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 0 1 2 年 第 1 2期 (总 第 2 7 8 期 ) Nu mb e r 1 2 i n 2 01 2( To t a 1 No 27 8) 混 凝 土 Co nc r e t e 实用技术 P RACTI CAL T ECHN0LOGY d o i : 1 0 3 9 6 9 i s s n 1 0 0 2 3 5 5 0 2 0 1 2 1 2 0 4 4 化学灌浆技术在辽宁某水库溢洪道混凝土 裂缝治理中的应用 苏炜焕 ,周学国 ,杨毅 ( 1 辽宁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辽宁 沈阳 l 1 0 0 0 3 ;2 东港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辽宁 东港 1 1 8 3 0 0 ) 摘要 : 辽宁某 中型水库溢洪道混凝土 由于多种原因产生裂缝 , 严重影响 了水库的安全运行 , 经论证宜采用化学灌浆技 术对溢 流堰 面 、 边墩 、 边墙及底板混凝 土裂缝进行处理 。 介绍 了该水库溢洪道混凝土裂缝分布情况及产生 的原 因、 化学灌浆施工技 术要求 、 施 T过程 和灌 浆后的质量检测情况 。 关键词: 化学灌浆;混凝土裂缝;修补;裂缝治理 中图分类号 : T U5 2 8 0 7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编号: 1 0 0 2 3 5 5 0 ( 2 0 1 2 ) 1 2 - 0 1 3 6 0 4 Ch emi c al gr ou t i ng t ec hn ol o gy i n a L i ao ni n g da m c r a c k t r e a t me nt ap pl i c a t i on SU W e i - hu a n , ZHOU Xu e - gu o , YANG Yi ( 1 Wa t e r Co n s e r v a n c ya n d Hy d r o p o we r S c i e n c e Re s e a r c hI n s t i t u t e o f L i a o n i n g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0 3 , C h i n a 2 D o n g g a n g Mu n i c i p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Q u a l i t y I n s p e c t i o n C e n t e r , D o n g g a n g 1 1 8 3 0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Li a o ni n g ame d i u m s i z e d r e s e r v o i r s p i l wa y c o n c r e t e c r a c ks d u et o av a r i e t y o fr e a s o n s , h a s s e r i o u s l y a ff e c t e dt he s a f e o p e r a t i o n o ft h e da m , t h e a r g u me nt s h o u l d a d o p t the c h e mi c a l g r o u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f o r t r e a t me n t o f t h e o v e r flo w we i r , s i d e p i e r s , wa l l a n d flo o r c o n c r e t e c r a c k s I t i n t r o d u c e d the d a m c r a c k s a n a l y s i s a n d c a us e s , c h e mi c a l gr o u t i n g c o n s t r uc t i o n t e c h n o l o gy r e q u i r e me n t ,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a n d q u a l i t y i n s p e c - t i o n o f gr o u t i n g Ke y w or ds: c h e m i c a l gr o u t i n g; c o n c r e t e c r a c k; r e p a i r ; c r a c k c o n t r o l 1 工程 概 况 辽宁某水库位于浑河的上游 , 是一座以灌溉为主, 结合防 洪 、 发电、 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枢纽永久性建 筑 物 ( 大坝 、 溢洪 道 、 输水洞 ) 等级 为 3级 , 永久性 次要 建筑 物 ( 溢洪道尾水 渠等 ) 为 4级 。 水库枢纽工程溢洪道由进 口段、 控制段、 收缩段、 陡槽段、 扩散段和挑坎段以及尾水渠等几部分组成。 溢洪道除险加固工 程于 2 0 1 0年 1 2月完工。 2 0 1 1 年 4月, 在工程竣工验收抽检过程 中, 发现溢洪道混凝土在底板和边墙处有明显裂缝 。 在冬季工况 下 , 裂缝含水形成冻胀破坏, 对混凝土结构损害严重, 影响水1 二 建筑物使用寿命。 为了消除这种影响, 减小混凝土冻害, 保证水 库正常运行 , 必须对裂缝 内部进行止水封 闭处理 , 经研究论证 , 决定采用亲水性聚氨酯化学灌浆材料进行裂缝内部处理。 2 溢洪道裂缝普查情况 经普查 , 溢洪道混凝土有 明显可见裂缝共 6 3 条 , 总长 3 7 9 m。 其 中 , 控制段左 、 右边墩各有 2条竖向裂缝 , 溢 流堰 面有 1 条横 向裂缝 ; 收缩段左边墙有 4条竖 向裂缝 , 右边墙 5条 , 底 板没发 现裂缝; 陡槽段左边墙有 1 5 条竖向裂缝, 右边墙 1 8 条, 底板 8 条; 扩散段和挑坎段左边墙有 4条竖 向裂缝 , 右边墙未发现裂缝 , 底 板 4条。 溢洪道混凝土裂缝分布见图 1 。 裂缝的发展趋势及加固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6 1 0 1 36 前 、 后混凝土 的基本情况 由专 项检测得 知 , 检 测方法为骑缝 钻 芯 、 探地雷达探测 、 钻芯法抽检 , 检测结果 如下 : ( 1 ) 普查所 测的裂缝 宽度为 0 1 0 3 mm, 缝深 达 2 1 3 3 c m ( 由裂缝骑缝钻芯取样测得) 。 裂缝均发展到新老混凝土交界面处 终止, 没有继续发展到老混凝土和浆砌石内部。 多数竖向裂缝均 沿边墙上下贯穿。 在陡槽段, 共有 3条贯穿整个底板的横向裂缝 , 其中有 2 条 出现在板中央位置 并与边墙上 2条裂缝相互连通 。 ( 2 ) 探地雷达探测结果表明, 陡槽段一个断面发现新老混 凝土之间有明显缺 陷, 混凝 土中钢筋分布规则 。 ( 3 ) 钻芯法抽检结果表明, 溢洪道控制段右边墙混凝土抗压 强度为 1 7 9 MP a , 陡槽段右边墙混凝土抗压强度为 3 4 2 MP a , 陡 槽段底板混凝土抗压强度为 2 5 1 MP a ,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均为 C 2 5 。 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存在老混凝土表面冻融破坏严重的情况。 3 裂缝 成 因分析及 处理 原则 3 1 成 因分析 溢洪道加固工程于 1 2月份完工 , 气温低 , 较大的内外温差, 老混凝土对新混凝土较大的约束作用形成裂缝。 施_T时, 某些部位 老混凝土表面处理不够细致 。 个别发生冻融破坏及有少量剥蚀颗 粒淤积的部位老混凝土表面未清除干净, 致使该处新浇混凝土与 老混凝土结合不好, 出现明显内部缺陷, 冬季_丁况下该部位含水, 容易发生冻胀破坏, 冻胀力可以导致上层混凝土出现冻胀裂缝。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图 1 溢洪道混凝土裂缝分布 图 3 2 化学灌浆方案提 出及裂缝处理原则 根据裂缝成冈分析确定采用裂缝内部化学灌浆的方法封堵 裂缝 。 灌浆材料以水溶性聚氨酯材料为主, 开 口宽度大于 0 5 mm 且连续长度超过 3 i n的裂缝采用快硬材料表 面封堵 , 打斜孔灌 浆的方法施丁; 其他裂缝采用表面不封缝, 打斜孔灌浆的方法 施工。 正式灌浆前进行生产性灌浆试验 , 以便确定最后的灌浆工 艺和参数。 裂缝处理符合以下原则: ( 1 ) 处理方案必须能够适应各种复杂工况, 能够适应该地 区的冷热温度变化 , 适应冻融及冻胀环境 。 ( 2 ) 通过该水库水文资料及水库调度运用原则分析, 应在 低水位运行期间进行修补处理。 处理时间要结合水库调度运用 的实际进行合理安排, 力求将所有裂缝一次性修补完毕。 ( 3 ) 根据裂缝 的成 因分析 , 裂缝 应按“ 活缝 ” 处理 , 灌浆材料 要具有柔性 。 ( 4 ) 上游面应做相应防渗处理及混凝土表面防护 , 断绝渗 水通道 。 ( 5 ) 结合 探地雷达 检测结果 , 对个 别新老结 合面 出现的 明 显缺陷进行层间灌浆 。 ( 6 ) 裂缝 处理方案 总体按 白下 而上 的灌 浆原则 , 使 用化学 灌浆机, 采用小流量、 低压慢灌的原则。 4 化学灌浆处理方案及技术要求 4 1工 艺 流 程 化学灌浆施工的工艺流程为 : 施工准备一查缝定位一布孔一 钻孔一钻孔清理一安装检查嘴一压水、 压气检查一安装灌浆嘴一 裂缝表面临时I生封堵一浆液配制一灌注浆液一质量检查( 压水 检测 、 取芯检测) 一去除表面临时l生封堵一封孔一表面处理。 随着工程的进展, 施工时按照工程实际及生产性灌浆试验 调整步骤, 确定主要技术参数, 化学灌浆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2 。 封堵 砂浆 高压 管 图 2 裂缝 内部化学灌浆处理工艺示意图 4 2生 产性 试验 ( 1 ) 在左边墙选取 Y 0 + 0 2 0 0 0至 Y 0 + 0 5 3 6 0为 Q A试验 区 ( 灌注 P S I 一 5 0 0 材料 ) ; 在右边墙选 取 Y 0 + 0 3 0 1 0至 Y 0 + 0 4 3 5 0 为 Q B试验区( 灌注 C W 材料 ) ; 在底板选取 Y0 + 0 5 3 6 0至 Y0 + 0 9 8 3 0 为 D A试验 区( 灌 注 L W 材料 ) 。 生产性试 验开始于 2 0 1 1 年 4 f1 中旬, 至 2 0 1 1 年 4月末结束 , 2 0 1 1 年 8月完成质量检查。 ( 2 ) 本工程试 验化学 灌浆孔为 1 0 3个 , 通过试 验 比较 了不 同的化学灌浆材料性能、 灌浆工艺及灌浆效果, 通过试验选出 了合适的灌浆 材料 , 制定 了化学灌浆施工 工艺 主要技术参数。 ( 3 ) 本次试 验选取长 江科学 院的 P S I 材 料和 C W 材料 , 华 东院的 L w 材料进 行试验 。 4 3 主要技术参数 布孔方式 : 距起止点 3 0 c m开始钻孑 L , 双侧错位钻孔为主, 单侧为辅, 斜孔, 单排 , 个别位置双排布孔 , 其中外侧为深孑 L ; 孑 L 径 : 1 4mm。 钻孔深度 : 3 0 5 0 c m。 钻孔角度 : 最小 3 0 。 , 最大 4 5 。 。 钻孔 间距 : 2 0 6 0 c m, 现场根 据注水效果在 2 O 6 0 c m 范围 内选取合适间距。 灌浆压力: 最低 0 3 MP a , 最高 0 5 MP a ( 裂缝内部压力) 。 稳压时间 : 不少于 1 0 mi n , 个别部位需要不少于 3 0 mi n 。 1 3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4 4 化学灌浆施工主要工序技术要求 化学灌浆的主要丁序及处理技术 要求 如下 : ( 1 ) 查缝 、 布孔和钻孔。 本工程中, 根据历次裂缝检测情况 及现场 试验确定布孔 、 钻孔 原则为 : 采用 钻孑 L 机 , 在裂缝 两侧 、 垂直 裂缝 表面走 向、 与开裂面 问夹 角小 于 4 5 。 、 错位钻孔 , 钻孔 深度为结构厚度的 1 3 2 3 , 钻孔必须穿过裂缝 , 钻孔与裂缝间 距小于结构厚度的 1 2 。 钻孔 间距 2 0 6 0 c m, 见图 3 、 4 。 图 3深层布孔示意图 o b 2 0 0 6 0 0 m m o o ( : o 0 o o o l 图 4错位布孔示意图 ( 2 ) 清理混凝土表面和钻孔清理。 采用高压水流( 0 _3 MP a ) 清洗混凝土表面与注浆孔, 清除表面松动颗粒、 粉尘。 现场采用 压气法初步检查钻孑 L 是否与缝连通。 ( 3 ) 安装检查嘴 、 压水检查及表面临时刚性封堵。 安装检查 嘴后从最低处观察孔开始依次向上, 用高压清洗机以 0 - 3 MP a 的 压力向检查嘴内注入洁净水 , 观察其他注浆孔出水情况。 注水检 查完成后 , 用注浆 嘴替换检查 嘴。 裂缝宽度大于 0 5 mm 以上 的 裂缝 在注水检查完 成后进行表面临时刚性封堵 。 ( 4 ) 埋设注浆嘴 ( 塞 ) 。 在钻好 的孔 内安装注浆嘴 , 埋入钻孔 内深度 4 c m左右 , 压缩橡胶套管 , 使注浆嘴固定在注浆孔内, 并与孑 L 壁密贴 、 无空隙 、 不漏水。 ( 5 ) 浆液配制 , 灌浆。 本工程依据裂缝情况结合现场试验最 大持续灌浆压力选用不大于 3 MP a 为宜。 浆液配制 , 根据 温度 、 产品性能 、 浆 液灌 入量进行配浆 。选 用华东院的 L w 材料灌浆材料为主灌 材料 , 其性能见表 1 。 本1 一 程中根据灌浆设备 、 混凝土厚度及灌浆工艺, 选择单孑 L 从下向 - 灌浆。 灌浆顺序为由下向上, 单孔逐一连续进行。 当相邻 灌浆孑 L 开始 浆并且压力达到0 5 MP a 后, 保持压力 l 2 1 5 mi n , 即可停止该灌浆孑 L 灌浆, 移至相邻灌浆孔灌浆 , 直至最上部位 灌浆孔灌浆完成。 表 1 L W 水溶性聚氨酯主要物理力学性 能 项 目 指标 黏度 ( 2 5) ( P a s ) 密度 ( g e ra ) 胶凝时间 黏接强度 ( 潮湿表面 ) MP a 抗拉强度 MP a 伸 长率 抗渗性能 ( c m s ) 包水量 遇水膨胀 系数 0 1 9 +0 O 3 1 08 几分钟至几十分钟内可调节 1 0 2 1 2 7 3 1 8 x1 O 2 O 2 7倍 1 5 0 3 0 0 ( 7 ) 封孑 L 。 用速凝封堵材料进行注浆孔的修补、 封口处理。 ( 8 ) 检查。 灌浆结束后 4 8 h , 按照每条缝抽检 3处注浆孑 L 的 方式进行压水检查 , 必要时进行钻芯检查 。 ( 9 ) 表面处理。 最后在修补好的裂缝表面上打磨、 填补缺陷。 5 裂缝灌浆处理施工质量评价 5 1 裂缝处理分部工程质量评定 ( 1 ) 有效检查孔发现有化学灌浆液充填的裂缝数应达到有 效检查孑 L 发现裂缝总数的 8 5 以上。 ( 2 ) 黏结良好的裂缝数应达到有化学灌浆液充填裂缝总数 的 5 0 以上 。 ( 3 ) 芯样抗拉试验 裂缝面断 开时黏结 强度 1 0 MP a的芯 样数 , 加上混凝土断裂而裂缝面未断开的芯样总数, 应达到进 行芯样试验 总数 的 7 5 以上。 ( 4 ) 压水试验合格的裂缝段应达到压水总段数 的 9 5 以上。 ( 5 )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合格率 1 0 0 , 单元工程优良率大于 80 。 5 2 施工质量评价 ( 1 ) 外观检查 : 对修补后的混凝土质量检查采取了现场 目 视、 锤击等外观检查, 外观检查结果证明修补材料与混凝土结 合密实无表面裂缝。 ( 2 ) 综合分析检查成果 , 在有效的 8 6个检查孔中, 芯样裂 缝充填良好率为 9 0 8 , 芯样黏结 良好率为 7 1 8 , 透水率合格 率为 1 0 0 , 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化学灌浆浆液充填较好, 满足 了设计要求 。 ( 3 ) 能够做 力学性 能检测 的芯样数为 2 8个 , 这说 明选用 的 化学灌 浆材料和低压慢灌的施工工艺 , 适用于本工程。 6结 语 溢洪道混凝土内部温度裂缝化学灌浆已完成 , 综合分析灌 浆充填黏结效果和芯样力学试验成果 , 化学灌浆施工质量总体 满足设 计要求 。 经过生产性试验和现场施工的摸索 , 总结出“ 延长浆材操 ( 6 ) 拆嘴。 一般灌浆完成 2 4 h后浆液终凝 , 即可拆嘴。 作时间、 低压低速慢灌 、 排气排水排浆 、 白下向上升层 、 持压屏 表 2溢洪道溢流面、 底板 、 边墙 混凝土裂缝灌浆效果检结果 1 38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浆结束” 的灌浆工艺, 对裂缝的充分充填是行之有效的。 综合分析试验成果, 化学灌浆施工质量总体满足设计要求, 对 非常溢洪道 堰面裂缝采 取 以遇水膨 胀型 的聚氨酯柔性 材料 为主的化学灌浆措施进行处理是必要的。 实践证明, 化学灌浆可 以有效填充裂缝 、 提高裂缝面强度、 消除裂缝的不利影响 、 防水 防渗, 对恢复溢洪道的整体安全f生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 1 蒋元嗣 , 韩素芳 混凝土工程病害与修补加固 M E 京 : 海洋出版社 1 9 9 6 上接第 1 3 5页 参考文献 : 川 1王铁梦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M E 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9 9 7 2 朱伯芳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温度控S U M 北京 : 水利电力出版 社 , 1 9 9 9 3 苗春 , 韩建军 , 石福弟 , 等 C 4 0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工程应 用f J 1 混凝土 , 2 0 0 7 , 2 0 6 ( 1 2 ) : 9 2 9 4 4 要秉文 , 郭志华 , 乔素绢, 等 粉煤灰在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中的 应用 】 粉煤灰综合应用, 2 0 0 4 ( 6 ) : 2 5 2 7 5 唐明, 蒋宏伟, 宋东升 超厚底板低水化热泵送混凝土研究 J 1 混凝 土 2 0 1 1 , 2 5 7 ( 3 ) : 1 - 4 2 混凝土研究协会 混凝土裂缝检测控制与修补新技术【 M 1 E 京: 中国 科技文 化出版 社, 2 0 0 5 3 魏涛, 李珍 三峡工程化学灌浆技术 M 】 武汉: 长江出版社, 2 0 0 8 , 8 【 4 蒋硕忠, 邓敬森 中国化学灌浆的现状与未来IM 武汉 : 长江出版社, 2 0 0 8 ( 8 ) 5 蒋硕忠, 张捷 绿色化学灌浆技术 M1 武汉 : 长江出版社, 2 0 0 6 作者简介 联系地址 联 系电话 苏炜焕( 1 9 7 2 一 ) , 女,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 材料试验及水工建筑物质量检测工作。 沈阳市和平区十四纬路 1 号( 1 1 o o o 3 ) 1 5 8 0 2 4 7 O 9 2 8 6 赵雅丽, 陈勇, 俞锐 , 等 高层建筑基础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 度控制 J 建 筑技术 , 2 0 0 7 , 3 8 ( 1 ) : 2 7 2 9 7 WAN G K e j i n, S HA P S P, P HU A KS U K P a fi y a P l a s t i s h r i n k a g e c r a c k i n g i n c o n c r e t e ma t e r i a l s i n fl u e n c e o f f l y a n d f i b e r s J A C I Ma t e r i a l s J o u r - n a l , 2 0 0 1 , 9 8 ( 6 ) : 4 5 8 4 6 4 作者简介: 隋雪萍( 1 9 7 7 一 ) , 女, 本科, 工程师。 联系地址: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腊山北路 6 7 号( 2 5 0 1 1 7 ) 联 系电话: 】 5 6 6 6 0 1 0 9 2 6 藿 蛋 召 圜 徐 义屏副 会 长在2 0 1 1 年 度中国 建 筑业 企业 双百 强评 价工 作会 议上的 总 结 讲话 各位评审专家: 今天上午大家对申报 2 0 1 1 年度中国建筑业企业双百强企业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认真的复核和审查, 并形成了评审意见, 为这 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我首先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对各位在百忙之中出席会议表示感谢。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 很 受启发 , 下面我结合 自己的体会讲两点意见, 供大家参考。 一 、为什么要开展双 百强评价工作 , 它的意义在哪里? 目前, 开展行业百强评价有很多。据我们所知, 房地产业有中国房地产百强 、 建筑装饰行业有中国建筑装饰行业百强, 各地区像 江苏 、 浙江、 上海 、 福建等也都对本地区企业开展了百强评价工作。我们协会从去年起开展中国建筑业企业竞争力百强和成长性百 强评价 , 初衷是通过建立一套科学、 系统的评价体系, 为我们建筑行业的主体建筑业企业, 打造一个展示业绩和实力的平台。同 时, 通过对企业改革发展现状的研究, 探索新时期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 所 以我理解 , 双百强评价不是评优评奖活动 , 或者说不 同于开展评优活动。它实 际上是通过发布一份有关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和 成长性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达到发挥统计数据对引导建筑业企业加快成长、 不断提升竞争力作用的目的。具体的讲 , 使参与评价 的企业比较正确地了解自身在行业发展中的位置, 有助于找出自身的差距, 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的措施, 合理规划, 科学发展。 同时, 由于我们开展双百强评价的指标体系不仅包含了企业的总收入、 总产值、 境外产值 、 新签合同额 、 总资产 、 利润总额和主营业 务利润等这样一些硬指标, 而且也充分考虑到了企业的管理水平 、 人才数量 、 科技进步、 质量安全、 精神文明建设 、 履行社会责任等 软实力 , 对成长性百强评价还考虑了企业的成长特色。因此, 衡量百强的“ 强” , 不只是经营业绩强, 还体现了遵纪守法 、 诚信经营, 具 有人文关怀和社会担当。 这样的评价有助于在行业内弘扬诚信经营、 有序竞争、 精益求精的良好风气。总之,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样 一 种方式在行业内营造奋勇争先、 创新合作、 和谐共赢的气氛。 二 、 如何进一步做 好双百 强评价工作 这项工作 自去年启动 以来 , 形成 了评价办法 , 积 累了经验 , 在行业 内和社会上取得 了较好的反响 , 具有 了一定 的知名度 。在这两 次评价工作的基础上, 我们还应该不断改进, 使这项工作 日趋完善。 一 是要进一步扩大双百强评价工作的影响力。刚才我讲了发布有关建筑业企业竞争力和成长性情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 目的主 要是发挥统计数据对引导建筑业企业成长、 提高竞争力的作用。因此, 我们进行双百强评价工作, 不是简单的发布一个评价结果, 而 是力求为企业搭建一个交流、 展示的平台。我们鼓励在这个平台上增加沟通, 分享经验 , 相互学习, 促成合作。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 台能扩大广大优秀建筑业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同时通过这些企业的良好发展, 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从而进一 步体现双百强评价工作的意义和影响。 二是要完善评价指标体系, 增加研究报告的权威性。刚才有专家就我们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 我觉得很好, 这些 建议包括指标设置、 权重等 , 可以专门请一些专家来充分论证 , 对于成熟的合理的下一次要吸收采纳。同时也希望专家们除了对完 善指标体系、 指标设置 、 权重等继续提出意见外 , 对加强建筑业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 以及统计的实际操作方法等方面也多提 建议和意见, 以便提高统计质量和水平。此外 , 我们发布的 双百强企业研究报告 要尽量做到科学、 客观、 全面, 力求比较真实的反 映企业的规模、 效益、 科技、 管理等综合情况, 从而增加报告的权威性 , 为行业主管部门了解企业实际情况 , 制定行业政策提供可靠 的统计数据和分析资料。 三是要保持双百强评价工作的可持续性。百强评价工作 自去年开展以来, 已经得到了行业的广泛认可并在社会上赢得了较好 的赞誉。 我们希望评价工作能够更好地持续发展, 在行业内形成一个优质品牌。 当然, 这需要我们和在座的各位一同努力, 共同把这 项工作做好。我就说这么多, 谢谢大家! 1 3 9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