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互联网+“云端”实景三维智慧城市计划书.docx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9022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X 页数:235 大小:17.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联网+“云端”实景三维智慧城市计划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5页
互联网+“云端”实景三维智慧城市计划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5页
互联网+“云端”实景三维智慧城市计划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5页
互联网+“云端”实景三维智慧城市计划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5页
互联网+“云端”实景三维智慧城市计划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面向“云+端”的实景三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面向“云+端”的实景三维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北京三正科技有限公司2023-11-24目录1项目概述11.1项目背景11.2项目简介21.3智慧城市现状分析31.3.1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31.3.2国内外相关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41.3.3发展趋势分析41.4项目实施已具备的基础51.4.1已发布的相关规划及政策措施51.4.2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情况及成果71.4.3产学研等研发力量组织情况81.4.4应用示范及产业化基础条件等92方案设计112.1建设目标112.1.1装扮城市笑脸112.1.2构筑城市神经112.1.3打造城市大脑122.2总体框架12

2、2.3总体建设思路132.3.1构建服务型政府132.3.2突出智慧城市的特色应用142.3.3基于影像城市的实景三维智慧城市162.3.4建立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体系框架212.4项目建设的原则252.4.1实用性原则252.4.2标准化原则252.4.3开放性原则252.4.4先进性原则262.4.5安全性原则262.4.6建设方案切实可行性原则262.4.7运行策略明确可行性原则262.5系统开发主要技术思路262.5.1模型驱动的系统设计与开发262.5.2基于关系数据库的空间与非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272.5.3基于元数据统一管理信息平台292.5.4元数据驱动的平台架构312.5.5面

3、向服务的软件架构(SOA)的应用322.6系统组网设计332.6.1组网设计目标332.6.2组网设计原则332.6.3网络拓扑设计332.7周边系统接口342.8稳定和安全设计362.8.1网络安全362.8.2主机安全362.8.3应用系统安全372.8.4数据库安全372.8.5防病毒设计373项目建设393.1网络传输层393.1.1Internet393.1.2移动通信网403.1.3无线传感器网络413.2中枢感知层423.2.1传感器技术423.2.2RFID技术433.2.3二维码技术453.2.4ZigBee473.2.5蓝牙483.3平台“云”中心层493.3.1城市公共信

4、息基础设施“云”服务(IAAS)503.3.2城市公共信息资源“云”数据中心(DAAS)613.3.3城市公共信息应用服务“云”平台(PAAS)893.4智慧“端”应用层1213.4.1应用智慧化的体现1213.4.2城市管理仪表盘1223.4.3智慧城管1243.4.4智慧市政1313.4.5智慧社区1373.4.6智慧房管1433.4.7智慧安保(平安城市)1473.4.8智慧民政1563.4.9智慧商贸1603.4.10智慧物流1623.4.11智慧旅游1643.4.12智慧环保1773.4.13智慧医疗1833.4.14智能交通1853.4.15智能安监1903.4.16呼叫中心192

5、3.5保障体系1973.5.1标准规范体系1973.5.2组织管理体系1973.5.3运营维护体系2003.5.4服务评价体系2014项目运营2024.1组织机构2044.2进度安排2054.3质量保障2064.4项目监理2064.5运行维护2064.6风险与控制2064.6.1系统边界2074.6.2新技术实施2084.6.3性能风险2084.7运维经费2085平台运营2115.1智慧城市产业模式2115.2智慧城市投资模式2125.3智慧城市运营模式2165.4智慧城市评估体系2186项目效益2196.1社会效益2196.1.1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城市环境。2196.1.2提高

6、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应用水平,具有广泛的拓展空间2196.1.3对城市数字化、可视化的掌控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服务2196.1.4有利于提升城市的影响力2196.1.5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2206.2经济效益220图目录图 21总体框架示意图13图 22构建思路示意图14图 23 项目特色示意图15图 24基于实景三维的规划示意图18图 25 记录城市面貌变化城市影像博物馆19图 26智慧家居示意图20图 27影像和三维模型的结合示意图21图 28数字化管理示意图22图 29公共智慧城市信息服务平台23图 210 模型驱动的系统设计与开发27图 211 非空间数据的模型28图 212空间数据的模型28

7、图 213 元数据模型30图 214 元数据驱动应用平台模型31图 215 SOA模型32图 31 RFID示意图44图 32 RFID各种形状示意图45图 33二维码示意图46图 34平台“云”中心层示意图50图 35云服务中心框架51图 36基础设施云平台架构示意图52图 37计算虚拟化技术53图 38虚拟化技术架构54图 39监控告警功能54图 310虚拟机自动化部署55图 311虚拟化宕机56图 312物理机宕机57图 313虚拟机动态迁移58图 314统一认证59图 315 虚拟机资源申请流程60图 316虚拟机资源变更流程60图 317城市公共信息资源数据中心示意图62图 318

8、1:2000 DLG数据67图 319 1:10000 DLG数据67图 320 DOM数据示意图68图 321 DEM数据示意图68图 322 DRG数据示意图69图 323 政务电子地图示意图69图 324 MMS车顶平台外观图72图 325便携MMS设备(P-MMS)72图 326 可量测实景影像国家标准73图 327 全景地图示意74图 328从不同观测角度获取测面纹理信息75图 329 360全景可自由旋转的方式查看某一地点的景象76图 330 360单点全景77图 331 全景作业流程78图 332全景模糊化79图 333 连续全景79图 334 DEM数据库数据示意图80图 33

9、5 三维构筑物模型数据库数据示意图80图 336 地名地址数据库数据示意图81图 337 POI数据示意图82图 338基础库/专业库/主题库(宏观经济运行库)关系示意图85图 339法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系统基本功能框架90图 340 人口信息共享与交换系统架构93图 341 数据交换关系图96图 342空间数据交换与共享示意图96图 343倾斜摄影影像管理99图 344设备管理示意图102图 345运行监控示意图102图 346移动终端应用模块示意图115图 347 TrueMap Mobile实景影像浏览示例116图 348 TrueMap Mobile实景影像标注详细信息示例116图 3

10、49 公共服务网站数据获取示意图120图 41 传统建设方式示意图202图 42 整合解决方案示意图203图 43 模式转变示意图204图 44 项目运行流程示意图204图 51智慧城市产业模式(1)211图 52智慧城市产业模式(2)212图 53智慧城市投资模式元素分析214图 54智慧城市投资模式215图 55智慧城市运营原则217图 56智慧城市运营管理组织结构图217表目录表 21 通信接口示意表34表 22智慧城市系统接口要求表35表 31法人基础信息示意表62表 32法人专业信息示意表63表 33经济运行决策库信息示意表63表 34数据采集具体指标70表 35 宏观经济运行库的信

11、息内涵及类别84表 36专题信息图层数据示例86表 37 视频对象异常行为分析150表 51智慧城市投资主体212表 52智慧城市收益模式213表 53智慧城市投资模式分解表214表 54智慧城市投资模式分析215表 55智慧城市评估体系218x1 项目概述 1.1 项目背景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民生要素的综合载体,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息缩影,政府、企业与市民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生共荣的有机整体。在新一轮的城市发展中,通过科学的城市运行管理将我们的城市调整到最佳的状态,通过运用信息化等科技手段,来打造充满竞争力的智慧城市。随着技术的发展,中国政府提出“感知中国”的战略方向,通过物

12、联网技术、数字技术、无线技术、空间信息技术、移动技术等,为市民提供无处不在的公共服务,为政府提供高效规范的公共管理服务。并帮助政府和企业增加就业、提升劳动效率、解决能源、环境、老龄化等危机;将“P2P的无限沟通”带入“M2M的无线政务、无线产业、无线生活”时代;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面向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提出:我国已进入快速城镇化时期。实现城镇化和城市协调发展,对科技提出迫切需求;同时明确了解决需求的发展思路,即:通过开发城市数字一体化管理技术,建立城市高效、多功能、一体化综合管理技术体系,研发城市信息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应用,提高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国民经济和

13、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大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提高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综合管理和服务平台; 还提出“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国家宽带网”、“中国云工程”等信息基础设施 ,这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硬环境”的支撑与保障;同时该纲要提出了“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生活、数字旅游、空间位置信息服务等”,更强调了发展数字生活,要“开展共性技术支撑与应用聚合服务、智慧城市应用服务等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智慧城市具体应用还得到了一系列相关规划及政策措施的支持。如针对

14、住房分配问题,国务院和相关多部委先后下发了廉租住房保障办法(2007第162号),该办法对廉租住房的保障方式、保障资金及房屋来源、申请和准核、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进行了进一步明确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 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保200991号)对未来三年我国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做出了明确和详细的规划,包括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年度工作任务、保障方式和保障标准、政策措施和监督管理等工作的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联合制定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建保201087号)对公共租赁住房的重要意义、基本原则、租赁管理、房源筹集、政策支持和监督管理进行了阐述和指导,旨在加快发展公

15、共租赁房,解决城市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这些规范住房保障工作的政策措施对公共住房公平分配数字化管理技术与应用示范起了较强的推动作用。针对居民出行和交通诱导等方面,部分地区率先颁布了相关的规划和政策措施,比如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交通发展规划(2009-2011)、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2011); 2010年12月份推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首都交通科学发展加大力度缓解交通拥堵工作的28条意见和2011年9月推颁布的地方法规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停车场要建设具备停车诱导、违法监测、智能收费等多种功能的停车智能管理系统等。“智慧城市”近两年在

16、中国获得不少地方政府的认同。我国对智慧城市、物联网发展在全球智慧风潮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很多省市已把智慧城市列入重点研究,纷纷加入“智慧城市”、“感知中国”建设的赛跑,希望借助物联网布局在未来的经济竞争中脱颖而出,有的甚至已经着手编制智慧城市专项规划。目前,北京、上海、宁波、深圳、无锡、武汉、南京、佛山、昆明、成都等国内城市已纷纷启动 “智慧城市”战略规划,同时颁布了多项相关的保障措施,意在抢占先发优势。1.2 项目简介 智慧城市系统建设的内容是指充分借助物联网、传感网,涉及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应急指挥、政府热线、平安城市、智能交通等诸多领域,充分整合信息通信(ICT)产业、RFID相关技术、实

17、景三维技术、电信业务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等产业,通过建设ICT基础设施、认证、安全等平台和示范工程,加快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构建城市发展的智慧环境,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城市形态。1.3 智慧城市现状分析 1.3.1 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发展中的具有介入式、互动式功能的智能化数字城市管理应用,相关技术还在探索和形成阶段。初期的主要技术发展集中在以物联网、传感网为代表的网络、硬件等基础设施方面,以及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等单一业务领域的应用。总体看来,基础技术和单一专业应用的技术发展较快,通用的公共平台综合承载与应用

18、技术尚待发展。以国外最早研究智慧城市的机构之一,国际商业机器有限公司(IBM)为例,其技术实践主要集中在交通、医疗、教育、公共安全、电网、水资源等专业领域,它的理想架构是:将大量的计算资源以规模小、数量多、成本低的方式嵌入到各类非电脑的物品中,利用信息通讯技术(ICT),对相关活动与需求进行智慧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但它尚未提出一个可适应各城市实际需求和特点,完整、可行的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方案。目前智慧城市研究的主要技术热点集中在“物联网”上,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将发展物联网纳入其整体信息化战略,并开展了大量研发工作。以美国为例:在基础芯片和通信模块等基础技术方面,拥有包括德州仪器的

19、ZigBee芯片和移动通芯片,Intel的Wi-Fi芯片、蓝牙芯片和RFID芯片,以及Telit、Cinterion、SierraWireless等能够独立完成通信功能的模块;在传感网方面,拥有Crossbow Technology、Dust Networks、Eka Systems、Honeywell、Ember等全球领先的传感网公司;在RFID方面,集中了包括Aero Scowt、Savi Technology、RFCode、摩托罗拉、ODIN等在内的主要RFID厂商。我国也已正式将其列为国家战略并补纳入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并取得了一定成果。虽然在核心基础技术方面相较国际先进水平还有

20、很大差距,但通过引进、吸收和自主创新,相关基础技术已经可以支撑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运行。1.3.2 国内外相关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现状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以“智慧城市”为关键词检索,共查到专利1项,专利名称:智慧城市智能监控方法和系统,公开公告号:CN102196251A,申请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此专利主要用于视频监控图像采集和人脸图像识别,不涉及公共信息平台的内容。通过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网站以“智慧城市”为关键词检索,共查到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软件名称:智慧城市运营服务平台系统,登记号:2010SR063914,著作权人:北京中软泰和科技有限公司。此著作权主要关于城

21、市运营服务,不涉及城市公共信息平台的内容。另外,与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相关的知识产权还涉及“数字城市”相关领域,但一般多以实现业务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库管理、分析展现和共享服务,以电子化和网络化为目标,在提供智慧城市管理公共信息平台方向还有很大空白和提升空间。1.3.3 发展趋势分析随着数字城市建设以及智慧城市探索的深入,社会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社会媒体、泛在网络和物联网等多种网络技术的应用,运用城市通信基础设施和新兴技术的需求增强,相关技术的发展集中体现在强化基础性ICTs和通过建立公共信息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资源的共享与协同作业上。在公共服务方面,需要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推广电子化行政

22、中心,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其次,在城市管理方面,强调提升城市管理与运行能力(交通、环卫、城市监管、供水供电),让城市中各个功能彼此协调运作,为居民和企业提供优质的生活发展空间。未来,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智慧城市”平台建设将围绕“感知化”、“互联化”和“智能化”的核心,向着有意识地、主动地驾驭城市化这一趋势,将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成为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将人、商业、运输、通信、水和能源等城市运行的各个核心系统整合发展,使城市中各领域、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显现出来,就好像给城市装上网络神经系统,使之成为

23、可以指挥决策、实时反应、协调运作的“系统之系统”。1.4 项目实施已具备的基础 1.4.1 已发布的相关规划及政策措施2011年7月,科技部发布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规划在“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部分中明确提出:“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智慧城市、智慧工业、地理信息、软件信息服务等相关技术,促进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本项目的成果将为智慧城市的管理提供公共信息平台支撑,是建设和发展智慧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纲要中还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将建设“国家宽带网”、“中国云工程”等信息基础设施,这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硬环境”的支撑与保障;另外,纲要提出了“重点发展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

24、康、数字生活、数字旅游、空间位置信息服务等”,更强调了发展数字生活,要“开展共性技术支撑与应用聚合服务、智慧城市应用服务等平台建设与应用示范”,这为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应用“软环境”的支撑与保障。面向“十二五”,各地各城市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设规划,最先将发展智慧城市明确列入“十二五”规划的城市超过十余个: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武汉、苏州、宁波、佛山、合肥、东莞等。截至2011年5月份,中国的一级城市百分之百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以智慧城市建设和发展基础较好的几个城市为例:上海市提出了将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加快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

25、特征的智慧城市,同时强调了希望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社会和公共事业领域的信息化水平,提高政务领域的便捷化水平”。到2013年底,上海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能级跃升、示范带动效应突出、重点应用效能明显、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相关产业国际可比、信息安全总体可控”的格局。武汉市提出了“围绕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现代化水平,全面完善交通和市政设施网络,加快推进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特征的智慧武汉建设。”通过推进数字武汉建设完善数字武汉地理空间框架;深化“三网融合”,实施“光城计划”;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加快企业信息化;推进物联网建设,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设施、智能

26、环境监测、数字化医疗等物联网示范工程。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信息化顶层设计,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努力建设智慧城市。北京市提出“围绕城市智能运转、企业智能运营、生活智能便捷、政府智能服务等若干方面,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具体内容包括加强人口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和应用,提高人口服务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加快电子政务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推广网上办公,逐步实现“零距离”办事和“零跑路”服务;建设和完善新一代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着力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构建网格化管理服务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社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强信息通信高速网络和枢纽建设,加快推进

27、“三网融合”,完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动物联网应用实践,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等。深圳提出“实施信息化带动战略,把信息化作为创新驱动、产业升级、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实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全面建设智慧深圳。”广州提出“建设智慧广州。着力打造高效便民的智慧型电子政府,着力推进城市管理智能化,建设可视化智慧城市管理中心,围绕城市建设规划、综合管理、智慧社区等领域开展科技攻关,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南京提出“建设智慧南京。抢抓全球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和互联网、物联网、无线网多样性发展的机遇,突出

28、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资源共享,减少重复建设,进一步完善、深化顶层设计,突出项目带动和模式创新。围绕南京市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升级的战略重点和群众对公共服务的迫切要求,着力推进政务数据中心、市民卡、车辆智能卡、智慧医疗、智能交通、应急指挥等重点智慧应用工程。同时推动一批智慧产业基地建设。”合肥提出“以提升网络宽带化和应用智能化水平为核心,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城市发展全面深入融合,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合肥。”1.4.2 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情况及成果我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城市建设、管理、运行领域的应用研究,通过“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期间的探索,在技术、平台、数据、

29、人才到产业等方面打下良好发展基础,取得了“人口”、“法人”等四大国家基础数据库、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以及“金关”、“金信”等十数个“金字工程”的丰硕成果;各地各级政府还纷纷开展了电子政务网站建设,“数字城市”等方面建设和应用。“十五”、“十一五”期间,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围绕城镇体系规划监测关键技术、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共享等开展了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城市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其中:“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项目做了城市数字化标准规范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城市数字化工程

30、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清华大学等)、城市数字化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究(武汉中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城市规划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市政公用业务管理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市场与交易管理信息系统(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住宅与房地产管理系统(建设部信息中心等)、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建设领域应用软件测评(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等)、城市数字化示范应用工程研究(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等)和风景名胜区保护监管信息系统(重庆大学等)。“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做了建筑业信息化标准体系及关键标准研究、基于BIM技术的下一代建筑工程应用软件研究、

31、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过程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城市数字化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做了城市空间与保护规划新型遥感应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建设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城市空间信息共享基础设施体系(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管理与运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中国地质大学)、城市工程项目数字化监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市建设信息中心)和城市数字化城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行业技术进步支撑

32、作用显著,如万米单元网格城市管理新模式在全国60多个城市得到实践和应用,已建成150多个智慧城市管理信息平台,初步实现了城市管理的数字化、网格化和空间可视化,大幅提升了城市管理效率。3S技术的集成应用,突破了城市动态监测和信息资源共享瓶颈,通过在全国20多个城市的示范应用,形成了动态保护监测和城市空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的雏形。1.4.3 产学研等研发力量组织情况近5年来,随着城市管理研究的逐步升温,国内一大批研究开发单位,积累了“政、产、学、研”四方面的人才队伍。本项目将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领导下,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为牵头组织单位,充分利用数字城市专委会各专业学组技术资源,紧密联合有关科研院所

33、、高等院校及相关企业,进行产学研紧密结合,通过管理机制创新,实现研究、开发、工程示范、基地建设一体化发展。在实现智慧城市管理应用的同时,带动相关企业的技术升级,提升我国智慧城市管理行业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并通过技术研发、标准编制、示范工程应用和基地建设,培养一批掌握城市精细化管理相关技术的高水平人才。北京三正科技有限公司多年致力于数字城市的建设和研究,拥有一大批理论水平高、项目开发经验丰富的高级人才队伍,公司在行业内具有雄厚的研究技术和显著的技术优势,积累了卫星遥感、地理信息、电子政务和数字城市方面的研究课题、软件著作权和发明专利等大量成果。通过有效发挥北京三正科技有限公司在系统建设、数

34、据整合和标准规范研究等方面的经验特长,最终确保项目目标能够顺利实现。1.4.4 应用示范及产业化基础条件等“十五”、“十一五”期间我国组织实施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工程”、“建筑业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和“城市数字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等项目,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良好技术基础;另外,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一些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包括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城市公共交通信息平台和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如北京市建设的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主要提供各类社区的公共服务,北京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主要提供各类物流信息的服务,北京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主要提供北京市交通运输方面的信息服

35、务等。这些平台的建设和运行也为本项目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智慧城市首先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目前,运营商已加快部署,重点布局在宽带、无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提速的同时,也将带动光通信等设备商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目前,创建智慧城市“领跑者”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宁波、南京、佛山、扬州;创建智慧城市“追赶者”的城市有:天津、武汉、无锡、大连、福州、杭州、成都、青岛、昆明、嘉定、莆田、江门、东莞;创建智慧城市“准备者”的城市有重庆、沈阳、株洲、伊犁、江阴。这些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如:北京,已初步建成国内最好

36、的3G网络、20兆宽带覆盖最广的信息网络以及用户最多的高清交互式数字电视网络,城市信息化建设已达到世界发达国家主要城市的中上等水平,“数字北京”基本实现。未来北京还将投资1000亿元建设城市高速信息网络,实施高清交互数字电视网络升级改造、建成国内最好的“三网融合”信息网络;加快云计算、物联网等产业的规模化运作,培育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世界级信息企业。;上海,2011年巨额投资无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四大物联网示范工程,通过“智慧浦东”建设启动3年计划投建118个项目,徐汇探索打造“智慧城区”,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武汉,市政府出资1000万元面向全球公开招标“智慧城市

37、顶层设计”,由市长挂帅筹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科技局牵头,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编制武汉智慧城市整体规划;宁波,2011年计划投入14.63亿元投入智慧城市建设,未来5年预计共投资407亿元。将重点打造“十大智慧应用体系”:智慧物流体系、智慧制造体系、智慧贸易体系、智慧能源应用体系、智慧公共服务体系、智慧社会管理体系、智慧交通体系、智慧健康保障体系、智慧安居服务体系和智慧文化服务体系。至2015年,继续保持信息化水平全国领先,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基地、智慧基础设施和居民信息应用能力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 方案设计 2.1 建设目标 2.1.1 装扮城市笑脸面向社会提供统一的城市服务门户,打造人

38、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目前各地市政府基本已经建设了面向公众的政府门户网站,后续一方面在WEB门户上进一步增强和市民及企业进行互动的功能,鼓励市民参与到城市管理之中来。同时我们建议市政府可以构建统一的政府服务热线,能够让市民通过拨打一个号码就解决他所有和政府各部门沟通的需求,让广大市民体会到高效的服务型政府形象。通过项目建设和政府一同打造“无线城市”门户系统,从而让广大的市民通过手机就能够,随时随地的了解城市发展的最新信息,搜寻到他们需要的各类生活服务信息。2.1.2 构筑城市神经面向城市各部门提供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实现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城市数字化管理的最终是要能够建立一个统一的城市信息化管理平台,

39、能够实现以城市的管理为核心,以各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感知系统、调度中心和执行部门为节点的分布式系统,形成灵敏感知、快速传递的城市神经系统。像数字城管系统在建设时就应该从能力和平台上支持平滑向应急系统等领域的延伸,同时要考虑为城市的决策提供相应的信息源。另外在数字城管系统中还要考虑融合视频监控的功能,能够通过在各关键位置放置摄像头,使得各使用部门可以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对视频监控摄像头进行控制和查看,实现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另外,我们要通过建立城市统一的信息数据中心,将城市的各类信息进行汇总,在权限允许的范围内供政府各部门进行使用,从而有效地打破部门强,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2.1.3 打造城市大脑面

40、向城市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分析系统,实现实景化精确化管理。决策指挥系统就好比人的大脑,能够通过对实景三维地理空间数据等一系列的数据分析和综合,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直观、可视化的环境数据和辅助决策建议。这将包括城市持续发展评估、城市综合经济指标评估、城市发展模型体系建设、重大事故处理系统建设、资源配置系统建设、环境评估模拟系统建设等。城市决策指挥系统需要在常态化的状态下能够让城市管理者实时精确的了解到城市的运行状态,对城市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整个城市在安全有序地状态下运转。另外在应急状态下,决策指挥系统又要求能够转变为一个应急指挥系统,协助城市管理者快速的判断分析危急状态,采用最科学的办

41、法高效的应对城市危机。我们将一方面为市政府提供统一的指挥中心建设,城市管理者可以在指挥中心通过大屏幕实时了解到整个城市的运行状态,同时我们也将会城市管理者提供便携的“城市管理仪表盘”,让城市管理者能够随时随地精确的了解到城市整体的运行状况。2.2 总体框架 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实施的指导思想,以“统一规划、集中管控、共建共享、业务协同”为原则,构建包括应用与用户层、平台资源层、网络与感知层的“智慧城市”目标体系架构。其中,应用与用户层是目标,是“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的最终“端”的体现;智慧平台层是核心,是“智慧城市”集约建设、共建共享的关键环节,是“云”服务的平台;网络传输与中枢感知层是支撑,是

42、“智慧城市”业务运行、信息交互和信息采集的坚实基础。图 21总体框架示意图2.3 总体建设思路2.3.1 构建服务型政府智慧城市系统充分利用了互联网、通信网、实景三维技术和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感应和信息智能处理,对城市地理、资源、生态、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复杂系统实现数字网络化管理、服务与决策,构筑高效透明的服务型政府,实现城市长治久安、低碳经济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升公众幸福指数。图 22构建思路示意图2.3.2 突出智慧城市的特色应用幸福安康的民生Happy and heath life项目以平安有序的城市、高效透明的政府、绿色和谐的产业和幸福安康的民生为理念,构建了丰富的

43、城市信息化应用;以城市为主题,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完善城市信息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提高城市的生产力水平和竞争力,加快推进城市现代化水平。图 23 项目特色示意图透彻的感知和度量:利用各种传感网络终端和视频采集终端随时获取数据和信息安全的接入和互联:融合通讯网、互联网、物联网打造泛在的承载网络,并安全可靠的将各种采集信息和控制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传递智能的分析和交互:利用云计算和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做出智能化的控制统一的平台和合作:通过统一开放的城市信息化业务管理平台聚合多样化的业务应用,并构建良性

44、的产业合作生态链。2.3.3 基于影像城市的实景三维智慧城市相比传统智慧城市平台,突出基于影像城市的实景三维的智慧城市建设的优势和意义:1)促进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机制完善、切实可行,能满足政府、企业、公众的需求。实景三维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建设站在全市的角度,打破信息孤岛,整合全市各业务部门的共享信息资源,进行数据的有效集成和关联;构建完善的共享服务制度与机制,加快了各业务部门信息化建设;能实现政府业务流的协同,实现科学决策,而不仅仅只是数据仓库;提高了全市信息化建设水平,满足了政府、企业、公众的需求及城市快速发展;切实推动行业信息化和公众服务,提高共享平台的投资效率。2)实景三维智慧城

45、市服务平台基于“云+端”框架,“轻功能,重应用”依托云计算、互联网、智能终端等领域的IT新技术,不仅能满足专业GIS用户需求,也能满足弱GIS部门应用。实景三维数据管理软件TrueMap Server是一款基于云计算技术、采用SOA架构、具备开放接口、支持二次开发的服务式实景三维数据应用开发平台。该平台软件提供PB级海量的实景三维影像数据(DMI、连续全景、单点全景等)和地图瓦片数据的集群式管理,包含实景搜索、实景导航、按需测量、实景地图管理、实景标注等5大炫酷功能。可方便地集成到任何GIS平台软件和ERP系统中,TrueMap Server所提供的开放式功能组件二次开发简单、操作方便、体验优

46、良,尤其适合城管、公安、应急、交通、旅游等弱GIS部门使用,亦可独立打造一个面向公众的街景地图服务网站。它与GIS平台软件结合起来,可以构建新一代实景三维智慧城市地理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能更好地满足从专业GIS用户到非专业GIS用户,乃至大众用户对于实景三维地理信息的需要。随着移动定位技术、3G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终端数据更新与信息化办公已经成为以后的发展趋势。立得空间自主研发的Truemap Mobile管理软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软件可以将基础数据、实景三维影像数据、专题数据等集成到移动终端上,使得一个虚拟的实景城市尽在“掌”握之中。移动终端系统与共享平台对接,变更数据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发回,进行数据库的变更,相关人员亦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事件处理与办公,特别适用于城市应急、城管、公安、交通等应用。3)基于实景三维构建的影像城市完全满足了“智慧城市”建设对地理信息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