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5426931 上传时间:2024-10-3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5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事局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编制单位: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三年三月 重庆 38 目 录 一、建设项目概况 3 (一)项目背景 3 (二)现有项目概况 4 (三)工程概况 4 (四)项目符合性 7 1、规划相符性分析 7 2、国家产业政策 7 二、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7 (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8 (1)声环境质量现状 8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8 (3)空气境质量现状 9 (4)电磁环境质量现状 9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0 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2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2 (二)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 12 (三)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5 3、VHF基站公众水平影响分析 15 4、VHF基站垂直方向影响分析 17 5、 VHF基站职业安全距离 18 6、VHF基站预测结论 18 7、VHF共址基站影响分析 19 8、敏感点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19 (四)噪声影响分析及评价 23 (五)固体废物影响分析及评价 23 (六)环境风险分析 24 1、环境风险识别 24 2、风险分析 24 3、环境风险防范及处置措施 24 (七)污染防治措施 25 1、管理措施 25 2、技术措施 25 (八)环境管理制度 25 1、 环境管理 25 2、 环境管理计划 26 3、环境监测计划 26 四、公众参与 27 (一)环评公众参与方式 27 1、 选址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27 2、向公众公开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的信息 27 3、发布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28 4、 现场发放公众意见征询表 29 (二)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31 (三)公众意见反馈 33 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34 (一)工程建设单位名称及联系方式 35 (二)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名称及联系方式 35 一、建设项目概况 (一)项目背景 “十二五”期长江航运将迎来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将对长江海事部门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出更高要求。VHF船岸通信设施作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船舶安全管理、应急调度指挥、船舶交汇最经常使用的通信方式,是水上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航行于长江干线的各类机动船舶均配有VHF无线电通信设备。目前重庆至上海船岸VHF通信网络,在保证船舶航行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系统投产时间较长,稳定性和可靠性变差;受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影响,通信环境恶化,影响系统覆盖效果,部分水域又出现了新的盲区;同时部分机房、电源、铁塔桅杆等配套设施资源日益紧张,需对原有系统部分基础设施进行改造。 针对上述问题,长江海事局信息中心拟开展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旨在以原有VHF岸基系统的规模为基础,结合“十二五”期间长江航道建设和水上安全监管业务开展的要求,完善VHF站点的总体布局,更新目前长江重庆至上海VHF通信设备,进一步完善长江干线上海至重庆水域VHF通信覆盖,为航行在上海至重庆长江干线水域内的船舶提供VHF安全通信服务。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包括重庆至上海段长江干线,本项目为该工程所涉及的重庆段中的涪陵VHF基站等8个VHF基站建设项目。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的其他部分另行评价,不在本环评的评价内容中。 为了防止项目建设造成的环境污染,尤其是电磁辐射污染,保障公众健康,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国家《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须就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提出污染防治措施,重点确保项目拟建VHF基站周围环境的电磁辐射水平满足国家规定的电磁辐射标准。根据《建设项目环境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重庆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要求通知书》的要求,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形式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事局委托重庆宏伟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编制《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组织工作人员在现场踏勘和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的要求,编制《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该工程涉及到重庆市所属的涪陵区、丰都县、石柱县、云阳县、巫山县共5个区县。建设内容包括VHF无线通信子系统、机房监控子系统、传输子系统、供配电子系统以及配套工程等部分。本项目主要内容是:对涪陵VHF基站、南沱VHF基站、丰都VHF基站、西沱VHF基站、巫山VHF基站、青石VHF基站、双江VHF基站、云阳VHF基站,共8个VHF基站进行更换设备和天线,装修部分机房;更新后的VHF基站设计运行频率160MHz,标称功率为50W,天线增益3dB。 (二)现有项目概况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为涉及重庆段中的涪陵VHF基站等8个VHF基站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对《川江船岸VHF通信系统工程》中的涪陵VHF基站、南沱VHF基站、丰都VHF基站、西沱VHF基站、巫山VHF基站、青石VHF基站、双江VHF基站、云阳VHF基站,共8个VHF基站进行设备、天线更新和机房装修。 (三)工程概况 建设项目名称: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改建; 建设地理位置:重庆市涪陵区、丰都县、石柱县、云阳县、巫山县共5个区县; 建设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事局; 项目组成:项目主要由VHF无线通信子系统、机房监控子系统、传输子系统、供配电子系统以及配套工程等组成;主要是拟建8个VHF基站,均为无人值守站; 总投资:136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4万); 工 期:4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海事局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主要由VHF无线通信子系统、机房监控子系统、传输子系统、供配电子系统以及配套工程等组成;VHF无线通信子系统主要是拟建8个VHF基站,本项目VHF基站运行频率160MHz,标称功率为50W,天线增益3dB。建设工程特性详见表1-1。 表1-1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特性表 序号 基站 名称 地理位置 地理经度 地理纬度 设备型号 标称功率(W) 工作频率(MHz) 天线型号 天线数量 增益值(dB) 天线垂直半功率角(°) 天线离地高度(m) 天线挂高(m) 1 涪陵VHF基站 重庆市涪陵区铁塔巷8号(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涪陵工作站)旁 107º22′48.5" 29°42′48.8" 待定 50 160 全向天线 2 3 45 80 80 2 南沱VHF基站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金鸡村八组 107º31′06.8" 29°50′47.9" 待定 50 160 全向天线 2 3 45 40 40 3 丰都VHF基站 丰都县三合镇滨江东路54号(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丰都工作站)旁 107º43′56.6" 29°52′39.7" 待定 50 160 全向天线 2 3 45 40 40 4 西沱VHF基站 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云梯居委会老云梯街后山坡上 108º13′18.4" 30°24′21.1" 待定 50 160 全向天线 2 3 45 40 40 5 巫山VHF基站 巫山县上升街13号办公楼(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巫山工作站)7楼顶冒顶 109º52′08.0" 31°04′18.7" 待定 50 160 全向天线 2 3 45 33 10 6 青石VHF基站 巫山县抱龙镇青石村7社一民房后地面 110º00′16.5" 31°01′03.2" 待定 50 160 全向天线 2 3 45 20 20 7 双江VHF基站 云阳县双江镇滨江路2511号(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云阳工作站)综合楼7楼顶 108º40′48.9" 30°56′27.2" 待定 50 160 全向天线 2 3 45 40 20 8 云阳VHF基站 云阳县云阳镇人民路8号7楼顶 108º54′11.8" 30°57′36.4" 待定 50 160 全向天线 2 3 45 40 20 备注:天线架设高度---天线离地高度; 天线挂高---天线距离公众所能到达处的高度。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质量现状 (四)项目符合性 1、规划相符性分析 随着重庆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的提升,重庆已经进入“大突破、大发展、上台阶”的新阶段,对港口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重庆港总体规划》本项目拟建的8个VHF基站无新增用地。目前本项目建设征得了政府各部门的同意,符合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 2、国家产业政策 国务院国发[2011]2号《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文件提出,要把推进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的建设作为加快长江内河水运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明确要求强化重点水域安全监管,加强船舶管理和动态监控。本项目属于信息产业类,为解决长江船舶交通安全管理建设项目,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鼓励类项目。因此,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 二、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一)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1)声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2013年2月16-19日重庆市辐射技术服务中心有限公司受重庆海事局委托对VHF基站站址进行声环境现场监测,本环评采用其监测报告数据进行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监测结果见表2-1。 表2-1 VHF基站站址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单位:LeqdB(A) 序号 VHF基站名称 2月16日 2月17日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1 涪陵VHF基站 47.7 41.0 48.0 41.4 2 南沱VHF基站 53.4 41.4 53.3 42.0 3 丰都VHF基站 50.6 41.9 51.0 42.2 4 西沱VHF基站 46.2 39.4 46.5 39.7 序号 VHF基站名称 2月18日 2月19日 昼间 夜间 昼间 夜间 5 巫山VHF基站 49.2 42.3 49.0 42.6 6 青石VHF基站 45.6 40.2 46.4 40.6 7 双江VHF基站 52.1 41.3 52.9 41.4 8 云阳VHF基站 49.8 39.9 49.8 40.6 根据现场监测结果分析,拟建项目8个VHF基站站址各监测点噪声现状监测结果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声环境质量良好。 (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重庆市2011年环境质量简报》,2011年分别对“三江”(长江、嘉陵江和乌江)、74条次级河流和53个城区集中式引用水源地实施了监测。我市地表水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占79.5%,Ⅳ类、Ⅴ类占12.8%,劣Ⅴ类占7.7%。其中满足水域功能要求的断面占84.0%。 对长江重庆段断面指标监测的结果统计分析,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及《重庆市地面水域适用功能类别划分规定》渝府发[2012]4号文,该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其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总体较好。 (3)空气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基站均位于重庆市郊区县,根据《重庆市2011年环境质量简报》郊区县城区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分别为0.083mg/m3、0.045mg/m3、0.032mg/m3,其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略有超标(标准值70μg/m3),其余指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超标原因主要是因为目前郊区大规模建设,如道路施工等造成,随着重庆市创模工作的深入开展,郊区的空气环境将得到有效改善。 (4)电磁环境质量现状 1)对公众的评价 本项目现场调查监测了8个VHF基站站址的电磁辐射环境现状,前后两次共布设36个测试点(第一次布设8个监测点,第二次布设23个监测点),平均每个VHF基站布设约3.9个测试点。各VHF基站站址现状监测结果见表2-2。 表2-2 各VHF基站站址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VHF基站名称 监测报告 监测 工况 电场强度范围 (V/m) 磁场强度 范围(A/m) 功率密度 范围 (W/m2) 1 涪陵VHF基站 渝辐(监)[2013]54号 50W,3dB 0.29 0.0007 0.0002 渝辐(监)[2013]169号 0.34~1.27 0.0008~0.0040 0.0003~0.0072 2 南沱VHF基站 渝辐(监)[2013]54号 50W,3dB 0.96 0.0023 0.0015 渝辐(监)[2013]169号 0.31~1.00 0.0008~0.0025 0.0002~0.0021 3 丰都VHF基站 渝辐(监)[2013]54号 50W,3dB 0.76 0.0019 0.0017 渝辐(监)[2013]169号 2.33~4.59 0.0075~0.0116 0.0219~0.0434 4 西沱VHF基站 渝辐(监)[2013]54号 50W,3dB 2.87 0.0086 0.0221 渝辐(监)[2013]169号 0.93 0.0023 0.0027 5 巫山VHF基站 渝辐(监)[2013]54号 50W,3dB 2.56 0.0073 0.0181 渝辐(监)[2013]169号 1.79~8.89 0.0037~0.0227 0.0053~0.2190 6 青石VHF基站 渝辐(监)[2013]54号 50W,3dB 2.87 0.0085 0.0286 渝辐(监)[2013]169号 0.24~2.85 0.0002~0.0084 0.0001~0.0284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 续表2-2 各VHF基站站址现状监测结果 序号 VHF基站名称 监测点位 监测 工况 电场强度范围 (V/m) 磁场强度 范围(A/m) 功率密度 范围 (W/m2) 7 双江VHF基站 渝辐(监)[2013]54号 50W,3dB 3.17 0.0084 0.0276 渝辐(监)[2013]169号 0.74~4.34 0.0016~0.0119 0.0012~0.0494 8 云阳VHF基站 渝辐(监)[2013]54号 50W,3dB 1.35 0.0025 0.0023 渝辐(监)[2013]169号 0.12~0.82 0.0002~0.0023 0.0000~0.0015 根据测量结果的分析,项目8个VHF基站站址周围现状监测结果电场强度在0.29~8.89 V/m 之间,低于限值12V/m,磁场强度在0.0002~0.0227A/m之间,低于限值0.032A/m,功率密度在0.0000~0.2190W/m2之间,低于限值0.4W/m2。监测结果说明重庆海事局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建设项目拟建的8个VHF基站评价范围内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良好。 2)对职业照射的评价 海事局甚高频基站机房内的运行设备均相同,本评价对本项目基站机房内的电磁环境现状采用抽测的方法进行评价,测量结果见表2-3。 表2-3 抽测基站名单及电磁辐射测量结果 序号 基站名称 电场强度范围(V/m) 磁场强度 范围(A/m) 功率密度 范围(W/m2) 1 涪陵VHF基站 0.46 0.0011 0.0005 2 南沱VHF基站 1.00 0.0025 0.0021 3 丰都VHF基站 0.26 0.0004 0.0001 4 云阳VHF基站 0.12 0.0002 0.0000 5 双江VHF基站 0.86 0.0025 0.0029 注:以上测量结果均为测试最大处平均值。 由表2-3可见,通过对上述5个基站的机房内的电磁辐射场的测量,涪陵VHF基站、南沱VHF基站、丰都VHF基站、云阳VHF基站和双江VHF基站机房内电磁辐射功率密度在0.0000W/m2~0.0029W/m2,满足移动通信基站的对职业照射限值(2 W/m2),符合电磁辐射职业防护要求。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1)电磁辐射 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 10.3-1996)。 第3.1.2款 其它陆地发射设备 评价范围为以天线为中心:发射机功率P≤100kW时,半径为0.5km。 (2)环境空气 该项目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5.4.2评价范围的直径或边长一般不应小于5km”的规定,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为以VHF基站为中心,边长5km的矩形区域范围,重点关注以项目为中心,边长为200m的矩形区域。 (3)地面水 拟建项目8个VHF基站装修期废水排放很少,运行期无废水排放,因此对水环境影响分析从简。 (4)声环境 根据项目建设特点,按导则要求,噪声评价范围为拟选VHF基站址周围50m范围。 三、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一)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一般情况VHF基站室内部分的主要设备有VHF基站控制器、发射机、功率放大器、及部分馈线等设备,这些设备在设计、制造时已采取了较好屏蔽措施,即金属机箱,并且设备放置在机房内,经过墙体和机房门的屏蔽,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电磁辐射污染。 室外部分的主要设备有馈线和收、发天线。VHF基站工作时,射频电流能量经VHF基站天线转换为电磁波能量,并以一定的强度向预定区域辐射出去;辐射出去的电磁波能量会造成环境污染。 基站备用电源选用免维护密封蓄电池组,杜绝了漏液现象,机房地面不需要水冲洗,使用时也不散发硫酸雾,因而不存在废水、废气的环境污染。 基站无人值守,无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产生。 运行期间室外天线不会产生噪声污染。室内部分的各种设备包括基站、电源、空调运行时会产生一定的噪声,但由于各设备在选型时就选择了优质低噪声设备,空调的内外机噪声分别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因此,设备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基本没有影响。 (二)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 本项目在重庆5个区县共拟建8个VHF基站,分布在敏感区的有5个,占62.5%,郊区3个,占37.5%。项目VHF基站敏感区分布见表3-1,各VHF基站评价范围内敏感点情况见表3-2,统计情况见表3-3,环境照片及环境示意图见附图二、周围环境状况卫星图见附图三。项目距离长江均较远,无涉水工程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建成营运期不会产生废水,因此,项目拟建VHF基站涉水工程对水环境影响小。 表3-1 VHF基站分布表 VHF基站分布区域 敏感区 商业区 郊区 工业区 数量(个) 5 0 3 0 百分比(%) 62.5 0 37.5 0 表3-2 评价范围内主要敏感点统计表 敏感点名称 医院(所) 办公楼(栋) 住宅(栋) 数量 0 3 47 表3-3 VHF基站发射装置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 序号 基站 名称 天线位置 天线架设类型 铁塔离地高度(m) 周 围 环 境 概 况 环境敏感点情况 基站分布区域 备注 方位 敏感点与铁塔的水平距离及塔顶距离 敏感点特征 1 涪陵VHF基站 重庆市涪陵区铁塔巷8号(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涪陵工作站)旁地面铁塔上 地面 铁塔 84 东面 水平约30m 平房 住宅楼3栋 办公楼1处 敏感区 与移动通信 基站共址 西北面 水平约13m,垂直约-50m 1层高房屋 西面 水平约14m,垂直约-50m 3层高房屋 南面 水平约5m,垂直约-30m 4层高办公楼 东面 水平约200m 长江 2 南沱VHF基站 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金鸡村八组 地面 铁塔 40 北面 水平约27m处,垂直约-34m 2层高民房 住宅楼4处 郊区 与移动通信 基站共址 南面 水平约20m,垂直约-34m 2层高民房 西南面 水平约40m为,垂直约-34m 2层高民房 东面 水平约10m,垂直约-34m 2层高民房 东面 水平约1.5km 长江 3 丰都VHF基站 丰都县三合镇滨江东路54号(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丰都工作站)旁铁塔上 地面 铁塔 40 东面 水平约6m处,垂直约-16m 8层高居民楼 居民楼6处 敏感区 与移动通信 基站共址 南面 水平约86m处 8层高居民楼 西面 水平约6m处,垂直约-19m 7层高商住楼 北面 水平约15m处,垂直约-31m 3层高住宅楼 东北面 水平约16m处,垂直约-16m 8层高住宅楼 西北面 水平约30m处,垂直约-19m 7层高住宅楼 西面 水平约150m 长江 4 西沱VHF基站 重庆市石柱县西沱镇云梯居委会老云梯街后山坡铁塔上 地面 铁塔 40 东面 水平约100m处 一片民房 居民楼10处 郊区 / 南面 水平约120m处 西沱镇正东街 北面 水平约800m 长江 5 巫山VHF基站 巫山县上升街13号办公楼(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巫山工作站)7楼顶20m铁塔上 屋顶 铁塔 40 东面 水平约10m处,垂直约-7m 居民楼 居民楼5处 办公楼1处 敏感区 与移动通信 基站共址 西面 水平约10m处,垂直约-13m 7层高居民楼 西北面 水平约13m处,垂直约-12m 8层高居民楼 西南面 水平约26m处,垂直约-20m 居民楼 东南面 水平约28m处,垂直约-24m 居民楼 南侧 水平约470m 长江 6 青石VHF基站 巫山县抱龙镇青石村7社一民房后面20m地面桅杆上 地面 桅杆 20 北面 水平约10m,垂直约-20m 1-2层高民房约3户 民房7处 郊区 与移动通信 基站共址 东面 水平约20m,垂直约-15m 2层高民房 东南面 水平约40m 2层高民房2户 西北面 水平约50m 长江 7 双江VHF基站 云阳县双江镇滨江路2511号(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云阳工作站)综合楼7楼顶20m铁塔上 屋顶 铁塔 40 东面 水平约44m 8层高居民楼 办公楼1处 居民楼4处 敏感区 / 东北面 水平约27m 8层高居民楼 北面 水平约15m 7层高居民楼 西面 水平约34m处 8层高居民楼 西北面 水平约60m 在建楼房 西北侧 水平约500m 长江 8 云阳VHF基站 云阳县云阳镇人民路8号7楼顶20m桅杆上 屋顶 桅杆 40 西面 水平约19m处,垂直约-8m 居民楼 居民楼4处 敏感区 / 西南面 水平约25m处,垂直约-8m 居民楼 南面 水平约34m处,垂直约-10m 居民楼 东南面 水平约70m处 长江 备注:“-”表示敏感点低于本项目铁塔顶部,“+” 敏感点表示高于本项目铁塔顶部。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分析 (三)主要环境影响及其预测评价结果 1、预测模型选择 为了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需采用适当的理论模型进行预测。为此,我们采用《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1996中规定的模型进行预测。 (8-1) 式中:P—发射机功率,kW; E—电场强度标准导出限值,mV/m; G—天线增益(倍数); r —测量点距天线的轴向距离,km; —天线垂直方向性函数(视天线型式和层数而异)。 2、预测参数 本项目VHF基站参数表见表3-4。 表3-4 本项目VHF基站参数表 序号 主要指标 参数 备注 1 基地台发射机输出功率 3×50W VHF、CH01、CH06发射机输出功率均为50W,经合路器合路后输出 2 基地台收、发信天线增益 3dB 更新后VHF、CH01、CH06采用合路天线 3 射频馈线及发射天线共用器(合路器)损耗 4.5dB 发射机至天线插入损耗 4 工作频率 156.050~156.800MHz CH1 (156.050MHz)、CH06(156.300MHz)、CH16(156.800MHz) 5 垂直波束宽度 45° 3、VHF基站公众水平影响分析 VHF基站发射机输出功率3×50W,天线增益3dB时。由公式8-1可计算出VHF单基站的电场强度E,见表3-5,电磁辐射电场强度值随距离的变化趋势详见图3-1。 表3-5 电场强度预测结果值 场点距离(m) 预测值(V/m) 执行标准(V/m) 5 22.99 12 6 19.15 12 7 16.42 12 8 14.37 12 9 12.77 12 9.58 12.0 12 10 11.49 12 11 10.45 12 12 9.58 12 13 8.84 12 14 8.21 12 15 7.66 12 16 7.18 12 17 6.76 12 18 6.38 12 19 6.05 12 20 5.75 12 21 5.47 12 22 5.22 12 23 5.00 12 24 4.79 12 25 4.60 12 26 4.42 12 27 4.26 12 28 4.10 12 29 3.96 12 30 3.83 12 35 3.28 12 40 2.87 12 45 2.55 12 50 2.30 12 60 1.92 12 70 1.64 12 80 1.44 12 90 1.28 12 100 1.15 12 130 0.88 12 150 0.77 12 备注:P=3×50W 增益为3dB 运行功率3×50W,增益3dB, 频率为160MHz 图3-1 电磁辐射电场强度值随距离的变化趋势 根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规定,公众照射值对多个辐射源的评价值按E:12V/m要求计算。 通过计算R=9.58m,即公众在距离VHF基站主射方向9.58m外电磁辐射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规定限值。 4、VHF基站垂直方向影响分析 本项目电磁波垂直波束宽度为45°,天线俯角0°,运行时安全距离R为9.58m。其波束在垂直方向影响见图3-2: 图3-2 VHF基站辐射环境影响包络线图 12V /m包络线 5、 VHF基站职业安全距离 VHF基站的管理和维护人员须定期检查和维护有关通信设备,在出现故障时,技术人员也需到基站现场进行维修和处理。若机房内的发信机、馈线等设备屏蔽措施不良或在楼顶等天线附近的位置进行维护等作业,基站的管理和维护人员就可能受到基站的电磁辐射照射,故上述人员同样为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规定,职业照射值对单个辐射源的评价值按28V/m要求计算。 通过计算R职=4.1m,即职业人员在距离VHF基站主射方向4.1m外电磁辐射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规定限值。本项目各基站机房均距离天线较远,职业人员在机房进行设备维护时能满足距离控制要求,当需要对天线进行维护作业时,会关闭发射设备后方去维护天线,因此,天线处维护工作人员受到基站的电磁影响也能满足标准要求。 6、VHF基站预测结论 经过理论预测的结果分析,周围环境敏感点电磁辐射达标结论如下: A、VHF基站在额定功率3×50W、天线增益3dB工况下运行时,天线水平方向9.58m处,电磁辐射的电场强度为12V/m,此距离以外各点电场强度均低于12V/m。 B、VHF基站在额定功率3×50W、天线增益3dB工况下运行时,垂直方向上,天线上、下端面各偏离2.69m以外任何位置的电场强度均小于12V/m。 天线 2.69m 2.69m 9.58m C、VHF基站在额定功率3×50W、天线增益3dB工况下运行时,各关心点位水平方向上距离天线主瓣轴向9.58m以外、竖直方向上与天线上下端面各偏离2.69m以外任何位置的电场强度均小于12V/m,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的要求。控制区边界如图3-3所示。 图3-3 控制区边界图 7、VHF共址基站影响分析 根据现场踏勘和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本项目VHF基站与其他基站(如重庆移动公司基站、重庆联通公司、重庆电信公司移动通信基站共址,与长江航运公安350MHz警用无线通信系统工程基站、湖北艾维通信有限公司通信基站、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基站共址,目前移动通信基站均已运行),其他共址基站天线对项目区域电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可知:涪陵VHF基站、南沱VHF基站、丰都VHF基站、西沱VHF基站、巫山VHF基站、青石VHF基站、双江VHF基站和云阳VHF基站周围人员可达到区域的电场强度值分别在0.29~1.27V/m、0.31~1.00 V/m、0.76~4.59 V/m、0.93~2.87V/m、1.79~ 8.89V/m、0.24~2.85 V/m、0.74~4.34V/m和0.12~1.35 V/m范围内。本评价考虑最不利因素,把各基站电磁环境关心点处的最大监测值作为本项目区域的电磁环境背景值,进而对本项目基站天线的架设提出明确的反馈意见。 通过计算得出,VHF基站技改后,VHF基站天线水平主瓣方向及天线下端面与环境敏感点的位置关系必须满足表3-6。 表3-6 本项目VHF共址基站达标距离 基站名称 涪陵VHF基站 南沱VHF基站 丰都VHF基站 西沱VHF基站 巫山VHF基站 青石VHF基站 双江VHF基站 云阳VHF基站 电磁环境现状(V/m) 0.29~1.27 0.31~1.00 0.76~4.59 0.93~2.87 0.79~ 8.89 0.24~2.85 0.74~4.34 0.12~1.35 水平达标距离(m) 9.81~10.71 9.83~10.45 10.22~15.51 10.38~12.58 11.25~36.95 9.77~12.56 10.20~15.00 9.67~10.79 垂直达标距离(m) 2.75~3.0 2.75~2.93 2.86~4.34 2.91~3.52 3.15~10.35 2.74~3.52 2.86~4.20 2.71~3.02 执行标准 12V/m 12V/m 12V/m 12V/m 12V/m 12V/m 12V/m 12V/m 8、敏感点电磁辐射影响分析 (1)周围敏感点达标分析 根据环评单位的现场调查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周围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资料,环评分析了基站发射装置周围环境敏感目标达标情况,详见表3-7。 根据表3-7分析可知,拟建项目8个VHF基站周围敏感点均能满足水平或垂直防护距离的要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满足《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的标准限值要求。 长江干线船岸甚高频通信系统更新改造工程(涪陵VHF基站等8个基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环境影响分析 表3-7 VHF基站发射装置周围环境敏感点达标情况 序号 基站 名称 天线架设方式 水平达标距离(m) 垂直达标距离(m) 周 围 环 境 概 况 意见反馈 天塔/桅杆 天塔/桅杆高度(m) 天塔/桅杆与周围敏感点的最近水平距离(m) 天塔/桅杆与周围50m范围内敏感点的最小垂直高差(m) 满足达标距离最低挂高 现状铁塔/桅杆是否满足要求 1 涪陵VHF基站 地面塔 84m 5 +30 10.71 挂高(m)3.00 基站天线位于重庆市涪陵区铁塔巷8号(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涪陵工作站)旁地面铁塔上,基站铁塔东面约30m为平房,西北面约13m为1层高房屋,低于本项目铁塔约50m,西面约14m为3层高房屋,低于本项目铁塔约50m。南面约5m为约4层高办公楼房,低于本项目铁塔约30m。长江位于本项目东侧约200m处。 57 (发射天线的下端面距离地面) 拟安装发射天线与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水平距离大于10.71m,或天线的下端面与周围环境敏感点屋面的垂直距离大于3m,现状铁塔高度能满足天线的安装要求。 2 南沱VHF基站 地面塔 40m 10 +34 10.45 2.93 基站天线位于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金鸡村八组一民房后的铁塔上,基站铁塔北面约27m处为2层高民房,低于本项目铁塔约34m;南面约20m为2层高民房,低于本项目铁塔约34m;西南面约40m为2层高民房,低于本项目铁塔约34m;东面约10m为2层高民房,低于本项目铁塔约34m。长江位于本项目东侧约1.5km 处。 8.93 (发射天线的下端面距离地面) 拟安装发射天线与周围环境敏感点的水平距离大于10.45m,或天线的下端面与周围环境敏感点屋面的垂直距离大于2.93m,现状铁塔高度能满足天线的安装要求。 3 丰都VHF基站 地面塔 40m 6 +16 15.51 4.34 基站天线位于丰都县三合镇滨江东路54号(重庆海事局通信信息中心丰都工作站)旁铁塔上,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