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pdf

上传人:c****e 文档编号:54042 上传时间:2021-06-1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混凝土抗冻性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型至 堑 丕j 型 皂 文章编号 1 0 0 2 -0 6 2 4 ( 2 0 1 6 ) 0 3 -0 0 4 8 -0 5 2 0 1 6年第 3期 混 凝 土 抗 冻 性 研 究 范昕然 ( 重庆交通大学 河海学院 , 四川 重庆 4 0 0 0 7 4 ) 摘 要 通过分析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原因及冻融破坏的主要形式,总结了冻融破坏的机理和 冻融破坏的影响因素, 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的混凝土抗冻试验方法。结果表明: 冻结对混 凝土的破坏力是水结冰体积膨胀造成的静水压力和冰水蒸汽压差和溶液中盐浓度差造成的渗 透压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平均气泡间距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的最主要因素;目前国内主要

2、 采用快冻法试验 , 因为快冻法与慢冻法相比, 具有试验周期短, 采用无损检测 , 试验工作量小, 误差小, 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关键词】 混凝土抗冻性; 冻融破坏机理; 影响因素; 抗冻试验方法 中图分类号 T U5 2 8 文献标识码】 A 0 引言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与钢筋锈蚀、 碱集料反应一 起被视为混凝土最主要的三大耐久性问题。 寒冷地 区混凝土的破坏多数与冻融作用或者冻融与钢筋 锈蚀的复合作 用有关 , 混凝土的抗冻性已成为混凝 土耐久性 中最主要的问题 , 一些国家甚至把抗冻性 试验也称作耐久性试验。 因此提高混凝土抗冻性能 是解决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途径之一。 1 混凝土的冻融破

3、坏机理 对于混凝土的冻融破坏机理 的研究 ,国 内外 学者经过了长期的努力, 做了大量的工作, 提出了 一 系列的理论 、 假说。目前提 出的混凝土冻融破坏 机理 有 : 水的离析成层理论 静水压理论 、 渗透压 理 论 、 现象学理论 、 充水系数理论 、 临界饱水值理 论和孔结构理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静水压假 说和渗透压假说。 1 1 水的离析成层理论 1 9 4 4年 坷林 斯 ( A R Co l l i n s ) 基 于冻 土的研 究 提 出的理论。混凝土 的冻融破坏是 由于混凝土 由 表及里孔隙水分分层结冰,冰晶增大而形成一系 列平行的冷冻薄层,最后造成混凝土的层状剥离 破坏

4、。 4 8 1 2 静水压理论 1 9 4 5年 , 鲍尔斯( T C, P o w e r s ) 提 出 了“ 静水压 假说” , 即在冰冻过程中, 混凝土孔隙中部分溶液 因结冰膨胀迫使未结冰的溶液溢出,通过微孔的 过程 中产生粘结阻力 , 最终形成静水压 , 当这种静 水压力超过混凝土的临界膨胀压 力时,造成混凝 土逐渐破坏。混凝土的孔隙率越大、 孔径越大 、 连 通距离越远 、渗透性越差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就越 差。 在混凝土中距冰冻地点存在一个II缶 界范围, 当 孔间距未超过这个临界尺寸时,对混凝土的抗冻 性是不起作用的。 5 年后, P O WE R S 又证明了这一 假说 ,并深入

5、 的探讨 了混凝土 中的平均气 孔间距 ( ) 。当L 2 5 0 m时才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 能,并将作为一个衡量混凝土抗冻性能的一个 标准。 静水压假说能够充分说 明混凝土冻融 破坏的 许多表现 ,但就水压 力本身而言 ,作 用力是瞬间 的, 它随着时间的推移作用力逐渐减弱。 但实际上 混凝土的冻融破坏随时间的推移而日益加剧最终 导致混凝土破坏。所以 , 静水压假说很难解释水泥 浆体首次冰冻和再次冰冻时水分的运动情况。 1 3 渗透压理论 鲍尔斯、 海尔姆斯( P o we r s a n d He l mu t h 1 9 5 3 ) , 2 0 1 6 年第 3 期 东北水利水电 水利

6、科研 赖特曼( L i Ga n 1 9 7 5 、 1 9 8 0) 提 出。 认为 : 混凝土冻结 时 , 毛细孔中水的冰点与孔径有关, 孔径越小 , 冰 点越低 , 当大毛细孔中水结冰时, 孔隙水中的离子 浓度将提高 , 而蒸汽压将下降 , 这时小毛细孔 中未 结 冰的水就 可能向大毛细孔 中渗 透而形成压 力 , 这种渗透压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混凝土 就遭 受 了破坏 。渗透压是 由孔内冰和未冻水两相 的 自由能之差引起 的。 L i Ga n认为 : 混凝土毛细管水不能在原位结冰 , 解释 了毛 细孔 水迁 移 的动 力在于蒸 汽压 力 的不 同;同时也证实了多孔材料的冻结破坏

7、也可能由 于饱和的结冰非膨胀液体 ( 如乙醇 ) 所引起。 静水压理论和渗透压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未 结冰孔溶液的迁移 方向。静水压假说认为孔溶液 离开冰晶体, 由大孔向J J L 迁移 ; 渗透压假说则认 为由小孑 L 移向大孑 L 。 1 4 现 象学理论 “ 现 象学假说 ” 指 出混凝土 的基本构造为凝胶 物质包裹骨料形成 的一个球形圆体。它是 2 0世纪 中期以P O WE I S 为代表的研究学者提出的。 该假 说以力学概念为依据 , 把混凝土的基本构造分为 4 种类型 , 即粗骨料、 细骨料、 熟料颗粒和晶体骨架。 当温度变换时, 由于各个构造的热膨胀系数不同, 造成骨料间产生内应

8、 力并相聚叠加 ,造成混凝土 破坏。但此假说并不全面 , 仅限于混凝土宏观上的 解释。 1 5 充水 系数理论 一 些学者认为 , 混凝土能否发生冰冻破坏 , 关 键决定于混凝土的充 水系数即混 凝土毛细孔中水 的体积与孔体积之比, 当充水系数大于 0 9 2时, 混 凝土就可能发生冰冻破坏。 1 6 临界饱水值理论( 极限充水程度理论 ) 这 是瑞 典学 者( G F a g e r l u n d 1 9 7 5) 年提 出的 , 他认 为混 凝土产 生 冻融破 坏有 一个 临界饱 水值 s c , , 当混凝土 的充水程度 s 小于 时 , 混凝土不会 产生冻融破坏 。并认 为 ,普通混

9、凝土 的 = 0 8 5 0 9 0 , 而 引气混凝土的 = 0 7 5 0 8 0 。 1 7 孔结构理论 吴 中伟教授和国外的一些学者认为 ,混凝 土 的冻融破坏与混凝土 内部的微孔结构有关 ,吴先 生 把微孑 L 分为 四级 ; r 2 0 0 m 为多害孔 ,对混凝土冻融破坏影响较大的为大于 t 0 0 m 的孑 L 。 综上所述 ,冻结对混凝 土的破坏 力是水结冰 体积膨胀造成 的静水压 力和冰水蒸汽压差和 溶液 中盐浓度差造成的渗透压两者共同作 用的结果。 在一定的饱水情况下,多次的冻融循环使破坏作 用累积, 犹如疲劳作用, 使冰冻引起的微裂纹不断 扩大 , 发展成互相连通 的大

10、裂缝 , 使强度逐渐降低 直至完全丧失 , 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 的崩溃。 2 混凝 土冻融破坏 的主要形式 在寒冷地 区,冻融循环会造成 混凝土建筑物 破坏或损伤 ,这与混凝土材料微观结构有着密不 可分的关系。 同时, 劣化的本身又取决于混凝土使 用环境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 混凝土受到冻融循环 作用后常出现 2 种破坏形式:即混凝土内部出现 裂缝与混凝土表层剥落。 3 混凝土抗冻性 能的影响 因素 混凝土的抗冻融性主要取 决于 内部孑 L 结构 的 特 征和混凝土 的强度。混 凝土 的抗冻融性与混凝 土的水灰比和养护、 饱和度、 化学外加剂、 水泥的 种类及 用量、 骨料、 外掺矿 物质和冻

11、融次数等有着 密切 的联系。 3 1 平均气泡 间距 平均气泡间距是决定混凝土抗冻性 的最主要 因素。一般对高抗冻性混凝土而言 , 平均气泡 间距 应当小于 0 2 5 mn l , 因为大于 0 2 5 0 3 0 mn l , 抗冻 性急剧下降。在混凝土中掺加硅灰能明显改善气 泡结构 ; 气泡平均半径减小 , 平均气泡 间距也就相 应减少。 3 2 水灰 比 水灰比影 响混凝土的孔 隙率及孔结构 。水灰 比越大 , 混凝土中可冻水的含 量越 多, 在冻融过程 中产生的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就大,因而混凝土 的抗冻性就会降低。 3 3 外加剂 在一定范围内 , 引气剂引入 的气泡越 多 , 抗冻

12、 性越 好 , 但超过 一定范围时 , 抗冻性反而 下降 , 一 般含气量每增加 1 , 抗压强度下降 3 5 。 减水剂可以降低 用水量 ,同时也 引入部分气 49 水利科研 东北水利水电 2 0 1 6年第 3 期 泡 , 可适 当提 高抗冻性 , 不过气泡直径较 大 , 且易 破碎, 故对混凝土抗冻性的改善效果不明显。 3 4 混 凝 土强 度 当静水压力和渗透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 度时 , 产 生冻融破坏。在相同含气量或者相同平均 气泡间距的情况下, 强度越高 , 抗冻性也越高。但 是另一方面混凝土的气泡结构对混凝土抗冻性 的 影响远远大于强度的影响。 3 5 骨料 。 影响骨料抗冻

13、性的主要因素是骨料的吸水率 和骨料尺寸。 如果使用吸水性骨料 , 而混凝土又处 于连续潮湿的环境中, 当粗骨料饱水时, 骨料颗粒 在冻结时排 出水分所产生的压 力使 骨料和水泥砂 浆破坏。骨料尺寸越大 , 受冻后越容易破坏。 3 6 水 泥 品 种和 用 量 水泥 品种和活性对混凝土抗冻性有影响 , 主要 是 因为其 中熟料部分 的相对体积 不同和硬化速度 的变化。混凝土的抗冻性随水泥活性增高而提高。 国内各种水泥抗冻性高低 的顺序为 :硅酸盐 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 酸盐水泥 火 山灰 质( 粉煤灰水泥) 硅酸盐水泥。 3 7 混合材 掺入橡胶粉 可以为水结成冰 时的体积膨胀提 供空间

14、, 在冻融循环的过程中, 橡胶颗粒被反复地 压缩和产生弹性回复 , 膨胀应力大大减小。 掺人硅粉可以改变气泡结构,降低气泡间距 系数,从而改善抗冻性 ,当硅粉掺量不超过 1 0 时 , 抗冻性有所提高 , 达到 1 5 时其抗冻性基本相 同 , 超过 2 0 抗冻性 明显降低。 聚丙烯纤维对混凝土抗冻融性能 的提高效果 较好,表现在掺入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试件经过 3 0 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 量达 到 8 5 5 , 质 量损失率仅为 1 。 粉煤灰的掺 量在一定范围 内能够提高混凝土 的抗冻性能 ,但掺量过大对混凝土抗冻性能就会 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粉煤灰掺量一般情况下不要 超过 2 0

15、 。相同条件下 , I 级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 性能优于级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性能。 4 混凝 土抗冻试验 方法 4 1 国外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抗冻试验方法 5 0 4 1 1 美国标准规定的抗 冻试验 方法 美国标准规定的抗冻试验方法即 A S T M 法 , 它推荐了 3种在试验室 内测定混凝土抗冻性 的方 法: “ 混凝土快速冻融试验方法” 、 “ 受冻混凝土临 界膨胀试验方法” 、 “ 商品混凝土砌块和相关混凝 土构件冻融耐久性评估试验方法” 。 混凝土快速冻 融试 验方法同时又分为 “ 快速 冰冻水融法 ” 和 “ 快 速气冻水融法 ” 。 快速冰冻水融法和快速气冻水融法规定冻融 循环温度

16、都应控制在一 I 7 8 o C 4 4 o C,除特殊情 况外, 每个试件都应进行 3 0 0次冻融循环 , 也可以 进行 至 试件 的重量损失超过 5 或者试件 相对动 弹性模量降到初始值的 6 0 时为止。由于混凝土 动弹性模量对其内部结构破坏比较敏感 ,当试件 的长度增长超过 0 1 时结束试验,并用D F公式 来计算出混凝土的耐久性系数 , 用 D F值来评定混 凝土抗冻性具有试验周期短 、 劳动强度小 、 灵敏度 高且无损试件等优点。D F 计算公式: D F = P x n m ( 1 ) 式中: D F为混凝土试件的耐久性系数 , ; P为混 凝土试件经过 次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

17、弹性模 量 , ; 为混凝 土试 件循环破坏 后经过 的循环次 数 ; m为规定 的混凝土冻融循环次数 ; 受冻混凝土临界膨胀试验方法规定冻结温度 控 制在一 9 4 o C, 融化温度控制在 1 7 o C, 冻融循环 周期为 1 4 d 。该试验方法采用慢冻法测量混凝 土 试件冻融循环前后的长度 ,如果长度增长 不超过 0 0 2 , 表示混凝土试件是抗冻 的。但因为该试 验 方法冻融循环周期较长。因此 , 在现实试验 中应用 较少。 商品混凝土砌块和相关混凝土构件 冻融耐久 性评估试验方法冻结温度控制在一 1 5 2 8 oC, 时 间为 4 5 h ,融解温度控制在 2 0 1 2 8

18、 ,历经 2 5 7 2 h 。该试验方法通过测量试件冻融循环前后 的重量损失来衡量混凝土的耐久性 , 即测试混凝土 试件冻融循环 8 一 一 1 2 次后表层剥落物质烘干后的重 量 , 按剥落重量的损失率来衡量混凝土试件的抗冻 性。损失率越大 , 混凝土试件 的抗冻性就越 差。 4 1 2 苏联标准规定的抗冻试验方法 苏联规定的抗冻试验方法通 常情况下分 2 种 , 普通 法和快冻法。 2 0 1 6 年第 3 期 东北水利水电 水利科研 普通 法采 用在相应 的龄期下测量试件 冻融前 后 的抗压强度 , 当混凝土试件的抗压强度下降率超 过 1 5 时结束试验。普通法以试件冻融循环温度控 制

19、在一 1 5 c C 2 0 到 1 5 o C 2 0 o C之间经受最大 次数的冻融循环作为衡量混凝土试件的抗冻性。 快冻法具体又分 3 种方法: 1 ) “ 积累残余变形 快速测定混凝土抗冻性” , 这种方法冻融循环温度 控 制在 一 1 5 2 0到 1 5 o C 2 0 o C之间 ,控制 时间同普通法,但这种方法必须确定混凝土冻融 循环次数和试件相应变化尺寸 间的关系 ,通过积 累试件残余 变形 达到快速 测定 混凝土抗冻 性 ; 2 ) “ 在温度为 一 5 0 2 o C下冻结快速测定混凝土抗冻 性” , 在融化过程中室内温度须在前 2 h内温度提 升至一 1 O ,该试件经

20、过冻融循环后强度损失率 超过 1 5 , 结束试验 , 确定混凝土抗冻标号; 3 ) 补 偿系数测定混凝土抗冻性的试验方法,此方法通 过新拌混凝土含气量有关的参数以确定混凝土的 补偿系数, 从而衡量混凝土建筑物的抗冻性。 这种 方法通常适 用于结构较密实的构件 。 、 4 1 3 英 国标 准规 定 的抗 冻试 验 方 法 英 国 B S 5 0 7 5 : P A RT 2 : 1 9 8 2规定通过测定混 凝土试件的伸长率来确定混凝土的抗冻性。规范 规定试件冻结温度控 制在一 1 5 3 o C,融化温度控 制在 2 0 2, 且试件在水中养护温度同样为 2 0 2 O。 在混凝土冻融循环

21、每 5 0次测试试件的相对 变化量 , 即见公式 : = ( L s0 一 L 。 ) L 。 1 0 0 ( 2 ) 式中: 6 为混凝土试件相对长度变化量, ; L 为混 凝土试件经过 5 0 次冻融循环后试件的长度, IT ll n ; 。为混凝土试件冻融前长度, m l n 。 4 2 国内混凝土冻融破坏的抗冻试验方法 现今 , 我 国各个部门如水利 、 建设工程等都制 定了相应的混凝土抗冻性能的试验方法。总体上 混凝土冻融破坏 的试验方法分两种 ,即慢冻法和 快冻法。 目前 , 国 内主要依 据 G B l 8 2 8 5 ( 普通混 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 进行试验。 慢冻

22、法主要依据苏联标准规定的抗冻试验方 法。 试件成型依据 G B T 5 0 0 8 1 2 0 0 2 ( 普通混凝土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在温度为 2 0 5 o C 的环 境下养护 1 d 后拆模放人养护室,试件在2 8 d 龄 期时进行冻融试验,且冻融循环前将试件取出放 人水中浸泡 ,水温度控 制在 1 5一 2 0之 间 , 且 浸泡时水面至少高出试件 2 0 n u n左右。混凝土试 件抗冻试验冻结温度控制在一 1 5 2 O , 且冻 结时 间应不小于 4 d ;融化温度 控制在 1 5 C 2 0 a c, 融化时间应不小于 4 d , 以上为一个冻融循环 。 混凝土试件冻融

23、循环所需设备主要为冷冻箱、 融 解水槽和压力试验机。冷冻箱和融解水槽内温度 以中心温度为准。 快冻法主要依据美国标准规定的抗冻试验方 法。 试件成型依据 G B T 5 0 0 8 1 2 0 0 2 ( 普通混凝土 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在标准养护室里养护 1 d后拆模 , 随后放人养护室 , 养护时间为 2 8 d 。在 标准养护时间前 4 d , 取出试件浸泡在温度为 2 0 2的水中,在浸泡的过程中水面高度应高于试 件表面 2 0 3 0 Im ,在试件标准养护结束以后, 用 湿布擦去表面水并进行初步测量试件的初始质量 和初始动弹性模量。 混凝土试件在冻融循环过程 中应注意 以下几

24、个方面 : 1 ) 在混凝土冻融循环过程中, 当试件试验结 束时 , 应 用大小相同的其他试件代替 , 且在试验过 程中由于外在因素中断的次数不应超过 2 次。 2 ) 在混凝 土冻融循环过程 中 , 当试件 的质量 损失率超过 5 或相对动弹性模 量降低至 6 0 时 , 应立 即结束试验 。 3 ) 混凝土试件质量损失率以每组数据的算术 平均值来恒定。当结果数据小于 0 时取 0 , 再进一 步计算每组的平均值;或者当每组数据中出现的 极限值与中间值差超过 1 时, 计算时不包括极限 值, 并进一步计算本组的算术平均值。 实践经验显示,在试验工程中纵向动弹模量 会 出现很多次共振峰 , 它

25、更不能 用节点法来判断 , 横向动弹性模量则截然相反。 因此, 许多部门均以 横向动弹性模量为依据, 具体计算公式: 6 5 灿 一 掣 b h ( 3 ) 式中: E 为混凝土试件的横向动弹性模量, MP a ; G 为混凝土试件的质量, k g ; 厂 为混凝土试件的共振频 率, H z ; R为修正系数, 即规定的标准尺寸试件大小 取 1 5 ; , b , h为混凝土试件 的长、 宽、 高, I I l T I 。 在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时应遵循如下。 水利科研 一 壅j 型 : Q ! 鱼 堡箜兰 塑 _ _ -_-_-_- 。 。 。 。 。 一 一 1 ) 相对动弹性模量计算公式:

26、 量损失率大于 5 时, 结束试验。 厶士 置 = 冬 X 1 0 0 ( 4 ) 3耋 嗣 踊 、 通过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原因和破坏模式的 式 中 : 为第 i 个混凝 土试件经过 几次冻融 循环 分析 ,发现冻结对混凝土的破坏 力是水结冰体积 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 名为第 i 个混凝土试件 膨胀造成的静水压力和冰水蒸汽压差和溶液中盐 经过 n 次冻融循环后的自振频率 , H z 为第 i 个 浓度差造成的渗透压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平均 混凝土试件经过 n次冻融循环前 的自振频率 , Hz ; 气泡 间距是影响混凝土抗冻性 的最主要 因素。 目 在实际试验中每组有 3 个试块,且最终结果 前

27、国内主要采用快冻法试验 ,因为快冻法与慢冻 计算公式: 法相比, 具有试验周期短, 采用无损检测 , 试验工 ,、 作 量小 , 误差小 , 灵敏度高等优点。 1 ,、 t r - J , 上 J I 口 J v , 、 、 o p _- 一 【 5 J j 州 参考文献 , 式中: P为每组混凝土试件经过 n 次冻融循环后的 相对动弹性模量 , ,且 P为以上 3 个试块经过 n 次冻融循环后的相对动弹性模量的算术平均值 , 当以上 3个数据的两个极限值与其 中的中间值 的 差超过中间值的 1 5 时, 该值不能算入其内, 以剩 下两个数据 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当两个 极限值与 中间值

28、 的差均超过 1 5 时,两个极限值 均不能算入其内, 中间值直接作为最终结果。 2 ) 质量损失率计算公式: : 1 0 0 ( 6 ) 0 式中: AW 为第 i 个混凝土试件经过 n 次冻融循 环前的质量损失率, ; W 为第 i 个混凝土试件冻 融循环的初始质量, k g ; W 为第 i 个混凝土试件冻 融循环后的质量 , k g ; 在实际试验计算质量损失率时每组有 3 个试 块 , 且最终结 果计算公式 : 3 A W AW: 旦 丁 一 1 0 0 ( 7 ) 以上 3个试块经过 n次冻融循环后的质量损 失率的算术平均值,当以上 3个数据的2个极限 值 与其 中的中间值的差超过

29、 中间值的 1 时, 该值 不能算入其内,以剩下两个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 为最终结果 ;当两个极 限值与 中间值 的差均超过 1 时, 两个极限值均不能算入其内, 中间值直接作 为最终结果;当数据中出现小于零的数直接取为 0 , 在计算剩余数据的平均值。 在试验过程中, 当出 现动弹性模量数据下降至初始值的 6 0 或试件质 5 2 1 C o ll i n s , A RT h e d e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o n c r e t e b y fr o s t J J o u r n a l o f C i v i l E n g i n e e r s , 1

30、9 4 4 , 2 3 ( 1 ) : 2 9 4 1 1 2 j T C P o we r s 。 A W o r k i n g Hy p o t h e s i s f o r F u r t h e r S t u d i e s o f F r o s t Re s i s t a n c e o f C o n c r e t e J J o u rnal o f A CI 1 9 4 5 , 1 6 ( 4 ) : 2 4 5 2 7 2 L 3 J T C P o we rs, R A He l mu t h T h e o r y o f V o l u me C h a n

31、 g e s i n Ha r d e n e d P o r t l a n d C e me n t P a s t e D u r i n g F r e e z i n g L J J P r o c e e d i n g s , Hi g h wa y Re s e a r c h B o a r d, 1 9 5 3 , 3 2 : 2 8 5 2 9 7 4 L i t v a n , G G F r o s t a c ti o n i n c e me n t p as t e J Ma t e r i a l s a n d S t r u c t u r e , 1 9

32、 7 3 , 6 ( 3 4 ) : 2 9 3 2 9 8 1 5 J L i t v a n , G G F r e e z e t h a w d u r a b i l i t y o f p o r o u s b u il di n g ma t e r i a l s , i n d u r a b i l i ty o f b u i l d i n g ma t e r i a l s a n d c o mp o n e n t s L J J A me ri c a n S o c i e ty f o r Te s t i n g a n d Ma t e r i al

33、 s P h i a d e l p h i a , 1 9 80: 2 93 2 98 6 吴中伟, 廉慧珍 高性能混凝土 M 北京: 中国铁道出 版社 , 1 9 9 9 : 2 4 2 5 7 田倩, 孙伟 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抗冻性能的研究 J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1 9 9 7 , ( 1 ) : 1 2 1 5 8 张亚梅, 赵志远, 陈胜霞等 橡胶粉对混凝土在水和 Na C I 溶液中抗冻性的影响 I 东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 2 0 0 6 ( S 2) : 2 4 8 - 2 5 2 9 张雅娟, 王铁强, 潘全路等 纤维对水工混凝土抗冻融 性能的影响研究 J 水科学与工程技术, 2 0 1 1 ( 0 4 ) : 8 9 91 1 0 王述银 , 覃理利 I 级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 1 粉煤灰 2 0 0 3 ( 0 5 ) : 1 4 1 6 1 1 黄孝蘅 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冻性 I _ 中国港湾建设, 2 0 0 2 , ( 5) : 1 2 【 收稿日期】 2 0 1 5 - 1 1 - 0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房建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