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4337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大学生劳动教育 大学生劳动教育DOIDOI:1010.1358513585/ki.gxfdyxk./ki.gxfdyxk.20232023.0303.008008“劳模进校园”的历史溯源及长效机制探赜李红卫(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48)摘要: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应急式到90年代初期的制度化,再到新世纪的体系化,建构“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人们的期待还有距离。基于学校需要、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部目的,外部推动与内部驱动相结合,以内部驱动为主,是构建“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指导思想。关键词:劳动教育;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中图分类号:G64

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37(2023)03-0049-06通过选树劳动模范等榜样人物带动群众,历来是党和政府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社会动员的一个重要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通过劳模进校园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劳动价值观、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的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不过,该项工作存在忽冷忽热、时断时续的问题。本文拟在历史回顾与省思的基础上,借鉴现代行为科学驱动力理论,探讨构建“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指导思想。一、1949年以来三次较大规模的“劳模进校园”(一)50 年代前期:应急式的“劳模进校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在“教育向工农开门”办学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初等教育有了长

3、足发展,但由于国力有限,初级中学等高一级学校的数量还不能满足大量毕业生的升学需求,于是产生了较为突出的升学问题。1953年高小毕业生总数为260多万人,83万余人升学(扩招18万余人后的数字),约占31.6%1 331,近70%的学生不能升学。部分地方发生了“吵闹事件”,亦有地方“曾酝酿请愿”1 331。1954年的形势更为严峻,高小毕业生人数约429万人,加上1953年不能升学但仍有升学意愿的有500万人以上1 331。为解决这一严重问题,中共中央指示“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必须从速动手部署以教育行政机关为主”,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做好毕业生工作。各学校根据上级要求,迅速开展对毕业生

4、的劳动教育,动员引导毕业生投身工农业生产。把劳模、参加工农业生产取得突出成绩的毕业生代表请进校园,现身说法,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自上而下,形式单一(主要是作报告、座谈),是这一时期“劳模进校园”的特点。此外,还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强,活动效果较好。作为劳动教育方式之一的劳模进校园,目的十分明确,即通过榜样示范。首先,让学生对升学和就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比如,1954年4月8日,山东潍坊市安丘县景芝镇第一小学聘请全国劳模吕鸿宾为师生作报告的题目即为“如何对待升学和参加生产劳动”2 30。其次,纠正影响毕业基金项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科研项目“增强劳模本科教育吸引力的对策研究”(18

5、YYJG002)。作者简介:李红卫(1972),男,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学生劳动教育49大学生劳动教育生积极从事生产劳动的一些错误观念,比如,与参加工业生产相比,务农“没出息”、没前途;参加生产劳动后就没有学习文化和技术的机会了。山东掖县过西区后吕村高小毕业生徐建春,因为劳动好,18岁就成了全省知名劳模。山东蓬莱县潮水乡高小毕业生张淑梅,科学施肥,增产显著,被评为改良农业生产的模范1 329。以上事例即是对前一错误观念的有力驳斥。工业战线的赵占魁、王崇伦、郝建秀等,农业战线得到“爱国丰产金星奖章”的李顺达、郭玉恩、吴春安等,均为边工作边学习并取得优秀成绩的典

6、型1 329。这些事例则是对后一观念的有力回击。面对铁一般的事实,毕业生自然会走出观念误区,积极投身工农业生产。以劳模为榜样的劳动教育取得了良好效果,教育部对此予以充分肯定1 450。二是突击性、运动式。为了较快解决这一棘手问题,中央要求除了教育、人事劳动、企业部门的同志,宣传部门、共青团的同志也要参加,故参与的部门及人员较多。部分同志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指导下,宣传教育工作出现了明显偏差,甚至是“左”的倾向。比如,“片面地强调劳动光荣、升学不光荣”,甚至提出“万般皆下品,唯有农业高的错误口号,不恰当的批判升学思想,号召青年团员和好学生带头不升学”1 449。另外,不管是教育口还是共青团口,均有部

7、分同志是从“消极防乱”的思想出发,把教育说服工作当成了临时性的“突击工作”,所以,“经过一段突击,安定了他们的情绪之后,就觉得差不多了,放松了领导”1 452,产生了“松劲情绪”1 450。部分学校邀请劳模进校园开展劳动教育的热情开始降温,个别学校甚至暂停了相关工作。(二)90 年代初期:制度化的“劳模进校园”1991年9月,原国家教委、财政部、原人事部、原劳动部联合发布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先进模范青年的通知(以下称 通知)。1992 年 1 月,原国家教委制定 关于1992年部分普通高等学校试验招收先进模范青年的实施意见。根据这两个文件,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16所普通高校

8、开展了招收劳模等先进人物(以下统称劳模)的试点工作。为什么要开展此项工作?据通知前言,一是“为基层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二是“改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结构”。改善学生结构的含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改善学生结构?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调研。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一些大学生深受其害。邓小平同志分析个中原因,认为“十年来我们的最大失误是在教育方面,对青年的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3 287。如何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兼原国家教委党组书记、主任的李铁映同志一直在思考这一问题。1991年初李铁

9、映同志到大庆油田视察,在与劳模座谈时,了解到部分劳模有进高校深造的愿望。这便启发李铁映同志,如果高校招收部分劳模学员,让这些劳模散在普通大学生中,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岂不是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好办法?在李铁映同志的领导和推动下,原国家教委有关司局很快就将这一工作提上了日程,当年即有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完成了两个专业(“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原理”)50名劳模的招生工作。在普通大学生中“掺入”先进模范,这就是文件所提“改善高校学生结构”的含义。有人形象地称这一做法是“掺沙子”。“掺沙子”的说法表明,普通高校招收先进模范的初衷之一,即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

10、治教育工作,但实际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劳模学员是单独组班,即所谓的“劳模本科班”,与普通大学生的接触有限。另一方面,劳模学员参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受到校方一定的约束。劳模学员刚入学时,参加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做报告、参加座谈会、接受媒体采访等,较好地发挥了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但是,较多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与专业学习产生了冲突。劳模学员文化基础较差,同样的学习内容,与普通学生相比,他们需要更多的学习时间。此外,学校认为,他们的身份主要还是学生,学习才是第一位的任务,于是加强了对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和规范。尽管招收劳模助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有限,另外,由于符合条件的生源不

11、足,50大学生劳动教育多数高校只招收了两届劳模学员,但却是一次劳模进校园、制度化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为后来的相关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首先,国家给劳模提供上大学的机会,劳模帮助国家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互利双赢的思路值得推广。其次,如何协调解决劳模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专业学习间的矛盾需要思考。据有关资料,一些单位和企业给劳模安排的社会活动过多,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本职工作4 119。笔者的调查亦显示,认为自己被评劳模后,参加的社会活动“非常多”和“比较多”的比例合计为60.7%5。如果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影响劳模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再者,普通高

12、校招收劳模,不同高校态度迥异。有高校招办主任基于自己学校的红色基因,对劳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所以认为做好这项工作义不容辞。亦有高校招办主任认为给劳模优惠上大学的机会,有违教育公平,所以态度消极,“给计划就招,不给计划就不招”,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所以,有必要思考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要我做”与“我要做”结合起来的问题。(三)新时期:体系化的“劳模进校园”进入新世纪,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重视。劳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所以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胡锦涛、习近平等领导同志多次发表讲话,要求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大力宣传劳

13、模的先进事迹,充分发挥劳模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提供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在中央领导的重视和推动下,劳模进校园工作进入了体系化深入开展的阶段。首先,劳模进校园的方式日益丰富。2010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以下称2010年通知)提及作报告、座谈、对话、担任校外辅导员和学生社团指导教师等5种方式。2015年全国总工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以下称2015年通知),在前述方式基础上,增加了劳模讲堂、主题班会、担任兼职教师、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劳模工作室、开设主题教育活动专栏、利用校园网、广播、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进行劳模典型事

14、迹宣传、组织学生开展“劳模伴我成长”“我心中的劳模”等主题征文、演讲比赛、组织学生到劳模所在单位参观、实习、观摩劳模的发明创造成果等11种方式。2017年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工匠进校园”活动的通知(以下称2017年通知),增加的方式有现场教学、聘任客座教授、工匠大师与学生师徒结对、开展学习工匠大师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联合举办全国性示范报告会、深度参与学生主题党日、团日等活动、与学生开展个别谈心和集体谈话、共建教育实践基地、访谈先进人物等则为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奋斗的我最美的国”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工作的通知(以

15、下称2019年通知)增加的方式。其次,对活动长效机制的探索越来越重视、举措越来越有力。2010年通知要求“营造氛围”。2015年通知明确提出“探索常态化、长效化的活动机制”。2017年通知提出,把工匠大师事迹和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内容”,“把学习宣传工匠精神渗透到日常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形成长效机制”。关于2019年通知,首先,文件不再将劳模等先进人物进校园称作“活动”,而是改用“工作”一词。从这两个词的含义来看,“工作”更具可持续性。其次,对工作长效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和科学的建构:一是提供制度保障,将此项工作与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结合,纳入人才培养方案,

16、“将此项工作与学校人文创新学分、社会实践学分、形势与政策课或其他必修学分结合起来”;二是提供人员保障,高校内部“明确牵头部门和责任人”,外部“建立先进人物资源库”,推动高校与先进人物结对;三是提供经验服务,“把先进人物进校园的经典案例转化为原创文化作品、网络文化作品、辅助教材讲义等”,总结凝练“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四是加强督导检查,“各地教育部门每半年要将相关情况报送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综上所述,新时期体系化的劳模进校园工作成效明显,但问题依然存在。首先,全面开展劳模进校园工作,离不开教育部的介入,但51大学生劳动教育十余年来教育部具体介入的司局并不固定(2010年是思政司,2015年是

17、职成司,2017年是关工委,2019年又是思政司),显然这不利于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从而影响相关工作的持续改进和发展。其次,具体到学校,有的至今未搞过一次相关活动。笔者近期面向所在高校本科生开展的问卷调查显示,仅有17.3%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参加过学校组织的劳模报告会等相关活动6。吴沛东2018年完成的调查亦显示,受访对象(本科生)在初中和高中阶段接触过劳模精神教育的比例分别为27.1%和27.0%,大学阶段的比例为18.9%7。据访谈,个别已开展过相关活动的学校,有为完成任务而开展活动之嫌。部分学校开始反思:“学校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如何把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融入学校教育活动的整体规划中,有计划、

18、有层次、有系统地结合到教育教学之中”8 21呢?二、建构“劳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一)外部推动:建构“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外部因素从20世纪50年代前期的应急式到90年代初期的制度化,再到新世纪的体系化,建构“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央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是一重要的外部推动因素。50年代前期,教育部、团中央拟定的加强劳动教育、动员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生产劳动的文件均由中共中央批发或批转,彰显了中央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90年代初期,普通高校试验招收劳模学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李铁映同志的倡议。新时期,“劳模进校园”中央层级四个文件的出台,均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有关。2

19、010年通知的颁布,是根据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当年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即“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的真理”。2015年通知和2017年通知的出台,主要是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炼意志、提高自己”。具体而言,构建“劳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需要外部推动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自上而下、外部推动的优点是工作可以迅速开展、工作效果可以很快显现。1953年暑假,全国出现了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升学问题

20、的紧张状态”,8月,中央批发教育部关于解决高小毕业生问题的请示报告,各地相关部门快速行动,当年增招高小毕业生18万人,再加之迅速而有效的教育动员,紧张状态很快就缓和了1 331。1991年2月,李铁映同志赴大庆视察萌生了高校招收劳模的想法,很快相关工作提上日程,宣传、报名、考试、录取在几个月内即告完成。2010年4月27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发表讲话,1个月后,即5月27日,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通知发布。自上而下、外部推动的工作机制及效果可见一斑。其次,部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外部推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以学生全面发展为

21、目标的素质教育,在我国中小学已开展多年,但“素质教育热热闹闹、应试教育踏踏实实”的状况在个别地方并未有较大改变。于是,个别学校的德育工作依然处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与中学相比,大学的育人环境较为宽松,但德育工作的落实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与专业教育相比,德育的地位及受重视的程度依然较低。作为公共课的思政课与专业课、德育实践与专业实践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难相提并论。所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包括劳模进校园、劳动教育实践等在内的教育活动,许多情况下还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推动,比如,发布开展某项工作的通知、对相关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奖惩等。再者,做好服务是一

22、种特别的外部推动。一方面,一定的外部推动或者说外部管理是必要的。比如统筹制定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实施大纲、组织起草全国或地方性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规划、开展地方或全国性德育工作的督导和评估等。另一方面,需要把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学校可能会遇到劳模信息有限、活动经验不足、教育材料缺乏等突出问题。现代行为科学认为,“工作让52大学生劳动教育人崩溃的原因之一是人们必须做的事情和他们能够做的事情之间不匹配”9 175;心理学研究亦表明:如果工作现状与目标“距离太大,动机对活动的激发作用就很小了”10 132。如果政府主动作为,把建设模范人物数据库、组建劳模讲师团、选编主题教育活动经

23、验或案例集、开发辅导讲义或教材等具有公益性质、一所学校很难独立完成的工作承担下来,一方面,可以赢得人心,成功地发挥政府的组织与激励功能;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学校开展该项工作的难度,增加学校内驱力的强度。(二)内部驱动:建构“劳模进校园”长效机制的内部因素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推动,是促使劳模进校园工作深入开展、形成劳模精神育人长效机制的重要因素。不过,依据现代行为科学理论,任何外界的要求、外在的力量都必须与学校或学生内在的需要相吻合,才能成为劳模进校园活动的强大推动力。如果活动的动力主要源于外部,活动的目的多具外部性,则这种推动就难以持续,即一推就动、大推大动、小推小动、不

24、推不动。近年来,有关部门不断发文推动劳模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基于自身内在需要的内部驱动,则可以弥补外部驱动的这一不足,保证相关工作的可持续进行。具体而言,构建“劳模进校园”的长效机制需要内部驱动的必要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人有自主管理的天性。现代行为科学理论认为,“倾向于自我管理才是我们的本性”9 126。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就动机,即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欲望,学校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概莫能外,或许这种愿望会更加强烈。“自主的感觉能够对个体行为的表现水准和态度施加强大的影响力”9 128,从而可保证行动的持久力和高水平。20世纪90年代,北京高校中招收劳模学

25、员、举办劳模本科班的除了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还有中国工运学院(现名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以下称中劳院)。当时,中劳院是一所成人高校,所以不可能被列为试点高校。但该校领导基于学校全国总工会所属、特色办学、提升办学层次(当时该校是一所成人专科学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因素的考虑,积极向原国家教委申请,终获特批。从1992年至今,中劳院已连续举办劳模本科教育30年,其间,也曾遭遇生源不足的困难,该班学生人数最少时不足10人。但“我要办”及自主管理所产生的“强大影响力”,极大地激发了学校办好劳模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比如,通过调整学习方式(变四年脱产学习为两年脱产、两年业余)、增加招生专业数量及

26、招生类型、为劳模学员争取干部身份等措施,增强劳模报考的积极性。近年来,招生人数持续稳定在50人以上,劳模本科班已成为中劳院的金字招牌(2018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该校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二是劳模进校园活动适合学校自主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劳模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对于学校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劳动教育,是可选项而非必选项。以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劳模精神,在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三八红旗手等其他模范人物身上亦可体现。所以,学校可以请劳模进校园,亦可请其他模范人物进校园。通过劳模进校园可以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但开展劳动教

27、育的方式绝非只此一种。50年代前期,各学校开展的旨在动员毕业生参加生产的劳动教育,除了劳模进校园,还有参观工厂、农场、农业生产合作社、和劳动青年联欢、阅读有劳动教育意义的读物、参加体力劳动等方式。既然劳模进校园活动具有可选择性,何不把选择权交给学校呢?自主是指有选择权的行动9 127,工作内容、工作时间自主是自主的基本要素9 146。中劳院基于劳模、工匠在校园的优势,自主开发了校本思政课程“与劳动模范大国工匠面对面”,现已建成视频公开课,受众甚广。再举一反例,2019年通知要求各高校在2020年1月30日前至少开展三次宣讲活动,此时正值学校年终考评、期末考试的繁忙季。学校迫于上级通知的压力,活

28、动时间不能自主安排,工作积极性和活动效果可想而知。三是学校具备自主管理劳模进校园活动的条件。动机就是内驱力,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是个体积极性的重要源泉10 110-111。学校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线、前沿,学生什么阶段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53大学生劳动教育人员最清楚。学生成长可能或已经遭遇的问题或烦恼就是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一方面,这一需求就是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部驱动力;另一方面,需求与供给精准对接,“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就会增强相关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比如,50年代初期,学校根据毕业生关于参加生产与升学的种种观念误区,邀请不同类型的劳模进校园开

29、展榜样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笔者曾就劳模进校园、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采访中劳院某辅导员。他的回答是:“当然有必要!我们给学生灌输了那么多大道理,这些道理、思想、观点如何落地,劳模进校园,现身说法,会有很强的说服力!我们学院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时,在学生毕业求职、需要把国家需要和个人职业理想较好结合时,都会主动选择并邀请适合的劳模开展相关教育活动。”所以,当“劳模进校园”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有机衔接,就会产生强大的内驱力,从而保证相关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三、在内外结合、以内为主中推动“劳模进校园”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内因才是事物变化的决

30、定性因素。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外因与内因辩证统一关系的经典概括。现代行为科学亦有相似的研究结论:外部诱因奖励“只能带来短期的爆发”9 1,用来提高积极性的“胡萝卜大棒”,却降低了积极性9 2;旨在应对所谓被动、懒惰本性措施的外部管理,有时竟成为改变我们自主管理天性、造成被动、懒惰的力量之一9 126;外部推动寻求服从,内部驱动寻求投入,基于投入的工作或活动更具持久性9 165-166。部分学者似乎对此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为构建长效机制,有学者提出了“把劳模精神进校园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规范性文件”、健全“考评体系”、“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学校和教师要进行表彰奖励”11等属外部推

31、动的措施,而如何调动和发挥学校的主体性作用,则较少涉及。查阅部分学校所做的劳模进校园工作经验总结,很少看到学生的影子、听到学生的声音8 10-21;劳模确实进了校园,但劳模精神是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可供参考的资料就较为有限了。如果没有学校和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参与,“劳模进校园”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相反,如果学校开展相关工作或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源于内部驱动,相关工作或活动就会经久不衰。比如,中劳院劳模本科教育30年薪火不断、上海曹杨二中开展的“走近劳模”活动36年届届相传12。所以,基于学校需要、助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部目的,外部推动与内部驱动相结合,以内部驱动为主,是构建“劳模进校园”长效

32、机制的指导思想,也唯有如此,才能持久深入地推动“劳模进校园”。参考文献:1 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2 程先英.对“新中国十七年劳动教育”的历史考察D.湘潭:湘潭大学,2011.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 王海亮.当代中国劳模精神研究 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5 李红卫.劳模参与“劳模进校园”活动现状的调查J.工会博览,2021(6).6 李红卫.关于开展“劳模进校园”活动的思考基于大学生参与活动现状调研的分析 J.工会博览,2022(12).7 吴沛东.当代大学生劳模精神认知状

33、况分析与培育路径 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8 胡雪春.江苏开展“劳模精神进校园”活动的实践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9 丹尼尔 平克.驱动力 M.龚怡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0 彭丹龄.普通心理学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11 彭维锋.创新探索劳模精神进校园的思想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20).12 易臻真,王洋.以社会实践承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与使命 J.教育发展研究,2019(10).(责任编辑:朱平)54The Increase in Workload of Advisors Due to the Use of Inf

34、ormation Technology-ResearchBased on Grounded TheoryLi Liguo1,3,Cai Wenbo2,Wang Hui1(1 Engineering Training Center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74;2 Teachers College of 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0;3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Science,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Urumqi,X

35、injiang830017)AbstractAbstract: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college management work,but it also causescollege advisors to fac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the overlap of online and offline workload and the en-croachment of leisure time.The phenomenon of electronic hierarchy cau

36、sed by the shaping of informationtechnology applications by the universitys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system;the lack of planning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leads to the repetition and overlap of advisor work online and offline;the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ultiple scenari

37、os brings challenges to college advisors work;thespace-time alien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have destroyed the separationbetween advisor work and leisure time.These are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problem.To optimize this situa-tion,it is necessary to dissolve informat

38、ion barriers in the work of college advisors,rationally plan the con-tent of college student work,scientifically carry out train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by advisors,and strengthen institutional protection for advisors work and rest rights.Key wordsKey words:Information technol

39、ogy;Advisor;Increased workload;Grounded theoryAn Ethical Review of Digital Technology-Enabl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Hong Zhishao(School of Marxism,Wuhan University,Wuhan,Hubei 430071)AbstractAbstract:Digital technology paints a new pictur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

40、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is the source of power to promote its digital transformation.In the process of digitaliza-tion,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and technology evolves from proxy to replica to other,whichto a certain extent impacts established ethical rules.The ethical risks of digital

41、 technology-enabl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re characterized by subject disqualification,relational disorder,and cognitiveimbalance.Technology exists with alien power while serv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Based on an onto-logical perspective,this paper explores the ethical oughtness of

42、the digitaliz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unifying the return to humanism,the goodness of technology,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or-der in order to seek a mirror for their healthy integration and benign development.Key wordsKey words:digital technolog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

43、ion;ethicsExploring the Historical Origin and Enduring Mechanism of Model Workers Entering CampusLi Hongwei(School of Marxism,China University of Labor Relations,Beijing 100048)AbstractAbstract:From the emergency type in the early 1950s to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he early 1990s,andthen to the s

44、ystematization in the new century,grea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onstructing the enduringmechanism of model workers entering campuses,but it is still far from peoples expectations.Based onthe needs of the school and the internal purpose of helping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combination of external promotion and internal driving,with internal driving as the main factor,is the guid-ing ideology for constructing an enduring mechanism for model workers entering campus.Key wordsKey words:labor education;model workers entering campus;enduring mechanism高校辅导员学刊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