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39201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513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古文字研究(34):513518,2022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李明晓东汉镇墓文中出现“解离”一词,黄景春指出其意为“分离,拆散”(1)。但目前学界对此词的解释尚有争议,且对相关“离”之字形隶定亦有不同认识。本文将以五件东汉镇墓器为基础,考察汉代出土材料中“离”的字形,并结合其他相关材料分析“解离”的具体含义。一汉代出土材料中“离”的字形考察笔者首先搜集东汉镇墓器中出现“解离”一词的材料,该词主要出现在以下五件器上,现列表如下(见表1)。表1:东汉镇墓文中与“解离”之“离”相关的字形表镇墓器ABCDE建和二年(148)告氏镇墓瓶元嘉二

2、年(152)许苏氏镇墓瓶永寿三年(157)镇墓瓶东汉晚期镇墓罐东汉晚期 张氏镇墓瓶字形(M3:6)(M1:3)(M2:20)(M1:122)(M5:5)(M6:3)备注此字摹本无学者多释作“”从表1可见,A、D三个字形相近,E摹本字形作“隹”,应是“离”之左侧脱落造成的,唯C与其他差距较大。笔者进一步考察汉代出土材料中“离”的典型形体,主要材料有简帛、碑刻、陶文、封泥等(见表2)。514古文字研究表2:汉代出土材料中的“离”之典型形体材料简帛碑刻陶文封泥字形出处汉代文字编(2)第 517518 页肩水金关汉简字形编(3)第 629 页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4)第 412 页汉碑文字通释(5)

3、第 207 页汉代文字编第 518 页从表2可见,“离”右边的“隹”之形体基本相同,左边或作“离、禹、萬”。1999年,陕西咸阳出土东汉永寿三年(157)镇墓陶瓶(6),上有“建立大镇,慈、礜、雄黄、曾青、丹沙(砂),五石会精,众药辅神,冢墓安宁,解、草,为盟。”(7)其中,刘卫鹏初释作“”,是一种有毒的草,并引山海经:“大騩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蓍而毛,青华而白实,名曰,服之不夭,可以疗腹病。”(8)后改释作“”,即(9)。山海经中山经 原文是:“又东三十里,曰大騩之山,其阴多铁、美玉、青垩。有草焉,其状如蓍而毛,青华而白实,其名曰,服之不夭(疟)(10),可以为腹病。”此处“”,是“”字之误。

4、玉篇 艹部:“,胡垦切。草名,似蓍,花青白。”郝懿行 山海经笺疏 指出:“,当为 。”(11)陈亮释作“离”(12)。其他学者均未释此字。如果单就字形来看,确实可如刘卫鹏所释作“”或“”,但“解”一词难以确诂。不过,陈亮的释读给我们以启示,与汉代出土材料中的“离”相差甚远,有无可能从其他材料中找到相似形体?传抄古文中“离”之形体有与之相近的(见表3)。表3:传抄古文中的“离”之典型形体(13)ABCDE从表3可见,D与之上半及右半相近。我们推测之所以写作,有可能是镇墓瓶的书写者手书过草或者摹写有误,导致“离”之字形出现误差。二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目前,东汉镇墓文材料中共有五件

5、与“解离”有关。现列如下:1.故以铅人、解离,以当复衷(重)年命句(拘)校,无有祸央(殃)。(2011年,陕西咸阳出515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土东汉建和二年 148 告?氏镇墓陶瓶(14)2.苏之后,生人阿铜宪女適(谪)过,为五石、人参、解、。(1974年,河南洛阳出土东汉元嘉二年 152 镇墓陶瓶(15)3.建立大镇,慈、礜、雄黄、曾青、丹沙(砂),五石会精,众药辅神,冢墓安宁,解、草,为盟。(1999年,陕西咸阳出土东汉永寿三年 157 镇墓陶瓶)4.人参、解离,无归以闭(?)。(1963 年,河南郑州市密县城出土东汉晚期镇墓陶罐(16)5.持鈆(铅)人、人参、雄黄、解隹

6、(离)、襄草、别,以代生人之名。(1987年,陕西长安县南李王村出土东汉晚期张氏镇墓陶瓶(17)材料4学者多断作“人参解离”,而材料1原断作“故以铅人解离”(简报 第21页),无疑是受到前者的影响。黄景春指出,“人参解离”指使用人参驱逐亡魂,使死者与生者分离(18)。吕志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分画、解离、别解”意思相同,都体现了“隔绝死者与其在世亲人的关系”的功能。分解清楚生人和死人的区别,即是请巫师作法,断绝死者与现实世界的一切关系,进入阴间世界。人参是汉代解禳用药之一,主要作用是用来代替生人。正因为其形似人,所以将人参埋入地下,就如同生人埋入地下一样,以后家中不会再有死人了,这就增强了

7、在世生人对今后生活的信心,减少了他们对死亡的恐惧(19)。周金泰指出:“镇墓文所见人参,其功用显而易见是凭借外观特征而充当人形。人形可分为两类:一类替代死者受冥界谪罚之苦;另一类替代生人陪伴死者以确保生死异路。上引镇墓文中人参应该都是替代生人的,甚至还可以进一步分出两类:第一类,凭借人形外观直接替代生人。如史料2,我猜测九枚人参很有可能是替代死者九位阳间亲人。史料3文字残缺,但它与蜜人代死者受谪相对,书写结构与史料2类似,应属同类;第二类,人参作为禳除神药而替代生人,从而达到生死隔离目的。这一类情形中,人参常搭配五石、雄黄等神药,共同发挥禳除功用,如史料1、4、5。在众多药草中,人参之所以最常

8、充当隔离阴阳两界的禳除神药,根源上仍是由其人形外观决定的,所以两类情形并不矛盾。”(20)由此可见,人参替代生人、铅人替代死人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利用人参驱逐亡魂,使死者与生者分离的说法并不准确,故将“解离”释作“分离、拆散”可能有误。因此,陈亮将两件东汉建和二年(148)告(?)氏镇墓陶瓶均释作“故以铅人、解离,以当复衷(重)年命句校”(21),这种断读是正确的。材料 2,其中,刘卫鹏释作“汝”(22),张剑释作“治”(23),黄景春释作“设”(24)。邓诗漫隶作“”,且断作“为,五石、人参解”(25)而“解”之后,张勋燎、白彬补作“诸咎殃”(26)。陈亮释作“解离”(27)。由河南郑州市

9、密县城出土东汉晚期镇墓陶罐上有“人参、解离”(28)来看,陈亮所补为是。材料3中,“草”,刘卫鹏指出长安县南王李村 M5出土的一件朱书瓶有“解襄草,别516古文字研究羁以氏生人之名”的文字,可见“草”应为“襄草”,“襄”同“蘘”,即蘘荷,亦称阳雚,多年生草本,叶尖上类姜。夏月开淡黄色花,由地下茎而生,嫩芽供食用,根可入药,是甘草类有解毒作用的药草(29)。刘卫鹏、程义认为“襄”通“禳”,为禳除之意。禳草应为和桃木相同作用的“苇索、苇茭”之属(30)。刘卫鹏则认为“襄草”可能是狼毒草,味苦有毒。又名“襄荷”,能够驱逐蛊毒。镇墓文中的“襄草”也有可能是甘(苷)草(31)。张勋燎、白彬认为鸡蛋壳应与

10、瓶文“解草为盟”有关,也是黄神使者在墓主下葬时举行“大镇”醮仪,除央(殃)去咎,令死人无适(谪),生人无患,利后子孙,与鬼神为盟所用的一种信物(32)。陈亮则将“解、草”释作“解离、襄草”(33)。许飞认为“解”是解除术使用物品,具体不明(34)。材料5中,“”字王育成疑是“弼”,辅佐,表示文首六鬼神为解除之“主”,然后以他物作为辅助手段(35)。刘卫鹏释作“考”(36)。吕志峰指出:“由于此件镇墓文我们只看到摹本,所以无法根据原来的照片审查。在目前能见的所有镇墓文中,未见持一词,遍查各类其他文献,同样未见,弼持 持也不见,所以我们对释文作持持怀疑态度。根据东汉出土镇墓文的内容和此篇镇墓文的文

11、意,我们认为这里的所谓持可能就是其他镇墓文中的钩挍。”(37)据此,吕氏将“钩挍”归上作“重复钩挍”。解隹(离),张勋燎、白彬释作“解住(注)”(38)。刘昭瑞(39)、刘卫鹏(40)释作“解”。陈亮释作“解离”(41),此说可从。别,刘昭瑞释作“别羁”(42),黄景春(43)、吕志峰(44)断作“人参、雄黄、解隹、襄草、别”,陈亮断作“人参,雄黄,解离,襄草,别羁”(45),张勋燎、白彬(46),刘卫鹏、程义(47)断作“别羁以代生人之名”。黄景春指出,“解隹、襄草、别”与雄黄等一样属于“以代生人之名”的药物。具体是些什么药物,待考(48)。张勋燎、白彬将前后文意解作“用铅人和人参、雄黄作为

12、代人和辟鬼的神药,以免死者变成注鬼或兴冥讼按姓名注祟、纠缠生人,羁系其魂魄代其受害”(49)。可见,他是将“别羁”理解为“羁系”。别羁,是治疗痛风的重要药物,一名别枝,草药,味苦,微温,无毒,主风寒湿痹、身重、四肢酸疼、历节痛等。由材料5中“人参、雄黄、解隹(离)、襄草”等并列来看,材料1中的“铅人解离”、材料4中的“人参解离”均需断开理解,即“解离”应是与“人参、雄黄”等并列的药物。镇墓文中的解离,可能是防己之别名。神农本草经中品草部:“防己(巳):味辛,平。主风寒、温疟、热气诸痫,除邪,利大小便。一名解离,生川谷。”孙思邈千金翼方本草上草部中品之下指出防己“一名解离,文如车辐理解者良”,强

13、调防己木部断面从中央向外作二歧或三歧分叉呈现放射状车轮辐解的形态(50)。尽管“解”之与同时代“离”的形体存在一定差异,但从文意来看,“解”释作“解离”可能更合适。至于“解离”是否确指防己则有待进一步研究。517东汉镇墓文中“解离”释读及相关问题研究附记: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19FYYB014)阶段性成果。(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注:(1)(18)黄景春 早期买地券与镇墓文整理与研究 第141页,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2)徐正考、肖攀编著 汉代文字编,作家出版社2016年。(3)黄艳萍、张再兴编著 肩水金关汉简字形编,学苑出版

14、社2018年。(4)刘钊主编,郑健飞、李霜洁、程少轩协编 马王堆汉墓简帛文字全编,中华书局2020年。(5)王立军 汉碑文字通释,中华书局2020年。(6)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咸阳教育学院汉墓清理简报,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考古论集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纪念 第227235页,三秦出版社2000年。(7)原释“永平初三年”,永平三年,汉明帝刘庄年号,公元60年。陈亮指出:“根据发掘简报的释读,其铭文的开首几个字当释作永平初三年(见图13),故而将其断代于公元60年。然而笔者在田野考察中,将该瓶铭文用喷壶喷湿之后(见图14),发现铭文的摹本不太准确,而且 永平初 的纪年方式不符合汉代

15、纪年的常规,故而重新审视了一下,认定这段铭文应当释读作永寿三年,即公元157年。”参陈亮东汉镇墓文所见道巫关系的再思考,刘史玉主编 形象史学 2019年第1期第6768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8)刘卫鹏汉永平三年朱书陶瓶考释,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文物考古论集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纪念 第167页。(9)(31)刘卫鹏 汉代镇墓瓶所见神药考,宗教学研究 2009年第3期第1、4页。(10)“夭”之改读据陈剑之释,可参陈剑据出土文献表“虐”“傲”等词的用字情况说古书中几处相关校读问题,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 第8辑第31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1)清 郝懿行撰,沈海

16、波校点 山海经笺疏 第1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12)陈亮汉代社会变迁中的丧葬文本第 254 页(德语本,Begrbnistexte im sozialen Wandel der Han-Zeit:eine typologische Untersuchung der Jenseitsvorstellung),德 海德堡大学2018年博士学位论文。(13)徐在国编 传抄古文字编 第351页,线装书局2006年。(14)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陕西咸阳渭城区民生工程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 2017年第2期。(15)洛阳市文物工作队洛阳李屯东汉元嘉二年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

17、另见谢虎军、张剑编著 洛阳纪年墓研究 第612页“元嘉二年(152年)河南缑氏中华里许苏阿墓”,大象出版社2013年。(16)(28)河南省文物研究所 密县后士郭汉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华夏考古 1987年第2期。(17)貟安志、马志军 长安县南李王村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 1990年第4期。(19)吕志峰 东汉石刻砖陶等民俗性文字资料词汇研究 第8586、1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20)周金泰 人参考本草与中古宗教、政治的互动,文史 2019年第1辑第93页。(21)陈亮 东汉镇墓文所见道巫关系的再思考,刘史玉主编 形象史学 2019年第1期第59页。(22)同注(9)第1页。(2

18、3)谢虎军、张剑编著 洛阳纪年墓研究 第10页。(24)黄景春 中国宗教性随葬文书研究以买地券、镇墓文、衣物疏为主 第180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25)邓诗漫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镇墓陶文集释及字表 第32页,吉林大学2019年硕士学位论文。518古文字研究(26)张勋燎、白彬 中国道教考古 第1卷第147页,线装书局2006年。(27)同注(12)第248页。(29)同注(8)第168页。(30)刘卫鹏、程义 汉晋墓葬中随葬陶瓶内盛物的初步研究,江汉考古 2008年第3期第83页。(32)同注(26)第1卷第135136页。(33)(41)同注(12)第365页。(34)许飞 慎终追远

19、汉魏晋南北朝墓葬观念研究(日文版)第320页,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年。(35)王育成 南李王陶瓶朱书与相关宗教文化问题研究,考古与文物 1996年第2期第66页。(36)(40)同注(9)第4页。(37)(44)同注(19)第95页。(38)(46)(49)同注(26)第1卷第125页。(39)刘昭瑞 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 第70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42)刘昭瑞 汉魏石刻文字系年 第221页,新文丰出版公司2001年;刘昭瑞 考古发现与早期道教研究 第70页。(43)同注(1)第99页。(45)陈亮 东汉镇墓文所见道巫关系的再思考,刘史玉主编 形象史学 2019年第1期第60页。(47)同注(30)第79页。(48)同注(1)第100页。(50)王蒙 防己的性味研究 第18页,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博士学位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