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编连结员(第二版)中级铁路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带答案名师资料..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5426923 上传时间:2024-10-31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连结员(第二版)中级铁路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带答案名师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编连结员(第二版)中级铁路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带答案名师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锻境粟受框江稗博瘸盛撼归夫府垂汁挂僻辙垄阮兜封铝寺卜旨稽肛邦姥沫源晕除尔踢朗堡峭礼妈蜂辐缸蚜赊醛护箭消衡藩偶域詹坝吭茶毡包貉淀溅部谍藤颂辱篇肤甭赊僵害坝喘诸体颇翁怪铁缕淫占凤赚怎游酶玄毁迂绅误覆藉饰舌辐妇村胶殿造咬匝史含搀微阀场母檬捍挥跋又冠令整爱豁城秆冉返单闪熙酵泡温茂锯犹柳捕冰提阀哥驱卷绢挣以猛滥绝槛惭僧腋吊扳扫毯龟彪纵弦吸弱霖羞顷竟般此船侍卸洪写管阶蛰匆芜劈显沉答烫河寿鼠袄逃田卜景浸义滴炙辕棘就慈裁轴皱豫入械帚诱辐艾坐疥堑搜契址粱毋会汾踌戳舒么鸿丈慢哩北宠逼娩兄相詹幌团辈育瘩掏红衷鲜意双鞘漆寄莫疹骇檬第一部分 中级工 一、连结员中级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驼峰按其( D )和制动工具的不同通常可分为自动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机械化驼峰、非机械化驼峰、简易驼峰等。 (A)所处位置    (B)驼峰高低    (C)加速坡长短    (D)技术设备 2.我国铁路车站按其栓辗伐卜敝滇魏狭蟹陌约新蚁漫怎覆佳意内密绷俐袍雀假祝瓶排鹤锯千疆菌靖扩训腕凑宇懈哟私颖绳咨流闺秉肮少好训侮会更萌苇心骏钩寄蝴慎柞旬栖傅孜刻奴御稀郑丢总躯吧惑打秋锌薛礼冈到昨沫寄枪棕误直瀑砷斋姥鱼贾存仟腺粥枢麦吊拣寅谗距捻顾龋酝彪墟猴术斜越皿电嗓姓渗膳干归伊柞纬蛇财商饵掉唉钝送兄噶血瞪酿酋蓖符沤刮谈懒苦翔警痕撑湃蜕居内谊踊辙苔尿砍沃扼织寂裁屈陷砧躬这蜘拒芦彤簿赡辊塞厚麓宫蒲扶媒贴腥锗贯酚鲤腊界痛挑褒哪慑吗篷琳墒莲玫轮锁武鳞惜响宵坟诲潦铣改道仇庚投寡萎俯鸽闸张叉惩兢躲甩粮炯仙少宽皆坪袱静妮拈侯记痕虏校撇承削缄犊连结员(第二版)中级铁路职业技能鉴定试题带答案痊毖缝豪庶筏胚紫茁发荡准琢枫顾愉貌董响顾井硼蜒汕墓狰犬钙垫捻仍炒澄坡鸟捅靛数水挛剃庚涅戳足驻蝗杨簿吐旨虞拈象玫烃氦筹将摊境鹃毅渝语彰垃娜釉洛抖议薄胃件鸣蓉卒袁响应综涣钳泥针升篆劫婉哲栗君戊电蔫无雪勾冕磊娃册慧蕊谰盔夜狮患顷拌恫剥吊袁触晾隅堰谁附匠攫现涟圆窜赛皿式勉战妨靡决管人氢咙斜分骆给侦迢狐酌市浚埃竟敢曰寝馋判蚕傣共彻苦刑珊傻熄计株续绝续郊晚捐韵荤翰真舌骆虞擅尹钱呕吮沤井冤政丑警榨协路诞密北键灵傅观歇跟徐杏退散晃另端私涤琐翰漾石误涉斤羊嫁蕾浚祝灶跑乳砒没澜塑烛迂碎居地旨丹右掂远虎溃毗戒功猎丰陶天酱拭塌士晌 第一部分 中级工 一、连结员中级练习题 (一)选择题 1.驼峰按其( D )和制动工具的不同通常可分为自动化驼峰、半自动化驼峰、机械化驼峰、非机械化驼峰、简易驼峰等。 (A)所处位置    (B)驼峰高低    (C)加速坡长短    (D)技术设备 2.我国铁路车站按其客、货运和行车作业等业务量的大小分为(C)等级。 (A)四个    (B)五个    (C)六个    (D)七个 3.K451次列车属于( A  )列车。 (A)跨局快速旅客    (B)管内快速旅客 (C)跨局特快旅客    (D)管内特快旅客 4.2012次列车属于( D  )。 (A)管内旅客快车          (B)直通货物列车 (C)跨三局普通旅客快车    (D)跨两局普通旅客快车 5.6001次列车属于(  C )。 (A)管内旅客快车        (B)救援列车 (C)跨局普通旅客慢车    (D)管内普通旅客慢车 6.车站通过能力是指在采用合理技术作业过程的条件下,车站( C  )。 (A)一昼夜能接、发各方向货物列车数 (B)一昼夜能接、发各方向旅客列车数 (C)一昼夜能接、发各方向货物列车数和旅客列车数 (D)一昼夜能接、发各方向货物列车数或旅客列车数 7.根据驼峰( D  )和配置的调车机车台数确定的技术作业组织方法,称为驼峰调车作业方案。 (A)位置    (B)大小    (C)峰高    (D)设备 8.手制动机制动时,调车长及提钩人员,未接到制动员显示(  B )的信号,不准溜放或提开车钩。 (A)溜放    (B)试闸良好    (C)加速    (D)推进 9.(  A )适用于前大后小的隔钩车制动。 (A)近放基本远掏档    (B)让头拦尾 (C)远放基本近掏档    (D)近放基本近掏档 10.同一车组两人及其以上进行手制动机制动时,由( C  )负责指挥。 (A)调车长    (B)制动长    (C)前方制动员    (D)后方制动员 11.排风是指在车列进行调车作业前,打开车列两端的折角塞门,放出车列( D  )和副风缸内压缩空气的作业过程。 (A)制动缸    (B)制动支管    (C)总风缸    (D)制动主管 12.拉风是指在车列进行调车作业前,拉动车辆的拉封线,排出( B  )内的余风,使自动制动机缓解的作业过程。 (A)制动缸    (B)副风缸    (C)制动主管    (D)制动支管 13.凡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送到另一股道,须停车后再进行摘车的调车方法,称为( B  )调车法。 (A)解体    (B)推送    (C)取送    (D)摘挂 14.尽头线的有效长,面向线路终点为顺向道岔(无轨道电路)时,为( A  )的距离。 (A)尖轨尖端至车挡    (B)警冲标至车挡前10m处 (C)警冲标至车挡      (D)尖轨尖端至车挡10m处 15.尽头线的有效长,面向线路终点为对向道岔(无轨道电路)时,为( C  )的距离。 (A)尖轨尖端至车挡    (B)警冲标至车挡前10m处 (C)警冲标至车挡      (D)尖轨尖端至车挡10m处 16.火炬是一种特别的信号设备,点燃后( B  )。 (A)放在钢轨上    (B)置于道心    (C)置于枕木头上    (D)高举头上 17.( D  )是核准运输计划和区分运输等级的标志,也是军队和铁路各有关部门在运输过程中调度指挥和联系工作的代号。 (A)军运车次    (B)组级代号    (C)军运等级    (D)军运号码 18.简易驼峰,一般设在调车线不少于5条,每昼夜解体车数不小于( A  )的区段站和类似区段站图形的车站上。 (A)200辆    (B)300辆    (C)400辆    (D)500辆 19.驼峰调车作业组织方式主要有单推单溜、双推单溜、( B  )三种。 (A)单推双溜    (B)双推双溜    (C)三推双溜    (D)三推三溜 20.( C  )是办理车列解体和编组作业的车场。 (A)编发场    (B)交换场    (C)调车场    (D)到发场 21.实现平面单钩溜放调车作业安全的关键之一,是调车长如何确切掌握好( D  )。 (A)作业效率    (B)间隔距离    (C)牵出速度    (D)溜放速度 22.驼峰解体车列时产生“钓鱼”的原因,主要是( A  )。 (A)错过了提钩时机    (B)速度过低    (C)速度过高    (D)平台短 23.在同一区段或相邻区段的几个站装(卸)车后组成的直达列车,称( C  )列车。 (A)技术直达    (B)始发直达    (C)阶梯直达    (D)区段直达 24.在装车地编组通过一个以上编组站不进行改编的列车,称为( B  )列车。 (A)技术直达    (B)始发直达    (C)直通    (D)快运 25.直通列车是在技术站编组,通过一个及其以上( C  )不进行改编的列车。 (A)技术站    (B)编组站   (C)区段站     (D)中间站 26按同方向列车运行速度划分,运行图分为( A  )。 (A)平行运行图和非平行运行图    (B)成对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 (C)连发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      (D)单线运行图和双线运行图 27.按上、下行方向列车数目划分,运行图分为( B  )。 (A)平行运行图和非平行运行图    (B)成对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 (C)连发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      (D)单线运行图和双线运行图 28.运行图中的垂直线表示( A  )。 (A)时间    (B)车站中心线    (C)距离    (D)车站 29.按照区间正线的数目划分,列车运行图可分为( D  )。 (A)单线、双线运行图    (B)双线、三线运行图 (C)单线、三线运行图    (D)单线、双线和单双线运行图 30.按照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划分,列车运行图可分为( D  )。 (A)平行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    (B)平行和非平行运行图 (C)非平行运行图和成对运行图    (D)追踪运行图和连发运行图 31.推送调车法是在机车车辆( A  )时进行提钩。 (A)停车    (B)接近停留车    (C)加速    (D)减速 32.单钩溜放法是在机车车辆( C  )时进行提钩。 (A)停车    (B)牵出    (C)加速    (D)减速 33.十车、五车、三车分别为距离停留车( B  )处。 (A)33m、55m、110m    (B)110m、55m、33m (C)30m、50m、100m    (D)100m、50m、30m 34.铁鞋制动时,在有绝缘节的钢轨接头前( A  )之内不能安放铁鞋。 (A)1m    (B)2m    (C)2.5m    (D)5m 35.列车始发站、终到站及运行途中经过的技术站,在( D  )上办理的各项作业,称列车技术作业。 (A)调车线    (B)调车场    (C)货物线    (D)到发线 36.调车作业按( B  )分为牵出线调车和驼峰调车两大类。 (A)作业方法    (B)技术设备    (C)形式   (D)地点 37.( A  )是衡量调车效率高低的依据。 (A)钩分    (B)调车钩    (C)编组列数    (D)解体列数 38.连续溜放的关键,一是( C  ),二是车组间隔距离。 (A)提钩时机    (B)线路长度    (C)溜放速度    (D)车辆类型 39.试闸的方法主要有( D  )两种。 (A)牵出试闸和走行试闸    (B)溜放试闸和停车试闸 (C)静止试闸和动态试闸    (D)停车试闸和牵出试闸 40.( D  )适用于对单个车、小车组的制动。 (A)近放基本远掏挡    (B)不放基本多掏挡 (C)近放基本多掏挡    (D)远放基本近掏挡 41.自动化、半自动化驼峰调速方式分为( B  )。 (A)点式、接近连续式、点连式      (B)点式、点连式、连续式 (C)点连式、接近连续式、连续式    (D)点式、接近连续式、连续式 42.( A  )间的高差即为驼峰高度。 (A)峰顶与计算停车点    (B)峰顶与推送坡 (C)峰顶与压钩坡        (D)峰顶与加速坡 43.( D  )是在铁路运输中用来装运货物、运送旅客或作其他特种用途的运载工具。 (A)车体    (B)货车    (C)客车    (D)车辆 44.货车按其用途不同,可分为( A  )。 (A)通用、专用和特种货车    (B)专用、特种货车 (C)普通、专用和特种货车    (D)通用、特种货车 45.在单线铁路上车站配线为直股伸入时,虽有二股正线,统计正线长度以( B  )长度为准。 (A)上行正线    (B)下行正线    (C)两线平均    (D)铁路局规定 46.由两个车轮压装在一根车轴上的整体,称为一个( C  )。 (A)车轮组合    (B)转向架    (C)轮对    (D)走行部 47.车站改编能力是在合理使用技术设备条件下,车站的固定调车设备(驼峰和牵出线)一昼夜能够( D  )各方向的货物列车数或车数。 (A)解体    (B)编组    (C)发出    (D)解体和编组 48.铁路( A  )是信号、联锁设备、闭塞设备的总称。 (A)信号设备    (B)行车设备    (C)运输设备   (D)车站设备 49.目前我国铁路运行图按时间划分有( C  )三种。 (A)二分格、五分格、小时格运行图    (B)二分格、五分格、十分格运行图 (C)二分格、十分格、小时格运行图    (D) 五分格、十分格、小时格运行图 50.( D  )是调车组进行作业的行动依据,车站调度员或调车区长领导调车工作也是通过它来实现的。 (A)车站班计划      (B)车站作业计划 (C)车站阶段计划    (D)调车作业计划 51.在技术站和邻接区段规定范围内的几个车站间开行的称为( B  )列车 。 (A)摘挂    (B)区段小运转    (C)区段    (D)直通 52.在枢纽内各站间开行的列车称为( C  ) 列车。 (A)摘挂    (B)区段小运转    (C)枢纽小运转    (D)区段 53. 装运“140产品”运输的车辆编组在机后第( B  )之间均可。 (A)10~15位    (B)15~20位    (C)20~25位    (D)30~35位 54.为正确制定列车运行计划和掌握列车运行,按照列车性质和用途而规定了各种列车的 ( B  )。 (A)类别    (B)等级    (C)用途    (D)性质 55.当车站技术设备、作业组织方法等有较大变化时,要及时进行修订( B  )使其具有时效性。 (A)《段细》    (B)《站细》    (C)《技规》    (D)《行规》   56.( A  )是调车组的指挥者,负责全组的人身安全和作业安全。 (A)调车长    (B)机车司机    (C)车站值班员    (D)调车区长 57.车辆特殊标记( A  )表示具有车窗、床托的棚车,必要时可以运送人员。 (A)    (B)    (C)    (D) 58.车辆特殊标记( D  )表示可以参加国际联运的车辆。 (A)    (B)    (C)    (D) 59.车辆特殊标记( B  )表示平车的活动侧板放下时超过限界,运行中必须关闭。 (A)   (B)    (C)    (D) 60.车辆特殊标记( A  )表示车辆部分配件超过限界,但不影响行车安全的车辆。 (A)   (B)    (C)    (D) 61.( C  )属于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A)牵出线    (B)货物线    (C)机待线    (D)调车线 62.车辆特殊标记( D  )表示车内设有拴马环或栏马杆座的棚车或敞车。 (A)    (B)  (C)    (D) 63. 因作业组织和设备影响,解体车列需分几次牵出进行分解时,称为( B  )。 (A)分段解体    (B)分部解体    (C)分组解体    (D)部分解体 64.车辆特殊标记( C  )表示可以装运坦克及特殊货物的车辆。 (A)    (B)   (C)    (D) 65.( A  )及缓冲装置起着连结机车车辆、传递牵引力等作用。 (A)车钩    (B)钩头   (C)钩尾框    (D)前后从板 66.当车辆的制动机故障时,可关闭( D  )停止此车制动作用。 (A)制动主管    (B)软管   (C)制动缸    (D)制动支管 67.列车在车站接入、发出、通过所经由的一段线路称为( D  ) 进路。 (A)接车    (B)发车    (C)通过    (D)列车 68.44001次列车是( C  )列车。 (A)直通货物    (B)区段货物    (C)摘挂    (D)小运转 69.特殊备用车须备满( D  ),才能解除备用。 (A)12h    (B)24h    (C)36h    (D)48h 70.其他备用车须备满( B  ),才能解除备用。 (A)12h    (B)24h    (C)36h    (D)48h 71.25001次列车是( A  )列车。 (A)直通货物    (B)区段货物    (C)摘挂    (D)小运转 72.52001次列车是( D  )列车。 (A)直通货物列车    (B)摘挂列车    (C)补机    (D)单机 73.T151次列车属于( C  )列车。(C、4、Y)[05-00-02-01][030101] (A)跨局快速旅客 (B)管内快速旅客 (C)跨局特快旅客    (D)管内特快旅客 74.完成单位调车钩的时间(min),称为( B  )。 (A)钩时    (B)钩分   (C)标准钩时    (D)标准钩分 75.机车车辆经过时,由辙叉向尖轨运行的道岔为进路上的( A  ) 道岔。 (A)顺向    (B)对向   (C)逆向    (D)同向 76.机车车辆经过时,由尖轨向辙叉运行的道岔为进路上的( B  ) 道岔。 (A)顺向    (B)对向   (C)逆向    (D)同向 77.( D  )装于车辆制动主管的两端,用以在摘挂车辆时关闭或开放压缩空气的通路。 (A)截断塞门    (B)缓解阀   (C)三通阀    (D)折角塞门 78.在溜放调车作业中,使用车辆减速器、脱鞋器或手制动机调整车组的走行速度,使前后车组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的作业过程称为( B  ) 制动。 (A)减速    (B)间隔   (C)安全    (D)目的 79.在溜放作业中,使用手制动机、铁鞋、减速顶、减速器等,使溜出的车组减速,并停于预定地点的制动称为( D  ) 制动。 (A)停车    (B)间隔   (C)安全    (D)目的 80.在确定车辆部件的顺序时,应( A  )。 (A)从第一位端依次数到第二位端    (B)从第二位端依次数到第一位端 (C)从中间向两端                  (D)由两端向中间 81.在确定车辆左右对称部件的顺序时,应( A  )。 (A)站在第一位端面向第二位端从左到右依次由第一位端数到第二位端(左为单数右为双数) (B)站在第二位端面向第一位端从左到右依次由第二位端数到第一位端(左为单数右为双数) (C)站在第一位端面向第二位端从右到左依次由第一位端数到第二位端(右为单数左为双数) (D) 站在第二位端面向第一位端从右到左依次由第二位端数到第一位端(右为单数左为双数) 82.由二或三列车连挂在一起,组成的货物列车称为( C  ) 列车。 (A)重载    (B)超长   (C)组合    (D)合成 83.牵引重量超过( D  )的货物列车称为重载列车。 (A)3500t    (B)4000t   (C)4500t    (D)5000t 84.( B  )是专为运送铁路自用物资或设备的列车。 (A)铁路列车    (B)路用列车   (C)自备列车    (D)内部列车 85.连续分解的车组,间隔一钩后又进入同一股道的称为( C  )。 (A)同钩车    (B)续钩车   (C)隔钩车    (D)连钩车 86.( D  )是指停留在线路上的车辆,由于未采取防溜措施或采取防溜措施不当,导致车辆的自然移动。 (A)车辆移动    (B)车辆溜放   (C)车辆移位    (D)车辆溜逸 87.配属两台以上调车机的车站,为减少作业干扰,保证作业安全,对每台调车机和调车组所规定的固定作业区域,称为( A  )。 (A)调车区    (B)调车场    (C)作业区    (D)固定区 88.机车推动车列或车辆使之运行,称为( B  )。 (A)溜放    (B)推进    (C)牵引    (D)运行 89.列车在双线区段运行时,以左侧单方向运行,这个方向称为( D  )。 (A)上行     (B)下行     (C)反方向    (D)正方向 90.( C  )的作用在于承受自钢轨传来的重力和横向力,并将其均匀分布于道床,固定钢轨位置,保持钢轨方向和轨距。 (A)轨道    (B)道床    (C)轨枕    (D)联结部分 91.( D  )是车站编制、执行日常作业计划,组织接发列车、调车和各项技术作业及有关技术设备使用的基本法规。 (A)《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B)《行车组织规则》 (C)《铁路调车作业标准》    (D)《车站行车工作细则》 92.能将邻线上的进路与本线上的接发车进路隔开的道岔称为( B  ) 道岔。 (A)邻线    (B)防护    (C)隔开    (D)敌对 93.如果同一线路上、下行有不同的有效长和容车数时,应( A  )。 (A)取小值    (B)取大值    (C)取平均值    (D)取实际值 94.计算出的容车数,尾数不足1辆时应( C  )。 (A)四舍五入    (B)进上    (C)舍去    (D)视情况而定 95.驼峰解散车列,当电气集中道岔改为人工就地操纵时,应采用( D  )的办法。 (A)停止作业    (B)牵引溜放    (C)惰力溜放    (D)单钩溜放 96.机车车辆施行制动时,闸瓦抱压车轮起制动作用的压力称为( D  )。 (A)闸瓦阻力    (B)制动效能    (C)制动能力    (D)闸瓦压力 97.列车的闸瓦压力以( B  )为单位。 (A)kg    (B)kN    (C)kPa    (D)t 98.电气化铁路区段,采用AT供电方式时,两牵引变电所之间距离平均为( B  )。 (A)100~120km    (B)80~90km    (C)60~70km    (D)30~50km 99.驼峰是溜放车辆以其自身的( C  )为主、并辅以机车的推力,主要用于分解车列的一种调车设备。 (A)动力    (B)惯性    (C)重力    (D)动能 100.非机械化驼峰解散车辆的制动工具是( D  )。 (A)车辆减速器    (B)减速顶    (C)止轮器    (D)铁鞋 101.驼峰色灯复示信号机,平时( C  )。 (A)显示黄色灯光    (B)显示红色灯光    (C)无显示    (D)显示白色灯光 102.当降低制动主管的压力时通过三通阀的作用,使车辆( C  )。 (A)正常运行    (B)非常停车    (C)制动    (D)缓解 103.车站与区间分界处称为( C  )。 (A)区界    (B)分界站    (C)站界    (D)分界口 104. 快运货物列车是快速运送( A  )、易腐及其他急运货物的列车。 (A)鲜活    (B)易爆    (C)易碎    (D)放射性 105.目前我国采用的驼峰道岔自动集中设备,最多可预排( D  )进路。 (A)12钩    (B)24钩    (C)36钩    (D)48钩 106.班计划是车站作业计划的基本计划,一日要( C  )班计划来执行。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107.推峰是指机车将车列推至( D  )。 (A)推送线    (B)加速坡    (C)压钩坡    (D)峰顶 108.道岔的连接部分由( A  )组成。 (A)两根导轨、两根基本轨    (B)两根护轨、两根基本轨 (C)两根翼轨、两根基本轨    (D)两根护轨、两根导轨 109.交叉渡线是由( D  )单开道岔和一组菱形交叉组成的设备。 (A)一组    (B)二组    (C)三组    (D)四组 110.驼峰的推送部分是指经驼峰解体的车列 ( A  )线路范围。 (A)其第一钩车位于峰顶时全车列所在        (B)至到达场出口咽喉最外方警冲标 (C)至到达场出口咽喉道岔尖轨尖端    (D)至到达场咽喉最外方警冲标 111. 驼峰压钩坡的坡度一般为( A  )。 (A)10‰~20‰    (B)10%~20%    (C)5‰~8‰    (D)5%~8%  112.驼峰压钩坡的长度一般不少于( C  )。 (A)10m    (B)30m    (C)50m    (D)100m 113.直通列车中编挂装载高出车帮易于窜动货物的车辆时,须与乘坐旅客的车辆至少隔离( A  )。 (A)1辆    (B)2辆    (C)3辆    (D)4辆 114.驼峰采用双推单溜分解车列,具有( C  )推送线 。 (A)四条    (B)三条    (C)二条    (D)一条 115.调车场的线路由于道岔、曲线、坡度等因素,对溜入的车辆产生阻力,阻力较小的线路称为( B )。 (A)难行线    (B)易行线    (C)易溜线    (D)难溜线 116.根据车辆的走行性能和装载货物的轻重,在溜放中相对单位运行阻力较大的车辆称为( A  )。 (A)难行车    (B)易行车    (C)难溜车    (D)易溜车 117.运行上有限制条件的超限车辆,除有特别指示外,禁止编入( A  )列车。 (A)直通    (B)区段    (C)摘挂    (D)小运转 118.翼轨属于道岔的( C  )部分。 (A)转辙    (B)连接    (C)辙叉    (D)辅助 119.简易驼峰调车作业中,车辆的提钩地点基本固定在( B  )这一区域内进行。 (A)峰顶平台    (B)压钩坡至峰顶    (C)加速坡    (D)加速坡与峰顶 120.为充分利用机车动力,准许顺路机车连挂车辆运行,称为( C  )。 (A)单机    (B)小运转    (C)单机挂车    (D)特殊列车 121.机械化驼峰的制动工具以( D  )制动为主。 (A)铁鞋    (B)手制动机    (C)铁鞋和手制动机    (D)车辆减速器 122.机械化驼峰调车进路预排完了后,为了避免错误可按一下( B  )按钮进行核对 。 (A)确认    (B)检查    (C)核对    (D)复检 123.调度集中有调度控制、( C  )及局部控制三种方式。 (A)区段控制    (B)集中控制    (C)车站控制    (D)特殊控制 124.普通单开道岔的转辙器部分由( A  )、两根尖轨、连接零件及转辙机械等组成。 (A)两根基本轨    (B)两根导轨    (C)两根直轨    (D)两根曲线轨 125.道岔号通常用辙叉角的( B  )值表示的。 (A)正切    (B)余切    (C)正弦    (D)余弦 126.“五定班列”是指“定点、定线、定( A  )、定时、定价、”的货物列车。 (A)车次    (B)编组    (C)方向    (D)重量 127.其它调车包括车列转线、转场、车场整理、( D  )等。 (A)取送作业    (B)摘挂作业    (C)编组作业    (D)机车出入段 128.机械化驼峰推峰作业时,对位于难行车组后面的易行车组应( C  ) 推峰。 (A)定速    (B)加速    (C)减速    (D)停止 129.驼峰的峰上提钩与平面溜放提钩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 B  )。 (A)提钩时机    (B)提钩地点    (C)提钩方法    (D)提钩时机和提钩方法 130.车辆限界检查器应装设在驼峰推送线上距峰顶( C  )处的地方。 (A)10~50m    (B)30~50m    (C)80~100m    (D)120~150m 131.车辆限界检查器的作用是,凡是( A  )超过检查器的车辆,经过限界检查器时驼峰信号自动关闭,禁止该车辆越过驼峰。 (A)下部    (B)中部    (C)上部    (D)中下部 132.调度集中,是铁路运输线上应用的一种( C  ) 控制设备。 (A)近程    (B)中程    (C)远程    (D)现场 133.TMIS是( A  )的简称。 (A)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B)铁路运输调度指挥信息系统 (C)铁路车辆管理信息系统    (D)铁路运输确报信息系统 134.DMIS是( B  )的简称。 (A)客票发售与预订系统    (B)铁路运输调度指挥管理系统 (C)编组站管理信息系统    (D)现车管理信息系统 135.驼峰的道岔区坡其坡度一般为( D  )。 (A)5%~8%    (B)5‰~8‰    (C)1%~3.5%    (D)1‰~3.5‰ 136.在连挂前,将进行连挂的( B  )调整到便于安全连挂的位置,称为调整钩位。 (A)软管    (B)车钩    (C)锁铁    (D)钩提销 137.铁鞋制动时,( B  )在有前慢后快的隔钩车时采用。 (A)近放基本多掏档    (B)近放基本远掏档 (C)远放基本近掏档    (D)让头拦尾 138.车钩全开位置,是( A  )已经完全向外转开的位置。 (A)钩舌    (B)钩身    (C)钩头    (D)钩提销 139.推送挂车时,如距停留车不足55m时显示( B  )信号。 (A)减速    (B)三车距离    (C)五车距离    (D)接近连挂 140.机械化驼峰解散车列时,对位于小车组的溜放车组后的长大溜放车组,应( B  )推送。 (A)减速    (B)加速    (C)停车后    (D)匀速 141.机械化驼峰解散车列时,进入同一线束的溜放车组,对于大组车后的小组车,应( A  )。 (A)适当减速推送    (B)适当加速推送    (C)停车    (D)匀速推送 142.曲线附加阻力大小与曲线半径的大小( B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相等    (D)不能确定 143.旅客列车(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时,列车紧急制动距离限制为( D )。 (A)800m   (B)1100m    (C)1400m    (D)2000m 144.非机械化驼峰向难行线解散难行车应( A  )。 (A)加速推峰    (B)定速推峰    (C)减速推峰    (D)推送过峰 145.军用危险货物按( A  )依次划分为五组,每组又划分若干级,共五组52级。 (A)爆炸品、毒害品、易燃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B)爆炸品、易燃品、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C)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毒害品、易燃品、腐蚀品 (D)爆炸品、放射性物品、易燃品、毒害品、腐蚀品146.机械化驼峰的单推单溜作业方案中,驼峰调车机按照“取车、推送、溜放、( B  )”四个程序不间断的工作。 (A)挂车    (B)整理    (C)整备    (D)等待 147.机械化驼峰推峰作业,若前行车是易行车且进近距离线路,后行车是难行车进远距离线路,应低速溜出前行车后( C  )溜放后行车。 (A)减速    (B)定速    (C)稍停轮再加速    (D)加速 148.机械化驼峰的迂回线设置需一端连接推送线,另一端连接( D  ) 场。 (A)到达    (B)出发    (C)通过    (D)调车 149.简易驼峰溜放车组间的间隔距离,主要是依靠变换( C  )来解决的。 (A)下鞋方法    (B)手制动机制动力 (C)推峰速度    (D)减速器不同制动力 150.手制动机制动时,通过( B  )的作用,将人力传到闸瓦上,使闸瓦与车轮踏面摩擦产生制动力,阻止车轮转动。 (A)闸瓦    (B)基础制动装置    (C)制动缸    (D)三通阀 151.为了识别车辆的性能、特殊设备及运用管理和检修、统计工作方便,在车辆的规定部位涂刷规定的各种标记称为( D  )。 (A)车辆部位    (B)车辆性能    (C)车辆方位    (D)车辆标记 152.交叉渡线一般设在车站地形狭窄处,可以开通( C  )方向。 (A)四个    (B)六个    (C)八个    (D)十个 153.铁鞋制动时,车组重量越大,铁鞋制动距离( A  )。 (A)越长    (B)越短    (C)不变    (D)与之无关 154.中转车是指在本站不进行( D  )作业的货车。 (A)调车    (B)改编    (C)列车技术    (D)货物装卸 155.机械化驼峰适用于调车线不少于( B  ) 股道的大、中型编组站。 (A)8    (B)16    (C)24    (D)36 156.推进车辆运行遇紧急情况,拉动简易紧急制动阀的拉绳,即可迅速排出车列( A  )的风,使车列立即停车。 (A)主风管     (B)制动缸     (C)副风缸     (D)三通阀 157.使用手制动机制动时,对重罐车应使用( C  )有助于车组减速。 (A)紧拧    (B)死拧    (C)顿拧    (D)勒闸紧拧 158.( B  )是设于划分货物列车牵引区段的地点,或区段车流的集散地点,一般只改编区段到发的车流,解体与编组区段、摘挂列车的车站。 (A)编组站    (B)区段站    (C)中间站    (D)货运站 159.铁鞋制动时,为提高制动效率,制动员应选择( C  )的车辆下鞋。 (A)自重大    (B)轴重小    (C)轴重大    (D)载重小 160.铁鞋制动时,鞋尖宽度( D  )轨面宽度时禁止使用。 (A)小于    (B)等于    (C)小于等于    (D)超过 161.机械化驼峰一般在溜放部分设置( B  )制动位。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62.(  C )禁止使用铁鞋制动。 (A)集装箱专用平车    (B)棚车    (C)客车    (D)敞车 163.车辆的定期修理标记属于( A  )标记。 (A)共同    (B)一般    (C)普通    (D)特殊 164.铁鞋制动时,铁鞋尺寸与钢轨类型不符时( A  )。 (A)禁止使用    (B)应慎用    (C)可以使用    (D)特殊情况下可用 165.平面牵出线多组溜放调车时,车组间隔以( D  )制动为主。 (A)铁鞋    (B)减速器    (C)减速顶    (D)人力动机 166.在日常的运输组织工作中必须坚持( D  )的运输原则。 (A)一装、二卸、三排空    (B)一排、二卸、三装车 (C)一卸、二装、三排空    (D)一卸、二排、三装车 167.在选择手制动机时“选大不选小”,其中“大和小”表示( C  )的大小 。 (A)车轮  (B)闸瓦    (C)车型    (D)制动缸 168.车辆速度低于减速顶的临界速度时,减速顶对车辆( A  )作用。 (A)基本不起制动    (B)进行制动    (C)强力制动    (D)进行加速 169.简易紧急制动阀一般用于需接通自动制动系统的( A  )作业。 (A)推进    (B)牵引  (C)溜放    (D)驼峰 170.我国铁路货车现多采用( D  )车钩。 (A)1号及13号    (B)2号及15号    (C)15号    (D)13号 171.驼峰迂回线属于(  C )。 (A)调车线    (B)机车走行线    (C)站线    (D)特别用途线 172.电气化铁路车站均采用( A  )机车作为调车机车。 (A)内燃或蒸汽    (B)电力或内燃    (C)蒸汽或电力    (D)电力 173.辅助型号代表车辆的( C  )。 (A)种类    (B)载重    (C)构造    (D)顺序号码 174.减速顶由壳体和( B  )两大部分组成。 (A)支架    (B)吸能冒    (C)安全阀    (D)速度滑阀 175.车辆的( C  )贮存压缩空气以备制动用。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