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14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1215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最苦与最乐(节选) 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
8、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见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
9、。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即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 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
10、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 ) 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达观: 心安理得: ( 2 ) 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
11、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3 ) 简要分析作者在第段中是怎样论证观点的。( 4 ) 读完本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四、作文 152021年山东济宁泗水县初三中考一模第23题40分写作。“我太难了”是网络流行语,学业的困难、生活的烦恼、成长中的困惑,人人都有觉得“难”的时候。一个人有多难才能说“我太难了”?青年作家魏思孝说过一段话:总有一段难熬的日子,让你自我怀疑。不过当你再经历多一点,会发现那只是生活的常态。请以“其实没有那么难”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请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 名、校名、地名。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广
12、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一、选择题 1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1题4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 斡. 旋(w)汩. 汩(g)翌. 日(y)怒不可遏. ()B. 缄. 默(jin)拾. 级(sh)襁褓. (bo)讲信修睦. (m)C. 翩. 然(pin)寒噤. (jn)突兀. (w)俶. 尔远逝(ch)D. 俨. 然(yn)溯洄. (hu)寤寐. (mi)不知所措. (cu) 答案 解析 B本题考查字音。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A、C、D选项正确。B选项应修改为:拾级(sh)。故选B。220
13、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2题4分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夏日雨后的张掖丹霞,色彩更加浓郁,犹如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让人叹. 为. 观. 止. 。B. 广州恒大足球队于4月14日晚在上海滩被申花以2:2逼平,四连胜之势戛. 然. 而. 止. 。C. 李敖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人认为他是目. 空. 一. 切. 的偏执狂,也有人认为他是敢说敢做的大英雄。D. 在这次表演中,训练师和大象配合得天. 衣. 无. 缝. ,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答案 解析 B本题考查成语运用。A. 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本句用来形容张掖丹
14、霞景色之美丽,使用正 确。B. 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终止。本句用来形容某足球队遭遇失败,对象误用,使用错误。 C.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狂妄自大,谁都看不起。本句用来形容有些人对李敖的看法,使用正确。D.天衣无缝: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本句用来形容训练师和大象在表演中配合得周密默契,使用正确。故选B。3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3题4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用典故的一项是()A.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B.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C.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D.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15、。 答案 解析 A本题考查文学常识。B. 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运用了孙权曾经“乘马射虎”的典故。C. 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驳”。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D. 的卢,良马名。一种额部有白色斑点性烈的快马。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跃三丈”驮他脱险。故选A。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试想,如果素昧平生的人之间,能够彼此理解、关心,那么,这个世界将有多美!B. 我国的人口占世界五分之一,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C. 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要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
16、切忌不要胡编乱造。D. 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是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答案 解析 A本题可用排除法答题。B选项: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我国的人口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C选项:“切忍”与“不要”语意冲突,二者删掉其一。D选项:“不仅”与“而是”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为“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全队的名声,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故选A。520192020学年北京西城区北京市第十四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7题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从大门通向公园深处,尽植芙蓉。饱赏着多姿多彩的芙蓉花,我不禁联想到:芙蓉花傲霜而开,体现的正是她敢于抗争的勇气;而不吝
17、美艳,彰显的则是她无私奉献的精神。远望去,似绿云接天,如彩练当空。置身花丛,但见“大红芙蓉”花大质丽,灼灼照人,时而薄雾笼罩,若隐若现,犹如戴上面纱的少女, 别有一番情致。只见坡上坡下,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叠,红绿交替,使人仿佛身临千年前那遍植芙蓉、高下相照的古“锦城”。当秋阳普照,寒霜下的“醉芙蓉”闪闪烁烁,似朗星点点,色泽由白色渐渐变成粉红,进而转为大红, 奇趣无穷。A. B. C. D. 答案 解析 C本题考查句子排序。阅读文段句子可判断这里应该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排列。先是“远望去”引出后面对芙蓉的一系列描写,故应为第一句;承接,由远及近,描写坡上坡下的芙蓉景观“花连花,树挨树,层层叠
18、叠,红绿交替”;句的“置身花丛”比更近一步,是对芙蓉的近景描写,因此句紧随其后;最后句是对秋阳下的芙蓉的整体描写。因此正确排序是:。故选C。 二、古诗默写 6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登幽州台歌一诗中能让我们感受到作者胸怀大志, 但却壮志难酬的大悲怆、大寂寞的诗句是:,。 答案 解析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易错字:怆。7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杜甫在望岳诗中想象登上
19、泰山之巅,抒发豪情的诗句是:,。 答案 解析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易错字:凌。8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道理的诗句是:,。 答案 解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易错字:遮、缘。9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
20、题4分在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表达作者高尚情操的两句诗是:,。 答案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10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更以“,”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答案 解析 箫鼓追随春社近 ; 衣冠简朴古风存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
21、字、不写错别字。易错字:箫。11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我们常引用游山西村中的哲理名句“,”来比喻陷入困境后看到希望或绝处逢生的感觉。 答案 解析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12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6题4分登高极目,世间山水尽收眼底。望岳中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答案 解析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默写题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
22、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 三、阅读 13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711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 ) 文章选自,这是一部著作,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 2 ) 对加点字解释。(1) 夸父与日逐. 走.(2) 入日.(3) 欲得饮.(4) 化为邓. 林.( 3 ) 文章出了一个成语是:,意思是:。( 4 ) 夸父是个怎样的形象?( 5 ) 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
23、,反映了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答案 ( 1 )山海经 ; 地理、地理知识 ; 神话传说( 2 ) 竞跑,赛跑 ; 太阳落下的地方 ; 水 ; 桃林( 3 ) 夸父逐日 ; 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4 ) 夸父是一个昂扬奋进、无私奉献的形象。( 5 ) 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和征服自然 解析 ( 1 )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地理、地理知识著作,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神话传说,也包含着关于上古历史、天 文、动物、植物、医学、宗教以及人类学、民族学、海洋学和科技史等方面的诸多内 容。( 2 ) 本题考查文言实词(1) 句意:夸父与太阳赛跑。逐走:竞跑,赛跑
24、。(2) 句意: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日:太阳落下的地方。(3) 句意:想要喝水。饮:水。(4) 句意:就化成桃林。邓林:桃林。( 3 ) 本题考查成语识记。本文写的是夸父一直追逐太阳,最后渴死的故事,相关成语是“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4 )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根据“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水,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可知,夸父与太阳“逐走”,夸父有明确的追求,他不畏艰难,勇敢、执着地保持着昂扬奋进的精神态度;根据“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可知,最后夸父渴死了,手杖化成了桃林,说明他有牺牲精神,甘为人类无私奉献。( 5 ) 方法一:本题考查内
25、容理解。“太阳”是自然、理想追求的象征,“夸父”是人类的象征; 夸父与太阳“逐走”,表明夸父有明确的追求,他勇敢、执着,最后夸父渴死,手杖化成桃林,表现了其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神话具有浪漫主义色 彩,富有魅力。夸父逐日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方法二:参考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 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而他丢弃的手杖,就化成了桃林。1420232024学年广东广州荔湾区广州市南海中学初一上学期期中第1215
26、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最苦与最乐(节选) 梁启超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见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
27、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即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所以我说,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
28、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 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种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 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
29、不然, 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子,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 ) 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达观: 心安理得: ( 2 ) 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本文的中心论点。(10字以内)( 3 ) 简要分析作者在第段中是怎样论证观点的。( 4 ) 读完本文后,你对“责任”是怎样看待的? 答案 ( 1 ) 心胸开朗 ; 安详,毫无牵挂( 2 ) 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
30、3 ) 首先运用设问句,引出本段的观点“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其次引用古语与俗语,从正面先讲尽责任的快乐,再从反面分析不尽责才是痛苦的,正反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孔子的名言,论述尽责任所达到的境界“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4 ) 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 就会陷入痛苦。 解析 ( 1 ) 本题考查词语理解。达观:对事物(多指不如意的事)看得开,心胸开朗,见解通达。心安理得:自信事情做得合理,心里很坦然,无牵挂。安:安然。理:情理。得:适合。( 2 )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的提炼与概括。通读全文可知,本文第段首先用了一连串的排
31、比设问,提出了“失意”“老”“死”这些关于人生最大痛苦的许多答案,并一一加以否定,然后顺势提出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观点,然后第段对此观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接着作者又在第段提出了 “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的第一件乐事”的观点;第段从“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和“责任没有卸却,只有解除”两个角度进行深化论点,总结全文。因此,把两个论点进行归纳可得中心论点:人人必须尽责任(或“人必须对生活负责”“尽责虽苦却乐”)等。( 3 ) 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第段首句“翻过来看,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是设问句,作者自问自答,意在引起读者注意,引出了本
32、段的观点“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然后引用“如释重负”“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等古语与俗语,从正面先讲尽责任的快乐;然后“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从反面分析不尽责才是痛苦的,进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孔子的名言“无入而不自得”,证明“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的结论。( 4 ) 本题考查文章的阅读启示。结合第段“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可知,每一个人都背负有责任。结合第段“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 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33、有了这责任,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后头。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等可知,尽责任是我们生活的全部内容。结合第段“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 第段“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等可知,尽责任,就会快乐;否则,就会陷入痛苦。 四、作文 152021年山东济宁泗水县初三中考一模第23题40分写作。“我太难了”是网络流行语,学业的困难、生活的烦恼
34、、成长中的困惑,人人都有觉得“难”的时候。一个人有多难才能说“我太难了”?青年作家魏思孝说过一段话:总有一段难熬的日子,让你自我怀疑。不过当你再经历多一点,会发现那只是生活的常态。请以“其实没有那么难”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请按文体要求作文,600字左右。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 名、校名、地名。 答案 解析 略本题是一篇命题作文。题目是“其实没有那么难”。首先要理解文题中“其实”暗示的要求,“其实” 指这个问题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难,其实并不难。它暗示了行文的情节应该设计为起初认为很 难,后来因为某一际遇,掌握了方法和技巧,没有那么难。比如在学习与生活中,自己原本有畏难情绪,经过老师、同学和父母的帮助,或是让你克服了畏难情绪,或是帮你找到了解决难题的方法和技巧。重点是我们要写出我们认识转变的过程和转变的原因,还要写出我们的收 获,以及对我们成长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