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在地性策略探究——以重庆市黄桷垭老街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3998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6.4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在地性策略探究——以重庆市黄桷垭老街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在地性策略探究——以重庆市黄桷垭老街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在地性策略探究——以重庆市黄桷垭老街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照明研究城市微更新视角下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在地性策略探究 以重庆市黄桷垭老街为例赖思耀(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城市建设工程学院,重庆 400052)收稿日期:2023-01-18作者简介:赖思耀(1993-),男,重庆工商职业学院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更新、乡村规划研究。摘要:夜景照明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对提升城市形象、丰富居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以重庆市南岸区黄桷垭老街旧城微更新夜景照明设计为例,分析了在地性历史街区夜景照明设计策略。从城市、建筑、人文 3 个维度,展开对历史街区夜景照明理论和实践的辩证性探究,总结了重庆市黄桷垭老街的夜景照明设计策略,提出在城市微更新过程中,在地性历史街

2、区夜景照明设计的新思路。关键词:城市微更新;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在地性Research on Regional Strategy of Nightscape Lighting in Historic Distri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Micro-renewal:A Case Study of Chongqing Huangjueya Ancient StreetLai Siyao(School of Urba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Chogn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stitute,C

3、hongqing 400052,P.R.China)Abstract:Nightscape lighting,as a part of urban construction,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image of the city,enriching residents lives and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Taking the micro-renewal nightscape lighting design of Ancient Street in Huangjueya,Nanan Dis

4、trict of Chongqi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gional design strategy of nightscape lighting in historic district.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city,architecture and humanity,this paper explores dialecticall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nightscape lighting in historic districts,summarizes the

5、night view lighting design strategy in Huangjueya Ancient Street in Chongqing,and puts forward a new idea for nightscape lighting design in historic districts i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micro-renewal.Keywords:urban micro-renewal;ancient street;nightscape lighting;regionalism1研究概况1.1 研究背景历史街区是城市变迁过程

6、中的产物,能反映特定时期的建筑风貌特点与城市空间格局。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脉和场所记忆的载体,承载了城市独有的历史文化,见证了城市的变化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建设由“大拆大建”过渡到“拆改结合”,并有向“留拆留建”发展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对历史街区、历史风貌区和城市发展中旧房危房“拆与留”问题的探讨,也由拆改向微更新发展。城12023 年 6 月 灯与照明 第 47 卷第 2 期市微更新是对旧城改造方式的探索,重点关注城市的人文历史,保留城市的街巷肌理,优化街区的空间格局。城市微更新是对城市空间发展的优化,也是对城市居民生活场景的重塑,旨在延续城市文脉、保留场所精神、探索城市发展

7、新方式。在此背景下,夜景照明作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满足城市照明功能性要求基础上,对夜景照明的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夜景照明不是简单地复现白天的街道景象,而是融合街道的人文、历史等因素,利用灯光对城市空间进行重塑。因此,对历史街区夜景照明的设计策略探究尤为重要。1.2 研究方法以城市微更新视角进行在地性策略探究,需要在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查阅、案例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通过归纳与总结,得出研究结论。文献查阅法。以城市微更新、历史街区、在地性为关键词,查阅相关夜景照明学术论文、学术著作,研究相关城市规划管理条例、历史街区管理与保护条例等内容,从多维

8、度了解相关夜景照明研究内容与政策方针。案例分析法。以优秀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为调研对象,分析其夜景照明在功能性与社会性上的优劣,据此对重庆著名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在地性夜景照明策略分析。实地调研法。实地调研重庆历史文化街区,从建筑、街道等维度搜集夜景照明一手资料。以街区原住民、城市居民、外地游客为调研对象,从照明功能性与社会性两个层面记录其对街区夜景照明的看法。通过资料的分析与总结,把调研资料作为夜景照明策略探究的基础。1.3 黄桷垭老街历史沿革黄桷垭老街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南山风景区,与重庆母城渝中半岛隔江相望,街道长约 600 m,由 175栋建筑组成。据文史资料记载,黄桷垭老街起源于距今约

9、 800 年的黄葛古道,是川黔滇桂等商贾的必经之路,驿道成为贸易集散地,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茶马古道”。因此,黄葛古道在重庆发展历史中占据重要地位。2014 年,重庆市政府在 重庆都市区传统风貌保护与利用规划 中确定了 28 个历史文化传统风貌区,黄桷垭老街位列其中。重庆位于川东平行褶皱岭谷地带,平行岭谷最显著的特点是分布众多的褶皱山地,黄桷垭老街位于平行褶皱岭谷之一的铜锣山山脉。黄桷垭老街保留着茶马古道发展时期的山地建筑空间格局,借垭口依山而建,主街位于缓坡地带,两侧建筑根据地势关系呈退台状设置,是重庆山地建筑典型的代表之一。对于黄桷垭老街而言,地理位置上,南山丰富的风景资源提高了其游览价值,

10、重庆的山地地形赋予其特殊的建筑形态及街巷空间格局。开埠建市时期,人口聚集,南山留下了众多风格各异的建筑,黄桷垭老街也逐渐成为繁华的街市。黄桷垭老街历史底蕴深厚,位于茶马古道上的黄桷垭成为过往客商们的休憩和聚集之地,在此环境下形成了独特的贸易文化、市井文化。同时,黄桷垭也是各界名人汇聚之处。著名女作家三毛出生于此(见图 1),留下关于黄桷树的歌谣。“重庆五老四学士”和重庆大学创始人之一的政商名人李奎安曾居住于此(见图 2)。“晚清第一词人”赵熙、“平民教育家”晏阳初也曾居住于此。这无不彰显了黄桷垭的人文底蕴和历史色彩。图 1 三毛故居图 2 李奎安故居2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原则2.1 在地性原则在地

11、性泛指特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对历史街区而言,在地性特指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街巷格局、历史文脉、社会风俗、街巷使用者、发展状态等内容,是一种基于人文与地理的综合性考量,是对区域的限定,也是对区域综合特征的描绘。22023 年 6 月 灯与照明 第 47 卷第 2 期黄桷垭老街的建筑风貌、历史沿革、人文底蕴促使其成为重庆众多山地街巷空间乃至全国历史街区中独一无二的存在,这也是黄桷垭老街在地性的集中展现。因此,黄桷垭老街的夜景照明策略,要综合考量人文背景、历史文脉、建筑空间形态、城市发展等因素,通过街巷空间和建筑空间进行呈现。2.2 功能性原则夜景照明应建立在功能性导向之上,遵循以人为

12、本的设计策略,在满足夜间道路交通照明、沿街商铺照明基础上,通过夜景照明设计,达到塑造街巷空间、建筑形态的目的。夜景照明的功能性包括照明总体控制、照明类型、照明设备、设备布置等内容。照明总体控制指的是根据街巷空间、建筑特点结合功能性照明需求,确定夜景照明总体设计原则,包括灯光风格、照明色温、照明亮度、设计重点、平面与立面照明设计原则。照明类型指夜景照明方式,包括泛光照明、轮廓照明、内透光照明、多媒体融合照明等方式。照明设备包括投光灯、线性灯、洗墙灯、射灯、冷阴极气体放电灯(霓虹灯)、激光投影灯等。设备布置指的是综合考虑场地客观条件,根据照明设备性能和照明呈现效果确定相应的设备安装位置及安装方法,

13、如地埋式、显现式、隐藏式、投射式等,如图 3、图 4 所示。图 3 隐藏式线性灯图 4 地埋式线性灯2.3 艺术性原则夜景照明是关于光与影的呈现。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对夜景照明艺术性的表达也尤为重要。通过艺术性手法对灯光进行规划设计,使灯光与街巷空间有机融合,达到重塑建筑形态、构建夜间街巷空间格局的目的。城市更新必然会使原有的街巷环境、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在社区更新的同时,复现及重塑原有街巷的场所精神,可通过夜景照明的艺术性来实现。城市夜景灯光是现代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提升城市人文气息、增强城市艺术感染力具有重要作用。重庆夜景自古雅号“字水宵灯”,光影下的两江四岸,

14、山、水、桥、城,把重庆装扮成独特的山水画卷,作为山地城市的代表,重庆夜景一直吸引着众多游客。如图 5、图 6 所示,通过夜景照明的灯光营造,黄桷垭老街独特的山地空间与建筑形态呈现出与白天截然不同的形象气质。图 5 黄桷垭老街夜景图 6 黄桷垭老街夜景夜经济是现代文旅产业的新形态,夜景照明设计策略为夜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通过灯光的艺术性呈现,提升城市夜景质量,让游客、市民驻足,促进人们夜间消费,进而推动城市的夜经济发展,是设计策略的突破点。3历史街区夜景照明设计策略3.1 总体策略历史街区夜景照明设计是一个综合性考量的过程,最终目标是在满足夜景照明的功能价值基础上,实现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审美价值、人

15、文价值、历史价值、经济价值的平衡。其中,审美价值是历史街区夜景照明的核心,街巷、建筑、景观的夜景照明有了审美情趣,才能吸引人驻足,进而全面展现其人文、历32023 年 6 月 灯与照明 第 47 卷第 2 期史价值,助力历史街区经济的蓬勃发展。总体规划层面。历史街区的夜景照明应突出街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表现。夜景照明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其空间的在地性特征,分析街区的历史文脉、人文特征、空间特征,从整体上把握照明设计的统一性。调研历史街区街巷空间、建筑形态、景观格局,确定照明层级、区域分区关系等,从整体到局部确定夜景照明内容和形式。灯光技术层面,在研究城市照明总体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对灯光的色温、亮度

16、、发光强度等关键数据进行把控,以夜景照明在地性特质规划照明设计手法,选定灯具类型,确定灯具安装方式,设计夜景照明后期运维方案。城市夜景灯光作为现代文旅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促进城市经济繁荣,提升城市人文气息,增强城市艺术感染力。如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作为重庆乃至全国著名的历史街区之一,有其独特的夜景照明规划策略。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依山就势,沿江而建,以吊脚楼建筑形态结合山地空间格局,形成独具重庆山地特质的建筑组团。洪崖洞民俗风貌区夜景照明设计融合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建筑形态,立体式空间照明规划,定制适配夜景灯光表现的建筑装饰材料与灯具设备,结合其独有的旅游特质,从经济发展、文化内涵方面,将洪崖洞民俗风

17、貌区影响力提升到新高度。3.2 入口空间历史街区入口空间的建筑夜景照明设计,统领整个历史街区夜景照明。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视角观看建筑夜景,能给观看者留下深刻印象。如在千厮门大桥俯瞰洪崖洞民俗风貌区,从南山一棵树观景台远眺两江交汇夜景,在鸿恩寺森林公园仰望鸿恩阁等。黄桷垭老街入口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崇文路西侧,也是南山交通要道,对入口空间夜景照明的设计有助于提升黄桷垭老街入口风貌昭示性,增强老街吸引力。作为黄桷垭老街重点建筑之一的贵州商会馆,为茶马古道经商贸易的贵州商贾提供集会休憩之所,见证了茶马古道的繁荣。贵州商会馆位于黄桷垭老街入口广场,建筑依势而建,错落的空间形态为夜景照明设计提供条件。从节

18、奏、虚实、比例关系等方面对建筑立面进行多层次照明塑造,对正脊、戗脊、檐口等展现建筑主体轮廓造型的部位进行重点轮廓照明设计,通过内嵌式灯带安装,避免光源的直射;对展现建筑空间层次的屋顶内缘、廊柱空间进行泛光照明,展现建筑的纵深关系;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辅助照明设计,突出建筑室内空间、展示窗棂等建筑细部。从多个照明维度对建筑进行空间形态上的光影塑造,如图 7 所示。图 7 黄桷垭老街入口(贵州商会馆)现代灯光媒介的应用促进夜景照明技术的发展。黄桷垭老街入口的云南商会馆,作为老街的昭示性建筑,其二层的戏台空间在重大节假日期间提供唱戏、演出等服务,吸引游客驻足。在平日的夜间,运用灯光媒介,把多媒体画面投

19、射到建筑坡屋顶,其内容可以是对茶马古道、黄桷垭老街历史的叙事性展示,也可以呈现现代光影艺术等内容,实现建筑艺术与光影技术的共融共生。3.3 街巷空间街巷空间是历史街区的主体,对街巷空间光影关系的呈现是夜景照明设计的重点。作为夜景照明的载体,街巷空间可分为道路空间和建筑立面空间。街巷空间夜景照明设计从光影的整体把控、虚实对比与明暗对比等方面开展。从整体上来说,由夜景照明的色温、亮度、发光强度、灯具的安装方式所呈现的街巷空间,直接影响游客对历史街区夜景的整体感受。道路灯光的空间指引、景观照明的光影变化,为街巷空间的开合提供条件。如图 8 所示,黄桷垭老街两侧设置隐藏式泛光灯带,主街路面铺装浅色石材

20、,在灯光的反射作用下,能有效指引街巷空间的开合变化。对建筑立面整体的泛光设计、局部的照明刻画,塑造了建筑的空间层次,形成错落有致的街巷空间。图 8 黄桷垭老街街巷空间42023 年 6 月 灯与照明 第 47 卷第 2 期从虚实和明暗关系上来说,建筑与街巷本身是正负空间的关系,对建筑形态光影塑造的“实”能反衬出街巷空间的“虚”;建筑立面的“明”反衬街巷空间的“暗”。合理处理街巷空间夜景照明的虚实、明暗关系,能给街巷空间带来丰富的节奏变化。黄桷垭老街有着丰富的建筑立面,建筑天际线错落有致,运用光影对立面关系和建筑天际线进行强化,实现街巷空间的虚实、明暗关系表达。3.4 第五立面第五立面特指建筑、

21、街巷空间的顶面空间构成。通常情况,游览街巷空间,以平行视角、仰望视角为主,俯视视角只有在特定高度、特定角度观看。第五立面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城市风貌、空间规划格局,对于重庆山地地形而言,第五立面对城市风貌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黄桷垭老街街巷、道路两侧有较大的地形高差,建筑布局错落有致。历史风貌建筑“张京营寨”顶层观景平台位于街巷制高点,能多角度观察老街街巷第五立面空间,较全面地展示建筑屋顶肌理形态。黄桷垭老街建筑空间高低有致,屋顶根据坡度差异化设计,对于建筑第五立面夜景照明效果而言,结合道路与建筑立面夜景照明设计,以俯视视角塑造建筑第五立面空间层次关系,如图 9 所示。图 9 黄桷垭老街第五立面空间

22、4结论夜景照明作为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对城市的历史文脉、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黄桷垭老街夜景照明设计策略的探究为历史街区微更新提供新方向,历史街区夜景照明不再以传统功能设计为导向,而是结合城市发展特征、融合历史文脉,全方位、多元性地塑造城市形象。黄桷垭老街夜景照明为重庆历史街区的保护提供了新思路,为重庆夜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希望为其他历史街区的夜景照明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参考文献:1 方明源,喻晓.传统商业街区夜景亮化研究 以屯溪老街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1,202(1):188-191.2 姚晨瑞,刘存钢.历史街区更新下的夜景照明策略探索 以浙江南浔古镇蜊壳弄和花园弄为例J.光源与照明,

23、2022(11):2-4.3 石瑶,晁岱全.浅议历史街区夜景照明与文化融合 以温州松台九山历史街区为例J.照明工程学报,2022,33(2):190-196.4 马昱,王飘.山地城市第五立面规划设计初探 以重庆地区为例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沈阳市人民政府.规划 60 年:成就与挑战 2016 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 山地城乡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5 崔宇航.地域文化视角下的历史城区夜景照明设计研究 以正定历史城区为例D.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20.6 张建颖.艺术设计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探究 以重庆市渝中区铁板巷街道光艺术设计为例J.灯与照明,2021,45(3):32-35.7 周波,谢怀建.重庆古城墙夜景再现研究J.灯与照明,2022,46(3):24-28.8 王平妤,黄耘.政民互动导向下旧城风貌区的空间更新策略探索 以重庆黄桷垭正街更新为例J.美术大观,2019(8):120-123.9 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52023 年 6 月 灯与照明 第 47 卷第 2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