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道家思想对金时习及其词作的影响.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3736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家思想对金时习及其词作的影响.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道家思想对金时习及其词作的影响.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道家思想对金时习及其词作的影响.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9道家思想最晚在东晋中后期已经传入朝鲜半岛。在朝鲜半岛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道家思想虽非主流,但却影响了一批人。金时习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金时习是朝鲜朝的杰出文人,一生颇有传奇色彩,他工诗能文,亦作词,是朝鲜词史上不可忽略的词人。翻检其书可以发现,无论著述、诗文中都能看到道家思想影响的痕迹,其中尤以词作为最。国内外关于金时习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集中在他的小说和汉诗上,词方面的研究较少,关于道家思想的影响方面更是几不可见。一、道家思想对金时习其人的影响(一)道家思想的传入道家思想很早就已经传入朝鲜半岛,这在三国遗事 和 三国史记 中有明确记载。其中,三国遗事“宝藏奉老普德移庵条”记载:高丽本记云:

2、丽季武德贞观间,国人争奉五斗米教。唐高祖闻之,遣道士送天尊像来,讲道德经,王与国人听之。即第二十七代荣留王即位七年武德七年甲申也。明年遣使往唐,求学佛老,唐帝(谓高祖也)许之。及宝藏王即位(贞观十六年壬寅也),亦欲并兴三教。时宠相盖苏文,说王以儒释并炽,而黄冠未盛,特使于唐求道教。1(235)又,三国史记载:(荣留王)七年,春二月,王遣使如唐,请班历。遣刑部尚书沈叔安,策王为上柱国辽东郡公高句丽国王。命道士,以天尊像及道法,往为之讲老子,王及国人听之八年,王遣使入唐,求学佛老教法,帝许之。2(251-252)(宝藏王)二年三月,苏文告王曰:“三教譬如鼎足,阙一不可。今儒释并兴,而道教未盛,非所

3、谓备天下之道术者也。伏请遣使于唐,求道教以训国人。”大王深然之,奉表陈请。太宗遣道士叔达等八人,兼赐老子道德经。王喜,取僧寺馆之。2(254-255)第 40 卷第 3 期2023 年 7 月东 疆 学 刊Dongjiang JournalVol.40 No.3Jul.2023道家思想对金时习及其词作的影响李宝龙摘要 金时习是朝鲜朝时期的著名文人,也是丹学道的重要人物,道家思想对金时习影响很深,特别是在他的词作中,道家思想的影响非常明显,这一点无论在其词的内容方面还在艺术方面都能够清楚地看到。具体说来,其表现主要为清幽孤寂的景物描写、孤标傲世的形象塑造、淡彩的运用和静美的意境四个方面。关键词道

4、家思想;金时习;词;影响;朝鲜朝中图分类号I312.0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007(2023)03-089-07收稿日期2021-12-10基金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中国词文学辐射下的韩国词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0YJA751033。作者简介李宝龙,博士,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和中韩古代文学比较研究。(延吉 133002)90这里的武德七年甲申为公元 624 年,贞观十六年壬寅为公元 643 年。按李能和朝鲜道教史中的看法,此为道教传入朝鲜半岛的最早记载。在上面所引的记载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三国史记里面两次提到了老子及其著作,可见当时道家思想,特

5、别是老子思想已作为道教的经义一起传到了朝鲜半岛。当然,实际上道家思想的最初传入要早很多。据 三国史记载,公元 371 年,近肖古王太子打败高丽入侵者,引兵欲追时,将军莫古解谏曰:“尝闻道家之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2(295),足见此前道家思想便已传入,且已产生相当影响。另外,史料中虽然没有明说,但只提老子(或道德经)而不及其他,庶几可见当时的老子思想已经取得了“道法”的独尊地位。又因为它是在道教传入朝鲜半岛之初就已经确立了道教教义的独尊地位,所以必然在朝鲜半岛道教的历代教义中影响深远,根深蒂固。独尊老子,这也是唐朝道教的一个显著特点。朝鲜半岛于此时接受道教,自然不免要承继唐代道教之衣钵。此后

6、历经高丽朝而到朝鲜朝,道教一直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深深地影响着朝鲜半岛士人。道家思想于是也随着道教的广泛传播而开枝散叶。(二)金时习对道家思想的接受在朝鲜朝的众多文人中,金时习可以说是受道家思想影响极深的一个。事实上,金时习应该说是道学修为非常高深的一个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受道家思想影响的普通士人。据海东传道录所载,金时习是朝鲜朝修炼道教的丹学道中的重要人物。朝鲜半岛修炼道教的丹学道最初是由新罗的金可纪、崔承佑和僧慈惠受学于中国的正阳真人钟离权,后来又经受学于金可纪(一说崔承佑)的崔致远传入朝鲜半岛。关于此说,杨昭全虽然已经力辨其诬,但对这几个人的道学修为和在朝鲜半岛道教史上的地位还是给予了充分

7、的肯定。3(188)高丽朝时,丹学道中的人物主要以权清和契贤最为有名,到了朝鲜朝,教徒日众,蔚为大观,而金时习则受学于契贤,会通儒、佛、道三教,被视为此派的中兴祖。虽然 海东传道录中的记载有很多值得怀疑的地方,有学者认为其中所述道脉传授谱系并不可信。特别是海东传道录说偰贤于正统(14361449)年间传法于金时习,时间跨度未免过长。“况且,金时习生于宣德十年(1435),即使把传法时间定在正统十四年(1449),他也才14 岁,绝非合适的传法对象。”4(55)但在韩国古代丹学道比较流行是可以肯定的,金时习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也是可以肯定的。金时习的丹道修为非常高深,据说其丹功炼至死后盖棺三年容颜仍

8、能栩栩如生之地步。虽然事涉荒诞,令人难以置信,但至少它从某一侧面说明了金时习是深得道法三昧的人。据太平广记 中国神仙画像集等书记载,金可纪当年就曾修道成仙,升天而去。金时习虽然并不认为人会长生不老,白日飞升,但深信通过自身的修炼可以养生保真,延年益寿。而且,金时习在炼丹之外,追本溯源,对老子学说更是有较深的研究,并由此扩展为对道家思想的研究。这实际上,就是由具体的修炼方法到思想理念或者说精神境界的升华。所以,金时习非常重视心态、心性、精神方面的修为,讲求“寂默”“闲淡”“静专”,这在他的修真服气龙虎等论说中已有明证。(三)道家思想在古风十九首中的表现从金时习的诗文中,我们也可以知道,金时习所受

9、道家思想的影响绝不仅止于道教所传的修身养真那么单一。单以 古风十九首 来看,便可见一斑。这组诗如同中国阮籍的咏怀、陶渊明的饮酒、李白的古风,是金时习矛盾心态的真实展示,是他内在思想的自然流露。而这十九首诗中的一、六、十三至十七共七首诗均与道家思想直接相关,从中可以看出他对道家那种亲近自然、避世尘外思想的接受和崇尚。诸如“山中何所有,白云萦长松”“不如脱屣去,僻处远嚣纷”“碌碌逐风尘,不如归林泉”“机心如或忘,喧静应无名”“心地静如水,翛然无碍隔”等,一再强调远离尘嚣,厌逐风尘,希望归隐林泉,长伴白云的心意;再如“皤皤柱下史,出关逢尹喜”“木以直而戕,91膏以明而煎。无用足可用,谓之羲皇天”“古

10、人何所乐,鱼鸟忘其形”“大树何臃肿,大瓠何濩落,虽不通时用,自喜抱幽独。逍遥天地间,得失谁能逼”5(140-145),更是直用老、庄其人其事其言。当然,金时习所接受的不只道家思想,诗文中所反映出来的也不只道家思想。在其词文学的创作中,道家思想的影响可谓一枝独秀,独领风骚,显示出与其诗文复杂形态迥然不同的风貌。这一点,通过对其词文学的内容和审美风格的考察,很容易看得出来。二、道家思想对金时习词的影响(一)从内容上看道家思想对其词的影响1清幽孤寂的景境描写金时习一生多次隐居,与山水结下了不解之缘。1455 年世祖篡位后,他对时政不满,焚毁书籍,撕碎儒服,削发为僧,四处云游,曾多历名山大川。写下了宕

11、游关西录宕游关东录等大量的山水纪游诗。后又从 1464 年左右起,在庆州金鳌山居住 6 年后,又移居京畿道扬州郡水落山。晚年则在江原道雪岳山隐居。他这种愤世避世、钟情山水的行为本身就是道家思想影响的典型表现,在某些精神层面已经与庄子非常接近。金实习自己在其上柳自汉一文中也说,“本性癖好烟霞,嘲弄风云”5(390),是“天地间逍遥达生知命人”。5(388)这更加体现了道家思想在他精神生命中的深刻印记。这种印记在他的词文学创作中表现得相当突出。在他流传下来的词作中,虽然很少纯粹的写景,但是除满庭芳华表柱一首外,几乎每篇都有一定的山水景物描写,体现了他“癖好烟霞,嘲弄风云”的性格特征,也体现了他的道

12、心道境。如下面这两首词:念奴娇山中看月小窗静倚,看青山远碧,蛾眉新画。烟淡云收光欲滴,更看冰轮倒挂。篆香初熏,茶烟欲起,景致多萧洒。幽人多爱,好山佳境心快。人世风波须臾,推迁如梦,使人多劳惫。错了千般那个悟,些子风流闲话。百尺尘埃,难逢,如此清凉界。须知这里,几般伎俩摧败。5(113-114)满江红春兴草暖花香,春山寂,鸟啼岩树。溪云起,藤萝蔓处,涧声作雨。石径高低苔藓古,竹房深锁清香炷。也不管,浮世乍悲歌,令他苦。朝霞衬,入庭户,山月挂,穿廊庑。独行狂歌发,倚筇看圃。松下栖迟意自适,葛巾萧散衣繿缕。须记取,待漏五更寒,人无数。5(114-115)这两首词很有代表性。山中望月一首虽然写的是“月

13、”,但这里的月没有了伤春悲秋,也没有离愁别恨、思乡怀人,月光下我们见到的也不再是闺楼客舍,思妇游子,而是清幽的山林和避世的幽人。这里的月撕去了人们所赋予它的传统意义上的象征蕴含,恢复了它的自然色彩。它所代表的是那种远离了世俗尘嚣的幽静,远离了勾心斗角的纯净,远离了蝇营狗苟的安宁。月光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青山精舍,清凉世界构成了一幅清冷幽寂的画卷。春兴一首虽然写的是春景,也写到了“草暖花香”,但是,作者的关注点却明显没有放在人们惯常关注的花草上,提了这样一句之后,就完全放在了一边。转而去写春山、鸟啼、岩树、溪云、藤萝、山涧、石径、苔藓、竹房、朝霞、山月、青松,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云蒸霞蔚、山高林密、

14、石径高低、藤萝处处的山居图。不过,鸟啼岩树,却给人鸟鸣山更幽的感觉;涧声作雨,却给人雨打林更寂的体验。词人虽然把山林图景描绘得复杂变幻,似乎很热闹,但是字里行间,还是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了幽寂的味道,“春山寂”三字足以说明一切。这一点在本质上与前一首是相同的。这种幽寂的景境描写在其他词作中也有体现,如:斗杓横,银河淡,淅淅风帘相撼。孤枕冷,素屏寒,夜深更漏残。5(115)这是更漏子灯下里面的词句,这里描绘的情景,孤冷幽寒,已经比幽寂更进一步。再如隔浦莲近拍,这首词应该说是金时习词中写得比较华丽婉媚的一首,但所写的景色中还是有暝云曙露,烟柳残月,翠竹荒砌,带着一种冷寂的色彩。由此可见,金时习不但钟情

15、山林,而且更喜欢幽寂,体现出了明显的道92家色彩,结合词中抒情的语句,我们更能看出他那种厌倦红尘,亲近自然,托身世外的思想倾向。一般说来,但凡忘情山水、隐居避世者,多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老子所讲的“小国寡民”,庄子所讲的“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以及两人所提倡的亲近自然的思想,是后世林泉隐居者的思想所本。在这里,金时习钟情山水,屡避红尘,自是道家思想影响的结果,最起码与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他笔下的山水所表现出来的色调和情绪,总会带一些道家所特有的脱俗的味道。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同样是受道家的影响,金时习因其道学修养、自身遭际和狂狷个性,其笔下的山水风貌与中国文人有很大不同。就中

16、国文人而言,忘情山水、避世田园者自当以陶渊明和王维为代表。不过,金时习这里对山水的钟情,既非陶渊明式的,也非王维式的。陶渊明虽然隐居,但从来不曾厌世,陶渊明所讨厌的,只是卑躬屈膝,违己奉人,世俗官场而已,可是金时习所厌恶的却不止这些;陶渊明所追求的,也只是适情适性、无拘无束的平淡生活而已,可是金时习所追求的却不止这些。所以陶渊明笔下的山水田园,可亲可爱,很和蔼,给人一种平安喜乐、恬静祥和的感觉,这是在人间,而非在世外,即便桃花源,也是人间乐土,而非虚幻仙境。而金时习笔下的山水景观,大多很清很静,人迹罕见,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幽独冷寂的感觉。这是在世外,而非在人间。纵然有草暖花香,白蘋红蓼,却缺少

17、一点人情,虽有香烟袅袅,却非人间烟火。王维的忘情山林,始终是半官半隐的状态,原本便与金时习的愤而出世有很大的差别。王维所追求的是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一种与世无争的逍遥,所以王维眼中的山水,往往充满诗情画意,不但洋溢着文人的雅趣,还带着文人的理想化的色彩或者说一种刻意美化的情境。而金时习笔下的山水更真实,更接近本色,没有文士气,更多清新气。从本质上讲,同样是受道家的影响,但是陶渊明的山水中伴有较浓的儒家气息,而王维的山水中却渗透了较浓的佛家味道,金时习的山水则保存了更多的道家本色。2孤标傲世的形象塑造金时习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一般着笔不多,但却非常生动,非常鲜明,很好地展现了词人的个性、品格和节

18、操。金时习词中所塑造的抒情形象具有这样几个特点。首先是高蹈遗世。这种高蹈遗世又表现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是渴望摆脱世俗羁绊,厌弃勾心斗角的生活。如前面所举的山中望月中就说“人世风波须臾,推迁如梦,使人多劳惫。错了千般那个悟,些子风流闲话”,又说“须知这里,几般伎俩摧败”5(113-114),这是说人世间风波不断,变换须臾,沧海桑田的推衍变迁中,一切皆如梦幻泡影,置身其中,最终只能落得个劳苦疲累,空忙一场。世俗追求只是千般错误,可是人们却并没有丝毫的醒悟,反而津津乐道。相反,那种远离世俗的生活,在那片“清凉世界”之中,一切的所谓伎俩都不攻自破。也只有在这里,金时习才能觉得可以获得理想中的生活,实现自

19、己的人生价值和人生追求。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词人眼中的世俗生活无外乎梦幻劳碌而已,无外乎伎俩而已,而这些正是他渴望摆脱和厌弃的东西。春兴 一首也有类似的内容,如“也不管,浮世乍悲歌,令他苦”“须记取,待漏五更寒,人无数”,这两句都暗示了世俗世界充满了悲苦,同时也庆幸自己摆脱了这些。他在浣溪沙有感中也说:“人事一年欢意少,风光百岁苦心多。不如孤啸一长歌。”5(116)最能体现词人这种意识的是满庭芳华表柱:人世繁华,倏如星转,暂时笑语悲欢。千年城郭,民物递凋残。常见红尘万丈,令人老,苦乐千般。唯华表,撑空独立,长阅古今颜。纵横城里道,榆柳荫傍,行旅盘桓。逢乡人指点,何代幡竿。牛砺角,樵童击火,苔花晕

20、,碧点成斑。辽东客,何年化鹤,来语叹人间。5(463-464)在这首词里,词人以华表柱为人世变迁的见证,告知世人繁华须臾,倏如星转,红尘万丈,苦乐千般,提醒人们俗世中的一切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成为历史陈迹,人世繁华是过眼云烟,悲欢苦乐也不过是梦幻一场。全词用丁令威事,据托名晋陶潜 搜神后记(卷一)载:“丁93令威,本辽东人,学道於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遂高上冲天。”6(1)词中虽然没有明言追求仙道,但告诫人们应该摆脱世俗羁绊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二是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与摆脱世

21、俗羁绊相对应,金时习的词中较多表现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宣称“我本风流宕客,谢浮生毁誉,得失几微。探江湖风月,到处更依依”。(八声甘州白沙汀)5(464)所以很多形象或托迹林泉,远离喧嚣,或泛舟江流,远离倾轧。如下面两首:忆王孙骚骚风竹响西轩,天外斜阳独闭门。宿鸟争枝相与喧。已黄昏,月上山城似玉盆。5(116)菩萨蛮秋江白蘋红蓼映江渚,洞庭木落情如许。渔艇背斜阳,短歌归兴长。下滩水清浅,别浦咽初卷。最好泛扁舟,讼流复泝流。5(116)前一首为我们描写了一幅可以涤尽一切尘思俗虑的世外图景,虽然并没有写人而人在其中,而且可以想见其人忘怀尘世,清净自然的风神姿态。后一首写洞庭木落,渔舟短歌,顺流逆流

22、,自在无碍。可以看作是对理想生活的描绘。摆脱羁绊和自由自在这两个层面相辅相成,前者是因,后者是果。其次是狂放率真。金时习词作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在追求自由的时候,常常表现出一种狂放的姿态。如“独行狂歌发,倚筇看圃”,再如“若见安期烦寄语,千日酒,与君倾”。(江城子 洞山馆)5(465)更为典型的是他的石州慢 寒松亭:十里寒声,萧飒高低,吹我耳侧。疑闻帝居红云,奏彼钧天广乐。生平豪气,如今添却遨游,沧波万顷何辽廓。都是一胸襟,尽叫伊吞吐舒缩。洼尊斲石团圆,都是旧时踪迹。万古相传,一任风磨苔剥。流年如许,跳丸岁月蹉跎。前人视我今犹昔,慷慨发长歌,满沙汀飞鸭。5(462)这首词境界阔大,意气豪迈。诸如

23、“生平豪气,如今添却遨游,沧波万顷何辽廓”“都是一胸襟,尽叫伊吞吐舒缩”“慷慨发长歌”,有豪情万丈、气吞山河之概。狂放之形尽显。此外,在他的词中还常常体现出率真的一面。如“见双双白鸥,浮尘波际,咬嘎争飞。何处渔舟未返,长笛一声归。不管人间世,心事相违”。(八声甘州白沙汀)5(464)据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鸥)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7(56)后人以与鸥鸟盟誓表示毫无机心,即保留一颗率真之心。金时习的词中不止一次提到鸥鸟,如“倚风棂,望蓬瀛,浩渺沧波,数点白鸥轻。物外浮沉渠似我,渠不竞,我忘形

24、”(江城子洞山馆)5(464-465),也是暗用上面提到的列子里的典故。这种狂放率真的描绘,和金时习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金时习原本是一个嫉恶如仇、愤世嫉俗、佯狂避世的人,同时又是一个保持本心,不肯媚俗逢迎的人。许辉勋教授在论及金时习的性格特点时就说:“金时习在性格上很像中国魏晋时期的阮籍。他是朝鲜朝前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又是旷迈不群,诞傲不羁,乖异人伦之畸人他了解人事的种种忧患,懂得应该摆脱各种羁累,栖心世外。”8(54)金时习的这种率真和道家的影响也有很大的关系。道家对性情的真率非常重视。庄子就强调“贵真”。什么是真呢?“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

25、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9(944)这即是强调真情真性真心。至于高蹈遗世,追求自由,更是道家思想的典型表现。李生龙在论及道家思想对人的影响时,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话:“那些偃蹇反俗,不肯向权贵摧眉折腰,对现实事事看不惯,又不肯同当权者携手共进,只站在一旁冷眼观看,发表些愤世嫉俗的高论,做出些违背常情的异事的人,也往往是受道家影响较深的人;那些与世逶迤,和光同尘,形如槁木,心似死灰,或遁迹山林,情愿薄食菲衣,与鸟兽同群的人,也可能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较深的人。”10(37-38)这段话无论使用在金时习身94上,还是使用在金时习词中的抒情人物形象身上,都有很多合拍之处。(二)从美学特点上看道家对其词的影

26、响按照李生龙的归纳,“道”作为道家的核心概念,其中隐含了这样一些审美范畴:1.混成,2.虚静,3.冲淡,4.真朴,5.大,6.自然。道教从本质上说是以道家思想为核心所形成的一种宗教,在思想上与道家是一脉相承的,特别是金时习所信奉的修炼道教,实际上就是以老子所倡导的养生保真为指归。而道家的审美范畴多能在老子思想那里寻到源头,所以金时习的词文学不可避免地体现出了一些道家的美学特点。1色调运用上喜用淡彩金时习的词虽然偶尔也会用比较浓艳的色彩,如“心至惺,人初静,红艳剪来还耿耿”(天仙子灯下)5(115)“白蘋红蓼映江渚,洞庭木落情如许”(菩萨蛮秋江)5(116)“栏杆曲曲,蔷薇牧丹丽”(隔浦莲)5(

27、117),但是一则出现的频率很少,二则作者无意在这些色彩上铺张描绘,三则一般较浓艳的色彩都放置在较为素淡的大背景之下,所以对金时习词的主流色彩影响不大。在色彩的运用上,金时习喜欢用淡彩,主要以“青”“白”色调为主,这一点与中国唐代的王维有些相似。从前面所举的词句我们不难看出,金时习词中出现的意象,常常是“青山”“黄叶”“松翠”“碧江”“白蘋”“玉盆(月)”“素屏”“青樽”“白发”“白鸥”等等,青山、碧水、明月出现得尤为频繁。金时习一生游历山水,三度隐居,接触最多的就是青山白云、绿水白鸥,生活的具体环境决定了他的词作不可避免地要以这些意象为主,以淡彩为主。不过从根本上讲,这更是返璞归真,亲近自然

28、的结果。所以,金时习笔下多用淡彩有明显的道家审美倾向的影响在,是道家自然美学在其词作中的具体体现。如前所引,自然是道家美学的 6 个核心范畴之一。老子就曾提出“道法自然”,当然,这里的自然,主要是哲学范畴,指的是自然规律,自然而然,自然无为。美学层面的自然,指的是反对矫揉造作,反对伪饰和雕琢,也就是反对人为的东西,提倡自然的东西,天然的东西。老子之所以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11(118)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是人为的,非自然的。他又提出“大音希声,大象无形”11(229),而这里的“大音”“大象”则是自然的,存在于天地之中。庄子也说“天地有大美”,虽然他的出发点在于“原天地

29、之美而达万物之理”9(650),但却在客观上导人亲近自然,导人发现自然中的自然美。李生龙在解释“自然”时说:“道家对自然美的见解是在道的基础上开始的。他们认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 道 的杰作,是道 无意识、无目的地创造出来的。庄子齐物论对风的美妙作了极其生动细致的描绘,称之为天籁天籁的本质就是自然美,它高于人工美,是最高的美。”10(244)道家倡导自然美,而这个世界上最自然、最天然的东西无过于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苍松翠竹、清风明月。由此可见,金时习的词以素淡色彩为主,是亲近自然的结果,也是道家自然美学理念影响的结果。2词境创造上以静美为主金时习的词在意境创造上受描写对象的影响,大都以静美为主。前

30、面分析山水景物描写的特点时其实已经说到了这一点。我们说金时习词的景境描写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幽寂”,这个“幽寂”的突出表现就是所描绘的景物往往体现出一种清幽寂静的意蕴和色彩,这也就是静美的体现。诸如“小窗静倚,看青山远碧,蛾眉新画”“石径高低苔藓古,竹房深锁清香炷”“山室无人春夜永,销尽兰膏花吐影”5(115)“庭畔黄叶交坠,只有涧边松翠”“松摵摵,竹萧萧,博山香雾消”5(117)“海无垠沙汀白晴光,濛濛射残辉”5(464)等等,这些词句所描写的景象都突出一个“静”字。金时习的词在景物描写上也有动,但是这个动常常是为静服务,用来反衬静的,如前面满江红春兴中的“鸟啼岩树”“涧声作雨”就是用来反衬山

31、居的幽静,远离烦嚣的。再如下面这首词:如梦令庭畔黄叶交坠,只有涧边松翠。寂寞倚栏杆,独捻紫箫横吹。无语,无语,月落参横不寐。5(115)95这里虽然写到了“独捻紫箫横吹”,能让人听到箫声呜咽,但这箫声回荡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庭院旁边的树叶悄无声息地飘落,涧边的青松静静地展示苍翠的颜色,一个人寂寞地倚在栏杆旁边,而这一切又都在如水的月光笼罩之下。整个背景可以说充满了深远的宁静,这样背景下的呜咽箫声,非但不能打破这宁静,反而更能衬出这宁静的幽深。这首词还体现了金时习词在景境描写上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写安静的夜景,喜欢写明净的月色。金时习的词中“月”意象出现得非常频繁,除了上面这首以外,诸如前面提到

32、的“烟淡云收光欲滴,更看冰轮倒挂”“山月挂,穿廊庑”“已黄昏,月上山城似玉盆”,再如“睡觉漏声全未省,月在西峰星斗冷”5(115)“残月微淡嫩”5(117)等等,而且所写的多是山月。月色不但能给人轻柔安静的体验,还能给人高洁纯净的美感,不但“静”,而且“净”。金时习这种静美的意境创造也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11(134),又说:“清静为天下正。”11(243)庄子也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又说“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万物之本也”。9(393)不过老子和庄子这里所谈的虚静同样也都是哲学层面的,老子把虚静看作是道之根本,庄子则有

33、所发挥,把虚静看作是体道悟道的一种终极状态,可以洞烛一切,明察根本。虚静说引入到美学领域,一般被看作是一种空明寂静的心理状态。“他要求主体对外物保持一种精神的、非占有欲的感情态度,即审美静观。”12(184)可能是因为老庄的虚静说原本说的便是一种心境,所以引入到文艺美学中便自然而然地与创作心理联系到了一起。其实虚静说也同时影响到了审美体验和审美表现,以虚静之心看景,必能见虚静之景;而以虚静之景反观内心,也可获得内心之虚静,从这个角度来讲,静景当来自于静心。不过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金时习这种静美的意境创作都和道家的“虚静”脱离不开关系。综上所述,道家思想对金时习词的影响渗透到了词作的很多层面。当

34、然,这里的分析只是就其主要方面而言,限于篇幅和论述的主题,有些方面点到即止,如对心性的影响,有些则未作分析,如对语言的影响等。同时,道家思想的影响在金时习的诗文中表现也很突出,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韩 释一然:三国遗事,权锡焕、陈蒲清译,长沙:岳麓书社,2009 年。2 韩 金富轼:三国史记,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 年。3 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年。4 黄勇:海东传道录和青鹤集所述韩国道教传道谱系考辨,道教研究,2012 年第 3 期。5 韩 金时习:梅月堂文集(1-5),韩国文集编纂委员会编:韩国历代文集丛书(65-69),首尔:景仁文化社,1999 年。6 陶潜:搜神后记,北京:中华书局,1981 年。7 景中注译,列子,北京:中华书局,2007 年。8 许辉勋:道教的东渐与朝鲜古典文学之三种流向,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 3 期。9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年。10 李生龙:道家及其对文学的影响,长沙:岳麓书社,2005 年。11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年。12 刘绍瑾:庄子与中国美学,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年。责任编辑 张克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