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齿咔咔咔重点领域:科学、健康活动目的:1、 发现不同部位牙齿的不同功能。2、 讲述咀嚼不同食物的感受。活动准备:1、 故事:神牙将军。2、 牙齿的图片。3、 每位幼儿自带两份软硬不同的食物。4、 与啃有关食物。5、 记录纸:“食物软硬排行榜”。活动过程:1、 讲述故事神牙将军。2、 品尝食物。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神牙将军,请幼儿分别选择一种食物品尝,让神牙将军发挥作用。请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食物,并将食物分类摆放。请一位幼儿将每类食物试吃一些,提醒其他幼儿观测同伴在咬合咀嚼时的情形。请试吃的小朋友说一说:吃每一种食物时用来咀嚼的牙齿时同样的吗?分别用的哪几颗牙齿?有些带壳的食物,会用什么牙齿咬开
2、呢?3、 幼儿分组品尝,并交流记录结果。请幼儿取一些各种软硬不同的食物,尝尝看。品尝后,请幼儿将食物的软硬限度记录在食物软硬排行榜中。请每组幼儿说说哪一种食物比较容易咬断、咬开、咬碎,哪一种食物比较不容易咬碎?你喜欢哪一种食物,为什么?咬硬的食物和软的食物,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咬合咀嚼时会有什么声音?4、 小结:牙齿的不同功能。出示牙齿的图片,请幼儿回忆牙齿的种类和功能。吃软的食物时经常会用到哪些牙齿?吃硬的食物时又会用到哪些牙齿?执教者:徐海燕这是谁的牙重点领域:科学活动目的:1、 结识动物的牙齿及不同功用。2、 比较动物牙齿与人类牙齿的差异。活动准备:1、“自然放大镜”:动物牙齿大奇观。2、
3、挂图:动物牙齿大奇观。3、有关动物牙齿的参考书籍。活动过程:1、 说一说恐龙的牙齿。恐龙化石牙齿是同样的吗?哪里不同样?为什么会不同样?2、 说一说老鼠的牙齿。老鼠常干什么坏事?老鼠为什么爱啃东西?老鼠啃木头是为了磨牙,在我们小时候长牙过程中也有磨牙期,回家问问妈妈:小时候你是咬什么东西来磨牙的。3、 对常见动物的牙齿的讨论。如狗、猫、鸟、鱼等,这些动物有没有牙齿?这些动物的牙齿和我们的牙齿有什么不同样?为什么会不同样呢?它们的牙齿有什么用途?和我们同样用来吃东西吗?还是有别的用途?4、 欣赏“自然放大镜”:动物牙齿大奇观。(指一种动物张嘴露出牙齿的模样)这个动物牙齿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猜猜它
4、为什么会露出牙?是肚子饿了吗?为什么动物的牙齿长得不同样?动物都有牙齿吗?动物也会换牙吗?5、 总结动物牙齿的功用。执教者:玩陀螺重点领域:美术、健康活动目的:1、尝试做渐层的图案设计。2、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体验旋转玩具的乐趣。活动准备:1、卡纸、水彩笔、剪刀、火柴梗。2、请幼儿带陀螺来幼儿园。活动过程:1、幼儿在教室空地玩陀螺。请幼儿比较各种陀螺的不同。请幼儿观测陀螺在转动前后颜色和形状的区别。2、制作陀螺。请幼儿在卡纸上设计图案,引导幼儿做渐层的设计,如从小圆到大圆,从小方到大方,一层一个颜色。幼儿多做几个,并设计不同的图案,以感受图案和色彩的变化。用剪刀将圆形剪下来,用铅笔将中间戳个小
5、洞,穿上火柴梗。3、玩陀螺比赛。将火柴头的那端朝下,用手捻动另一端,幼儿自己在桌上尝试转动。比比谁的陀螺转的最久。比比谁的陀螺设计的最美丽、最有创意。执教者:动物们来刷牙重点领域:艺术活动目的:1、 制作牙齿形状不同的动物偶和配套的刷牙的工具。2、 清楚地向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活动准备:1、“创意小玩家”:张开大嘴咔咔咔。2、提前告知幼儿收集各种纸、纸杯、纸盒、空罐、树脂。3、剪刀、蜡笔等美劳素材。活动过程:1、 请幼儿阅读“创意小玩家”张开大嘴咔咔咔,并讨论:说一说动物偶及其牙齿是怎么做的。这几种动物牙齿的特点是什么。动物偶及其牙齿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2、 鼓励幼儿发挥创意制作动物偶与牙
6、刷。将幼儿分为多组。引导幼儿思考选择什么样的美劳材料来制作动物偶与牙齿。思考如何让动物偶活动的部位牢固。用笔画一画动物的五官。请幼儿参考“创意小玩家”中的方法制作牙刷。3、 制作完毕后,请各组幼儿分享自己制作的动物偶与造型牙刷,介绍玩偶的外形与牙齿特性。4、 动物们来刷牙。鼓励幼儿用不同的方式来刷牙。鼓励幼儿边刷边念刷牙的儿歌。执教者:我的梦重点领域:美术活动目的:1、能将自己的梦分解成几部分,有条理地表现出来。2、画面布局合理,重点突出。活动准备:1、水彩笔、白纸。活动过程:1、谈话“我的梦”。复习歌曲“小天使之歌”。这首歌梦到了什么?你做过梦吗?做过什么梦?2、欣赏“我的梦”。老师也做了个
7、梦,并且将它画下来了,你们想看吗?教师边出示范画,边朗诵散文。小朋友们,看懂我的画了吗?我梦到了什么?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刚才我们小朋友也讲了许多自己的梦,你能用笔画下来吗?3、幼儿作画,教师指导。引导幼儿注意画面布局,适当取舍梦境中的物。执教者:鸡婆婆找假牙重点领域:语言、健康活动目的:1、 懂得牙齿对说话发音准确的作用。2、 感受故事人物形象和情节发明的风趣感。活动准备:1、 故事:鸡婆婆找假牙。2、 自制动物头套、故事偶。3、 黑色书面纸或黑色胶布。活动过程:1、 扮一扮,演一演。老师事先用黑色书面纸或胶布,裁成门牙大小,贴在自己门牙处扮成假牙。老师戴上鸡婆婆头套,借助动物纸偶的互动,表演
8、故事鸡婆婆找假牙的剧情。2、 问一问,说一说。鸡婆婆说的话你听得懂吗?为什么动物听不清楚鸡婆婆说什么?牙齿掉下来后,有什么影响?发言有没有影响?说话会不会不清楚?请有换牙经历的幼儿讲述吃苹果等较硬的、酸性食物时有什么感觉。3、 忆一忆,想一想。家里有没有人是装了假牙的?爷爷奶奶装了假牙有没有不方便的地方?爷爷奶奶要是不装假牙,会有哪些地方不方便?小结:牙齿出除了帮助我们咀嚼食物之外,还可以帮助我们说话说得更清楚,假如嘴里缺了牙,会不美丽、说话别人也也许听不懂、吃东西时不方便,所以更要好好爱惜自己的牙齿。执教者:下蛋咯重点领域:数活动目的:1、 学习8的合成分解,了解8的不同分法。2、 学习编减
9、法题。活动准备:1、我的数学第10页。2、挂图:下蛋咯。活动过程:1、 教师出示挂图,请幼儿看看画面上都画了什么?教师编一道减法题,请幼儿模仿编出不同的减法题,并把算式分别列出来。2、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自编一道减法题。请幼儿不用图上的内容自己编一道题。教师根据幼儿编题时出现的8的不同分合方法记录下8的组合式,与幼儿共同讨论8的组合式的记录方法。3、 打开我的数学第10页,请幼儿帮忙把缺少的鸭蛋画上去,并列出8的组合式。执教者: 猜蒙重点领域:游戏活动目的:1、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活动准备:1、儿歌猜蒙。2、手帕。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激发爱好。今天我们玩
10、一个游戏,它的名字叫“猜蒙”。2、介绍游戏规则。一人做蒙眼睛人的人,其余小朋友围着猜人的人手拉手成呼啦圈。大家手拉手边走边念儿歌。念完儿歌后停住,让蒙眼睛的人随便摸一个幼儿。让蒙眼睛的人先把摸到的特性说出来,然后猜测摸到的是谁,涉及名字。假如猜不出,可以请另一个幼儿把被蒙眼者特性叙说一下。3、幼儿游戏。执教者:对称重点领域:数学活动目的:1、初步感知对称图形并理解对称图形的含义,尝试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2、通过观测、思考和动手操作培养幼儿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3、引导幼儿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的神奇,激发幼儿的数学审美情趣。活动准备:每人一张白纸,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若干。活动过程:
11、1、“玩”对称、体验特性.每人一张白纸把纸对折,然后从折痕处开始撕,撕一个自己喜欢的图形。展示部分幼儿的作品:看一看这些图形,你们发现什么共同的地方?(引导幼儿进行观测、比较,小结出这些图形的特点:对折左右两边都相同,把它叠在一起,会重合。)教师提出概念:像这种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叫它对称图形 。看看你自己手中的作品有没有这样的特点。2、识对称,找对称轴。引导幼儿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再次感受对称图形的特性。指一指、摸一摸这条折痕,说说它有什么作用?告诉幼儿对称轴的概念:把对称图形提成了同样的两部分的直线,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叫对称轴。3、操作活动:找对称轴。猜想: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12、有对称轴吗?有几条?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尝试找出三种形状的对称轴。展示操作的结果(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画上对称轴),并检查找得对不对。根据幼儿的操作结果,引导幼儿找出各图形的对称轴。3、找对称,提高结识找一找,我们身上和周边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如:人体、蝴蝶、标志等等)观看多媒体短片,了解生活中的对称现象。4:制作对称图形。(做礼物)礼物都只有另一半,谁能把他们便完整呢?幼儿操作。执教者:牙齿表情超级变重点领域:社会、健康活动目的:1、 收集牙齿与表情的各种资料并与同伴分享。2、 知道牙齿与人脸表情有一定的关系。活动准备:1、 动物或人脸表情的录像或图片。2、 相机,海报纸,笔、圈选单。3、 “牙
13、齿表情超级变”小报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 观看动物和人脸表情的录像或图片,并组织幼儿讨论:动物会长大嘴巴露出牙齿、龇牙咧嘴来表达情绪,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是如何的?邀请幼儿做出不同的表情,互相看看不同情绪下嘴巴会有什么变化,牙齿是张开还是合起来,有没有露出来。2、 和幼儿一起举办一个“牙齿表情超级变”,配合不同的情绪时牙齿、脸部表情表现是怎么样的,例如:冷的时候,牙齿会怎么样?威胁别人时,牙齿会怎么样?气愤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牙痛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将幼儿的表情一一拍下来,幼儿可以扮演不同的情绪时会有的表情,老师拍照时可近一些,焦点在幼儿的表情与牙齿上。3、 展示“牙齿表情超级变”小报。请所有
14、的幼儿一起来票选。票选前可先一起设定不同的选项,如最美、最特别的、缺牙最多的、最整齐等的选项,让幼儿来一一表决或票选。当选的幼儿可以再一起上台做一次该表情,请大家鼓励他们。执教者:圆圈舞重点领域:音乐活动目的:1、感受乐曲三拍子的强弱特点,并体验其同伴共同唱和跳的活泼欢快情绪。2、根据歌词和歌曲旋律,尝试创编各种身体动作填入旋律。活动准备:1、乐曲圆圈舞磁带。2、绘画舞蹈队形的图谱。3、事先具有玩开汽车的游戏经验。活动过程:1、复习游戏“开汽车”。2、播放音乐,请幼儿倾听音乐,感受三拍子的强弱特点。3、幼儿和老师一起围成大圈,通过舞蹈动作表演,帮助幼儿记忆歌词。请幼儿跟随音乐有节奏地练习朗诵歌
15、词。请幼儿根据歌词内容逐句创编动作。请幼儿尝试完整地演唱歌曲。4、将幼儿创编的动作进行归纳整理后,示范表演给幼儿观看。5、请幼儿边唱边舞蹈,体验与同伴共同唱和跳的快乐。6、舞蹈纯熟后,可以加快和放慢歌唱和动作的速度,增长舞蹈的乐趣。执教者:护牙卫士在行动(一)重点领域:社会、艺术活动目的:1、 理解宣传概念并与同伴合作完毕宣传画。2、 将自己的想法用图画形式恰本地表现出来。活动准备:1、 保护牙齿的幻灯片或图片。2、 大图画纸、彩色笔。活动过程:1、 总结保护牙齿的各种方法。健康的牙齿对我们的身体有什么用?假如恒牙不小心碰掉了或者蛀掉了,就再也长不出新牙。你知道哪些保护牙齿的好方法吗?教师运用
16、制作的幻灯片小结保护牙齿的好方法。2、 讨论用哪些宣传的方式可以将保护牙齿的好方法传播出去。3、 制作宣传画。自由结伴,小组讨论宣传画的内容及分工。小组合作制作护齿方法的宣传画,可以运用幼儿之前已收集的材料进行制作和装饰。4、 制定宣传画。在教师协助下,幼儿拟定宣传内容、形式、地点和时间,并进行分工。幼儿分组整理宣传资料,在教师协助下布置展板,做好宣传活动的准备工作。执教者:护牙卫士在行动(二)重点领域:社会、语言活动目的:1、 体验公益宣传的意义并乐于参与活动。2、 学习邀请别人参观并讲解展板内容。活动准备:1、 展示前期牙齿登记表、拜访牙医记录、刷牙情景剧表演、演示对的刷牙方法、保护牙齿好
17、方法宣传画等资料。2、 小麦克风、采访记录本、笔。活动过程:1、 教师协助幼儿进行分组分工,可分为展板讲解组、情景剧表演组、刷牙方法宣讲组、采访组等,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2、 教师或家长协助幼儿进行场地布置,教师宣布:“小卫士护牙行动开始,大家分头行动!”A组:展板讲解组。幼儿佩戴小麦克风,礼貌地邀请小朋友、家长观看“小卫士护牙行动”主题宣传展板,向行人讲解图画的意义,保护牙齿的方法等。B组:情景剧表演组。幼儿礼貌地邀请小朋友、家长观看“牙刷的表演节目”,宣传天天刷牙。C组:刷牙方法宣讲组。幼儿运用牙齿模具翔小朋友、家长演示对的刷牙的方法,并请小朋友现场试一试。D组:采访组。幼儿两人一组,对小朋友或家长进行采访,采访内容如保护牙齿的方法、如何对的刷牙等。答对的可奖励小牙刷一把。3、 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活动情况,表扬小卫士们为宣传护牙所做出的努力,希望大家坚持爱牙护牙,将护牙行动进行到底!收拾场地。执教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