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武术基本功教案 (第二课时)
授课对象:水平四 八年级(3)班 人数:20人 时间:2013-6-8 授课教师:xxx
教学
目标
1,学生通过口诀初步掌握正踢腿的动作要领,基本掌握正踢腿的发力方法,使80%的同学能准确地连续踢10腿,
2.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教学内容
正踢腿
教学场地器材
一块完整的篮球场 21根橡皮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生比较准确的掌握整正踢腿的要点。
难点
让学生在保持正确的身体姿态的同时加快踢腿的速度与踢腿的高度。
课的结构
课的内容
组织教学和学练法
运动量
组织形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时间
次数
强度
准
备
部
分
一、课堂常规
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队形如图1
2、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和任务及其要求。
3,围绕篮球场慢跑三圈。(第一圈后踢跑;第二圈高抬腿;第三圈加速跑)(图2)
4,扑步弓步静力压腿8次。(图3)
图1注 :学生 教师
图2
▲
▲
图2 图3
1.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2.教师讲解并示范。
1、体位按2列横队整队.
1.5分钟
1次
95/分
基 本 部 分
一,课堂导入:
教师来一段精彩的武术套路吸引学生注意力。(包含正踢腿)。
二.学生两两背靠背,臀部紧贴臀部,做直腿勾脚练习(图4)
三.皮筋绷拉反弹游戏:每个学生利用橡皮筋的弹力来体会向上踢腿的发力部位。
四:口诀教学(图5)
身正、臂平、脚走一条线,
头顶、指尖、脚底全朝天,
不点头、不耸肩、膝靠肩,
不提踵、不弯腰、眼朝前,
(图4)
教师通过橡皮筋游戏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激情和兴趣
教师在这强调身体姿态
1.学生两两配合互相观察动作.
2积极思考,相互指导,相互促进
2分钟
3次
110/分
9、在17世纪,人们发现把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
1、焚烧处理垃圾的优缺点是什么?五、分组学练。四组互相监督姿态。教师巡回指导。(图6)
六、集中,提出高度和速度的要求,教师要以及时鼓励表扬语言为主。
七、、学生横排搭肩,在长30米的行径间踢腿(图7)
4、咀嚼馒头的外皮也可以感觉到甜味吗?为什么?八、总结并评价。
答:硫酸铜溶液的颜色逐渐变浅,取出铁钉后,发现浸入硫酸铜溶液中的那部分变红了。
25、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发明了望远镜,天文学家的“第三只眼”是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两种。
3、怎样做才是解决垃圾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呢?(P73) 图5
图6
11、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有类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微观世界。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了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图7
1、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2、示范动作正确、大方、美观3、讲解声音洪亮、有节奏口令清晰
7、我们每个人应该怎样保护身边的环境?4、指出学生的错误动作,并加以纠正
5.组织学生进行慢口令练习
2、如果我们想要设计一个合理、清洁的垃圾填埋场,我们首先应考虑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呢?
18、北斗七星构成勺形,属于大熊座,北极星属于小熊座。1、要求:、认真听教师讲解、观看示范动作注意观察和记忆动作
2.学生模仿练习,注意动作准确、有节奏感
3.两人一组互相纠正练习。按照教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腿法
4.部分同学示范或示错。认真练习,相互交流探究
2
分钟
8分钟
4次
130
结
束
部
分
(一放松专门性练习
(二。总结本课并评价
(三确定下节课的任务:学生提前学习其他腿法,并研究其中一种,创作相关口令。解散。
教师站于篮球场的端线位置,面对学生。学生站成两列,面对教师
两腿并拢,脚尖朝前,前俯,双手努力去触底,柔韧性较好的学生双手抱膝。波浪起身(2*8)
1.5分钟
100/分
教
学
反
思
预计生理负荷与练习密度
课后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