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序言序言 在高考文综考试中,很多同学政治选择题能够得到48分满分或者44分高分,但往往主观题得分却不高,这很大程度上与同学们答题技巧相关。怎样答好主观题,是制约不少学生成绩提升“瓶颈”问题。结合教学和备考实践中体会,总结平时考试试卷中比较常见一些设问,我们能够归纳出解答政治主观题普通思绪。1/25一、命题探秘:一、命题探秘:“万变不离其宗万变不离其宗”历年高考政治学科命题都力争“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不过,细心比较分析考查后,也不难发觉其中所展现共同特征:1、高考命题怎么选材宏观视角,微观切口宏观视
2、角,微观切口 政治问答题通常不回避热点,且选取材料大都含有时代实效性、突出当前国内外热点(国内热点为主)、突出区域特色等特点,考查学生对当前党和国家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中重大方针、路线、政策了解利用,能够说选材视角是很宽泛。但在命题切入时,往往选择微观、甚至是隐蔽角度进行设问,问很小很细,不会太宽泛,所以我们答案也要紧紧围绕设问,不能泛泛而谈。2/252、高考命题怎么设问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 高考命题点应该是社会热点和教学重点结合,不能结合教材重点纯粹热点、新闻是不便于考查或没有意义。能够说,素材选取是“别有专心”,必定围绕学科主干知识进行设问。所以,扣紧教材观点去组织
3、答案,落实到卷面上必须是教材上知识点,有时适当补充时政观点。既然设问是立足书本主干知识,所以在分析材料时就不要被相对陌生材料吓倒,要相信其答案我们必定学习过,这也尤其要求我们对教材知识一定要熟悉,不然材料看了半天你都联络不到相关知识点去。3/253、高考命题怎么立意有话好好说有话好好说 高考命题趋势是越来越侧重考查考生综合应用能力,愈加重视考查学生分析演绎能力和聚合思维能力。在答题中存在问题主要是:关键问题抓不准,答非所问;语言表示不科学、不规范、不专业,口语化严重;分析问题缺乏应有内在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性,语言混乱;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等等。所以,作答主观性试题,必须做到“言之有序”和“言之有
4、物”。“言之有序”就是要求答案必须有一定逻辑性和条理性,在操作上就是要“关键点化”;“言之有物”即要求答题行文要“规范、详细”,重视政治术语利用,紧密联络书本相关知识。4/25二、解题利器:二、解题利器:“以不变应万变以不变应万变”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不过,相对固定模式还是有,总结归纳高考题目,我们多少能够总结出一些构思答案线索和方法。政治学科命题设问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或四个角度:一是一是 “是什么是什么”二是二是 “为何为何”三是三是 “怎么办怎么办”四是四是 “怎样认识怎样认识”即前三者综合 而这四种类型题目又各有特点,答题当然也就要“详细问题详细分析”。5/25 这种
5、类型题目设问形式是很多,如“材料反应了什么材料反应了什么问题问题/现象?现象?”、“材料表达了什么道理?材料表达了什么道理?”、“材料表材料表明明/说明了什么道理?说明了什么道理?”;当然,这种题目还有一定限制性,比如限定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或政治常识某特定角度答题要求。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概括和抽象,从而考查其归纳思维能力。回答该类型题目,首先搞清材首先搞清材料层次,然后概括出各层中心意思即论点,最终依据论点料层次,然后概括出各层中心意思即论点,最终依据论点回想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论点相联络理论知识,结合题回想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论点相联络理论知识,结合题目标详细要求进行分析目标详细要
6、求进行分析“筛选筛选”,从而确定答题所利用理,从而确定答题所利用理论知识。论知识。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再现书本知识即可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再现书本知识即可,必要时,必要时(普通是(普通是哲学题目)适当地联络材料。哲学题目)适当地联络材料。1.1.要求回答要求回答“是什么是什么?”题目标解题技巧题目标解题技巧6/25如:(08全国卷一38题第(2)问:利用政治常识,分析我国政府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所起到作用,并举例说明。答:为促进粮食生产,我国政府在制度、政策和投入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充分发挥了政府经济调整、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对粮食连续四年增产起到了引导、保障和推进作用。(
7、经过行为起到作用)(经过行为起到作用)(经过行为起到作用)(经过行为起到作用)(例略)(08全国卷一38题第(3)问:结合材料,阐述我国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所表达历史唯物主义道理。答: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对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科学活动和其它社会活动基础。(理论)(理论)(理论)(理论)经济是政治基础,粮食是最主要生活资料,粮食问题不但是经济问题,也关系到国家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材料)(材料)(材料)(材料)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是历史创造者。(理论)(理论)(理论)(理论)政府着力抓好粮食生产,处理好吃穿住这些人民群众最关心直接利益问题,才能调感人民群众主动性
8、,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友好发展。(材料)(材料)(材料)(材料)7/25(08全国卷一39题第(6)问: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用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答:整体与部分是客观事物普遍联络一个形式。(理(理(理(理论)论)论)论)在我国,国家与民族自治地方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关系。(材料)(材料)(材料)(材料)整体与部分不可分割,相互依存,(理论)(理论)(理论)(理论)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部分,在国家整体中发挥着主动作用。(材料)(材料)(材料)(材料)整体与部分相互影响,(理论)(理论)(理论)(理论)国家作为整体在矛盾统一体中处于主导地位,国家强大了,民族
9、自治地方将得快速发展;作为部分民族自治地方发展了,国家整体将愈加强大。(材料)(材料)(材料)(材料)8/25例 为了提升综合国力,今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政治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发展。首先,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悠久文化魅力;另首先,发展国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们多方面精神需求。伴随物质生活水平提升和国内文化产业发展,人民逐步认识到文化消费意义,并增加文化消费增加文化消费。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人过分消费过分消费和文化素质低俗化文化素质低俗化倾向,必须给予警觉。依据材料,说明在国内文化消费中人们应该树立什么样消费观?答:(1)应树立科学消费观。提倡主动向上健康文化,摒弃低俗文化。
10、(2)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协调发展,应逐步增加文化消费。(3)文化消费应与收入水平相适应,提倡适度消费,反对过分消费。思维点拨:本题围绕消费观展开,组织答案时首先联络书本关于消费观知识,然后有针正确分析材料:增加文化消费协调消费观;文化素质低俗化科学消费;过分消费适度消费。环环相扣,浑然一体。9/25 这种类型题目还有“意义、作用、必要性、原因、依据”等设问形式,这类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政策、方针其现实意义了解,进而提升落实执行自觉性。普通说来,某一方针、政策等主普通说来,某一方针、政策等主观举措出台,根源在于客观现实需要,即观举措出台,根源在于客观现实需要,即必要性必要性;另外这些方针政策实
11、施会带来什么后果或可能影这些方针政策实施会带来什么后果或可能影响,即说明意义、作用,就是所谓主要性。响,即说明意义、作用,就是所谓主要性。简言之,回答“为何”之类问题应就上述必要性和主要性两个方面展开说明。2.要求回答要求回答“为何要为何要?”题目标解题技巧题目标解题技巧10/25 如:(08全国卷一39题第(5)问:为何党和政府要长久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分)答(1)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必要性(必要性(必要性(必要性客观现实)客观现实)客观现实)客观现实)(2)历史和实践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含有很大优越性。(必要性(必要性
12、(必要性(必要性现实需要)现实需要)现实需要)现实需要)(3)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把国家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域详细特点结合起来。(主要性(主要性(主要性(主要性作用意义)作用意义)作用意义)作用意义)(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宪法,并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必要性(必要性(必要性(必要性法制需要)法制需要)法制需要)法制需要)11/25 经济常识:经济常识:阐述必要性,无非就是从社会经济现实社会经济现实状况、生产力水平情况、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和矛盾状况、生产力水平情况、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和矛盾等方
13、面组织答案;回答主要性无非包含对社会生产力促进,对对社会生产力促进,对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变革,对人民生活水平生产关系(经济体制、经济结构)变革,对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以及经济与社会全方面进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以及经济与社会全方面进步,落实科学发展观等等很多方面影响。例1:分析开封市为何把旅游业作为“兴市之本”?答:故都开封含有丰富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是按市场经济配置资源必定选择。将带动该市服务业等第三产业发展,建立适合于该市市情产业结构,推进整个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思维点拨:在上题答案中,讲开封旅游资源丰富和市场经济要求是叙述现实必要性,讲旅游对其它三产发展(生产力)、调整经济结构
14、(生产关系)、促进经济发展则是谈意义、主要性。由直接而间接,条理性很强。12/25哲学常识:哲学常识:哲学角度设问“为何”也往往是要考生回答“哲学依据”等,组织答案是要视详细材料而定。但归纳起来无非就是“客观”与“主观”两个角度;“必要性必要性”普通普通侧重于侧重于“客观客观”(如物质、规律、联络、本质、社会存在等)(如物质、规律、联络、本质、社会存在等);“主要性主要性”普通侧重于普通侧重于“主观主观”(如意识、主观能动性、(如意识、主观能动性、认识、社会意识等)认识、社会意识等)。实际上,也不可能那么泾渭分明。例2:(年高考文理综合广东卷第46题)从哲学角度,分析为何对农业可连续发展问题,
15、必须要有科学、前瞻性认识?(分析略)答:(1)科学、前瞻认识能够预见事物发展方向,指导人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取得成功。(2)科学认识了农业发展规律、方向和前景是实现农业可连续发展基础。思维点拨:答案中,第(1)是叙述科学认识意义、主要性;第(2)是讲认识农业发展规律必要性。13/25政治常识:政治常识:从必要性方面考虑,可从国家(国家机构)、必要性方面考虑,可从国家(国家机构)、政党(中国共产党)、民族和宗教、公民等行为主体几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民族和宗教、公民等行为主体几个方面展开,普通着重分析其性质和职能(或职责、宗旨)方面展开,普通着重分析其性质和职能(或职责、宗旨)。比如:国家机关性质
16、、职能、组织活动标准,党性质、宗旨、领导作用、党建设,公民权利和义务等。从主要性方从主要性方面考虑,政治方面意义根本上说表现为社会主义民主进步,面考虑,政治方面意义根本上说表现为社会主义民主进步,对国家利益(即人民利益)维护等带来主动影响。对国家利益(即人民利益)维护等带来主动影响。对设问进行分析,搞清主体和对象,答题时围绕“主体需要或紧迫性”、“对象主要性或意义”两个方面展开。不过,如设问中明确限制回答“意义、主要性”时普通只分析“对象”,14/253.要求回答要求回答“怎样做怎样做?”题目标解题技巧题目标解题技巧 这类问题意在考查学生对当前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了解把握程度。设问形式除了“怎
17、么做到”外,还有诸如“对策”、“办法”、“提议”、“启示”等。这一类设问,前面多有相关材料,要求学生能结合详细背景材料灵活利用所学知识,而不是泛泛地罗列、记诵知识或政策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归纳演绎能力、聚合思维。换言之,要在答题中审清题目,结合设问,发掘材料中蕴含相关信息(区分不一样行为主体),再把有效信息转化为对应学科知识,形成“对策”、“办法”。简言之,紧紧围绕材料,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是解答这类问题关键。15/25如:(08全国卷一38题第(1)问:为了预防粮食危机蔓延到我国,造成粮食价格大幅度上升,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政策办法?答(1)稳定粮食需求。办法包含:杜绝精神浪费;限制工业用粮;降低或
18、禁止粮食出口;完善粮食贮备制度。(需求方面办法)(需求方面办法)(需求方面办法)(需求方面办法)(2)从久远看,采取有效办法,增加粮食生产。办法包含:坚持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大对农业坚持和完善农产品价格支持机制;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稳定耕地面积等。(供给方面办法)(供给方面办法)(供给方面办法)(供给方面办法)包括知识点:供需影响价格包括知识点:供需影响价格16/25详细而言,经济常识方面能够从不一样主体:政府(国家、社会)、企业(生产者、经营者)、产业(劳动者)、消费者等角度回答,不过一定要依据材料暗示或设问限制进行筛选。讲到政府无非就要包括“两个伎俩”或者经济
19、制度(全部制、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和法律法规、政策;讲到企业就从企业改革、经济效益、企业形象信誉、科技、管理、经营者素质【区分生产领域(主要是厂长经理等)和流通(销售者)两个领域】等;讲产业无外乎讲产业结构调整、生产与市场关系、劳动者权利(劳动协议)、劳动者本身素责问题;讲消费者普通离不开消费者权利义务和维权意识(运使用方法律武器)17/25哲学常识角度,能够遵照这么套路:原理和方法论(普通是原理名称或精简内容,和对应方法论),加上一句联络材料分析(简明扼要)。值得注意是,哲学角度对这种类型题目设问,普通是表现为“哲学启示”形式。政治常识角度,依据材料提醒或设问限制性,无非是从“国家(政
20、府)推行对应职能,坚持对应组织和活动标准;坚持中共领导或加强本身建设,落实党指导思想(最新“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发挥政协和民主党派作用;坚持我国政治制度(人大、多党合作、民族区域自治);涉外要立足国家利益、提升综合国力,我国外交政策基本点”等内容中找出适当组织答案。18/25据广东省统计部门调查,年全省紧缺民工100万人。产生“民工紧”现象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民企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诚信严重缺乏,不能善待打工者。二是地方政府只注意为外商、为企业考虑“投资环境”,却忽略了保护外来工正当权益。(1)广东“民工紧”经济学启示是什么?(6分)答:劳动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企业经营者要遵纪遵法,
21、老实信用;政府应营造良好用工环境,切实保障劳动者正当权益。(2)利用相关知识谈谈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政府应该怎么办?(4分)答:政府要切实推行经济职能,坚持对人民负责标准和依法治国标准 思维点拨:题从经济常识角度设问,答案分别针对劳动者、企业和政府等不一样市场主体做出详细要求;题限定从政府角度出发用国家职能和活动标准回答。小结:紧密联络材料,针对不一样行为主体,多角度地展开,回归书本,用词简练,详细落实。19/254.要求回答要求回答“谈谈认识、了解谈谈认识、了解”题目标解题技巧题目标解题技巧 这类问题实际上是对前三种设问综合。设问形式还有“评价、评析、对待、看法”等。答题过程应
22、包含“是什么”“为何”“怎么办”几个层次,在详细步骤上,应该有作出判断或表明态度、说明理由、提出对策等几步。当然,假如设问或材料中没有亮出观点或做法话,往往“作判断”这一步能够省略。(如例1)例1 汽车是当代文明主要标志之一。汽车工业发展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从哲学角度,我们应怎样对待汽车工业利与弊?答:对待汽车工业发展,应坚持一分为二标准,分清矛盾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应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同时也必须重视发展汽车工业所造成环境和社会危害等负面效应。思维点拨:从对立统一规律角度说明理由:坚持两分法对待利弊;再利用矛盾分析法说明怎么处理(对待)。20/25例2:年夏季,我国一些家电企业结成“
23、价格联盟”,达成了限制大幅度降价销售协议。然而,协议墨迹未干,参加协议厂家便纷纷“跳水”降价,限价销售宣告失败。问:怎样认识价格联盟这一经济现象?答:企业人为地采取“价格联盟”做法限价,不利于正常市场竞争。商品价格由商品价值量决定,劳动生产率提升是商品价值量下降,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供过于求,商品价格必定下降。企业要遵照价值规律,正当竞争。企业要遵照价值规律要求,提升生产率,主动开发适合市场需求新产品。思维点拨:首先分析价格联盟做法是违反价值规律,是错误。然后说明理由并指出企业应该怎样竞争?小结:审清观点正误,对此作出判断;从设问限制性出发回归书本说明正或误理由;针对地提出正确可行做法。2
24、1/25三、问答题答题注意关键点:三、问答题答题注意关键点:(一)把握答题基本步骤主观性试题普通由情景、设问、立意情景、设问、立意三个要素组成。情景,即试题材料;设问,是要求我们处理问题,普通由几问组成;立意,即考查考生利用知识结构和能力层次。立意隐于题中,它是经过设置情景和巧妙设问结合来显现。所以,做好主观性试题应经过分析题目提供情景、设置问题来把握命题人意图。第一步,提取有效信息慎审题。先读设问,一要研究设问之间关系是并列还是递进。二是要明确每个设问对知识利用限定。三要分清每一设问要求利用逻辑方法,是归纳法还是演绎法。四要确定答题基本思绪。再读材料,带着问题把材料读明白、分析透,这么才有目
25、标性和针对性。第二步,精心布局慎答题。首先,要依据有效信息将相关知识内容和热点内容从头脑中提炼出来,依据题目标材料和设问指向,决定答题内容取舍。其次,列出答题简明提要,并认真对照材料和设问,检验是否抓住了问题关键,是否联络了相关问题,是否全方面和层次清楚等。最终,要恰当地使用经济学、哲学、政治学术语,紧紧围绕题意回答下列问题,力争做到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表述准确、言简意赅。能够概括为“研究设问明关系,通读材料抓主题,细读材料分层次,活用归纳与演绎;依据设问找原理,理论联络实际要对齐,列出提要再对照,语言规范有条理。”22/25(二)、提升思维品质,优化思维过程和方法(1)利用辩证思维方法辨证思
26、维方法在政治科学习与考试中应用最广泛,它是指分析问题时坚持用联络、发展、矛盾观点看问题,尤其是用全方面观点看问题。我们在分析某一事件、某一观点、某一行为等问题时一定要坚持辩证思维。既要知其一,又要知其二;既不能简单地必定一切,也不能简单地否定一切。如年文综考试第41题第(1)题第问:“试用辨证观点分析美国历史上人口迁移现象。”解答此题要抓住设问中关键词“辨证观点”。(2)利用逻辑思维方法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是 利用概念、判断进行归纳和演绎推理能力。学生答题时,往往盲目堆砌知识点,所答内容与设问之间关系涣散,联络不紧密、不贴切,甚至答非所问,不知所云。造成这种现象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逻辑思维能力欠缺,
27、不能熟练利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处理材料、整合知识、加工信息。所以,要在复习训练过程中掌握好归纳法、演绎法,以提升思维严密性和准确性。23/25(1)归纳法:就是从一系列个别、特殊、详细情景材料中概括出共同本质或普通原理思维方法。它要求学生经过对材料详细分析、判断来归纳出其包含基本政治、经济、哲学道理,它遵照是“个别普通”思维方式。普通要对现象进行概括,再透过 现象看本质。如年高考政治第38题:在古代社会,自然界是人类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近代以来,伴随科学技术进步和工业革命发展,人类改造自然能力和水平不停提升人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征服对象,人能够主宰自然。但伴随人类活动规
28、模扩大,土地荒漠化正严重威胁者人类本身生存。人们重新审阅人与自然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友好相处,强调保护 环境,走可连续发展之路。第一问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改变表达了什么哲学道理?经过对材料归纳,我们就能够得出结论:人认识是不停深化、发展。(2)演绎法是利用政治、经济哲学普通原理或观点分析详细社会现象一个思维方法。它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情景材料进行合理解释和分析,它遵照是“普通-个别”思维方式。普通是先阅读材料,抓住主旨,接着归纳观点。如上例中第二问:利用哲学常识知识说明人为何要与自然友好相处。回答此问首先要从材料中归纳出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关系,再主要利用演绎法答
29、题,最终归纳出: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规律关系,强调人与自然友好相处,走可连续发展之路。(3)主体参加法 仔细阅读材料,找出参加主体,然后联络教材相关知识。24/25(三)在训练中提升基本技能 一是在平时练习和考试中要按照上述基本要求和程序,认真仔细审题。如做表格题,就要做到“三看三比一提炼”。三看是看“表题(标题)、表内和注释”,三比是“横比、纵比、综合比”一提炼是指“透过现象提炼本质”。经过实际利用,到达熟能生巧。二是在复习中后期要选取近几年高考题为经典例题,并经过有针对性训练来强化答题方法和技能,对照参考答案找不足,经过体验、领悟,使基本技能为我所用,驾轻就熟。三是学会经常性审自己答案,找出存在不足,学会给自己答案挑毛病。2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