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母猪场管理手册.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5313632 上传时间:2024-10-30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母猪场管理手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母猪场管理手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 序言...............................................................02 第一部分:隔离舍的管理.............................................03 一、隔离适应的目的.................................................03 二、隔离适应的原理.................................................03 三、隔离...........................................................03 四、适应...........................................................04 第二部分:后备舍的管理.............................................06 一、 后备母猪对于猪场的意义........................................06 二、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06 三、 后备舍日常生产操作推荐流程....................................12 第三部分:妊娠舍的管理.............................................15 一、 配种妊娠舍的布局..............................................15 二、 配种妊娠舍的饲养..............................................15 三、 查情配种诱情..................................................17 四、 治疗..........................................................20 五、 免疫、反饲....................................................21 六、 淘汰..........................................................21 七、 妊娠舍推荐操作流程............................................21 第四部分:分娩舍的管理.............................................26 一、分娩舍的目标...................................................26 二、分娩前的准备...................................................26 三、分娩诱产.......................................................26 四、分娩助产.......................................................26 五、出生小猪的管理.................................................28 六、仔猪的调群.....................................................28 七、拯救饥饿小猪...................................................30 八、最大限度的利用母猪奶头和泌乳潜力...............................31 九、母猪的饲喂管理.................................................32 十、断奶前死亡率...................................................34 十一、断奶日龄.....................................................35 十二、其他事项.....................................................35 第五部分:公猪站的管理.............................................37 一、公猪的采精.....................................................37 二、采集区卫生.....................................................37 三、公猪限位栏/猪圈清洁卫生........................................38 四、采精清单和采集频率.............................................38 五、配制精子稀释液.................................................38 六、净水...........................................................39 七、精液稀释.......................................................39 八、稀释粉保存.....................................................40 九、精液分析.......................................................40 十、精液包装.......................................................40 十一、实验室卫生...................................................41 十二、报告.........................................................41 第六部分:生物安全管理.............................................42 一、生物安全的理念.................................................42 二、生物安全防线的设置.............................................42 三、生物安全操作...................................................43 四、我们在生物安全中的问题.........................................45 附表1:不同阶段的猪温度和空气需求..................................46 参考文献...........................................................47 编者名单...........................................................48 序 言 中国的生猪养殖必然是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但当前,我们国家集约化程度依然比较低,生产管理和生产水平与世界发达水平相比依然有较大的差距。养猪技术与管理技能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需要去推广和实施。规模化养殖技术和管理技能更是缺乏。本书是在本香集团十年规模化生猪养殖发展历程中的沉淀和总结,书中的内容结合了美国和欧洲目前最先进的规模化生猪养殖经验,是所有本香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本书内容全面详尽,且通俗易懂,全方位的介绍了后备母猪的选育、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并对生物安全体系的建设以及疫病防控等给出了详尽的见解。本书是规模化养猪生产者的一本优秀的参考书。 隔离舍的管理 建立一个良好的隔离适应程序并严格执行,对种猪的引进是极其重要的。而引进后的管理,又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种猪的生产潜能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一、隔离适应的目的 1. 维持原有猪群的健康状态,避免因为引种而从引种场或路途上带入疾病。 2. 让引进的种猪适应原有猪群中的病原。 3. 让引进的种猪适应引进场的生产流程和生产管理。 4. 降低引进种猪和原有猪群的死亡风险。 所有的后备母猪和公猪,在入场8周(2周隔离期,6周适应期)后,方可配种或采精。特殊情况下,也至少需要3周。对于一个新的或彻底清群后又重新引种的猪场,可只采取隔离措施。 二、隔离适应的原理 1. 每个猪群,无论健康状况如何,都是病毒和细菌的携带体,在应激情况下,这些病原即可致病。 2. 病原的种类和数量,因猪群不同而不同。 3. 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抗体水平,也因猪群及所接触病原的强度的不同而不同。 4. 为了维持原有猪群的稳定生产,引种计划要周全,并考虑以下因素: l 从具有相同或较高健康水平的猪场引种。 l 采取措施,减少应激。应激会降低机体的抗病力。 l 隔离所有引进的种猪,以减少引进未知病原的机会。 l 隔离适应期,要密切注意临床表现。对任何有发病症状的猪要立即进行适当治疗,治疗时间不少于3天。若怀疑为传染病,应通知生猪委托管理中心,并让公司兽医作进一步诊断。 l 为维持引进种猪的最佳生产性能,应在混群前适应原有猪群的病原。 l 适应是在所控制的环境中,让引进种猪主动接触存在于原有猪群的各种病原,以便引进种猪能对这些病原产生免疫,而不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 三、隔离 1. 建议至少有2周的隔离时间,此时间在供求双方兽医确认无重要传染病、能保证良好健康状况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调整。 2. 隔离舍要采取全进全出方式,设施要彻底冲洗、消毒,并保持干燥。 3. 隔离舍距原有猪群至少要100米。距离远可减少经空气传播潜在病原的感染机会。特殊情况下,如果无法完全隔离,应将引进的种猪放在经高压冲洗、消毒、空过并尽可能远离原有猪群的猪栏内。 4. 隔离适应设施,要防鸟防鼠,要有加药器。 5. 种猪到达第1周内,应给予特别照顾,提前准备好引种体重阶段的猪饲料,保证饮水。饲料中需添加预防剂量的抗生素,如金霉素,400克/吨(400ppm),在饮水中加入7天时间的阿莫西林。必要时,可补充电解质。 6. 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同生产区饲养员的接触,可设立专人对隔离舍猪进行管理,或将隔离舍作为每天工作的最后一项内容。种猪引进后的最初2周,禁止与其它猪接触。 7. 饲养员进舍前,要更换隔离舍内的专用衣服和鞋子,隔离舍内的器械要专用。 8. 及时填写治疗记录,包括猪号、所用药物、日期、剂量、效果等。若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请与委托管理中心联系。 9. 按照程序,免疫所有引进的种猪。 10. 因为我们要保证蓝耳病阴性,在猪群到达的当天进行采血操作,送检项目参见《猪场血样送检操作规范与技术标准》,在第14天进行第二次采血操作,只检测蓝耳病。等待检测结果出来后,如果阴性解除隔离转入后备舍,如果阳性继续封群隔离等候处理。 四、适应 1. 理想的适应地点应在远离原有猪群的隔离舍。 如果直接将高度健康的后备母猪和公猪(例如:猪群无喘气病、放线杆菌胸膜肺炎、蓝耳病、伪狂犬、萎缩性鼻炎等)放在一个病原活跃的猪群中,就会发生严重的疾病问题,后备母猪就会不发情或不受孕,公猪无性欲或不能产生有活力的精子,从而造成永久性的繁殖障碍。 2. 尽管机体对某些病原产生主动免疫的时间不同,但适应期至少要4周。影响机体免疫的因素很多,包括: l 以前接触病原的强度(免疫或感染)。 l 引进的种猪是否对原有病原产生耐受。 l 传染病的特性(病原毒力强弱)。 l 接触病原前,环境的应激程度和种猪体质。 3. 适应过程可通过注射疫苗、使用药物、接触活猪或粪便等方式来完成(主要是针对健康级别差距大的场之间的引种)。 l 药物 Ø 引进的种猪入场后,连续在饮水中添加7天的阿莫西林。 Ø 在适应期的最初几周,饲料中添加1/2-3/4治疗剂量的抗生素(400ppm的金霉素1星期)。但药物添加的具体方法应征得生猪委托管理中心的意见。 l 疫苗 Ø 种猪到达后,应按常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包括口蹄疫、伪狂犬、猪瘟等。 l 接触病原 Ø 粪便:在隔离期,可用生长猪、成年公猪和母猪的粪便与引进的种猪接触。如果原有猪群有猪痢疾、球虫、C型魏氏梭菌感染或猪丹毒,不能进行病原接触,但可与木乃伊、胎盘、死胎接触来达到此目的。 l 猪只:与淘汰的种猪或育成猪接触。第一次接触在隔离适应期的第4周,采取鼻对鼻的方式。其接触比例为3:1到10:1。 l 如果接触初期太强烈,可能会引起引进的种猪发病。这样的接触包括: Ø 隔离与适应期太短,适当的保护性免疫反应未能建立。 Ø 接触初期太强烈,比如将引进的种猪放在与原有育肥猪很近的地方。 Ø 隔离与适应设施没有实行全进全出,上一批种猪正在对病原产生免疫反应的同时,又接触下一批刚到达的、有应激反应的、免疫力低的后备母猪,这样,对两批种猪都会产生更大的危害。 后备舍的管理 一、 后备母猪对于猪场的意义 如果说妊娠舍是一个猪场的发动机,那么后备母猪就是我们的“燃料”。后备猪好不好(生产性能、健康状况、营养水平、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猪场的运转与生产成绩。 猪场需要不停的淘汰生产性能不好的母猪,同时补充后备猪。猪场最佳的利润要通过保持生产母猪对猪场设施的满负荷运转来实现。所以我们需要熟练的掌握后备猪的引入与母猪淘汰的关系,我们用更新率来表示这个关系。 更新率=淘汰率+死亡率 一般对于一个刚起步的猪场,更新率第一年应在25%左右,第二年应在30%左右;正常满负荷生产的猪场(胎龄1-8+)年更新率在40%-50%,但是,这也取决于猪群的健康水平,如果母猪死亡率高或者青年母猪的淘汰高会使更新率更高。 下图是来自PIC的关于按胎次统计的母猪淘汰原因数据: 原因 1-2 3-7 8-15 平均 Pig tales USA95 流产 3.9 3.7 1.1 2.8 5.5 不发情 5.2 5.2 3.2 4.5 6.0 返情 32.8 24.8 7.6 20.1 14.5 跛脚 6.8 8.9 4.6 7.0 15.4 产仔数 15.3 13.7 4.8 11.2 11.5 哺乳能力 5.8 11.7 3.1 7.2 4.8 健康状况 4.2 6.0 2.6 4.5 2.5 年龄 0 4.4 61.3 23.9 22.8 其它的原因 7.8 12.7 6.1 9.5 12.0 死亡 18.2 8.9 5.6 9.4 4.9 总占比 17.8 46.4 35.8 由上面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淘汰更新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青年母猪的返情,另外,猪群中有高达30%的母猪在第二胎前就被淘汰。当后备母猪占猪群20%时,十分重要的管理措施就是要安全地引进后备母猪、后备母猪的性能理想并确保多数后备母猪达到高生产水平的3~5胎。这是保证一个猪场高性能、高效率生产的前提。 二、 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 1、 饲养目标 l 一个规模化猪场需要保持合适的合格后备母猪存栏量,同时能够达到一生产5胎或更多胎次的生产性能。合格的后备母猪必须经过严格仔细选种,严格控制体重,并且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免疫水平,配种前至少有一次发情表现。 l 后备母猪入场或选出后,必须对其进行良好的饲养管理,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生产潜力。采食量、限位栏的适应、公猪刺激诱情、初配体重、妊娠期增重、哺乳期饲养管理等都决定了其一生的生产潜力。 l 良好的饲养管理、仔细的选中和较高的免疫水平能够保证后备母猪头胎表现优秀,并对其之后的生产表现有积极的影响。反之会造成母猪的生产表现不理想,且淘汰率较高。 PIC提供后备母猪生产性能参数: 后备母猪生产性能 性能指标 PIC目标值 发情未配比例 公猪刺激后3周后>70%的母猪发情;6周后>95%的母猪发情 平均每窝总产仔数 >14.0 平均每窝产活仔数 >13.0 平均每窝断奶数 >12.0 性能保持 第二胎生产表现不应该下降 留种率 >75%的母猪进入第三胎生产 l 因为每个猪场的设计不尽相同,所以各个猪场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后备猪的育成和管理措施需因地制宜。 2、 圈舍设备环境要求 l 猪群密度要求: Ø 保育猪:0.25-0.35平方米/头 Ø 生长期:0.65-0.75平方米/头 Ø 开始接受诱情(160天):1.1平方米/头 Ø 温度要求:参考不同阶段的猪温度和空气需求附表1。 l 光照要求: Ø 光照时间:每天不少于16小时 Ø 光照强度:在猪舍内能看清楚报纸 l 饮水: Ø 饮水器:15头猪对应一个饮水嘴 Ø 20头猪对应一个饮水碗 Ø 水压:流量达到1升/分钟 Ø 饮水器高度:以高于饲养猪肩部2.5cm为好 3、 饲喂 l 保证后备猪在不同阶段吃到符合该阶段营养水平的饲料 l 后备猪在大栏内饲养时,全阶段自由采食。不能缺料或断料!(非常重要!) l 如果转至限位栏后,保证每天饲喂量至少达到8磅(3.5KG)。 l 在配种前14天需要补饲要配种的后备母猪,这样可以增加母猪的排卵数量!(非常重要!) 严格的遗传选种使得后备母猪生长速度快、瘦肉含量高、背膘薄。这些因素对母体生长发育、繁殖能力都有显著影响,同时使得母猪在整个繁殖过程中保持良好长势。作为种猪需要营养来维持母体生长和胎儿发育,如果饲料采食不能满足营养需求,母猪就会消耗体组织来满足需要,这就意味着会消耗瘦肉、脂肪和骨组织。整个繁殖过程都是相互关联的,不能单独考虑其中的某一部分。体况和饲料采食变化会对哺乳期产生显著影响。同样的,初产母猪的饲养会对母猪的终生繁殖力产生重要影响。 所以要想培育出好的后备母猪饲喂是其中非常重要饲养管理手段。 4、 后备猪筛选: l 在21-22周时,需要对后备猪进行最后一次筛选,剔除不合格的后备母猪(肢蹄、乳头、外阴、生长速度、健康),使进入诱情阶段的后备猪从外观上都是合格的后备猪。 5、 建立档案信息: l 给所有选好的后备猪打入刺青号和耳牌,登记到后备母猪卡片上,同时将这一批后备猪登记到HNS记录表上(HNS记录表上有日龄、到达日期、位置、第一次发情、第二次发情、第三次发情)。将后备猪档案卡放在对应猪群的圈舍内,方便查情记录。 6、 公猪刺激和诱情、查情 l 后备猪诱情日龄和初情期: 后备母猪23周龄开始让其与公猪接触,每天进行公猪刺激是诱导后备母猪初情期最好的方法。数据显示初情期越早出现的后备母猪,其怀孕胎数越高,生产年限也越长。通过23周龄开始诱情这项工作,高于70%的后备猪将在3周后出现一次发情;6周后将有95%以上的后备母猪至少出现一次发情。 l 公猪选择与使用: Ø 公猪需要使用做过绝育手术的公猪; Ø 需要使用性成熟的公猪月龄在10-12个月; Ø 诱情公猪的体重不要远大于所诱情的后备母猪,防止因为爬跨而压坏后备母猪; Ø 诱情公猪的数量要提前计划,诱情公猪每6-12个月更新一次(在产房提前留好做过绝育手术的公猪);每个猪场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留诱情公猪数目,正常运行的猪场应该按照180-200:1的比例保留诱情公猪头数。 l 诱情方法: Ø 按照1头公猪对应25-30头的母猪比例进行诱情; Ø 对23-26周龄的后备母猪将诱情公猪混入母猪群中饲养; Ø 在27-配种前每天将公猪赶入母猪群1-2小时,然后赶走公猪进行间隔性诱情。 l 查情: Ø 每天对混入公猪的圈舍和间隔诱情的圈舍进行一次认真仔细的查情工作; Ø 对混入公猪的圈舍查情时,不需要另外赶公猪,利用栏内饲养公猪即可,这个时候更多的是找到母猪的初情期,而且后备母猪在初情期时,有很多猪不表现出静立,只是外阴红肿,这时候可直接记录初情期在档案卡上且不需要在档案卡上记录推断的下个情期; Ø 对间隔诱情的圈舍查情时,需要赶入查情的公猪进入栏内,充分让公猪与栏内母猪接触,轻轻唤起栏内所有母猪,发现有问题的在其背部标记“△”并记录病因等候查情结束治疗。发现外阴红肿母猪但没有静立则在其臀部画“一竖”标记,表示需要重点观察的猪,每天查情时,首先要把圈舍内有“一竖”标记的母猪仔细检查(在公猪旁边),标记越多,越要花时间检查。当有静立的后备母猪时,在其背部标记”H”,并在其后备猪档案卡上记录发情日期和下次发情时间,同时登记到HNS上。 Ø 母猪发情周期: 母猪的发情与排卵 平均 变化范围 发情周期(天) 21 18-23 发情时间(小时) 53 12-72 发情后排卵(小时) 40 38-42 排卵持续时间(小时) 3.8 2-6 后备母猪排卵量(个) 经产母猪排卵量(个) 13.5 21.4 7-16 15-25 Ø 后备母猪发情表现: 发情前期 n 阴门樱桃红,肿大,但经产母猪不一定。 n 呼噜、哼哼、尖叫。 n 咬栏。 n 烦燥不安。 n 爬胯。 n 食欲减少。 n 粘液从阴门流出。 n 被同栏母猪爬跨,但无静立反射。 发情期 n 阴门红肿减退。 n 粘液粘稠表明将要排卵。 n 静立反射。 n 弓背。 n 震颤、发抖。 n 目光呆滞。 n 耳朵竖起。 n 公猪在场时,静立反射明显。 n 爬胯其他母猪或被爬垮时站立不动。 n 对公猪有兴趣。 n 食欲减少。 n 发出特有的呼噜声。 n 愿意接近饲养员。 n 接受交配。 n 平均持续时间:后备母猪1—2天。 注:所有或部分症状可在发情时观察到,但品系间有差异,在圈中群养时,发情母猪会爬跨其他母猪或让其他母猪爬跨。 7、 其他事项 l 免疫 按照本香集团免疫流程按周龄进行免疫。 l 猪群移动 每个猪场会有若干批次日龄后备母猪,猪群的管理与移动需要非常准确。同时对周龄达到28-30周龄并有情期记录的后备母猪,在其跳过本次发情日期4-5天后需要移动至妊娠舍等待下次发情配种。 l 合格的后备母猪标准 Ø 配种日龄:210日龄以上; Ø 配种体重:120KG以上; Ø 情期:有过1个或2个情期,第三情期配种最好; Ø 免疫:按照免疫程序做完所有的疫苗。 Ø 在达到以上配种要求后,我们就可以称这头后备猪为一头合格的后备猪了,但是实际生产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出现,还需要灵活掌握。但是体重是评判是否合格的最重要的单一指标。它反映了生长状况和身体成熟度。第一次配种时推荐体重应该为120KG以上。(配种母猪应该在200-210天达到配种体重。后备母猪太轻或过重都会降低终生生产性能,后备母猪如果在210天后才达到体重标准,会由于额外的饲料消耗和设备折旧而增加生产成本;超龄或超重后备母猪在后续的生产中会需要更多的成本去维持。160KG初配的后备母猪妊娠期每天会多0.15kg的采食量,一生就会比正常猪只多135KG的饲料用量) 三、 后备舍日常生产操作推荐流程 时间 工作内容 动作 8:00—8:10 开灯及快速巡舍 1、打开照明灯。 2、对每一间猪舍进行快速的巡查。 3、看环控;栏杆;闻猪舍气味;看饮水器;看喂料器;看风机;看猪群。 4、记录用水量。 8:10-9:30 观察猪群及查情诱情 1、对适宜体重及日龄的猪群进行查情与诱情。 2、将公猪赶至母猪圈内,查情及诱情人员进圈舍对外阴红肿的母猪进行压背,骑跨等动作检查其是否静立,发现静立的母猪在其背上画H后,找到其档案卡与发情记录表填写这头猪的发情日期。如果发现外阴红肿的母猪没有静立,先对其进行标记(在臀部画一个竖线)跟踪观察;如果这头母猪是第一次发情的话可以进行记录,如果是2次及以上的发情则必须以其静立为判断依据。 3、在查情诱情的同时,在人员进入每圈时,要将所有母猪都轻轻的唤起,检查有无跛行及病猪,发现后在其背部做一“三角形符号”并记录,如果不严重则在圈舍内进行治疗,如果严重则在查情诱情结束后将其赶到病弱栏。 4、当查情诱情结束后,将去势公猪赶到母猪栏诱情2小时后赶出,配比为1头公猪对应30头母猪。 9:30-10:00 治疗 1、根据查情时发现的病猪登记本,对新发现所有病猪在治疗记录上进行登记 2、查看治疗记录,明确当天需要治疗的所有病猪。 3、常规的疾病如呕吐、拉稀、腿跛等按处方用药;对一些新出现的病情及时汇报技术人员或主管,由主管下处方在用药治疗;对于一个用药一个疗程,不好的猪,停药2天继续用药一个疗程,直到康复。 4、治疗时,对大猪需要绑定,不可打飞针。 5、在治疗完毕后,在治疗记录表和档案卡上填写治疗记录,检查有无遗漏。 10:00-10:30 上料 1、开启料线后,检查每个圈舍的下料口是否正常下料; 2、在下料期间不间断巡视下料情况,直至末端料位感应器自动停止料线。 11:30-11:40 快速巡舍 1、对每一间猪舍进行快速的巡查。 2、看环控;闻猪舍气味;看饮水器;看喂料器;看风机;看猪群。 13:30-13:40 快速巡舍 同上 13:40-15:40 执行周工作流程 打疫苗、打刺青、打扫卫生等工作。 15:40-16:00 上料 同上午 16:00-16:20 查看猪群 1、进入圈内,轻轻唤起每头母猪,检查有无拉稀、跛行、呕吐和其它病情的母猪。 2、发现后,及时记录标记。 3、逐圈逐头仔细检查。 16:20-16:40 治疗 同上午治疗 16:40-16:50 快速巡舍 同快速巡舍 16:60-17:00 填写报表 填写发情记录表、存栏报表、白板数据。 22:30-22:50 巡查关灯 1、按照生物安全流程进入猪舍。 2、查看每一间的环控、饮水器、喂料器、风机、栏杆是否正常,猪舍空气是否正常。 3、没有问题,则关闭照明总电源,锁好猪舍门,出舍。如有问题,及时通报主管,由主管派人处理突发事件。 后备猪的管理是保证一个猪场能否持久保持高生产性能的关键,抓好后备猪的饲养是每个猪场场长第一等级的重要事情,需要各位场长掌握后备猪的饲养管理中的关键点,同时关注后备猪的健康情况,发情情况,所需要后备猪的数目等。这样我们才会生产出性能优良的后备猪群。 配种妊娠舍的管理 一、 配种妊娠舍的布局 配种妊娠舍分为以下区域: Parking区:这个区域的猪用于填充到蛇形曲线的空栏中,这些空栏是由于已配的猪出现返情、流产、空怀、死亡、淘汰等原因终止妊娠退出蛇形后所形成。此区域由5周的配种猪进行循环。当周将上周妊娠检查空怀的母猪再次妊娠检查空怀后,将这些猪移动到空怀难发情区域,当周在parking配种的猪补入其所在配种周的蛇形内。Parking区需要多少栏位根据本场的配种目标和30天受胎率决定的。 配种蛇形曲线:此区域是按照配种周次按顺序排列的妊娠母猪。 公猪区:此区域放置诱情公猪和采精公猪。 淘汰区:将需要淘汰的后备猪、母猪赶入此区域,防止由于分散而导致无生产价值的猪漏淘。 后备区:在后备舍会将离下个配种情期前2周的猪转至妊娠舍,让后备猪适应环境的改变,同时可以集中优饲。 空怀难发情区:将断奶后6天不发情的母猪及空怀猪、流产猪从蛇形退出来后转移至这里统一诱情饲喂。 二、 配种妊娠舍的饲养 1、 配种妊娠舍的生产目标: l 控制配种节奏,配种数与配种目标相差±10头。 l 配种分娩率≥94%。 l 总产仔≥14头,活产仔数≥13头。 l 断奶至发情间隔天数≤5天,断奶后7天内发情比例≥95%。 2、 饲喂: l 饲喂次数: Ø 对母猪要求1次饲喂,后备猪给予2次饲喂,有些猪场的设备无法达到饲喂1次所需要的饲喂量可以改成2次,但是第二次的饲喂时,要尽量减少由于饲喂给母猪造成的条件反射——母猪发出叫声。 l 妊娠母猪的饲喂 Ø 如何饲喂好妊娠母猪,将妊娠母猪的体况控制在理想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妊娠舍母猪需要按阶段饲喂(对于评价母猪体况的标准,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不同,这需要场长与主管在猪舍一起判断,找出共识),下面是母猪和后备猪的饲喂参考标准,具体标准根据实际制定: Ø 母猪: 阶段 胖(kg) 正常(kg) 瘦(kg) 0-7 2 2 2 7-30 2 2.5 3.5 30-60 2 2.5 3.5 60-90 2 2.5 3.5 90-分娩 2 3 4 Ø 后备猪: 阶段 正常(kg) 0-7 2 7-30 2 30-60 2 60-90 2 90-分娩 2.5 Ø 妊娠主管在每一周的同一天(早上喂料后),对配种后7天的猪、30天、60天、90天的猪按照饲喂标准调整料量,同时每隔1周对饲料进行一次称重。在每个月的月初或者月末由场长与妊娠主管一起对全群猪进行体况评分,挑选妊娠30天的30头,60天的30头,90天的30头,进行打分,如果胖的猪占到此阶段的20-30%的比例,就需要对饲喂量进行调整,在此基础上下调0.2KG/头,同样如果瘦猪的比例占到15%以上,也需要在此基础上上调0.2KG/头(胖猪不调)。同时要注意冬季和夏季由于温度对体重造成的影响。只要按照调料标准执行,猪群的体况是会稳定在正常范围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下料斗的位置也会直接影响到饲喂量,要保证舍内的料斗都是竖直的。 l 断奶母猪和后备母猪的饲喂: Ø 母猪断奶后进入妊娠舍时要保证食槽内有料,最大限度的让母猪在断奶到配种前能够吃到足够的饲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增加排卵数,同时减少发情时间。后备猪也是同样的原理。所以保证断奶母猪和后备母猪在妊娠舍吃到足够的饲料是我们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保证每头断奶母猪或后备猪吃到3.5-4.5kg的料量。 l 饮水: Ø 母猪饮水量最大的时候就是在饲喂后,所以在喂料后要尽快让所有母猪的水槽中放入水(1小时以内)。要经常鼓励母猪喝水,以减少膀胱炎和子宫炎。栏养母猪在阴户上或阴户下发现白色的沉淀物,表明其饮水不足。每头母猪每天的摄水量至少达到17升/天(每天需要由妊娠主管记录妊娠舍用水量,推算头均饮水量是否达到最低要求)。 l 温度:妊娠舍的最适温度为20℃(最低最高警戒14-25℃)。 l 光照:每日时间16小时,强度为可以在任何地方看清楚报纸。 三、查情配种诱情: 1、 配种目标确认和控制: l 配种妊娠舍是一个猪场的发动机,是否能准确完成每周的配种目标,是一个猪场能否均衡生产的关键。能否完成配种目标的关键因素是提前做好断奶计划,同时提前知道后备猪的可配数量,HNS记录是帮助完成配种目标的重要工具。 2、 诱情: l 诱情工作是一项简单的工作,但是它决定了后备猪能否正常发情和断奶猪的发情时间间隔。需要诱情的猪有待配的后备猪、空怀难发情猪、断奶猪、当天刚输完精液的母猪。当公猪能走廊里来回掉头时可1头公猪对应30头猪,每天诱情1-2小时,如果公猪不能掉头比例应该缩小到1头公猪对应10-15头母猪。对于难发情区公猪与母猪的比例应该始终<1:15。当遇到蛇形曲线内配种猪与断奶母猪栏位相对时,先不诱情,等待配种后,与配种猪一起诱情。 3、 查情: l 公猪选择:要选择性欲旺盛的成年公猪两头,一前一后; l 人员组成:通常情况要保证4个人,2个人赶公猪,2个人查情; l 查情操作: Ø 查情次数:每天只进行1次查情工作,所以要认真仔细。 Ø 查情顺序:首先查后备区的后备母猪,因为它们的不应期更长,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到能够配种的状态。其次是断奶母猪、21天返情、42天返情、空怀难发情区的母猪。 Ø 查情动作:公猪要缓慢前进,赶公猪人员听从查情人员指挥。需要长时间刺激的后备猪,要保证查情人员在对母猪进行压背、提跨等查情动作时,公猪的头与母猪的头相对。在查情经过的路线上,查情人员要把每头猪都赶起来,训练这些猪明白公猪从前面过就会站起来的能力。查情人员不要在公猪未到母猪跟前时,对母猪进行任何的接触。 Ø 在查后备猪时,要认真观察,对屁股后面有标记的猪要重点花时间检查(尤其是标记到2-3个时),让公猪头与母猪相对,给予后备母猪压背、提跨、摩擦外阴等足够的刺激。如果没有静立则在屁股后面继续标记;如果静立并且达到配种要求(210天,120KG)则把档案卡折叠,等查情结束后赶至配种区,如果未达到配种要求,在其背部标记“H”并在档案卡上记录发情时间以及下次情期,同时记录在HNS表上。对所有外阴出现发情表现而没有静立的猪,屁股后面都要进行标记。在查情时,对情期丢失的后备猪或到达230日龄还不发情的后备猪,要在笔记本上进行记录,将这些猪赶至大栏或使用PG600处理。 Ø 在查返情猪时,公猪速度可以稍快,对有返情迹象明显的猪采取压背刺激。 Ø 在查空怀难发情猪时,有些猪由于空怀时间过长或者断奶不发情时间过长而发情时,个别表现静立反应但不是很明显,这需要查情人员拥有丰富的经验,通过较长时间的按摩刺激来观察外阴、母猪的耳根、眼神、身体反应来判断是否发情,一般这种猪配上的比例在50%。 l 母猪发情的表现: Ø 参考后备舍饲养管理中的描述。 4、 猪群的移动 l 妊娠舍的工作能否高效关键的一个步骤是保证每头母猪每日都在自己所处的正确区域。 l 对每天早上巡查或查情时发现的断奶难发情、返情、流产、空怀、淘汰的猪在当日将她们移动到该去的区域。 l 移动的顺序为:淘汰猪的移动、6天以上不发情猪的移动、Parking移动、发情后备猪的移动、返情猪的移动、配种区的调整。 l 在移动时,要将当天配种的后备母发情猪放在一起,将断奶发情猪放在一起。保证在配种前,这些猪不会再与公猪接触。 5、 配种 l 配种前的准备:配种要在查情结束后至少2小时进行,取够1个小时内使用精液,不要多取。将配种夹输精管都移动到要配种的区域。 l 配种操作: Ø 公猪的选择:配种用的公猪要和诱情用的公猪区分开,这样会让母猪保持新鲜感,同时避免公猪的疲劳使用。 Ø 配种:配种时至少需要3个人,2个人赶公猪1个人输精。赶公猪人员需要严格控制住公猪的移动,保证未配种的母猪不和公猪接触。当公猪移动到要配种的母猪前时,再进行配种操作。 Ø 首先夹上配种夹——用干净卫生纸擦拭外阴,不要用水清洗——根据后备猪或断奶猪选择用小头输精管还是大头输精管——打开包装,露出输精头,在其上涂抹润滑剂,但不要让润滑剂接触输精头上的孔——用拇指和食指温柔的分开阴唇——斜向上45°将输精管通过阴道逆时针插入子宫颈口,插入到一定程度会有阻力感——回抽时遇到阻力说明位置准确,否则需要重新插入——将精液从保温箱取出,用手轻轻旋转一下,使瓶内精子重新悬浮——打开精液瓶并连接输精管,排净管内空气,让精液从瓶中流出——配种时不可挤压精液瓶来加速输精,也不要在输精瓶上开孔,这会倒流。如果发生了倒流现象,重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财经 > 人员管理/培训管理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