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寒地区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裂缝分析研究.pdf

上传人:be****ey 文档编号:53698 上传时间:2021-06-16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8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寒地区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裂缝分析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寒地区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裂缝分析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寒地区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裂缝分析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寒地区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裂缝分析研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寒地区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裂缝分析研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西北水 电 2 0 1 2年 第 4期 8 5 文章编号 : 1 0 0 6 -2 6 1 0 ( 2 0 1 2 ) 0 4 ( ) 0 8 5 0 5 高 寒 地区 某 重 力 坝常 态 混 凝 土 垫 层 裂 缝 分 析 r o t - 究 张怀芝 ( 中国水电顾 问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1 0 0 0 2 4 ) 摘要: 以中国北方高寒地区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为研究对象, 借助于三维有限元仿真计算方法, 利用实测数 据, 反演分析了垫层混凝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 探讨了垫层裂缝的成因, 讨论了设置施工缝的必要性, 可为预防其 它工程 出现类似问题提供借鉴。 关键词: 常态混凝

2、土垫层; 裂缝 ; 温度场; 温度应力场; 施工缝 ; 反演 中图分类号 : T V 3 1 5 文献标识码 : A An a l y s i s a n d S t u dy on Cr a c ks i n Co n v e nt i o n a l Co nc r e t e Be d di n g Cu s hi o n o f One Gr a vi t y Da m i n Al pi ne Re g i o n ZHANG Hu a i z h i ( H y d r o c h i a n B e r i n g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r p o

3、r a t i o n , B e ij i n g 1 0 0 0 2 4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I n t h i s p a p e r , t h e c o n v e n t i o n al c o n c r e t e b e d d i n g c u s h i o n o f o n e g r a v i t y d a m i n a l p i n e r e gio n i n n o r t h e r n C h i n a i s t a k e n a s t h e s t u d y o b j e c t W

4、i t h h e l p o f 3 D F E M s i m u l a t i o n c a l c u l a t i o n m e t h o d a n d m e a s u r e d d a t a , b o t h t e m p e r a t u r e f i e l d a n d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t r e s s fi e l d o f t h e b e d d i n g c u s h i o n c o n c r e t e a r e i n v e r s e d a n d a n aly z e d C

5、 a u s e s f o r c r a c k s i n t h e b e d d i n g c u s h i o n c o n c r e t e a r e d e mo n s t r a t e d a n d B e c e s s i t y o f p r o v i s i o n o f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j o i n t i s s t u d i e d T h e s e d e m o n s t r a t i o n a n d s t u d y c a n p r o v i d e o t h e r p r

6、o j e c t s w i t h r e f e r e n c e t o p r e v e n t s i mi l a r i s s u e s f r o m o c c u r r i n g Ke y w o r d s : C o n v e n t i o n al c o n c r e t e b e d d i n g c u s h i o n ; c r a c k s ; t e m p e r a t u r e fi e l d ;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t r e s s fi e l d ; c o n s t ruc t

7、 i o n j o i n t ; i n v e r s i o n 1 工程概况 2 计算理论与方法 本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 1 2 0 0 MW, 处于中国北 方高寒地区 , 气候具有冬长夏短 、 寒暑 变化急剧 、 蒸 发量大 的特征。冬季漫长而严寒 , 冻土期长达 5个 月,。坝区多年平均气温 6 3 o C, 月平均气 温以 7月 份 2 2 4 c 【 = 最高 , 以 1月份一 1 2 2最低 , 极端最 高 气温 3 8 5 c C, 极端最低气温一 3 2 8。坝 区最大风 速为 2 0 0 m s 。大 坝为碾 压混凝 土重力 坝 , 采用 “ 金包银” 方式 , 坝顶高

8、程均为 1 4 0 1 i n , 最大坝高为 5 8 n l , 坝顶长度为 2 0 0 i n , 坝段宽度 1 8 in, 坝体最大 底宽 5 8 m。 收稿 日期 : 2 0 1 1 1 2 0 7 作者简介 : 张怀芝 ( 1 9 8 3 一) , 男 , 山东省东阿县人 , 工程师 , 从 事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设计与研究工作 在计算域 尺内任何一点处 , 不稳定温度场 T ( , Y , , t ) 须满足热传导方程 : 。 ( 窘+ + ) + 0 0 = O T ( 1 ) 、 d a a a 7- a 丁 式中 : 0为 混 凝 土 绝 热 温 升 , ; a为 导 温 系数

9、 , m h , a =A c p; A为导热 系数 , k J (i n h c c) ; T 为温度函数 ; f为时间, h 。 弹性混凝土在复杂应力状态下有限元求解 的基 本方程 为 : 6 = P + P : + A P nr + a P f ( 2 ) 式中: K为整体 刚度矩阵 ; P , A P : , P , l尸 : 分别为外荷载、 徐变、 温度和自生体积变形引 起的荷载增量 。 8 6 张怀芝 高寒地 区某重 力坝 常 态混凝 土垫层 裂缝 分析研 究 3 基本资料 3 2 凝土浇筑时的混凝土配合 比与 3 1 施 工资料 大坝垫层混凝 土浇注块尺寸 为: 5 8 m1 8

10、 m 1 8 m, 垫层底部铺设 2 0 e m 2 0 o m限裂钢筋 网, 施 工浇筑时间为 2 0 1 1年 7月 1 7日凌晨_2 0 1 1年7年 2 1日上午 1 1 点 , 混凝土量约 1 2 0 0 m , 施工强度约 2 4 m h , 浇筑时段平均气温为 1 8, 混凝土平均人 仓温度约 1 82 0 , 平均浇筑 温度为 2 02 2 。 冷却水管布置为 1 5 m( 水平) 0 9 m( 竖直) , 垫层 混凝土收仓后于 2 1日晚上 8点开始通水 , 通水水温 平均为 1 0 , 通水水量无记录。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 未采取任何表面保护措施 。 4 0 3 8 3 6

11、 3 4 32 交3 0 赠 2 8 2 6 2 4 2 2 2 0 设计指导配合 比见表 1 。 表 1 垫层混凝土配合比主要参数表 3 3 坝体 内部温度 监测 资料 坝体垫层 内部层 中点温度计 rI 12 一 l 0的温度监 测数据见图 1 。 广 I : l l ; _ _ 一 r H , 1 h 口 , 一 一 ” 一 一 h 一 一 、 r - 、 1 一 Ln 、 、 0 7 1 9 0 7 20 07 21 07 2 2 0 72 3 0 7 2 4 0 7 25 0 7 26 07 2 7 0 7 2 8 0 7 2 9 0 7 3 0 0 7 31 0 8 01 0 8

12、0 2 0 8 0 3 0 8 0 4 0 8 0 5 0 8 0 6 0 8 0 7 0 8 0 8 0 8 0 9 0 81 0 日期 图 1 温度计 T 2 1 0监测温度过程线 图单位 : 3 4裂 缝情 况及 裂缝 处理措 施 在坝体垫层混凝土位距上游面约 1 8 m处 , 8月 3日发现了沿坝轴线方 向的贯穿裂缝 , 缝长度约 1 8 m, 深度约 0 0 2 0 3 m, 宽度约 0 3 2 5 m m。8月 4日对坝体垫层裂缝进行清查 , 又新发现裂缝 3条 , 分别出现在垫层块体 中间部位 、 距 下游面 1 2 m 和 2 1 m部位 , 均为沿坝轴线方向的贯穿性裂缝 ,

13、裂缝 深度 、 宽 度与 8月 3 日发 现 的裂 缝 基 本 一致 。在 距 上游面约 8 m处 , 发现一短裂缝 , 裂缝长度约 5 m, 宽度 0 31 0 m m, 深度 0 0 5 0 1 m。 裂缝采用凿槽 嵌缝+ 超细水泥灌浆 + 铺设并缝 钢筋的方法进行处理。沿缝面凿槽嵌缝处理 , 凿槽 为倒梯形 , 嵌缝槽槽深 1 0 c m, 上 口宽 2 0 c m, 下 口宽 1 0 e m, 槽 内环氧砂浆进行嵌缝 回填。灌浆孑 L 沿缝两 侧梅花形交替布置深孔 、 浅孔 , 钻孔 角度一般 为 4 5 6 0 , 采用超细水泥进行裂缝灌浆 J 。距缝面 1 0 c m以上铺设 2层

14、并缝钢 筋 , 层 间距 3 0 e m, 2 8 mm螺纹钢筋 , 垂直缝面长 4 5 m, 间排距 2 0 c rux 2 0 om 0 3 5垫层 混凝 土温控 设计 指标 垫层常态混凝 土基础容许 温差 见表 2 , 垫层 常 态混凝土设计允许最高温度见表 3 。 表 2 垫层常态混凝土基础容许温差 A T 表 离基岩面 浇筑块长边长度 壹 垦 ! ! 竺 ! : ! : 竺 : 兰 竺兰 竺 至 垫 层 2 7 2 6 2 5 2 3 1 9 表 3 垫层常态混凝土最高允许温度( 通仓浇筑 )表 月份13 4 5 6 7 8 9 1 0 1 1l 2 垫层 一 一 一 一 2 8 5

15、 2 8 5 2 8 5 2 8 5 一 控制冷却水管通水流量和水温 , 严格控制混凝 土每天降温不得超过 0 8 q C。 混凝 土浇筑完后立 即采取 临时保 温措施直至 西北 水 电 2 0 1 2年 第 4期 8 7 9 0 d龄 期 , 保 护标 准 为 等效 放 热 系数 9 0 0 k J ( 1 1 1 d ) 。2 8 d龄期 内的混凝 土 , 不允许 拆 除临时保温措施 , 超过 2 8 d龄期的混凝土 , 若要 拆 除临时保温措施 , 须立即施工永久保温措施 , 且拆 除时间应选择在 白天高温时段 , 并避 开寒潮或大风 天气 、 或昼夜温差 1 9的时段。 1 0月份浇筑

16、 的混凝土 , 浇完拆模后立即设永久 保温层 ; 7 _ _ 9月份浇筑的混凝 土, 1 0月初设永久保 温 层。 永 久 保 温 层 保 护 标 准 为 3 8 8 k J ( I n d o c) 。 3 6混凝 土热 力学 资料 依据该工程的试验资料及参考水工混凝土结构 设计规范( D L T 5 0 5 7 2 0 0 9 ) , 垫层混凝土的热力学 参数如表 4, 5所示。 表 4坝体 垫层混凝 土热 力学参数表 参数 垫层常态混凝土 备注 导温系数 ( m d )0 0 7 7 导热系 数 k J ( d - m ) 一 2 4 8 比 热C ( k g ) I 1 1 0 3 热

17、交换系数 1 (J ( m d - ) - l I 1 4 4 0 线膨胀系 数a l WS ! 7 9 5 混凝土绝热温升公式 p ( ) = 3 9 6 ( 2 竹) 密度p ( k g m ) 2 5 0 0 弹 性模量E M P a E = 4 3 ( 13 0 ( 1 - -e x p ( - 0 4 t 3 7 ) 泊松比 0 1 6 7 试验实测值 试验实测值 试验实测值 试验实测值 根据试验实测值拟合 试验实测值 根据试验实测值拟合 试验实测值 表 5 垫层常态混凝土最大 允许拉应力强度等级表 项 目 苤 ! 三 堂 查 7 d 1 4 d 2 8 d 9 0 d p 赠 卜

18、I 井 守 : 十 一 十 十 斗 寸 专 避0 寸 _ l i l l l l l = _ 丁 毒 #拜拜 卜 专 0 蕊 施工时混凝土 的浇筑温度 、 冷却 水管布置 、 通水水 温 、 混凝土表面保护情况 、 气温监测数据及施工混凝 土的热学参数 , 利用三维有 限元 法 , 模拟反演 垫 层混凝土层 中点温度计 ,r 2 1 0处 的温度变化过程 , 具体结果见图2 。 对比图 2和图 1 , 发现垫层混凝 土层 中部位 温 度在浇筑前期会迅速升高 , 3 4 d时间段内会达到 峰值 , 最大值为 3 9 1 , 实测垫层混凝土最高温度 值为 3 8 3 o c; 垫层混凝 土温度达到

19、峰值 以后 , 由于 水化热逐渐减少 、 边界散热及通水冷却 的作用 , 混凝 土温度逐渐下降; 1 5 d时, 层中部位温度为 2 0 4 , 可见计算值与实测值相 比差别不大 , 反演温度 的过 程线与实测温度吻合度较高 , 因此可选择此温度场 作为实际施工过程 中的垫层混凝土的温度场。 一 un l u 一 一 ; i 一 0 0 一 嘏 河 向 应 一 L i l ; l i l i I j 时阈 d 图 3 垫层混凝 土中部 T 2 1 0温度计处温度应力 ( 顺 河向) 时程线图 5 温度应力场分析 利用反演模拟施工过程得到的垫层混凝土温度 场 , 采用三维有 限元法 J , 计算

20、得 到垫层 混凝土温 度应力场 , 其结果见图 3 , 4 。 由图 3可知 , 坝体垫层层 中 T 2 1 0温度计处 , 由于早期升温膨胀 , 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 , 浇筑后 4 d , 在冷却水管 的作用下 内部混凝土开始呈现温 降 , 压应力值也逐步减小 , 浇筑后约 1 1 d , 垫层 中部 压应力完全消失 , 随后呈现出拉应力状态并逐步增 大, 浇筑后 1 7 d时, 拉应力 已达 1 8 4 MP a , 而该值 已超过 2 8 d龄期的混凝土允许拉应力 1 8 3 M P a , 开裂 风 险极 大 。 分析垫层混凝土该层 中部位 T 2 1 0温度计处 的混凝土温度应力超标

21、的原因: 主要为内部混凝土 最高温度过高所导致的 6 J , 最高温度达 3 8 3 , 到 混凝土浇筑后 1 7 d时 , 内部温度已经降至 1 9 c c, 已 形成 了约 1 9 3的基础温差 , 该值超过了设计允许 3 2 l O 2 3 日 肇R世厘雇氍 弘 如 加 8 8 张怀芝 高寒地 区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裂缝分析研 究 温差值 , 因此混凝土存在开裂 的风险极 大。同时考 虑到坝区平均气温 6 3 0 C, 坝体内部稳定温度仅仅 约为 9 o C, 从最高温度到稳定温度约有 2 9 3 的基 础温降空间 , 严重超过规范允许基础温差值 , 因此 , 垫层层中混凝土即便是施工

22、期不裂缝 , 而运行期也 极有可能开裂。另外 , 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后 , 在冷却水管作用下 , 降温幅度超过了2 d , 严重超 出了设计允许降温幅度值 0 8 C d的要求 , 导致混 凝土拉应力增长速度大于抗拉强度的增长速度 , 使 得开裂风险逐渐增大。如 : 由图 3可知 , 混凝土浇筑 后 1 4 d时 内部拉 应力 约 1 0 5 MP a , 1 7 d时拉 应力 为 1 8 4 M P a , 拉应力增加 0 7 9 MP a 。而 由表 5可知, 混凝土龄期 1 4 2 8 d的抗拉强度仅增加 0 5 MP a , 可见内部拉应力增加速度要大于抗拉强度的增加速 度 l l

23、! l , W y l l 一 1 一腰 河 向 应 力 盯 _ 辩 # 书一 毒 0 1 2 3 4 5 6 7 8 9 1 0 1l 1 2 l 3 l 4 I S 1 6 1 7 1 8 1 9 2 0 时 闻 d 图4垫层混凝土表 面中部点温度应力( 顺河向) 时程线图 由分析可知 , 垫层混凝土开裂 的原 因为混凝 土 最高温度过高以及达到最高温度后降温速度过快。 为控制混凝土最高温度 , 分析垫层混凝土 的施工记 录和配合 比后 , 宜优先优化配合比, 降低混凝土的绝 热温升 , 同时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 加快施工速度, 尽早通水冷却 , 把最高温度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另外

24、, 混凝 土达到最高温度后 , 要及时地调整通水水 量或水温 , 严格控制降温速度在设计允许范围内。 由图 4可知 , 未采取垫层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 , 在昼夜温差影响下 , 混凝土表面部位 的温度应 力呈 现 出波浪形变化 , 且平均值呈逐步增大的现象。混 凝土浇筑后约 7 8 d时, 表面部位应力在昼夜温差 作用 下 出现拉压 交替 现象 , 混凝 土浇筑 后约 1 1 d 时 , 表面压应力完全消失 , 转为拉应力 的波动变化 。 垫层混凝土浇筑后 1 31 4 d时 , 垫层表面混凝土 的 拉应力约为 1 3 0 MP a , 而 1 4 d龄期 的混凝土允许拉 应力为 1 3 3 M

25、P a , 折算安全系数仅为 1 0 2 , 混凝土 开裂 的可能性非常大 , 同时由于该 1 3 0 MP a的混凝 土温度应力方向为顺河向 , 因此产生裂缝 的走 向要 垂直于顺河向, 即沿坝轴 向开裂。 分析垫层混凝土表面中部点温度应力超标的原 因: 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后 , 降温幅度超过 了 2 C d , 严重超 出了设计允许降温幅度值 0 8 d的 要求 , 导致混凝土拉应力增长速度大于抗拉强度的 增长速度 , 且未采取混凝土表面保温措施 , 在昼夜温 差影响下 , 表层混凝土应力波动幅度比较大 , 一般在 凌晨低温时段 , 混凝土拉应力达到波峰 , 开裂的危险 性最大。由图

26、4可 知, 在混凝 土浇筑 后 1 31 4 d 时 , 混凝土拉应力 的波峰已达 1 3 MP a , 达到了混凝 土该龄期时的抗拉应力值 , 因此混凝土表层开裂, 与 实际裂缝开裂的时间基本吻合。 6 分缝设置 的必要性 对垫层混凝土分块设定 了 3种施工缝方案 , 分 别仿真模拟垫层混凝土实际施工条件及设计温控条 件下的施工过程 , 得出各方案垫层混凝 土典 型点 的 温度应力成果见表 6 。 方案 1 : 设置 1 条施工缝 , 浇筑块尺寸为 2 9 m 1 8 m 1 8 I n , 实际施工条件。 方案 2 : 设置 2条施工缝 , 浇筑块尺寸为 1 9 mX 1 8 mX 1 8

27、 1T I , 实际施工条件 。 方案 3: 不设置施工缝( 通仓浇筑) , 浇筑块尺寸 为 5 8 mx l 8 mX 1 8 I l l , 设计温控条件 。 表 6 各方案垫层部位典型点温度应力成果表 MP a 由表 6可知, 设置 2条施工缝 的拉应力值 比设 置 1条施工缝时要小 , 但在现有 的实际施工混凝土 配合 比及温控条件下, 2种方案下垫层混凝土仍会 开裂。方案 1设置 1条施工缝时 , 2 0 d时层 中部位 安全系数仅 0 8 8 , 表面部位安全系数 1 0 7 , 因此设 置 1 条施工缝 时, 现有施工 条件下 , 混凝土仍会 开 西北水 电 2 0 1 2年 第

28、4期 8 9 裂。方案 2设置 2条施工缝 时, 2 0 d时层 中部位安 全系数也仅 为 0 9 8 , 因此 现有施工 条件下 , 设 置 2 条施工缝时垫层混凝土 内部仍会开裂 。方案 2设置 2条施工缝相对于方案 1设置 1条施工缝时 , 垫层 表面部位混凝 土开裂的安全 系数增幅最 大 , 2 0 d时 安全系数由 1 0 7增至 1 5 2 , 说 明设 置施工缝对 于 垫层表面部位温度应力影 响最大, 表面部位 的应力 消减效果 明显。方案 3通仓 浇筑 , 在设计 温控条件 下仿真计算施工过程 , 2 0 d时垫层 中部或表 面部位 的安全系数均远大于 1 。 由分析可知 ,

29、相同施工过程及温控条件下 , 设置 施工缝可 以减小垫层混凝 土的温度应力 , 尤其对于 表面部位 的温度应力 消减效果更为 明显 , 但在现有 的实际施工条件下 , 设置 1 2条施工缝 时 , 垫层混 凝土 内部温度应 力仍然较 大, 安全 系数均小 于 1 。 设置 1条施工缝时, 垫层混凝 土表面部位抗裂安全 系数也仅为 0 8 8 , 混凝土仍会 开裂 。而方案 3不设 施工缝 , 在设计温控条件下 , 垫层混凝土中部或表面 部位均不会开裂。 综合分析 : 在相 同温控及施工条件下 , 设置施工 缝可以减小垫层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 但根据混凝土 重力坝设计规范 , 碾压混凝土坝不宜设

30、纵缝 ; 坝体处 于高寒地区, 施工时段( 4月下旬一1 0月下旬 ) 比较 短 , 需保证施工进度 , 不宜设纵缝 ; 另外 , 垫层 昆凝土 施工缝如处理不 当, 缝端处应力集 中, 可能引起上部 坝体混凝土开裂 , 因此也不宜设纵缝。综合各种 因 素 , 在保证垫层混凝土温控设计指标的前提条件下 , 垫层常态混凝土宜选择采用通仓浇筑。 7 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某重力坝常态混凝土垫层为研究对象 , 借助于三维有 限元仿真计算方法 , 利用实测数据 , 反 演分析了垫层混凝 土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 , 探讨 了 垫层裂缝 的成 因, 讨论 了设置施工缝 的必要性 , 具体 结论及建议如下 : (

31、 1 )仿真反演模 拟了垫层混凝土 的施工过程 , 得 出与实际监测数据较 吻合 的垫层混凝土温度场, 并利用该温度场反演计算出温度应力场 。 ( 2 )分析垫层混凝土温度应力场 , 理论上论证 了裂缝的开裂时间和裂缝走 向, 为控制垫层混凝土 内部温度应力和表面温度应力 , 需优化混凝土配合 比, 降低水化热 , 同时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 , 加快施 工速度 , 尽早通水冷却 , 把最高温度控制在允许范围 内; 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后 , 必须控制降温速度 在设计或规范允许范围内; 另外 , 需及时采取垫层混 凝土的表面保护措施 , 减小昼夜温差对表 面部位混 凝土温度应力的影响。 ( 3

32、)利用仿真反演分析得 到的温度场 , 计算 了 垫层设置 1 2条施工缝和不设缝方案 的温度应力 场 , 分析可知 , 在相 同温控及施工条件下 , 设置施工 缝可以减小垫层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 尤其对于表 面 部位的温度应力消减效果更 为明显 , 但在现有的实 际施工条件下 , 垫层混凝土仍会开裂。而在设计温 控条件下 , 采用通仓浇筑 , 垫层混凝土仍是安全 的; 另外考虑到规范要求、 施工进度 和施工缝处理等 因 素后 , 在保证垫层混凝土温控设计指标的前 提条件 下 , 垫层常态混凝土宜选择采用通仓浇筑。 ( 4 )为预防类似工程 出现 同类 问题 , 建议首先 优化施工配合 比, 降

33、低浇筑温度 ; 必须及时把握通水 的时机 , 控制通水水温和水量 , 严格控制混凝土最高 温度 ; 混凝土 内部达到最高温度后 , 必须严格遵循降 温速度的要求 ; 强化表面保护意识 , 施工 中必 须 及时实施表面保护措施 。 参考文献 : 1 朱伯芳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应力与 温度控制 M 北京 :中 国 电力 出版社 ,1 9 9 9 2 朱伯芳 有限单元法原理与应用 M 2版 北京: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 ,1 9 9 8 3 刘海洋 , 柯敬勇 , 叶小强 , 等 高寒地 区气温年变化所致 胸墙裂 缝的分析及处理 J 西北水 电, 2 0 0 8 ,( 6 ) : 2 7 - 3 2

34、4 王再芳 , 刘正兴 , 金永才 李 家峡水 电站混 凝土裂 缝分析及 处 理 J 西北水 电,1 9 9 8 ,( 4 ) : 3 0 3 3 5 A DI N A T h e o r y a n d Mo d e l i n g G u i d e V o l u m e I 1:A DI N A T K ADI NA RD2 0 0 3 6 李桂 胜 , 张银 峰 拉 西 瓦拱坝 坝基混 凝土 浇筑 初期裂 缝分 析 J 水力发 电, 2 0 0 7, 3 3 ( 1 1 ) : 6 6 6 7 7 龚 召熊 , 张锡 祥 , 肖汉 江 , 汪安 华 水 工混凝 土的温控 与防 裂 M 北京 :中国水利水 电出版社 , 1 9 9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房建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