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0_T 1474.1-2023化粪池监控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33153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85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0_T 1474.1-2023化粪池监控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B50_T 1474.1-2023化粪池监控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B50_T 1474.1-2023化粪池监控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B50_T 1474.1-2023化粪池监控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DB50_T 1474.1-2023化粪池监控系统+第1部分:技术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93.030CCS P 41DB50重庆市地方标准DB 50/T 1474.12023化粪池监控系统 第 1 部分:技术要求2023-09-18 发布2023-12-18 实施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0/T 1474.2023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系统构成.25技术要求.35.1监控软件技术要求.35.2运行环境要求.45.3监测终端技术要求.46试验方法.96.1试验条件.96.2试验用气体.96.3监测终端试验.107检验规则.137.1检验分类.137.2出厂检验.137.3型式检验.137.4抽样.137.5判定规则.14DB5

2、0/T 1474.12023II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DB50/T XXX化粪池监控系统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技术要求。第2部分:安装与调试。第3部分:运行与管理。本部分为 DB50/T 1474的第1部分。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文件由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市市政环卫监测中心、万基泰科工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九龙坡区城市管理局、重庆市渝中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中心、重庆市巴南

3、区城市管理局、重庆市涪陵区城市管理局、万基泰科工集团(四川)有限公司、西南石油大学、重庆科技学院、重庆邮电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多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万基泰科工集团西南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万基泰科工集团(四川)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匡海军、宋兵、舒亮伟、易兴林、肖利、蔡建波、张正武、肖超、蒙维贵、杨泽远、杨刚、张霞、舒玉焕、熊心和、李萍萍、杨一博、蒋良伟、汪宙峰、朱海清、何晓鹏、汤敏、魏浩、杨富国、唐光春、张国庆、杜江、靳俊伟、敖良根、冉冉、钟雪、赵俊、何小鹏、彭锦、杨飞、李莉、李葭萌、谢彬、赵萍萍、冉丽娜、江文辉、刘原野、李帅永、

4、辛金、邱石庆、田伟、王永平、王东、王永尧、刘华、王泽根、隆勇、刘舒铫、张焱菁、李全喜、夏宇昕、耿加良、蔡美玲、陈光登、何承骏、汪裕峻、李旭、蒲朝东。DB50/T 1474.120231化粪池监控系统 第 1 部分:技术要求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化粪池监控系统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文件适用于城镇化粪池的气体、液位监测及监视系统的设计。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5、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低温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高温GB/T 2423.52019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a 和导则:冲击GB/T 2423.102019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振动(正弦)GB/T 2887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3836.12021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T 3836.2爆炸性环境 第 2 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T 3836.42021爆炸性环境 第 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T 42082017外壳防

6、护等级(IP 代码)GB/T 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T 10111随机数的产生及其在产品质量抽样检验中的应用程序GB/T 11463电子测量仪器可靠性试验GB 15322.12019可燃气体探测器 第 1 部分:工业及商业用途点型可燃气体探测器GB 167962022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2016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2018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

7、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 22239201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4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34942云计算安全能力评估方法GB/T 37084光电检测仪器可靠性通用要求GB 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DB50/T 1474.1202323.1监测终端 monitoring terminal对被测参数进行测量、显示并具有数据通信功能的设备。3.2报警设定值 alarm setting value监测终端预先设定的气体浓度、液位报警值。3.3报警误差 error of alarm在试验条件下

8、,监测终端用标准气体校正后,报警指示值与设定值之间允许出现的最大相对偏差。3.4响应时间 T90response time T90在试验条件下,从传感器接触被测气体至达到稳定指示值的时间。规定为读取达到稳定指示值 90%的时间作为响应时间。3.5零气 zero gas不含被测气体或其他干扰气体的清洁的空气或氮气4系统构成化粪池监控系统由监控软件、运行环境和监测终端构成。监控系统的逻辑结构见图1。图 1监控系统逻辑结构图DB50/T 1474.1202335技术要求5.1监控软件技术要求5.1.1功能要求监控软件应满足但不限于表1规定的功能。表 1监控软件功能功能模块子模块软件功能描述汇总统计汇

9、总查询对监测终端总数、气体浓度、液位超限报警次数等关键数据进行统计显示的功能统计报表按日、周、月、季、年等维度进行查询和数据导出的功能监测终端管理基本信息对监测终端基本信息(名称、编号、类型、所属部门、所属区域、负责人(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安装位置、安装时间、安装位置经度、安装位置纬度、网络类型等)进行配置的功能电子地图对监测终端安装点位进行电子地图展示的功能历史数据对监测终端历史数据及实时数据进行灵活查询的功能参数配置对监测终端参数(采集频率、报警设定值等)进行远程配置的功能远程校准对监测终端远程校准的功能版本管理对监测终端版本管理及远程升级的功能系统管理人员管理对操作人员进行查询、增加、修

10、改、删除的功能角色管理对角色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的功能部门管理对管理部门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的功能菜单管理对菜单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以及菜单位置调整的功能区域管理按行政区域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的功能数据权限对角色的数据权限进行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的功能密码管理操作员修改自己密码的功能日志管理系统日志及操作日志查询、记录功能认证管理宜具有对操作人员人脸查询、添加、修改、删除的功能数据共享接口管理将基础数据、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推送给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或允许第三方授权接口查询的功能。5.1.2通讯协议要求5.1.2.1与监测终端通信应采用基于传输控制协议(TCP)/网际协

11、议(IP)协议族的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5.1.2.2数据交换接口应支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受限制的应用协议(CoAP)和物联网备份数据传输协议等。5.1.3安全要求5.1.3.1系统应按 GB/T 22240 的规定确定安全保护等级,且安全保护等级不应低于 GB/T 222392019规定的第二级。DB50/T 1474.1202345.1.3.2监控终端与服务器之间应具有安全认证机制。5.1.3.3系统应建立异地备份机制。5.1.4性能要求5.1.4.1监测信息从监测终端到监控软件显示的最大延时应不大于 3 S。5.1.4.2监测信息存储应大于

12、3 年且查询数据响应时间应小于 5 S。5.1.4.3若掉线,监测终端通信自动重连时间应不大于 30 S。5.1.4.4监控软件应支持不少于 10 000 个监测终端同时在线。5.1.4.5监控软件应能同时接收和处理不少于 1 000 个监测终端的报警信息。5.1.4.6监控软件应支持不少于 500 个用户同时在线。5.2运行环境要求5.2.1.1运行环境应包括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存储设备、安全设备、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等。5.2.1.2采用云计算平台部署时,应使用符合GB/T 34942规定的云平台;自建机房时,应符合GB 50174、GB/T 2887 和 GB/T 9361 的有关规定

13、。5.2.1.3服务器应满足表 2 要求:表 2服务器硬件配置表5.2.1.4系统网络带宽应不小于 10 Mbps。5.3监测终端技术要求5.3.1基本要求5.3.1.1监测终端中光学传感器使用年限宜不少于 3 年,电化学传感器使用年限宜不少于 1 年。5.3.1.2具有分级设置权限,满足一定权限的用户可根据需要自行设置相关参数。5.3.1.3具有功能扩展性,可根据需求扩展采集温度、流量等数据信息。5.3.1.4吸入式监测终端的气体采样间隔不应超过 30 min。5.3.1.5气路部份的防爆形式应采用本质安全型或隔爆型。5.3.1.6应按规定的程序和国家授权的检验机构审批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14、5.3.1.7供电电源应符合以下要求:a)额定交流电压应为 380 V/220 V,允许偏差10%;b)安全备用电源电压(直流)范围:9 V36 V,持续供电时间不小于 4 h。5.3.2外观及结构外观及结构应符合以下要求:a)显示内容清晰完整;b)表面平整、无凹陷;c)结构合理、坚固耐用;有适于悬挂或支撑的结构件;项目要求处理器核心数量16 个内存容量16 GB硬盘容量1 TBDB50/T 1474.120235d)零部件连接可靠、坚固,紧固部位无松动;e)插件和零件采取防腐措施,涂层、镀层均匀、牢固、颜色一致;f)印制电路板涂覆防腐、防霉、防潮漆;g)有明显的警示标志。5.3.3远程传输监

15、测终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支持无线或有线的接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应符合以下要求:a)远程数据传输采用具有校验功能的通讯协议;b)具备模拟量、数字量、开关量等多种采集接口;c)采用远程数据通讯模块支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SMS)/码分多址通信系统(CDMA)/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物联网接入层网络传输技术(LoRa)、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等一种或多种主流的通信网络;d)采用远程数据传输协议支持传输控制协议(TCP),消息队列遥测传输(MQTT),受限制的应用协议(CoAP)等一种或多种主流高性能物联网通讯协议。5.3.

16、4功能要求5.3.4.1气体监测至少应能监测甲烷、硫化氢等 2 种气体的浓度,并可根据需求扩展其它气体监测功能。5.3.4.2浓度报警当浓度达到报警设定值时应通过平台、短信、微信或APP等至少两种方式向管理人员发出报警信息。5.3.4.3液位超限报警应能对化粪池内液位超过报警设定值发出报警信息。5.3.4.4图像采集宜能对化粪池周边环境进行图像采集。5.3.4.5人机交互应具备触控或语音操控等的人机交互功能。5.3.4.6权限认证应具备证件识别或密码验证等多种权限认证模式。5.3.4.7多媒体推送宜具有远程发布和适时部署多媒体内容,实现循环播放的功能。5.3.4.8本地管理宜具有数据记录、分析

17、查询的功能。5.3.4.9单机运行断网后本地能自动存储监测数据,当气体浓度达到二级报警时能自动处置。DB50/T 1474.120236注:二级报警的甲烷浓度50%LEL(爆炸下限)或硫化氢浓度20mol/mol。5.3.4.10联网续传宜具有在断网后将采集数据自动保存在本地,联网后自动将本地数据续传上报的功能。5.3.4.11气体预处理吸入式监测终端宜具有采样气路汽水分离预处理功能。5.3.5性能要求5.3.5.1检测方式及量程范围气体检测方式及量程范围应符合表 3 的要求:表 3气体检测方式及量程范围气体类型检测方式量程范围甲烷(CH4),%LEL,%红外或激光0100一氧化碳(CO),m

18、ol/mol电化学01 000硫化氢(H2S),mol/mol电化学或激光0100氨气(NH3),mol/mol电化学01 000氧气(O2),%电化学025二氧化碳(CO2),%红外05注:爆炸下限(LEL)表示气体的最低爆炸浓度。5.3.5.2示值误差示值误差应符合表 4 的规定。表 4示值误差气体类型示值误差甲烷(CH4)5%LEL甲烷(CH4)5%F.S一氧化碳(CO)5mol/mol 或5%F.S(满足其一即可)硫化氢(H2S)2mol/mol 或5%F.S(满足其一即可)氨气(NH3)5%F.S氧气(O2)0.7%二氧化碳(CO2)5%F.S注:爆炸下限(LEL)表示气体最低爆炸浓

19、度,全量程(F.S)表示气体检测仪的最大测量值。5.3.5.3气体分辨率及报警误差气体分辨率及报警误差应符合表 5 规定。DB50/T 1474.120237表 5气体分辨率及报警误差气体类型分辨率报警误差甲烷(CH4)0.1%LEL3%LEL甲烷(CH4)0.01%3%F.S一氧化碳(CO)1mol/mol5mol/mol氨气(NH3)1mol/mol50mol/mol硫化氢(H2S)0.1mol/mol2mol/mol氧气(O2)0.1%0.2%二氧化碳(CO2)0.01%0.04%注:爆炸下限(LEL)表示气体最低爆炸浓度,全量程(F.S)表示气体检测仪的最大测量值。5.3.5.4响应时

20、间响应时间应符合表 6 的规定。表 6响应时间气体类型响应时间s甲烷(CH4)扩散式60;吸入式30一氧化碳(CO)扩散式60;吸入式30氨气(NH3)扩散式90;吸入式60硫化氢(H2S)扩散式60;吸入式30氧气(O2)扩散式60;吸入式30二氧化碳(CO2)扩散式60;吸入式305.3.6环境适应性5.3.6.1气候环境适应性按表 7 规定对监测终端进行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试验应符合 GB/T 2423.12008 中试验 Ab 规定和 GB/T 2423.22008 中试验 Bb 规定,试验过程中应不产生误报警,试验后报警功能应正常。5.3.6.2传感器的环境适应性表 7气候环境适应性

21、传感器应能耐受表 7 所规定的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试验应符合 GB/T 2423.12008 中试验 Ab 规定和 GB/T 2423.22008 中试验 Bb 规定,试验期间,传感器应不发出报警信号或故障信号。试验后,传感器的报警动作值与报警设定值之差应满足表 5 要求。5.3.6.3机械环境适应性对监测终端进行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应符合 GB/T 2423.102019 中的试验 Fc 规定和 GB/T 2423.52019 中试验 Ea 规定,试验后,应进行外观检查,且示值误差测定结果应满足表 4 要求。项 目高温低温工作温度75 2,4 h-10 3,48 h储存温度75 2,4 h-

22、10 3,48 hDB50/T 1474.1202385.3.7电磁兼容性5.3.7.1静电放电抗扰度静电放电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26.22018 中试验等级 1 的规定,试验中监测终端不应有误报警,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5.3.7.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26.32016 中试验等级 1 的规定,试验中监测终端不应有误报警,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5.3.7.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26.42018 中试验等级 1 的规定,试验中监测终端不应有误报警,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5.3.7.4浪涌

23、(冲击)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限值应符合 GB/T 17626.5 的规定,交流电源线 1 级:直流、信号及其他输电线 2 级的浪涌(冲击)干扰。5.3.8防爆要求5.3.8.1采用本质安全型或隔爆型的防爆形式应符合 GB 3836.12021、GB 3836.2 和 GB 3836.42021的有关规定,并达到A 类电气设备要求。5.3.8.2监测终端中与本质安全性能有关的元件,应符合 GB 3836.42021 的规定,在正常工作和故障状态下,不应在超过元件安装条件和温度范围规定的最大电流、电压和功率额定值的 2/3 时工作。5.3.8.3监测终端外壳防护性能应符合 GB/T 42082

24、017 的规定,传感器外壳防护等级应满足 GB/T42082017 中 IP65 要求。5.3.8.4采用塑料外壳时,表面绝缘电阻不应超过 1 G;阻燃性能应符合 GB 3836.12021 中 7.4的规定。5.3.8.5应通过 GB 3836.42021 中第 10.1 规定的火花点燃试验。5.3.8.6在正常和故障状态下最高表面温度应不大于 135。5.3.8.7外壳结构、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应符合 GB 3836.42021 的规定。5.3.9安全性5.3.9.1抗电强度采用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监测终端的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抗电强度应符合 GB167962022 中 5.2

25、.2 的规定。5.3.9.2绝缘电阻采用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监测终端的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 GB167962022 中 5.2.3 的规定。5.3.9.3阻燃应符合 GB 167962022 中 8.3 的规定。DB50/T 1474.1202395.3.10输出端子宜具有控制抽排风机运行的输出端子,且输出功率宜不小于 370 W。5.3.11稳定性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 360 h 的报警误差应不超过 5.3.5.3 的规定。5.3.12可靠性监测终端可靠性应符合 GB/T 37084 的规定。6试验方法6.1试验条件除环境试验或有关标准中另有规定外,试验应在下列

26、环境条件中进行:a)温度:(1535);b)相对湿度:(4575)%;c)大气压力:(80106)kPa。6.2试验用气体试验用气体应符合以下要求:a)试验中所使用标准气体应采用经国家计量部门考核认证的单位提供的气体,其相对不确定度应不大于 2%(k=2);b)各项试验所用气体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 8试验气体表试验项目试验气体浓度甲烷(CH4)%LEL(CH4)%氧气(O2)%二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氨气(NH3),硫化氢(H2S)mol/mol示值误差试验10.0/5.00.5量程的 20%40.0/10.01.560.0/17.02.5量程的 50%/10.021.03.

27、5/40.024.04.5量程的 80%/60.0响应时间试验40.040.017.02.5量程的 50%稳定性40.040.017.02.5量程的 50%零气N2(99.99%)或清洁的空气注:爆炸下限(LEL)表示气体的最低爆炸浓度。DB50/T 1474.12023106.3监测终端试验6.3.1试验用主要仪器应符合以下要求:a)气体流量计测量范围:(01 000)ml/min;准确度等级不低于 4.0 级;b)秒表分度值不大于 0.1 S;c)电压表及电流表采用四位半的数字万用表,其准确度等级不低于 0.5 级;d)声强计测量范围:(30130)dB,分辨率 0.1 dB。6.3.2外

28、观及结构检验外观及结构检验可采用目测或尺量检测。6.3.3远程传输试验可采用模拟并发测试。6.3.4功能试验6.3.4.1气体监测按表8给监测终端分别通入需探测的试验气体,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4.1的要求。6.3.4.2浓度报警将模拟气体浓度达到报警设定值,判定其检测结果是否符合5.3.4.2的要求。6.3.4.3液位超限报警将模拟液位升至报警设定值,判定其检测结果是否符合 5.3.4.3 的要求。6.3.4.4图像采集当查询监测终端周边图像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 5.3.4.4 的要求。6.3.4.5人机交互当用户与监测终端进行人机交互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4.5的要求。6.3

29、.4.6权限认证当与监测终端进行权限认证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4.6的要求。6.3.4.7多媒体推送监测终端接收到多媒体内容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4.7的要求。6.3.4.8本地管理查询监测终端相关数据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4.8的要求。6.3.4.9单机运行当监测终端断网后,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 5.3.4.9 的要求。DB50/T 1474.12023116.3.4.10联网续传当监测终端断网恢复后,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 5.3.4.10 的要求。6.3.4.11气体预处理当监测终端进行吸入式抽样检测时,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 5.3.4.11 的要求。6.3.5性能试验6

30、.3.5.1检测方式及量程范围按表3规定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2次给监测终端通入试验气体,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5.1的要求。6.3.5.2示值误差6.3.5.2.1按监测终端校准时流量应用零气和相同的标准气体校准 3 次监测终端。6.3.5.2.2待监测终端零点在零气中稳定后,应按监测终端校准时流量分别向监测终端依次通入表 2中标准气体各 3 min,记录监测终端的显示值或输出信号值(换算为气体浓度值);重复测定 3 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与标准气体的差值为示值误差。6.3.5.3气体分辩率及报警误差6.3.5.3.1检验可燃气体传感器时,按厂家规定对传感器进行校正,应将低于设定报警含量的被测气

31、体通入传感器,然后将试验气体的浓度逐渐升高,直至发生报警,计算此时试验气体的含量与报警设定值的误差。6.3.5.3.2检验氧气传感器时,按厂家规定对传感器进行校正,应将高于设定报警浓度的氧气通入传感器,然后逐渐降低氧气的浓度,直至发出报警,计算此时试验氧气的含量与设定氧气报警含量的误差。6.3.5.3.3检验毒气传感器时,按厂家规定对传感器进行校正,应将低于设定报警浓度的被测气体通入传感器,然后将试验气体的含量逐渐升高,直至发出报警,计算此时试验气体的含量与报警设定值的误差。6.3.5.4响应时间按监测终端校准时流量通入零气,待设备零点稳定后,以相同的流量通入表 9 所规定的标准气体 3min

32、,记录显示值为原始显示值;以相同方式重复测量 3 次,记录设备的指示值达到原始显示值 90%所需要的时间,取其响应时间的算术平均值。6.3.6环境适应性试验6.3.6.1气候环境适应性6.3.6.1.1按以下方法进行工作温度试验:a)在低温工作条件下应按 GB/T 2423.12008 中试验 Ab 规定的方法进行,在温度为(-103)条件下,将监测终端通电,稳定 4 h 后,测定示值误差;以后每小时测定 1 次示值误差,测量 3 次,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b)在高温工作条件下应按 GB/T 2423.22008 中试验 Bb 规定的方法进行,在温度为(752)条件下,将监测终端通电,稳定

33、4 h 后,测定示值误差;以后每小时测定 1 次示值误差,测量 3 次,取DB50/T 1474.1202312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6.3.6.1.2按以下方法进行贮存温度试验:a)在低温贮存条件下应按 GB 2423.12008 中试验 Ab 规定的方法进行,在温度为(-103)条件下,持续时间为 48 h。监测终端非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应在试验箱中恢复到 GB 2423.12008 中 7.1 规定的条件下保持 2 h,再测定示值误差。b)在高温贮存条件下应按GB/T 2423.22008中试验Bb规定的方法进行,在温度为(752)条件下,持续时间为48 h,监测终端非

34、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应在试验箱中恢复到GB/T 2423.22008中6.1规定的条件下保持2 h,再测定示值误差。6.3.6.2机械环境适应性6.3.6.2.1正弦振动应按 GB/T 2423.102019 中的试验 Fc 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等级:扫频频率范围(10150)Hz,加速度幅值为 50 m/s2,扫频循环次数为 5 次,监测终端不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进行外观检查和测定示值误差。6.3.6.2.2冲击应按 GB/T 2423.52019 中试验 Ea 规定的方法进行,严酷等级:峰值加速度为 500 m/s2,脉冲持续时间为(111)ms,3 个

35、轴线每个方向连续正负各冲击 3 次(共 18 次),监测终端不包装、不通电、不进行中间检测。试验后,进行外观检查和测定示值误差。6.3.7电磁兼容性试验6.3.7.1静电放电抗扰度应按GB/T 17626.2201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7.1的要求。6.3.7.2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应按GB/T 17626.3201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7.2的要求。6.3.7.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应按GB/T 17626.4201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7.3的要求。6.3.7.4浪涌(冲击)抗扰度应按GB/T 17626

36、.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7.4的要求。6.3.8防爆试验6.3.8.1监测终端的防爆性能试验方法应按 GB 3836.12021、GB 3836.2、GB 3836.42021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由有资质的防爆检验机构进行。6.3.8.2与本质安全性能有关的元件检查应按 GB 3836.42021 中第 7 章规定的方法进行。6.3.8.3外壳防护性能试验应按 GB/T 42082017 中规定的方法进行。6.3.8.4塑料外壳表面绝缘电阻试验应按 GB 15322.12019 中 6.12 规定的方法进行。6.3.8.5塑料外壳的阻燃性能试验应按 GB 3836.

37、12021 中 7.5 规定的方法进行。6.3.8.6监测终端火花点燃试验应按 GB 3836.42021 中 10.1 规定的方法进行。DB50/T 1474.12023136.3.8.7最高表面温度应按 GB 3836.12021 中 26.5 条规定的方法进行。6.3.8.8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可用游标卡尺进行测量。6.3.9安全性试验6.3.9.1抗电强度将受试样品的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应按GB 167962022中5.2.2的规定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2.9.1的要求。6.3.9.2绝缘电阻将受试样品的开关处于接通位置,应按GB 167962022中5.2.3的规定试验,判定其结果

38、是否符合5.2.9.2的要求。6.3.9.3阻燃应按GB 167962022中8.3的规定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9.3的要求。6.3.10输出端子接入负载,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10的要求。6.3.11稳定性监测终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 360 h,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 5.3.11 的规定。6.3.12可靠性监测终端可靠性试验应按GB/T 11463的有关规定进行。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检验应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7.2.1每台监测终端应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7.2.2出厂检验应按表 9 规定的项目逐台进行检验。7.3型式检验7.3.1有下列情况

39、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b)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正常生产情况下每 3 年 1 次;d)停产 1 年以上再次恢复生产时;e)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7.3.2型式检验应按表 9 规定的项目进行检验。DB50/T 1474.12023147.4抽样监测终端应按 GB/T 10111 规定的方法进行抽样。抽样基数不少于 10 台,抽样数量不少于 3 台。表 9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项目序号检验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技术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1外观及结构检验5.3.26.3.22气体监测测试5.3.4.16.3.

40、4.13浓度报警测试5.3.4.26.3.4.24液位超限报警测试5.3.4.36.3.4.35本地管理测试5.3.4.86.3.4.86单机运行测试5.3.4.96.3.4.97联网续传测试5.3.4.106.3.4.108气体预处理测试5.3.4.116.3.4.119示值误差试验5.3.5.26.3.5.210气体分辨率及报警误差试验5.3.5.36.3.5.311响应时间试验5.3.5.46.3.5.412稳定性试验5.3.116.3.1113图像采集测试5.3.4.46.3.4.414人机交互测试5.3.4.56.3.4.515权限认证测试5.3.4.66.3.4.616多媒体推送测

41、试5.3.4.76.3.4.717绝缘电阻试验5.3.9.26.3.9.218工作温度试验5.3.6.16.3.6.1.119贮存温度试验5.3.6.16.3.6.1.220正弦振动试验5.3.6.36.3.6.2.121冲击试验5.3.6.36.3.6.2.222防爆性能检查5.3.8.16.3.8.123元件本安性能检查5.3.8.26.3.8.224外壳防护性能试验5.3.8.36.3.8.325外壳表面绝缘电阻测试5.3.8.46.3.8.426外壳阻燃性能试验5.3.8.56.3.8.527火花点燃试验5.3.8.66.3.8.628最高表面温度测试5.3.8.76.3.8.729电

42、气间隙与爬电距离测试5.3.8.86.3.8.8注:表中“”为检验项目,“”为不检验项目,“”为只做常态。7.5判定规则7.5.1出厂检验7.5.1.1在检验中,如第 5.3.4.1、5.3.4.2、5.3.5.2、5.3.5.3、5.3.5.4、5.3.8.6、5.3.11 项中有1 项不合格;其他项目中有 2 项不合格,则判该批监测终端为不合格。DB50/T 1474.12023157.5.1.2如不包括第 5.3.4.1、5.3.4.2、5.3.5.25.3.5.4、5.3.8.6、5.3.11 项的其他项目中有 1项不合格则对全项目加倍复检,如仍有不合格,则判该批监测终端为不合格。7.5.2型式检验任何一项不合格即判定该批监测终端为不合格。A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