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单元路径下音乐教学中戏剧元素的融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39814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单元路径下音乐教学中戏剧元素的融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单元路径下音乐教学中戏剧元素的融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单元路径下音乐教学中戏剧元素的融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科教研研究/探索YANJIU TANSUO大单元路径下音乐教学中戏剧元素的融入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小学杜小燕摘要:戏剧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迁移力、创新力与音乐素养,因而成为艺术课程改革的新方向。教师可以通过构建大单元概念与路径,以实现梳理单元教学目标保证教学的方向感;感知音乐韵律之美,为学生的具身表演奠定基础;即兴表演、定格画面、教师入戏等,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与实践等目的。关键词:大单元;动物狂欢节;艺术戏剧融入;聚焦目标;理解音乐;剧情呈现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 0 2 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规定,艺术课程由原来两科变为五科: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

2、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其中“舞蹈、戏剧与影视”是新出现的三科。此改革可谓大动作,其目的在于“提倡综合意识,鼓励个性发展。就戏剧而言,“综合意识”在于戏剧是文学、音乐、绘画、舞蹈的综合,“个性发展”在于学生可以即兴表演,既可当演员,亦可当观众。“戏剧具有表演性,这与音乐学科的特点高度吻合。因此,小学音乐学科中融入戏剧元素成为音乐新课改的一个侧重方向。戏剧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融入必须要有一定的依托与支撑。其中,大单元教学是不二路径,重在整体架构,注重素养块或素养链的形成,注重大的观念、项目与驱动型问题。戏剧因为关系到诸多元素,必须实现由琐碎掌握到整体把握的转变,因而戏剧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融人需

3、要大单元教学。戏剧与大单元互相依存,能够更好地实现审美体验价值,形成生动的社会交往,建构出新的自我。下面仅以人音版小学低学段教材中的乐曲为例进行探析。一、依据学情,梳理单元教学目标音乐学科目标的确定是有效课堂推进的风向标。大单元框架下的音乐教学同样需要清晰的教学目标。目标确定既要考虑学生的真实学情,又要考虑新的课程标准。就学情而言,低年级学生好动、好奇、肢体灵巧,喜欢表演,倾向于形象性思维。面对这样的群体,如果教师疏于对学生身体参与的关照,疏于形象性思维的开掘,那么,学生学习上的费时低效就是必然的。唯有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允许学生主动体验、多元互动、具身实践,才是对低年级学生学习音乐的

4、真正负责。根据这样的学情,选择在低年级音乐课堂融人戏剧元素,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规律。新课标中明确规定,低年级学生“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编创或即兴表演等”。新课标的这一提法明确指向了学生的实践层面。从单一学唱到创新创编,音乐课也就从“知道课”转向了“实践课”,其教学价值不应小靓。另一方面,动作编创或即兴表演其实就是戏剧元素的体现。因而,戏剧元素在低年级音乐课堂中的融入,符合新课标的提法。悉心分析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二年级下册中的第六单元正是进行戏剧元素融人教学的典范文本,是符合学生学习实情与新课标要求的落脚点。其中的狮王进行曲与2023.9|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丨7 9研究探素学科教研YANJ

5、IU TANSUO课外拓展天鹅都属于动物系列的曲子。于是,我们确定其教学目标为“音乐要素可以精准描绘形象”为上位目标,结合一年级学过袋鼠大象与二年级学过公鸡母鸡,共同组成单元学习任务群。可见,五首曲子已经跨越了本单元与本学期,因而以“大单元”冠之。同时,这五首曲子都是法国作曲家夏尔卡米尔圣桑所创作的动物狂欢节中的曲子,都表现了动物们有趣的一面,因而本单元学习的名称就定为“动物狂欢节”大单元戏剧创编,并分三个层面制定教学目标。第一层面,大概念目标定为:音乐韵律可以传递动物形象”。基于此,教师可以引领学生通过聆听曲子旋律与角色扮演等实现这一目标,其中一些暖身活动对于学生理解音乐要素与形象之间的关联

6、有帮助。第二层面,大概念目标定为:不同的速度、力度和乐器的变化可以体现不同的动物形象和情绪。狮子是万兽之王,其气势肯定是恢宏的,应该通过强烈的节奏体现出来。而袋鼠体积较小,动作轻快,可以通过一些装饰乐句体现出来。第三层面,大概念目标定为:通过音乐要素整合可以表现不同动物形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任务安排,通过情节暖身、肢体唤醒、情节再构与整体表演,做出合适的评价,形成一定的审美判断。以上三个层面的目标一环接着一环,环环相扣,以“渐进式”的方式很好地体现了音乐学习的进阶性与有序化,而最终的戏剧表演既是过程的展示,也是目标的落实,以此形成大单元教学的一个完整闭环。二、创设情境,

7、感知音乐韵律之美戏剧元素在音乐教学中的融人必须基于一个前提,那就是充分理解音乐文本。理解透彻,戏剧表演才能到位。音乐理解包括对节奏韵律、思想情感以及多样化的文化语境的理解。圣桑的动物狂欢节具有谐趣横生的特点,其中的一些滑稽有趣的情形正是低年级学生所喜欢的。理解这些内容是如何通过音乐手段及乐器表现出来的,是学生进行音乐创编的前提,同时也是大单元框架学习中应有的前提。第一环节,教师播放动物狂欢节中的狮王进行曲,通过聆听为学生的具身表演埋好伏笔。播放过程中,第一步,教师引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尽可能凸显出狮子的“王者形象”。第二步,教师扮演狮子,以比较霸气的80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 0 2 3

8、.9口吻发出邀请:“动物狂欢节即将开始了,现在我邀请你们来我这儿庆祝节日。学生扮演各式各样即将出席的动物。第三步,引领学生运用体态律动体会狮王进行曲旋律,也可以用弯曲无规则的细线条(指动物们听到狮王进场时的紧张与恐惧)帮助学生理解旋律。这一环节重在气氛营造,以此为后续创编奠定基础。第二环节,教师引领学生复习一年级学过的乐曲袋鼠,并趁机抛出问题:“表现狮王与袋鼠的音乐旋律一样吗?乐器一样吗?为什么?”由此激发学生的猜测力与想象力。然后分组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并进行模仿和编创。最终,通过比较,学生初步厘清狮王进行曲和袋鼠两首曲子的不同点。有的认为,由于表现主题的不同,乐曲的速度肯定不一样;有的认

9、为,虽然同为力量型动物,狮王与袋鼠却截然不同,因而弹奏的力度应该不同,当然,在主奏乐器等方面同样存在着差异。这样的比较中,如果学生处于思维窄化的状态,教师可通过“头脑风暴”法,让学生围绕两首曲子的速度、力度、节奏等展开自由讨论,真实而多元地呈现自己的理解。第三环节,引领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学唱狮王进行曲,复习二年级学过的公鸡母鸡后,并且出示课外拓展的曲子天鹅,引领学生对比理解四首曲子。学生理解到,用双钢琴能够表现狮王的威风感,用单簧管能够表现母鸡的谨慎,用两台钢琴交替的乐句能够体现袋鼠的轻快,钢琴的琶音与大提琴能够奏出天鹅的高贵由此,通过音乐要素的落实,提升了学生的音乐鉴赏力。以上环节中,一、二年

10、级已经学过的乐器,教师只是引领学生回顾,不占用过多时间,关键在新学曲子狮王进行曲的理解上下功夫,也在多首曲子异同点的比较上下功夫。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调控,课堂有序推进,学生的理解到位,共同演绎出音乐课堂的精彩。而这正是大单元教学的应有之义。三、剧情呈现,提升音乐审美品位剧情呈现阶段属于第三阶段也是最后一个阶段。就戏剧表演而言,即兴表演、定格画面、教师人戏等都应该生成音乐审美品位,让学生进人一个能够具身体验、多元实践、升华认识的场域,获得美感体验,最终实现音乐学习的延伸。通过上述感知音乐韵律的学习过程,学生已经熟悉了动物狂欢节五首乐曲的旋律及音乐要素,那么,接下来的剧情体验就成为大单元概念有效

11、落地的关键环节。学科教研研究/探索YANJIU TANSUO(一)即兴表演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尽管戏剧表演注重在一定模式或框架内进行,但对于(三)教师入戏低年级学生而言,即兴表演仍然是重要的。这里的即兴跟传统音乐课堂中,教师的权威性不容置疑。但在戏剧常见性的体态律动是有区别的,它是“即兴的、探索的、自表演中,教师不再是中心,而是其中的一员,师生共同承担由想象的、有空间感的。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放权,给予角色,遵循音乐中的故事逻辑,完成表演任务。教师人戏愈学生体验与试错的机会。体验与试错愈多,学生愈能在一深,学生才能通过“这就是真实”的心理,增强激情投人及个新的层面反照自我、认识自我。针对“

12、动物狂欢节”戏剧持续表演的信心。当然,教师人戏不是自我炫技,应该避免创编,学生完全可以选择五首曲子中的任意一首进行即兴师与生巨大的反差而造成学生的灰心丧气。教师真正好人表演。戏应该是自然、平实,与学生打成一片,并能稍微引起学生比如,两人一组进行天鹅的“提线木偶”表演时,可的思考。能在“当木偶”与“当操纵师”之间进行选择或争抢。此时,仍然以天鹅的木偶表演为例,两个“天鹅”以统一动教师不可硬性规定,应让学生相互商量并分配角色,适当作表演芭蕾舞,包括脚、嘴和手等肢体动作必须有机地结时候两人互换角色。一个学生当操纵师时,由于动作太合在一起。这样的表演仅靠学生是不够的,必须组成以教快,未能表现出天鹅优雅

13、、安详浮游的情形。于是,两人进师为主导的六个演员才能完成节目。事实上,表演前的排一步协商,然后互换角色,最终较为恰当地体现出天鹅练中,教师就有意识地融人到集体活动中,带领学生进人的意境,完成了从无形到有形的具身体验。上述剧情呈现具体的情境中,在真实与虚拟之间建立多元视角,帮助学之后,教师或主持人为观众“揭秘”,通过拆分木偶构造与生形成音乐想象,在表现中尽情绽放自我。尽管此环节中,机关,促使学生经历“原来如此”的过程。部分“观众”可能教师的引领不可或缺,但此时的教师应该是非权威角色,会踊跃上台亲自尝试,如此,“动起来、走起来、舞起来”,更与扮演其他角色的学生地位相当。如此,“教师人戏”才能多学生

14、舞动肢体,使课堂进人到更为自由、有趣、有意义的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然,表演结束后,教师应该通过角色切境界。换进行“脱戏”,引领学生就表演中的得失进行理性分析,(二)定格画面继而进行后续的活动。戏剧表演中,定格画面的手法不可或缺,但并不是任以上活动无疑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表现自已的输意一个点就能定格。关键情节处、矛盾冲突时、剧情高潮出口。通过这样的输出过程,戏剧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情时,我们才“该出手时就出手”。戏剧表演中,选择恰到好处境性和创造性被学生很好地体现,学生的表现力、创新力、的地方让画面凝固,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与体验,就像录迁移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步得到提升。总而言之,戏剧元像机暂停一样

15、,定格画面能够“唤醒”观众,促使学生通过素要想在音乐教学中落地生根,离不开大单元概念与路径更长的时段欣赏剧情,并以此暂停画面为主题进行描述与的架构。唯有从大单元人手进行结构性把握,才能为戏剧交流,思考如何更好地表演。成功融人音乐课堂提供学习方式上的更多可能。在动物狂欢节的表演中,一名学生提出,狮王出场时应定格,此时大家一起分析“演员”是否演出了狮王的威武。这一提议得到了同学的认可。另一名学生提出,袋鼠的表演中,演员集中表演尾巴时应定格,组员一起分析尾巴是否足够长,能否帮助其跳跃平衡,这一提议同样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还有一名学生提出,表演大象的同学应该尽可能笨拙一点,在表演滑稽可笑的舞步时马上定格,然后共同讨论究竟如何表演才能更到位,为什么轻快的音乐反而能体现大象的笨拙。如此,从表演到停顿,一张一弛,动静结合,在打造高效课堂的同参考文献:1彭吉象,项阳.关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中“新三科”的几点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 0 2 2(8).2】刘亚平.戏剧表演教学法在音乐课堂上的应用.小学教学参考,2 0 2 1(4).3周嵘.创造性戏剧游戏与小学音乐活动的融合探索中小学音乐教育,2 0 2 2(3).编辑/李莉2023.91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丨8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