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市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
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
安全评价报告
XXXX安全评价股份有限公司
XXX‐(国)‐XXX
2015年06月12日
XX市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
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
安全评价报告
法 定 代 表 人:XXX
技 术 负 责 人:XXX
评估项目负责人:XXX
2015年07月08日
(评价机构公章)
前 言
为了配合XX市政府对XX区XX镇垃圾处理场污染村整体搬迁工作,解决搬迁村新址的用水,XX市XXXXXX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进行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以下简称“该项目”)地点位于XX区XX镇河之口,设计起点在XX镇油城一路往高州方向原有DN300供水管接水,沿石公线西侧,至河之口西排安置区,全程铺设一条DN300供水管,长度总计共2438米。该项目是从油城一路往高州方向至石公线河之口西排路口路段西侧开挖施工,并安装自来水管道。
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该项目属于涉路施工活动,所涉公路为省道。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八条的规定,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因此,受建设单位委托,XXXX安全评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对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进行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
为此,XX公司成立了该项目的安全评价工作组。安全评价工作组对该项目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并实地调研,组织相关专家论证后,根据《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和《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西》(JTG/T B05~2004),编制了《XX市XXXXXX科技有限公司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报告》。
本报告用于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申请之用。
目 录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
1.1评价目的 1
1.2评价依据 1
1.3评价内容 3
1.4评价方法 3
1.5评价过程 3
第二章 工程概况 5
2.1项目概述 5
2.2设计方案概况 6
2.3施工方案概况 7
2.4现场情况调查 10
2.5自然地理特征 12
第三章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简介 14
3.1评价单元的划分 14
3.2评价方法简介 14
第四章 设计安全评价 16
4.1设计方案评价 16
4.2设计安全符合性分析 17
4.3交通安全评价 21
4.4评价小结 22
第五章 道路安全评价 23
5.1地质和环境条件分析 23
5.2对公路影响分析与评价 23
5.3对公路附属设施影响分析与评价 25
5.4对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其它建(构)筑物影响分析与评价 26
5.5评价小结 27
第六章 施工安全评价 28
6.1施工方案评价 28
6.2施工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评价 34
6.3施工阶段风险评估 36
6.4施工现场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 40
6.5施工过程劳动条件、作业环境评价 42
6.6评价小结 45
第七章 总体评价 47
7.1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 47
7.2标准规范符合性评价 52
7.3评价小结 54
第八章 建议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 56
8.1施工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56
8.2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58
8.3管道穿越公路施工对策措施 60
8.4施工过程管线保护措施 61
8.5施工过程周边建(构)筑物保护措施 62
8.6特殊地段施工技术措施及管道施工降水措施 64
8.7施工注意事项 65
第九章 综合结论和建议 66
附 件
一、建设单位证照
二、设计单位证照
三、施工单位证照
四、施工组织方案
五、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方案图
—III—
XXX市XXX区X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报告
第一章 编制说明
1.1评价目的
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规定,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依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八条规定,申请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根据上述要求,受建设单位委托,XX公司对该项目进行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安全评价。
1.2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9号)
(3)《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
(4)《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
(5)《广东省公路条例(修正)》(2012年7月26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5次会议)
(6)《路政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令笫2号)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8)《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
(10)《安全评价通则》(AQ 8001-2007)
(11)《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西》(JTG/T B05-2004)
(1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1年版)》(GB 50014-2006)
(13)《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138-2000)
(14)《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15)《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
(1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17)《给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246-2008)
(1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
(19)《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2006年12月)
(20)《地下管线非开挖铺设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程 第2部分:顶管施工》(DB11/T 594.2-2014)
(21)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资质证照以及项目相关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及其它未列入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1.3评价内容
(1)对涉路施工工程与公路有关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价,评价其与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以及其对正常交通运行的相关影响。
(2)对涉路施工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评价,评价其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安全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周全性,应急预案的完备性,以及实施方案对正常道路交通安全的相关影响。
(3)分析该项目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分析该项目对公路、公路附属设施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该项目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安全风险,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
1.4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对照检查,并以设计、道路、施工安全等进行分析,找出该项目对所涉公路的结构及配套设施、通行能力影响及施工过程、运营期的交通安全风险,作为预防事故的一种手段。
1.5评价过程
前期准备
相关标准规范、技术文献
现场勘察
安全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评价结论
编写安全评价报告
安全评价程序图
第64页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项目概述
为了配合XX市政府对XX区XX镇垃圾处理场污染村整体搬迁工作,解决搬迁村新址的用水,XX市XXXXXX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进行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以下简称“该项目”)地点位于XX区XX镇河之口,设计起点在XX镇油城一路往高州方向原有DN300供水管接水,沿石公线西侧,至河之口西排安置区,全程铺设一条DN300供水管,长度总计共2438米。该项目是从油城一路往高州方向至石公线河之口西排路口路段西侧开挖施工,并安装自来水管道。该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区域见下图:
该项目施工路段示意图
暂无
该项目所在地理位置区域图
该项目的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情况见下表: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情况一览表
单位类别
单位名称
资质
备注
建设单位
XX市XXXXXX科技有限公司
再生资源利用技术研发;水洗筛选加工;土石方工程;销售:沙石。
--
设计单位
XX市城建设计院
市政行业(排水工程、道路工程、给水工程)专业乙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乙级。
符合该项目设计资质要求
施工单位
XX市自来水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城市道路、桥梁工程。各类给排水工程;燃气、热力工程;各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程。
符合该项目施工资质要求
2.2设计方案概况
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土方开挖、基础处理、管道安装、管道防腐、附件安装、管道试压、冲洗消毒、土方回填等。XX市城建设计院作为该项目的设计单位,出具了该项目的设计方案(图纸),详见附件《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方案图》。
设计管道安装:
(1) 供水主管的覆土深度(顶管至地面)为0.8米;
(2) 本工程所有阀门都要砖砌筑阀门井;
(3) 本工程中供水管DN表示为K9级球墨铸铁铁管(T型滑入式橡胶圈接口),球墨铸铁管采用标准管件连接,球墨铸铁管与钢管采用法兰连接;供水管D表示为直缝焊接钢管,直缝焊接钢管采用焊接连接;供水管DN表示为PE管;
(4) 管沟采用人工开挖,管线平面及高程布置在放线和铺设时,如发现与已有管线等设施有矛盾,要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做好保护原有设施的安全保护措施,未经设计者及有关部门同意不得损坏。
2.3施工方案概况
该项目施工单位为XX市自来水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其出具了《施工 组织方案》详见附件。计划用60个日历天内完成,即从2015年7月10日至2015年9月8日。
工程特点及难点:
(1)管道要穿越公路水沟、电力、通信电缆等,在土方开挖前需与各相关部门联系,尽量更多地了解各种地下设施的情况,在开挖过程中需小心谨慎,保护好原有地下设施,如发现与已有地下设施矛盾时,需及时向设计部门反映,研究解决办法,作出设计变更。
(2)在开口接水部分,管道开口接水在油城一路原有DN300主管开口作业。因此对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保证开口质量,确保开口一次成功。
(3)石公线车流量大,在此施工除了会引发交通拥堵外,对施工人员和行驶车辆的安全也构成潜在威胁,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将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对正常交通的影响减小到最小,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包括:人员安排、机械设备调配、材料采购)
(2)土方开挖(包括:破水沟、砼,机械挖土、人工整平)
(3)基础处理(包括:回填150毫米的河砂)
(4)管道安装(包括:钢管、球墨管安装)
(5)管道防腐(包括:外防腐:采用环氧煤沥青涂料、一底三油一布;内防腐:采用无毒饮水舱内防腐材料)
(6)附件安装(包括:闸阀、伸缩器、水表组、法兰片安装)
(7)管道试压(分段试压、工作压力1.0MPa)
(8)冲洗消毒(投入漂白粉,保证管道中氯离子浓度不低于20mg/L,并浸泡24h来消毒、用清洁水来冲洗)
(9)土方回填(包括:砼路面修复,土方分层回填夯实)
2.3.1疏通交通措施
(1)自来水管道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特点
1)道路的通行能力降低
需施工的道路须占用应急车道施工,这样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半幅路面的交通,使道路的通行能力下降。
2) 交通状况混乱
由于道路变窄造成人车争道,再者,施工时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类型复杂,车辆相互混杂,加上不文明行车,都会造成交通秩序混乱。
(2)施工过程中的交通控制
1)交通控制的整体思路
为了切实做好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的交通控制,保证道路通畅,预防事故发生,首先应在思想上充分认识,宣传上广泛发动,施工前做好预防,施工过程中高度注意。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好应对措施。
2) 做好宣传工作,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期施工。
上下班时间车辆比较多,管道施工尽可能避开该时间段施工。我们的宣传可以通过媒体发表公开信息,如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公开发表施工通告,提醒驾驶员注意。
2.3.2施工标志设置方案
做好交通警示,保证道路畅通,参照«道路施工安全设施设置示例的要求,对施工路段设置交通警示牌。
(1)在施工路段前方1000米位置设置一块标有前方施工的指示牌。
(2)在施工路段前方300米位置设置一块标有前方施工的指示牌。
(3)在施工路段前方150米位置设置一块道路变窄的三角警告牌;
(4)在施工路段前方150米位置开始用锥形筒围闭公路施工路段,并围闭过施工地点;
(5)在施工路段前方30米位置设置一块标有道路施工的警告牌。
2.3.3施工围蔽方案
XX市XX区XX镇河之口西排安置区供水工程是从油城一路往高州方向至石公线河之口西排路口路段西侧开挖施工,并安装自来水管道。工程是进行分段施工,完成一段施工后,再进行下一段施工,施工时有施工车辆临时占用公路一侧的应急车道。因临时占用应急车道,因此当天施工前,先用锥形筒和安全警示带围闭当天施工区域,做好安全围闭措施后,才能进行施工作业,施工完毕后,立即清理场地,保证路面清洁和道路畅通,另外在管沟开挖处和管道安装时要用安全警示带包围施工区域,并设专人负责安全围闭措施落实,确保施工安全。
2.3.4交通安全保障措施
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
(1)按公路部门的有关规定设置警示标志标牌,包括: 施工告示标志、 限速标志、 禁止超车标志、 分流导向标志。
(2)施工期间,在设置各种标志和措施后,指定专人对施工路段 1KM 内所设行车警示标牌进行巡视,发现遗失和损坏时及时进行处理,确 保施工期间的道路交通安全。
(3)夜间施工挂警示灯,所有人员必须穿反光防护背心。
2.4现场情况调查
XX公司安全评价工作组于2015年07月对该项目进行了现场踏勘,查阅并收集项目资料。该项目踏勘情况如下: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该项目踏勘现场照片
2.5自然地理特征
(1)地理位置
XX区位于广东省西西部的粤西地区,隶属于XX市,因地处原XX县(今主体分属高州市、XX区)之西部而得名。地处于东经110°44′—110°58′和北纬21°32′- 21°49′之间,东毗电白,西邻吴川,西接化州,北连高州。。
(2)气候环境
该项目所在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属西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日照年平均1945.3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109385.2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2.8℃,最高温度为37.6℃,最低温度零下1.5℃。1月平均气温为15.1℃,7月平均气温为28.4℃,年温差明显,为13.3℃左。
XX区年积温约8176℃,无霜期361天。年均降雨量为1892.7毫米。降雨年际变化大。相对出现干湿季,雨季为4月—9月,以西风为主;旱季10月至次年3月。
第三章 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简介
3.1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涉路施工项目的构成和特点,结合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将整个工程项目划分为四个评价单元:设计安全评价单元;道路安全评价单元;施工安全评价单元;总体评价单元。
3.2评价方法简介
(1)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辨识出潜在的危险性。其目的是早期发现系统的潜在危险因素,确定系统的危险等级,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这些危险因素发展成为事故,它是由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经过分析、讨论实施的。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见下表: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级别
危险程度
可能导致的后果
Ⅰ
安全的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失
Ⅱ
临界的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致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Ⅳ
灾难性的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2)安全检查表(SCL)
安全检查表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安全检查表是由一些对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和作业情况熟悉并富有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经验的人员,根据法规、标准制定检查表,并对模拟装置进行现场(或设计)检查,可预测建设项目在运行期间可能存在的缺陷、疏漏、隐患,并原则性的提出装置在运行(或工程设计、建设)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所述,该项目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及评价方法见下表:
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一览表
评价单元
主要内容
评价方法
设计安全评价单元
设计安全性评价
PHA、SCL
道路安全评价单元
道路安全性评价
PHA、SCL
施工安全评价单元
施工安全性评价
PHA、SCL
总体评价单元
总体符合性评价
PHA、SCL
第四章 设计安全评价
4.1设计方案评价
该项目的设计单位为XX市城建设计院,根据“2.1项目概述”可知,XX市城建设计院符合该项目设计资质的要求。
根据“2.2设计方案概况”以及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可知,该项目满足管道的相关设计原则及要求,具体如下:
(1)该项目的总体设计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执行,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广东省公路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2)该项目的总体设计采用了给排水管道工程行业以及涉路施工活动的相关标准规范、技术规程,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1年版)》(GB 50014-2006)、《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138-200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给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 246-2008)、《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 61-2003)等标准规范、技术规程的要求。
(3)管渠平面位置和高程,根据地形、土质、地下水位、道路情况、原有的和规划的地下设施、施工条件以及养护管理方便等因素综合考虑而确定。管沿城镇道路敷设,并基本与道路中心线平行。管渠高程设计除考虑地形坡度外,还考虑了与其它地下设施的关系以及接户管的连接方便。
(5)管渠材质,管渠构造,管渠基础,管道接口,应根据水质、水温情况、断面尺寸、管内外所受压力、土质、地下水位、地下水侵蚀性、施工条件及对养护工具的适应性等因素进行选择与设计。
(6)管渠采用铸铁管以及P管。建议管渠、接口及附属构筑物采取相应的防腐蚀措施。
(7)水管渠系统的设计,以重力流为主,不设或少设提升泵站。当无法采用重力流或重力流不经济时,可采用压力流。该项目设有提升泵站。
(8)管渠系统中,在排水泵站和倒虹管前,宜设置事故排出口。
(9)管道布置力求符合地形变化趋势,顺坡排水,线路短捷,减少管道埋深和管道迂回往返, 降低工程造价, 确保良好的水力条件。
(10)在设计充满度条件下,重力流水管道最小设计流速不小于0.6m/s。
(11)合理确定的管道坡度,既能满足最小设计流速的要求,又不使管道的埋深过大。
(12)确定合理的管道埋深。
4.2设计安全符合性分析
根据《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定检查表,检查分析该项目设计安全符合情况。见下表:
设计安全检查表
序号
检查依据
检查内容
检查情况
结论
1.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保障公路运行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以及公路发展的需要,组织交通运输、国土资源等部门划定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
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为:
(一)国道不少于20米;
(二)省道不少于15米;
(三)县道不少于10米;
(四)乡道不少于5米。
属于高速公路的,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从公路用地外缘起向外的距离标准不少于30米。
公路弯道内侧、互通立交以及平面交叉道口的建筑控制区范围根据安全视距等要求确定。
该项目拟敷设的管道位于所涉公路的公路建筑控制区的范围内,已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的规定向公路管理机构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申请及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
符合
2.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五条
禁止损坏、擅自移动、涂改、遮挡公路附属设施或者利用公路附属设施架设管道、悬挂物品。
该项目未损坏、擅自移动、涂改、遮挡公路附属设施或者利用公路附属设施架设管道、悬挂物品。对于因施工需要不得不临时破坏的附属设施,按原标准恢复或修复。
符合
3.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六条
禁止破坏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物。需要更新采伐护路林的,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经批准方可更新采伐,并及时补种;不能及时补种的,应当交纳补种所需费用,由公路管理机构代为补种。
该项目对于涉及破坏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物,按相关规定修复还原。
符合
4.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七条
进行下列涉路施工活动,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一)因修建铁路、机场、供电、水利、通信等建设工程需要占用、挖掘公路、公路用地或者使公路改线;
(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桥梁、渡槽或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三)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架设、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四)利用公路桥梁、公路隧道、涵洞铺设电缆等设施;
(五)利用跨越公路的设施悬挂非公路标志;
(六)在公路上增设或者改造平面交叉道口;
(七)在公路建筑控制区内埋设管道、电缆等设施。
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已向公路管理机构提出申请。
符合
5.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八条
申请进行涉路施工活动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下列材料:
(一)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技术评价报告;
(三)处置施工险情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公路管理机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2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征得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同意;涉及经营性公路的,应当征求公路经营企业的意见;不予许可的,公路管理机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已按规定向公路管理机构提交材料。
符合
6.
《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第二十九条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许可的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作业,并落实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防护措施。
涉路施工完毕,公路管理机构应当对公路、公路附属设施是否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以及施工是否符合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进行验收;影响交通安全的,还应当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验收。
涉路工程设施的所有人、管理人应当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工程设施不影响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
该项目的建设单位已制定设计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作业安全,并已采取保障公路、公路附属设施质量和安全的防护措施。
符合
7.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9.5.1条
电信线、电力线、电缆、管道等均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不得妨害公路交通安全和人员安全,并不得损害公路的构造和设施。
该项目的管道未侵入公路建筑限界,未妨害公路交通安全的人员安全,未损害公路的构造和设施。
符合
8.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第9.5.4条
管道与各级公路相交叉且采用下穿方式时,应设置地下通道(涵)或套管。通道或套管应按相应公路等级的汽车荷载等级进行验算。
该项目的敷设方式符合要求。
符合
9.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第6.6.1条
公路建筑限界是为了保证公路上规定的车辆正常运行与安全,在一定宽度和高度范围内,不得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在公路横断面设计中,公路标志、护栏、照明灯柱、电杆、管线、绿化、行道树以及跨线的梁底、桥台、桥墩等的任何部分不得侵入公路建筑限界之内。
该项目的管道未侵入公路建筑限界,未妨害公路交通安全的人员安全,未损害公路的构造和设施。
符合
10.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第12.1.7条
交叉工程应根据公路功能与使用要求,事先同有关部门协调,处理好与铁路、乡村道路、输油管道、输气管道等规划、工程衔接的相互关系。妥善处理因修建或改建所引起的干扰问题。
已与相关部门单位协调沟通。
符合
11.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第2.1.1条
城市工程管线宜地下敷设。
该项目的管道沿公路和穿越公路敷设。
符合
12.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第2.1.3条
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要符合下列规定:
(1)应结合城市道路网规划,在不妨碍工程管线正常运行、检修和合理占用土地的情况下,使线路短捷。
(2)应充分利用现状工程管线。当现状工程管线不能满足需要时,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后,可废弃或抽换。
(3)平原城市宜避开土质松软地区、地震断裂带、沉陷区以及地下水位较高的不利地带;起伏较大的山区城市,应结合城市地形的特点合理布置工程管线位置,并应避开滑坡危险地带和洪峰口。
(4)工程管线的布置应与城市现状及规划的地下铁道、地下通道、人防工程等地下隐蔽性工程协调配合。
该项目的管道综合规划符合规定。
符合
13.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第2.2.1条
严寒或寒冷地区给水、排水、燃气等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确定管线覆土深度;热力、电信、电力电缆等工程管线以及严寒或寒冷地区以外的地区的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地面承受荷载的大小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
注:10KV以上直埋电力电缆管线的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0m。
该项目的管道埋深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符合
14.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第2.2.2条
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电信电缆、给水输水、燃气输气、污雨水排水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
该项目的管道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符合要求。
符合
1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第2.2.7条
沿铁路、公路敷设的工程管线应与铁路、公路线路平行。当工程管线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方式布置;受条件限制,可倾斜交叉布置,其最小交叉角宜大于30°。
符合要求。
符合
16.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第1.0.3条
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符合要求。
符合
经分析,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布局与方案选择合理,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4.3交通安全评价
根据“4.1设计方案评价”、“4.2设计安全符合性分析”可知,该项目总体设计布局与方案选择合理。为确保建设施工过程以及建设完工后,该项目对所涉公路的交通安全不受影响,该项目制定了交通安全保障措施,交通安全保障措施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同时,还提出了如下交通安全措施:
(1)项目施工时,配备安全责任心强的专职交通维护人员,指定带班人员,维护交通安全。
(2)对交通维护人员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与交警部门联系,对交通维护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在掌握基础业务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3)交通维护人员职责。负责指挥、疏导车辆、行人有序通过通道,确保通道交通安全。负责设置临时封道、改道交通标志、施工标牌的设置。负责管理、维护设置在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志、标牌,确保正常使用。做好施工路段车辆疏导工作。负责处理在通道区域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履行其他应予承担的职责。
(4)建立值班记录和交接班制度。当班人员必须详细记录本班的安全状况,认真履行交接班签字手续。
(5)车辆、行人通行规定。车辆和行人应按照规定的路线行进,不得反道行驶。机动车辆通过施工路段时的时速应加以控制。车辆、行人较多时,值班人员应组织指挥有序通过。特殊情况下,与交警、路政管理部门联系,请求帮助、指导和支援。
(6)施工区域已设计设置施工警告栏及限速牌、锥形交通路标等安全设施,夜间施工有反光或施工警告灯号,施工期间指派专人管制交通。
(7)加强施工期间交通管理设施设置。为保证施工路段的交通顺畅,不发生堵车及交通安全事故,结合该项目实际情况,在施工期间,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施工作业区,用彩旗进行围拉、围挡。
(8)正常运营期间交通管理设施设置。根据主路的等级、交通量及运行速度等因素确定交通管理方式。施工完毕后,应按照国家相关规范标准,设置完善的交通标志标线,以确保所涉公路的交通安全。
(9)加强施工管理措施。施工和维护作业应按国家和交通行业有关要求进行交通组织,尽量减少涉路工程作业对交通流量和交通安全的不利影响。
综上所述,该项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在该项目建设施工过程和建设完工后,对所涉公路的交通安全影响较小,在严格控制人、车、路等因素情况下,交通安全风险可接受。
4.4评价小结
该项目的设计方案符合《公路安全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3号)、《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 50289-98)等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该项目应严格执行并落实设计方案,施工单位在采纳并完善设计提出的施工要求和注意事项后,该项目的设计能够达到安全要求,对所涉公路及其附属设施等影响较小,风险可接受。
第五章 道路安全评价
5.1地质和环境条件分析
(1)气象情况
该项目所在位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带,属西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日照年平均1945.3小时,太阳年总辐射量109385.2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2.8℃,最高温度为37.6℃,最低温度零下1.5℃。1月平均气温为15.1℃,7月平均气温为28.4℃,年温差明显,为13.3℃左。
(2)地质条件
施工过程中,人工开挖上方采用淘挖方法,易造成坍塌事故。开挖深1米以上沟坑不做档上板支撑,易造成坍塌事故伤人。通过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遵守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挖掘土石方应从上而下进行,严禁用淘挖方法挖掘土石方,开挖地下土质松散、流沙地形,以及坑深1米以上的沟坑,应加装档土板支撑保护。通过严格遵守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设置安全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施工过程对地质和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
5.2对公路影响分析与评价
该项目的总体设计布局与方案选择合理,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及《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等标准规范的要求。该项目对所涉道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该项目开挖施工时,沿路肩开挖施工,会破坏原有路肩、原有绿化和植被等,若没有按照设计及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对破坏的路肩、绿化和植被等进行恢复施工,可能出现路肩积水、沉陷等问题,经因渗浸泡路基结构,从而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可能会导致道路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生坍塌破坏,降低道路的使用寿命。
(2)对路面的影响。该项目总体设计布局与方案选择合理,但由于该项目穿越公路施工,对路面的破坏较大。如果穿越段管道角度、埋深等不能满足规范,或穿越处路面管线支撑力、稳定性不足,可能使穿越处路面沉降,发生路面破裂情况。同时,如果涉及破坏的路面区域,不能按照原来设计要求修复回填,经雨水冲刷后也可能引起路肩、路基沉降,也会发生路面破裂情况。
(3)对公路安全的影响。该项目施工期间需要占用部分道路,施工路段需要进行围蔽施工,施工期间对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施工方案中已制定施工期间车辆行驶及人行安全管理措施。
①施工过程中需破坏公路路面,应做好防护和围蔽措施,避免产生经济纠纷、人身安全等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如预留一车道通车和人行,将另一边用围栏围蔽施工,将围蔽施工段修复好,然后才将另外一半进行施工。
②同时,破坏公路路面时,先按施工面积围蔽一半的公路,围栏上注明安全标识,配有人员指挥,以便交通畅通及人员安全。
③增加了公路的安全隐患因素。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施工设备设施等可能成为公路安全的不稳定因素,特别是施工人员,由于人员流动性强,安全意识参差不齐,往往容易诱发事故。另外,施工过程中,对行车路面的破坏,或者材料、设备设施等散落在公路路面,也可能造成公路安全事故的发生。
④降低了公路交通流量。施工时,要求过往车辆降速甚至绕行,降低了公路的交通流量。在车辆流量较大的时候,还可能造成道路交通堵塞。
(4)穿越敷设管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