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转变增长方式的发展背景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单纯追求“量”的增长转向注重提升发展质量,可持续发展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样面临转型:从注重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开发区发展的质量。未来五年,经济要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要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该如何交出这份答卷?二、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开发区的生命周期我国开发区在国际产业分工的推动下,其成长周期可分为“起步期扩张发展期分异期成熟期”四个阶段:阶段段开开发区性区性质开开发区特征区特征起步期(1984-1990)城市的远郊飞地,单一功能的工业区尝试探索阶段,开发区数量少扩张发展期(1990-1994)功能逐渐综合化,多类型开发区共存政策更加开放,规模扩大,服务水平提高,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外资投资区位选择余地增多。一些城市的开发区呈高速增长态势,如天津、苏州、南京、大连、上海等。分异期(1994-1997)初具城市雏形,功能日益综合化,区域间形成互补外资总量相对减少,开发区之间的引资竞争日益加剧,业绩差别愈发悬殊:一部分成功形成产业结构和建设水平高于旧城的生产力与人口的集聚地域(如天津滨海新城、上海浦东新区),而其余大部分引资业绩不佳(如花都市开发区、海南洋浦)。成熟期(1997年以后)根据自身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状况、地理位置等在一定条件下蜕变成一个综合性的新城区或是城市的一部分国家吸引外资总量增幅趋缓,开发区的空间集聚程度越来越高。与母城加强联系以摆脱“孤岛”的风险和高成本,发展为现代化的制造业基地。开发区的转型升级在四阶段过程中,开发区基本经历了由“产业区城市新城城区”的发展过程中,产业技术特性呈现“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发展趋势。开发区由单一“产业经济”升级到更强调科技研发、金融业、文化、环境等多种功能综合的“城市经济”,即开发区将转型升级成为突出经济与技术的综合新城。三、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TEDA)2011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迎来了建区的第27个年头。1984年建区以来,泰达在发展的道路上不断飞跃。在54个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园区投资环境评价中,泰达已经连续14年位居第一。TEDA由东区、西区以及南港工业区、汉沽现代产业区、逸仙科学工业园和微电子工业区,总面积达94平方公里(2009)。南港工业区南港工业区微电子微电子工业区工业区逸仙科学工业园逸仙科学工业园泰达汉沽现代产业区泰达汉沽现代产业区作为中国经济规模最大、外向型程度最高、综合投资环境最优的国家级开发区,泰达经历了若干年的发展:1984-1990年(起步期):国务院批准天津建立开发区,天津很早就放眼全球,力图吸引外资。但发展较缓慢,后期成功培育出合资企业,引进雅马哈等外资企业。1990-1994年(扩张发展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逐渐规范开发区管理和配套服务设施,发展速度加快,成功引进摩托罗拉、雀巢以及韩国、德国、丹麦等国家的外资企业进驻。1994-1997年(分异期):天津提出10年基本建成滨海新区,开发区的建设速度随之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信息网络化趋势,管理更加成熟,可口可乐等越来越多的外资进入开发区。TEDA成立新的微电子分区,成为同时期引资业绩优异的典范。区内产业类型出现新兴技术、重视环境保护和文化的偏好。区内开始出现大型零售业,功能日益综合化。1997至今年(成熟期):TEDA的建设步上轨道,1998年发展已经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外商投资形成极大的集聚效应,重大的工业项目几乎全都落户于此,目前TEDA已经拥有摩托罗拉、一汽丰田、三星通信等上百家企业。开发区不仅内部集聚,对外辐射已达5区。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交通对外联系紧密。产业结构迈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TEDA的社会、文化、生态建设已经达到作为一个新城标准。支柱产业TEDA定位于“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在“二二二三四”发展战略指导下打造九大支柱产业以摩托罗拉、三星集团为代表的电子通讯行业;以维斯塔斯、渤海装备为代表的装备制造行业;以丰田汽车、长城汽车为龙头的汽车制造行业;以渤海钻探、LG为代表的石油化工行业;以顶新集团、雀巢为代表的食品饮料行业;以诺和诺德、诺维信为代表的生物医药行业;以京瓷太阳能、凯诺斯铝酸盐为代表的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以新一代运载火箭为代表的航天产业;以及以服务外包和金融行业为主的现代服务行业。四、智慧城市IBM给出“智慧城市”的定义为:借助物联网、传感网,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IBM定义的实质是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新加坡:物联网技术上的智慧城市素有“都市花园”美称的新加坡,不仅是亚洲的经济和物流中枢,也是世界公认的信息枢纽。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新加坡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府公共服务平台,使政府业务的有效整合实现无缝管理和一站式服务。智能交通系统(ITMS)也被应用,为出行者和其他道路使用者提供实时适当的交通信息,判断出行方式、路线以及预测时间。2006年政府开展了“智慧国2015”(iN2015)计划,力图利用物联网在内的资讯通信技术构建“无线新加坡”。iN2015的四大战略版块国家国家应用用领域域主要主要实践践美国美国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城市、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智能道路照明工程/联邦智能交通系统、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虚拟车辆设计平台英国英国宽带网络/智能房屋/生态社区“数字之都”计划/格洛斯特智能屋试点应用/贝丁顿生态社区日本日本电子政务、医疗、教育iJapan战略/推广泛在网络环境/东京建立电子病历系统荷荷兰智能节能/智能大厦/智能交通新型能源管理系统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ITO Tower大厦/气候街道项目瑞典瑞典宽带网络/智能交通 积极打造信息社会/应用“智能交通系统”韩国国宽带网络/电子医疗、教育、商务、政务u-Korea发展战略/仁川建设“智慧型”都市/IPTV电子政府服务爱沙尼沙尼亚电子政务、商务/无线网络带有IC卡的身份证和手机两大信用终端/网络银行交易/泛在无线网络建设马来西来西亚电子政府、教育、医疗、商务“信息技术觉醒运动”/多媒体超级走廊规划信息时代,各国和政府组织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依赖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蓝图。总结技术型智慧城市的特点:全面物联,对城市运行的核心系统实时感测。充分整合数据为城市核心系统的智慧基础设施。激励政府、企业和个人对智慧基础设施创新应用。城市里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协同合作。哥本哈根:人文气息中的智慧城市哥本哈根些被认为是世界上非常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除了都具备良好的居住环境,宜人的气候,较充裕的工作机遇,以及完善的社会保障外,它在城市空间的处理上,没有将城市的复杂功能简单地叠加,而是特别注意营造有自己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注重文化内质的涵养和培植;它们没有急着追求时尚,争着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结果,倒成了智慧时代里的世界魅力之城。其魅力何在?很重要的一点,哥本哈根保持着鲜明的文化特征。文化设施完备齐全;日常性和节庆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城市规划的功能、布局、构成,依循自然,尊重文脉。这一时代的城市功能构成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存和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智慧城市更崇尚和强调自然、亲切、人性化和文化特色的重要性。在这样有着厚重历史人文气息的城市里生活,人们会悠然自得,轻松自信,而这些并不会妨碍高科技成果的不断产生,不仅不会排斥,反而是由于有了良好浓郁的文化氛围,营构出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能够更好地给人以身心调节,更在整体的城市韵味和氛围上,保证了高科技思想和创新劳动成果源源不断地产生。类型型特点特点空空间特点特点建建设重点重点文化涵养型智慧城市注重人才的急剧和文化氛围营造注重培养特色城市空间和文脉保护,凝聚人气和活力城市可持续再生利用原来的载体,基于社区营造,实现功能复兴技术承载型智慧城市依托物联网建设结合互联网,提供智慧的基础设施数字地理空间建设加强,城市空间混合度提高,呈扁平化发展智慧信息平台智慧社会管理智能商务系统智慧安居服务智慧教育文化服务智能防灾系统两种类型的智慧城市比较事实上两者并不冲突,只是从技术和文化两个侧面体现智慧城市。城市的有形载体是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无形的载体则是文化,因此智慧的城市同时需要信息化基础设施以及高度文明的城市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