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1角色游戏案例:分食物沙池里,妮妮用铲子快速地将沙池表面上的干沙拨开,从底下挖出湿沙,一铲一铲装进一个盆子里,装满后又用铲子将盆里的沙拍紧,再装,再拍紧,直到满满的、紧紧的。然后快速地将盆倒扣下去,小心翼翼地将盆拿起来。“一个蛋糕做好了,”她自言自语道。又用铲刀从中间切开,一分为二。半个铲到一个纸盘里,此外半个铲到另一个纸盘里,一手拿一个盘,走到两个客人老师面前,说“请吃蛋糕吧”。立即,她又做了一个蛋糕,这次她用铲子从中间横一刀,竖一刀,提成了四块,放到四个盘子里,嘴里叫喊“卖蛋糕唻”。指南健康领域子领域动作发展目的3:能使用简朴的劳动工具或用品。P8活动室一角的小餐厅里,妮妮将六颗汤团(
2、木珠子)放在两只小碗里,每只碗里放了3颗,准备给两个小娃娃吃,强强又抱来一个娃娃,说“我的宝宝饿了”。妮妮便从一只小碗里拿出一颗汤团放到另一只小碗里,这时三只小碗里分别是3颗、2颗、1颗,她看了看,又从装3颗的碗里,拿出1颗放到只有1颗的碗里,这时每只碗里都是2颗汤团了。她对强强说:“三个宝宝吃汤团”。案例2 运动游戏:滑滑梯户外场地上,强强从滑梯上坐着滑下来后,便直接从滑道爬上去,没爬两步就趴着滑了下来,他尝试了几次不同的方法往上爬,如两手分别抓住滑道两边双膝跪着爬,弓着身体双脚向上爬,一条腿膝盖跪着另一条腿用脚一次又一次。 他又从楼梯走上滑梯,然后趴下头朝下试图倒着滑,但估量了一下没敢滑,
3、还是正趴着身体向下滑去,感到很满足。 指南健康领域子领域(三)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目的3运动时能注意安全P11案例3: 不断重来,不亦乐乎 下面是活动区里幼儿的自发游戏行为: 建构区:轩轩刚刚搭好了一个高塔,随着一声“地震啦”,便把它推到了;重新又开始搭,这回他是把积木一横一竖搭的,可是刚搭完,一声“爆炸啦”,又推到了。再搭美工区:小宝刚画完一艘船,就用笔涂掉了,嘴里说“沉下去了”。接着又拿出一张纸,再画。画了又画,边画嘴里边念念叨叨的,一共画了四五张关于轮船的画益智区:皮皮用夹子把大大小小各种颜色的圆片片一个一个连起来,说:“一条毛毛虫”,接着就把它拆了,重新用大的圆片和小的圆片分别连接了一条
4、“大的毛毛虫”和一条“小的毛毛虫”,但不久又拆了。第二天他用红色的圆片连了一条“红色的毛毛虫”“一条特别特别长的毛毛虫,1,2,3,4,”他数了一下,“一共用了16个圆片”指南科学领域子领域(二)数学认知目的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5-6岁能发现事物简朴的排列规律,并尝试发明新的排列规律P32。音乐区:录音机循环播放着音乐,几个女孩手拿彩带跳起了“彩带舞”、一会手持短棒跳起了有节奏的“棒操舞”,不一会,同样的音乐声中,几个男孩手拿矿泉水瓶,跳起了“哑铃舞”,天天同样的音乐,但有不同的新舞出现案例4:封闭式投放 纸花 明确任务:按数取物开放式投放 纸花封闭式投放:纸棒开放式投放 封闭式投
5、放:纸花。按数取物开放式投放:纸花。创意制作花、表演、买花卖花、种花(有规律地种按规律排序)封闭式投放:纸棒。按照大小排序开放式投放:纸棒活动区案例:数数 开放式投放观测实录: 在数学区,东东、洋洋、仔仔将开放性材料木夹一个一个接龙地摆放着。忽然,东东说:“我们来玩数数的游戏”,洋洋、仔仔立即附和道:“好呀!” 东东说:“我来数数这堆夹子有多少颗?”他一一相应地用手点数着夹子,1,2,3,4,5-20颗,他将目光投向了我说:“园长妈妈,20颗,对吗?”我笑了笑,反问道:“你们觉得呢?”洋洋立即说:“我来检查检查”,他先点数出10颗夹子放在一旁,又点数出10颗夹子放在另一旁,然后说;“10颗加上
6、10颗等于20颗”。仔仔又抢着说:“我会2个2个地数”,他用按群计数的方式数出了20颗夹子。洋洋又说:“我5个5个地数”,最后也数出了20颗。三个孩子快乐地说,有20颗夹子。 一一相应点数、20的分解,按群计数(2,5)案例5: 夹玻璃珠 操作区:几个男孩在玩弄夹玻璃珠的材料,喆喆向老师告状:“老师,他们几个不好好夹珠子,用手拿着玩。”老师走过去,只见他们把几个碗都倒扣着,手里抓着珠子往碗底里放呢。很气愤地把碗放正说:“好好夹珠子,看谁夹得又快又好。” 孩子们慢吞吞地用筷子把玻璃珠夹到碗里。等老师走后,他们又重新把玩倒扣过来,把珠子往碗底里放,极其小心翼翼地不让珠子掉下来,还数着珠子,看谁放的
7、多。忽然发现老师又向这里走来,赶紧把碗正过来,将珠子放到碗里,离开了操作区。案例5: 一个教师的困惑我发现幼儿总是喜欢一些区域和不喜欢一些区域。令我十分困惑的是,凡是我花了功夫精心创设的活动区环境,却是幼儿却最不感爱好的区域,表现为选择率最低,逗留的时间短。由于我尽也许地将学习目的融入了这些活动区的操作材料中,所以当幼儿不选择这些材料时,我很着急,则不断地引导这个去,引导那个去,由于那是一些很重要的操作活动,是为实现某些必要教育教学目的而设计的。我不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幼儿既实现我们的目的,又能满足幼儿的爱好呢? 案例6:: 动物园的围栏 建构区:圆圆正在用小积木为小动物搭建一个动物园的围栏,围
8、栏两边靠墙不用积木来搭,一边全都用了红色的积木,另一边他用了“红黄红黄红黄的规律来搭,但是搭到最后一段的时候,红色和黄色的积木没有了,他踌躇了一下后,开始不加选择地使用各种颜色随便搭。老师看到了观测记录的核心是观测分析幼儿的发展对个体幼儿单次的观测记录案例1:“编织机”观测时间:2023.10.29观测实录:幼儿B进入美工区,拿起了新投放的材料“编织机”开始“编织”。她先把黄色编织带有序的从上到下的纵向编织好,然后开始从左往右的横向编织起来。她横向编织第一根是以ABABAB的方式编织,直到编了一半7跟左右她都是采用统一的ABABAB的方式编织。老师来到她身旁,拿起一根编织带,一边说:“我想这样
9、编,也许会出来不同样的效果。”一边在编织机上以BABABA的方式编织起来。幼儿B看到老师的编织方式后,她也开始了调整:先编了2根和老师同样的BABABA方式,接着还自己创新编织了3根ABBABB的方式。观测分析:1.老师在发现幼儿一直是以一种方式编织时,以平行指导的方式介入,在“我想这样编”的过程中,用不同样的BABA编织方式,去影响身旁的幼儿B,既没有打断幼儿的操作,又自然的拓展了幼儿的思绪。2.幼儿发明性思维的独特性得到很好的体现。在老师的影响下,孩子模仿了老师以BABABA的方式编织,不仅如此,后来孩子还拓展出了ABBABB新的方式进行编织。对个体幼儿连续的观测记录案例1:磁铁磁性能穿过
10、纸板吗观测对象:文文观测时间:2023.10.29.记录者:李玉玲观测记录:文文是一个慢热型的孩子,很多事情都会经历较长的预热后,才干投入到活动中。今天的活动区时间到了,她来到了聪聪实验室中。其他几个小朋友不久就选到了自己喜欢的材料并开始了自己的猜想与探索,可她还在实验区走来走去,难以选择。我开始关注她看材料的眼神,准备随时介入,帮助她选择材料。只见她的眼光落在了磁铁穿透性的材料盘中,并伸手去摸游戏情境“磁铁钓鱼”中的小鱼。“你喜欢这个实验吗?真有眼光,这个实验里藏了一个大秘密呢。”在我的鼓励下,文文将材料端到了桌子边。“老师,这个怎么玩呀?”文文昂首问道,“你假如不会玩,可以去玩法图中找一找
11、,你会学到它的玩法。”我回答道。文文看了玩法图的提醒,对我说:“我知道了,这个实验要把纸板放在中间,再用磁铁隔着纸板来钓小鱼。”“你猜,中间隔着纸板,磁铁会将小鱼钓起来吗?”我问道。“不会,肯定钓不起来。”文文笑着说。“你能将你的猜想记录下来吗?”我又问道。“可以呀,我觉得不会,我要画个叉。”文文说着便在记录本的表格中记下了猜想。验证的时间到了,只见文文中间隔着一块纸板,一只手拿磁铁,另一只手拿小鱼,小心翼翼的。她慢慢的松开拿小鱼的手,只见小鱼稳稳的贴在纸板上。文文的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啊,小鱼吸起来了,小鱼吸起来了。”她兴奋地喊了起来。接着,她在中间放了两块纸板,小鱼还是被吸了起来,一直放到
12、了十七块,小鱼还能被磁铁吸起来。文文特别快乐,她把这个发现迫不及待地告诉了我。“文文,你觉得假如中间再增长纸板,小鱼还能被吸起来吗?”我继续问道,“能,肯定能被吸起来的。”文文坚定地回答。“不会的,都这么厚了,肯定吸不起来了。”旁边的琬宜凑过来说道。文文还想继续实验,可是活动结束时间到了。文文快速地把自己发现的“中间放十七块纸板,磁铁能穿过纸板把小鱼吸起来”的秘密记在了记录本中。“明天你乐意再继续试吗?你乐意去发现中间到底能加入多少块纸板吗?”我问道,文文快乐地说:“我乐意,明天我一定要接着试。”分析:儿童的学习方式、过程、结果(分析材料环境、教师的应对策略)。本次活动,文文从无从选择材料,到
13、选择、坚持一直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让我深深感慨,也引发了我对科学活动区活动的思考。1.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的收获。在本次活动中,文文通过老师的引导,获得了关于磁铁具有穿透性的科学概念。在活动中,孩子获得了关于磁铁可以通过17张硬纸板还能吸起小鱼的感性经验,在孩子自己的操作中,她被自己的发现一次次表露出惊讶的神情,看得出她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历着一次次成功的体验。2. 通过对文文的观测,看活动区材料的调整。经历了这次活动案例,看了文文的操作,不仅引发了我对材料的再次思考。孩子已经发现了磁铁的磁性可以穿过硬纸板,那还能穿过其他介质吗?如塑料板、玻璃板、木块等?所以,为了引发孩子更进一步的探索,我准备增长
14、相关的材料,为孩子更进一步的探索提供支持。3. 从本次活动,也发现科学活动区中师幼互动的重要性。科学活动区与其他区不同,老师必须知道孩子是否明确了所选材料的科学问题,这样才干有目的的引导孩子大胆猜想,实验验证、发现秘密、交流分享;这样才干故意识地培养孩子像科学家那样经历探究、经历学习。因此,在科学活动区中,我们的师幼互动就要非常注意策略。第一,要通过观测发现孩子对材料及科学问题的把握;第二,要通过对话交流,引导孩子经历猜想、验证、发现和分享的环节;第三要通过互动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在案例中,老师通过与文文的互动,让这个原本慢热型、专注持久性较弱的孩子,因自己的每一次发现而眼睛发光,让她在科学活
15、动区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感,同时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指南科学领域子领域(一)科学探究目的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5-6岁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求问题的答案P28.案例3:语言发展活动区观测记录表(一) 幼儿姓名: 班级: 活动名 评价观测日期阅读区(用简要符号及文字记录)视听表演区(简要符号及文字记录)语言创作区(用简要符号及文字记录)观测者评价:指幼儿进入区角后的表现情况记录。(用符号+文字记录)积极: 专注:(并记录连续时间:以分钟为单位) 投入:积极自信: 大胆表现: 善于合作:对单个区域的观测记录案例1:小班益智建构活动区案例观测时间:2023年5月10日上午10:0010:30观测区域:建构区
16、宝宝之家观测目的:1. 幼儿能否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进行搭建。2. 继续巩固区域规则。材料提供:形状各一的积塑片、泡沫积木、圆柱插塑玩具及废旧纸盒。观测实录:上午10点,幼儿进入宝宝之家进行建构活动,活动前教师向幼儿介绍进区规则:搭建积木时不能超过自己的身高;可尝试模仿墙面的图示进行搭建;活动结束时看图例送玩具回家。接着幼儿开始选择材料进行搭建。张诗扬、钱新吉、彭承至一起用泡沫积木进行延长、垒高搭建房子,钱新吉小朋友尝试用积木搭建窗户。林子骞、徐富丹阳小朋友很随意地用纸盒从原地搬到另一个地方并垒高,垒高的纸盒没有超过自己的身高。徐阳华小朋友刚开始是手拎小桶的,玩了一会儿,她开始加入到钱新吉、
17、张诗扬、彭承至的队伍中尝试和他们一起建构房子。冉茹月、牟凌锌、刘彦君三个小朋友用圆柱体插塑进行搭建,在搭建过程中,刘彦君小朋友、冉茹月小朋友觉得搭建的房子总是站不稳,尝试把圆柱插塑分开,重新搭建,但是不成功,因此放弃了这个搭建活动。观测分析:1. 幼儿可以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尝试进行搭建,通过幼儿的搭建作品,了解大部分幼儿已初步掌握了垒高、延长的基本技能。2. 本来在区域活动中破坏意识较强的钱新吉、彭辰吉、徐富丹阳小朋友逐渐开始和谐的合作。3. 幼儿在搭建纸盒时只会变化位置和垒高,不可以有目的的搭建。因素是幼儿生活经验欠缺,教师指导也不到位。4. 力气大的幼儿可以分开圆柱插塑玩具,但大多数幼儿不
18、能拆开,因此该玩具运用率较低。指导措施: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可以以幼儿熟悉的主题(如娃娃家)逐步地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交流、尝试着搭建。1. 由于小班幼儿小肌肉发育不够完善,驾驭圆柱形积木比较困难,建议更换,增长泡沫积木的数量。2. 可多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如布娃娃等,以此提高幼儿的搭建爱好。3. 小班幼儿的搭建技能还比较薄弱,在以后的活动中可故意识地训练幼儿垒高、围拢、延长、盖顶的基本技能,只有掌握了搭建技能,幼儿的搭建水平才会不断提高。案例2:语言发展活动区观测登记表(一)观测日期被观测幼儿班级观测教师活动名称观测实录现象分析教师回应策略对单个区域连续的观测记录案例1:皮鞋美容坊观测时间:202
19、3.10.28-2023.11.5(一)“黑鞋油”观测实录:皮鞋美容坊开张前,老师对擦鞋进行了基本的培训:擦鞋四环节:牙刷沾水刷鞋面的泥擦干水分挤鞋油用刷子来回刷。皮鞋坊开张了,孩子们很积极的来到皮鞋坊擦鞋。可是不一会儿,就有顾客来“投诉”:老师,你看我的白运动鞋被他擦成黑色了;老师,我的红皮鞋也被擦花了本来,孩子们用黑色鞋油不仅擦黑皮鞋,还擦了其他的鞋子。观测分析:1.孩子对各色鞋油的特点、对鞋子的材质都不是很明确。2.老师培训的擦鞋四环节不够细致。3.材料调整:将鞋刷把手贴上各色,不同鞋油用不同鞋刷;鞋油分颜色摆放。4.开展相应活动:(1)结识鞋子的材质和鞋油的关系有的鞋是用皮正面做的可以
20、擦鞋油;有的鞋用皮的反面做的叫反皮,不能擦鞋油,只能用专门的反皮喷雾进行护理;有的鞋用布做的叫布鞋,布鞋不能擦鞋油,也不能沾水;有的运动鞋上有网布,是用涤纶面料做的,不用擦油(2)结识鞋油鞋油按颜色分,不同颜色擦不同色的皮鞋。白色是万能色,什么颜色都能擦。幼儿发展:在开展了相应的活动,材料也进行及时的调整后,我们发现孩子们都知道用相应颜色的鞋油擦鞋,有的鞋子是不擦鞋油,只擦灰尘。(二)“妙用鞋套”观测实录:幼儿B穿了一双黑色的单鞋,前面有一根装饰。幼儿A正在给幼儿B擦鞋油,擦到前面的装饰条时,问题出现了“鞋刷宽,装饰条窄”,不仅装饰条上了鞋油,装饰条旁边的白色袜子上也上了黑鞋油。幼儿B“哎呀”
21、一声尖叫,“我的袜子”。幼儿A急忙道歉“对不起,对不起。”老师蹲下问到:“擦鞋时,怎么才干保护我们的袜子呢?”幼儿A:“要小心一点慢慢擦。”老师又追问:“万一,慢慢擦也会擦到呢?”幼儿B说:“擦鞋时干脆把袜子脱了擦。”老师回应到:“这个方法不错,可是冬天很冷也要脱了擦?”幼儿A:“我想到一个不脱袜子的方法。在袜子上套个口袋,鞋油只会擦在口袋上,擦完鞋就把口袋取掉。”“这个方法好象真的不用脱袜子哟。”老师肯定的说。幼儿B接着说:“我们活动区里有鞋套,干脆用鞋套来代替口袋吧。”“好好!”说完,幼儿B拿来一个鞋套,套在还没擦的那只脚的袜子上。等幼儿A擦完一看,虽然鞋套上有黑鞋油,可是一脱下鞋套,果然
22、白白的袜子一点都没有黑。观测分析:1.老师用质疑的方式,调动孩子自己去解决出现的“鞋油擦在袜子上”的问题。2.幼儿随机应变能力很强,可以调动以往经验来解决问题;可以找到替代品进行运用。3.教师的应对策略(1)将幼儿的新方法在活动区结束的评价环节进行推广。(2)擦鞋环节图增长穿鞋套的环节,活动区增添鞋套。(三)“邀请客人”观测实录:皮鞋坊的工作人员擦鞋越来越好,越来越快,以致于一会儿工夫,参与区角的人员全都擦完鞋没有事情了。幼儿C跑到老师面前:“我们没有顾客了?”老师:“怎么办?”“我们可以去邀请其他的人吗?”幼儿C说。老师肯定的说:“当然可以,这个方法想得好。”于是,幼儿C先到最近的结构角去邀
23、请顾客“你来皮鞋坊擦鞋吗?”结构角的孩子正玩的欢,看了他一眼,没有理睬,接着在建构。幼儿B看了看教室里,径直走到教室里自己好朋友正在玩的语言角,对着好朋友说“我给你擦鞋吧?”“好呀!”好朋友批准了。幼儿B欣喜的把好朋友牵到皮鞋坊,为他擦鞋。观测分析:1.孩子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会及时调整行为解决问题:发现自己区角的都擦完鞋就没有顾客了,想到自己去邀请顾客;发现自己的好朋友本来在语言区游戏,当自己邀请受阻时,立即想到好朋友来当顾客。2.孩子交往能力比较弱:邀请的语言单一“你来皮鞋坊擦鞋吗?我给你擦鞋吧?”,没有宣传自己。4. 教师的应对策略:(1)拓展幼儿交往方法。鼓励幼儿讨论邀请顾客时,丰富自我
24、宣传的方法。“我的皮鞋擦得很亮!”“我很会擦鞋,你可以看看XX的鞋,那就是我擦的。”(2)扩散幼儿交往方式:除了邀请顾客到皮鞋坊擦鞋,还可以提着鞋箱上门服务。指南社会领域子领域(一)人际交往目的2能与同伴和谐相处5-6岁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p21。案例2:变色投放材料幼儿活动情况教师观测与指导教师第一次提供的材料有:卫生纸、黑墨水、红墨水、两个剪掉一半的一次性杯子。观测幼儿自主探索情况。第一次探索:幼儿将黑色墨水倒进红色墨水中,这时墨水的颜色发生了变化。“除了可以用两种墨水以外,还可以用卫生纸。”第二次探索:将纸捏成球状,放入墨水中,这时纸球会变色,杯子中的墨水会变少。“卫生纸还可以
25、怎么玩?”第三次探索:幼儿将卫生纸撕成条状,将纸插入装有两种墨水的杯子里。幼儿会很惊奇地发现,墨水会爬到纸上来。“要是卫生纸再多一些,墨水还会爬上去吗?”第四次探索:用卫生纸捏成纸棒,然后分别插入两种颜色中,发现颜色仍然会爬到纸棒上。“你能想办法变成两种颜色吗?”教师第二次提供的材料有:用卫生纸自制的白花若干、黑墨水、红墨水、两个剪掉一半的一次性杯子。观测幼儿自主探索情况。第一次探索:幼儿先将“白色的花”插在黑色墨水里,这时花梗上立即就能看见黑色的墨水往上爬。爬到花梗一半的时候,幼儿又将有黑色墨水的花梗放到红色的墨水里,观测到红色墨水也会往上爬,但是两种颜色会互相融合在一起,颜色很不好看。黑色
26、墨水较多。“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了很不好看,能有别的办法把它们分开吗?”第二次探索:幼儿也是用同上的方法,但是先将花梗插入红色墨水中,等红色墨水爬到花梗一半时,再将花梗插入黑色墨水中。得出来的效果都不是很抱负。由于幼儿没有更多经验作为支撑,这时幼儿不太乐意继续探索,爱好有所减弱。教师介入,提出问题。再次激发幼儿探索的爱好。“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能让这朵白色的花变成两种颜色呢?”幼儿根据教师第二次提供的材料进行探索第一次探索:有了以上的经验以后,幼儿将装有墨水的两个杯子并排放在一起,将花梗分开插入两个杯子里,但是插入的时间不一致(先插入红墨水的杯子中)。过一段时间后幼儿发现,花有两种不同的颜色,但是红色
27、较多。“假如同时将花梗插入两种墨水中,又会发生如何的变化呢?”第二次探索:幼儿将花梗同时插入两种墨水中,并仔细地观测。最后发现:花会变成两种不同的颜色。具体操作过程1. 如图3-4所示,将装有两种墨水的杯子并排入在一起。2. 如图3-5所示,把自制好的白花的两个花梗分别同时插入杯中。3. 如图3-6、3-7、3-8所示,细心观测变化。延伸活动1.投放不同材质的纸,让幼儿自制成花以后,用同样的方法变出双色花,并比较不同的纸吸水的快慢,进一步感知不同的纸的毛细显现。2.投入吸管、塑料小棒、粉笔、毛巾、面条、冰棒棍等材料,让幼儿探索哪些物品有毛细管。反思体会1. 幼儿自主操作情况(1) 幼儿能根据自
28、己的经验玩所提供的材料,乐意将自己想到的操作方法展示给别人,能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想出解决的方法。(2) 提供的材料表面并不存在多大的联系,所以孩子在自主操作时不能将所有材料同时进行运用。(3) 教师在幼儿自主操作中的引导紧紧围绕活动所要达成的目的进行。(4) 在操作中对产生的现象很感爱好。(5) 幼儿在操作过程中想象力不够丰富,假如教师不给予适当的引导,幼儿会不久失去继续探索的爱好。2. 实验过程中的教师与幼儿(1) 幼儿能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2) 在很多次不断地探索后,幼儿发现了水能沿着卫生纸渗透上升(即毛细现象)(3) 实验中会有失败,但是幼儿可以从失败中获得成功。(4) 幼儿可以不断地发现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充足地运用。(5) 教师要根据幼儿自主操作的情况,提出适当的建议,引导幼儿更好地发现其中存在的科学现象,并产生继续探索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