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设计方案采购与仓储(优质文档,可直接使用,可编辑,欢迎下载)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设计方案2021 2021学年度 第一学期教学单位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教研室市场营销教研室课程名称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专 业 班级10物流主讲教师颜明东使用教材采购与仓储清华大学出版社教 务 处 制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课程整体设计方案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采购管理与库存控制 学时:72授课对象:10级物流管理专业学分:4前导课程:现代物流学概论后续课程:物流成本管理实务课程编码:wl012编制时间:2021二、课程设置(一)课程定位采购与仓储管理一直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
2、组成部分,是对原有的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一门专业课程。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群专业模块课程的核心,该课程在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首先,采购与仓储实务课程为系列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牢固的基础,通过采购与仓储实务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物流岗位群职业通用能力;其次,作为物流岗位重要的节点技能课程,该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职业岗位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熟悉采购与仓储流程,树立现代采购与仓储管理理念,掌握采购议价策略与谈判技巧,获得供应商信息调研、采购比价、采购执行、仓储方案设计、库存管理等各工作环节的岗位技能,从
3、而在未来职业发展中,获得职业岗位较好的提升。前导课程有现代物流学概论等,后续课程有物流成本管理实务(二)课程目标(1)课程能力目标:能够根据采购对象的价值和采购伴随的机会与风险对采购对象作细分,能对细分后的采购对象选取相应的采购策略;能够根据企业的采购需求选择相应的采购方式,并能运用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与供应商进行谈判;能对供应商作综合管理;能够应用“5S”法等进行仓库内部的日常管理;能够根据企业的具体规定进行商品检查、验收、盘点、分拣及包装;能够运用ABC分类管理法、定量订货法、定期订货法进行库存控制;能够在仓储管理系统中进行仓储基本数据的录入及出入库操作,并能对仓储数据作简单分析;(2)课程
4、知识目标:熟悉常用的采购部门设立原则及方式,掌握采购部门及采购人员的职责;掌握市场结构分析方法和市场中的五种竞争力分析法;掌握采购对象的细分方法和规格说明方法,及不同类别采购对象的采购方式和方法;掌握供应价格分析方法及降低采购成本的方法;掌握供应商的评估与选择方法;掌握仓储的功能与意义;熟悉出入库的流程及在库盘点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库存控制方法;熟悉常用的仓储管理系统的作用与功能掌握仓储绩效评价的意义与原则。(3)课程素质目标:能够根据合格采购人员的要求找出自身的不足及规划努力方向;能正确理解并自觉遵守企业的采购与仓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掌握与同事友好相处的方式、方法;具有团队意识和素养;具有质
5、量意识和成本意识.(三)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贯穿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内容中关于课程建设的主要精神。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的特点,根据学生从事仓储和采购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以企业采购与仓储系列主题活动这一真实任务为载体,进行内容的选取与组织,实施课程整体设计,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育人理念和培养目标,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特点以及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从而为学生成人引路,为学生成才奠基。(1)职业性: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形成自身的“企业文化氛围,重视职业素养训导,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精心选取在
6、工作中遇到的典型任务,形成教学项目,借鉴现代企业的管理运作模式,引入企业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和绩效考核办法.(2)实践性:组织学生通过社会调查、企业调研、现场教学等实践活动,采用分组讨论、情景模拟、实际操作等方式,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强化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3)开放性:课程内容选取的开发性: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进行加工和处理,使之适应教学的需要;教学方式的开放性:通过课堂讲授、实习实训基地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师通过网络论坛、留言本等方式进行辅导;学生成绩评定的开放性:学生成绩的评定采用学生自评、小组评议、教师评价和企业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三、教学内容(一)内容选取本课程教学方法设计思路是按
7、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课程项目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总体设计要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教学项目。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本课程教学方法采用了典型案例教学、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和分组实训等方法,从而做到了理实一体、讲练“结合”、边做边学、校企“结合”.在课程实施的后期,我们将推进工学结合,即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四周的顶岗实习,一则亲身感受企业实际的工作环境、工作氛围以及企业文化,二则将在校所学技能应用于实践,并由
8、实践来检验学习的效果(学生在工学结合的四周里由企业的指导教师根据学生表现给出成绩).(二)内容序化编号课程单元(学习情境)、学时学习单元(子情境)学时11。11.21.31.41。51。61.7(主要说明:1、根据工作任务、项目、案例及工作过程序化教学内容,安排要科学合理;2、要注明每个学习单元子情境所需要的学时;3、内容序化要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三)表现形式(主要说明:1、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具有齐备性,包括教材、课程标准、课件、案例、习题、工作任务单等资源;2、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表现形式具有先进性;3、表现形式与课程内容相适应,具有该课程独有的特色;4、可以用文字说明,也可以
9、配以图片.)四、教学设计(一)教学模式1分组教学由于在教学内容上是以项目为主线的,但并不是每个项目都能由某一学生单独完成,更多的时候,需要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如招投标部分、采购谈判部分,这就需要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小组内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实训项目.如对采购谈判部分做训练时,可以由小组内的一部分学生充当供应商,另一部分学生充当采购商,教师分别给双方提供谈判条件和谈判目标,由学生应用一定的谈判技巧和专业知识来实现于己方有利的目标。小组教学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习融入感,改善学习效果.此外,还可以培养小组组长的协调沟通、领导和组织能力,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团队合作能力。2工学交替学生所学
10、理论和所掌握的技能如果不经过实践的检验,那就仍然是空的和不适用的,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采购与仓储实务这门课程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安排了4周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通过这种“工学交替”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能接触到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要求,利于学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这样经过企业实践的检验后,学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可在出校门前进行弥补.3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目前大多数课程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对于实践性特别强的本课程,单纯采用课堂教学无法完全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本课程创新了教学模式,即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结合起来,并利用已有实训条件,更多的采取现场教学。如讲
11、授仓储中“商品的堆跺”内容时,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单纯地介绍重叠式、纵横交错式、压缝式等的堆跺方法,学生无法形成直观的印象,更无法动手操作,此时,如果能够采取现场教学,在实训室,或是其他场地,借助实物进行各种堆跺方法的现场演示,演示完毕再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学生就可以更深刻的领会各种堆跺方法,掌握操作要领,并能根据实际条件及商品的特性选择相应的堆跺方法完成堆跺作业。(二)方法手段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方法上,课堂讲授是理论教学的基本形式,但我们本着“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的教学指导思想,在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开展互动教学
12、;选用贴近、恰当的案例,开展案例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参观调研,开展课堂讨论等.既丰富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又达到了锻炼学生能力的目的.如“仓库与仓库设备”这一章的内容感性很强,我们结合校外实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将学生带到了相关的实训基地,在老师进行讲解后,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各种不同的仓库布局及各种仓库设施,细心体会其中的差异与特点,然后回到课堂由学生们进行讨论,并在短时间内对这一章的主要知识点做出归纳总结,这样就可以比单纯的理论教学起到了更好的效果。在实训教学中,我们采取“3X”设计思想,即“校外校内校外”,采用“师生互动”的闭环模式,即“教师讲解-学生参观教师演示-学
13、生动手模拟教师指导学生实习”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时间和操作机会,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作业及补充的参考内容上,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尽量避免重复抄写和死记硬背.对理论部分组织课程组教师建设了采购与仓储实务的资料库和试题库,用于学生的日常检测和辅助学习.以上教学方法的使用,均由本课程组所有教师在教研活动后统一进行,故受益的学生规模为全体物流专业学生及选修本课程的学生。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教学手段上,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传统的课堂教授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信息融为一体的优势,有效的增强了教学效果,提高
14、了教学质量;在实训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演示,既增强了教学演示的效果,又改善了教学环境。另外,我们还充分利用了网络这一工具,将教学所用的课外资料、课程所需用到的软件等等都通过互联网传给学生,这样学生在课堂外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只能在教室和实验室才能查阅资料和进行软件练习的局限。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学院有方便快捷的校园网,并设有专门供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房和电子阅览室,长期向学生开放,方便学生上网查询和学习;学院设有多媒体教室多个,分院各办公室均设有上网接口,为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和网上教学提供了保证。本课程教学内容,均已制作了多媒体电子版本。依托我院物流实训室,构建
15、了网络教学平台。课程教学手段多样化,并拥有良好的辅助系统。应该说学校网络教学环境的不断完善,对本课程的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学院网络中心专门负责全校的校园网络维护工作,保证了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良好进行。学生宿舍也有网络接口,可供学生在宿舍内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三)保障条件(主要说明:1、具有能胜任本课程教学需要的教师队伍;2、具有满足本课程实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3、实训条件能满足本课程的实训要求。)五、教学组织与实施(一)能力(技能)训练项目设计学习单元(子情境)能力训练项目名称拟实现的能力目标相关知识训练方式手段及步骤结果(可展示)1.11。1。11。1.21。21。2.11.2。3
16、2。12.22。2.12。2。2(二)进度表设计序号学时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课堂教学活动标题能力目标能力训练目标编号知识目标其他内容121。1。1221.1。232六、考核方案设计(主要说明:体现能力考核,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平时的作业、实训报告、课堂提问等都属于过程考核;结果考核可以布置工作任务,或在岗位中考核,重点要强调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七、教材和参考资料(主要说明:课程教学参考资料指进行课程整体设计时用作参考的教科书、行业规程、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以及各种途径收集的相关资料,课程教学参考资料要一一列出,标示版本、作者(或颁布部门)、出版(或发表)时间等内容,以利查考。)学习单元(子情境
17、)设计方案任课教师: 学年度第 学期课程单元(学习情境): 总学时:学习单元(学习子情境):学时周次:学习目标:1、2、3、4、5、与教学材料有关的图片主要内容教学方法建议1、2、34、5、1、2、3、4、5、教学材料参考资料考核评价1、教具:2、实训指导3、实训报告4、1、2、3、4、评价内容:系(部)专业授课计划(20 20 学年度第学期)主讲教师主讲班级课程总学时本学期课时数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标准使用教材参考用书教学周数周课时数课时数学习情境(课程单元)课时学习情境(课程单元)1:学习情境(课程单元)2:学习情境(课程单元)3:学习情境(课程单元)4:学习情境(课程单元)5:学习情境(课程
18、单元)6:教研室主任: 年 月 日教务科科长: 年 月 日教学单位负责人: 年 月 日教学进度表授课顺序学习情境(课程单元)课堂教学活动标题教学环节学时教学地点备注1222324252627282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2022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302312322 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教学内容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学时课 型理论课 理论与实践课 实践课教学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教学重、难点重 点难 点职业能力训练素材参考资料教学过程课外任务教学反馈1课程设计的目的质量工程管理课程设计是在完成学习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后进行
19、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加深对质量工程管理课程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学生掌握质量工程管理的基本方法、掌握抽样检验和质量过程控制的基本技术。同时课程设计应充分体现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重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2课程设计的任务本课程设计重在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模仿企业质量控制实际操作,从零件抽样检验开始,直方图分析,过程能力分析,到控制图分析,完成整个质量控制过程分析,帮助学生熟悉企业质量控制具体思路和操作,理解质量工程管理理论的实际应用。主要内容:1、 零件的抽样检验.2、 绘制零件的直方图。3、 对零件
20、进行过程能力分析。4、 绘制和分析零件均值极差图。5、 绘制和分析零件单值移动极差图。6、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3零件的抽样检验3。1测量数据收集 mm图3.1零件图样及标注3.2测量工具测量工具为游标卡尺。3。3原始数据表经测量后得到的原始数据表如表3.1。表3。1零件原始数据表样本组号零件直径零件长度零件直径零件长度零件直径零件长度127.7786。1228。0085.8027.8685。87227.8785。9327。4585。8727。9086。00327。9485.7927。9585.8627.8285。33427.8085.7127。9585.8627.9785。53527.8086
21、。0126。9786。2927。9286。14628。0286.0128。0186。7528.0285.73727。7985.6827。9786.0927。8785。90827。9286。2928。1585.6927。9785.89927。8685.7228.1785.9927。9585。771028。0185.9427.7686.0927.9986。061127.9085。7128。0585.9927。7985。811227。9186.0228.1285。1628。0786。231327。4385。8128。0186。0427。9086。251427.8585.7527.9186。3027。
22、9086.751527。2385。8528。0386。1727。8986。001627。8785。8127.9985。9327.9086.331727.8886.1228.0385.9728.0386.011828。0385.2327。9585。9727.0985。891927.9987.5028.0185.9827。8785.972027.9786。2627.9786。4728。0085.942127.9685.7827。8885。7728。2083.302228。0085.9327.8785.9728。1085。832328。0385.8327。9885.9827.9385。832428.
23、0186.1528。0085。9927.9286.102528。1086。5727.9785.7127.4885。872627。8685.8727.2486。6927.9085.732728.0386.1327.5886。0327.9685。603。4 抽样目前生产型企业主要采用抽样检验。从整体(N)中抽取一个样本(n),对样本n实施全检,然后根据样本检验结果推断总体的质量。所以他有一定的风险,但经过计算和调整,可以将风险降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一般来说,抽样的常用方法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系统抽样。然后确定样本量字码,按批量和检验水平,确定“样本量字码”.根据样本大小字码、接收质量限A
24、QL值、抽样的类型以及宽严程度,在GB/T2828。1所提供抽样检查表检索抽样方案.抽取样本,按照EXCEL的随机数发生器产生随机数列,抽取样本。抽样检验的基本思想是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分产品作为样本,根据对样本检验结果,按一定的判断准则,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在计数抽样中,判断准则只利用计数检验的结果。批数据样本抽样 检测判断图3.2 抽样检验过程示意图课程设计对零件1的抽样检验是通过计数一次抽样检验。其方法是从批量为N的产品中,随机抽取n(N)个产品为样本,同时规定一个接收数c,经检验样本中有d个不合格品,按以下规则决定是否接受改批产品:如果dc,则接受该批产品 如果dc,则拒收该批产
25、品步骤:1确定抽样方案:计数一次抽样检验;2确定质量标准: mm;3确定批量N:在零件1检查批中,N=81; 4确定AQL值:AQL=6.5;5规定检验水平:在对零件检查,按一般水平; 6根据样本量字码表确定样本量:按批量和检验水平确定的用于表示样本量的字母叫“样本量字码”,如表3。2。表3.2 样本量字码表批量N特殊检验水平一般检验水平S1S2S3S428AAAAAAB915AAAAABC1625AABBBCD2650ABBCCDE5190BBCCCEF91150BBCDDFG151-280BCDEEGH281500BCDEFHJ5011200CCEFGJK由图可知:按N=81,一般水平,得
26、到样本量字码为E。在查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得到E相对应的样本量为n=13.7作出批产品是否合格的判断: 查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相对应的E,AQL6。5得到:表3.3 检查过程表检查批大小样本大小接收质量限(AQL)6。5接收数拒收数811323根据表3.2零件原始数据表可变换成外圆直径和零件长度数据表如表3.4。表3.4 外圆直径和零件长度数据表序号外圆直径长度序号外圆直径长度序号外圆直径长度127.7786。122828。0085.805527。8685。87227。8785。932927.4585.875627.9086.00327。9485.793027。9585。865727。82
27、85。33427。8085。713127.9585。865827。9785。53527。8086.013226.9786.295927.9286。14628。0286。013328.0186.756028。0285。73727。7985。683427。9786.096127。8785.90827。9286.293528。1585。696227.9785。89927.8685.723628。1785.996327.9585.771028.0185。943727.7686.096427.9986。061127.9085。713828.0585。996527。7985.811227。9186.023
28、928。1285。166628。0786。231327。4385.814028.0186.046727。9086。251427。8585。754127。9186.306827。9086.751527.2385.854228。0386.176927。8986。001627.8785。814327.9985。937027.9086。331727.8886.124428。0385。977128.0386.011828。0385.234527。9585。977227。0985。891927.9987。504628。0185.987327.8785。972027.9786.264727.9786。477
29、428.0085.942127.9685。784827.8885。777528。2083.302228。0085。934927。8785.977628.1085.832328。0385。835027。9885。987727。9385.832428.0186。155128。0085.997827。9286.102528.1086。575227。9785。717927.4885。872627.8685.875327.2486.698027.9085.732728.0386。135427。5886。038127。9685.60随机产生小于81的随机数:Mod(rand()*1000,81),取前13
30、个随机数为样本量,从而得到外圆直径和零件长度样本检验表,如表3.5。表3.5外圆直径和零件长度样本检验表随机数相应序号的外圆直径(mm)相应序号的外圆长度(mm)是否合格7327。8785。97合格2627。8685。87合格6628。0786。23不合格5427。5886。03不合格2027。9786。26不合格4228。0386.17不合格5327.2486.69不合格2627。8685。87合格2428.0186.15不合格6028。0285。73不合格3727。7686。09不合格4527.9585.97合格4127。9186。30不合格4727。9786。47不合格3。5结果分析由表
31、3.5得样本中合格品7个,不合格品为6个,按照Ac=2,Rc=3,根据 :如果dc,则接受该批产品如果dc,则拒收该批产品 所以拒收该批产品.这批零件不合格。因该将不合格的7个零件更换合格零件,再将进行抽样检验,直到接受。如果企业的声誉不怎么好,再次进行抽样时因加严处理.如果企业声誉向来良好,可适当放宽处理。4直方图4。1目的直方图法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将从样本中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从而找出数据变化的规律性.1.直观地看出产品质量特性值的分布状态(平均值和分散情况),便于掌握产品质量分布情况。2。显示质量波动状态,判断工序是否稳定。3。确定改进方向。通过直方图研究分析质量数据波动状况之后,
32、就可确定怎样进行质量改进。4。用以调查工序能力和设备能力.在直方图商标出公差线或标准值,可以定量的调查工序能力和设备能力.4。2步骤1.收集数据:表1.4外圆直径和零件长度数据表2。确定外圆直径的极差R:Max= 28.20 Min= 26。97 R= Max - Min =1。23;确定零件长度的极差R:Max= 87.50Min= 83。30 R= Max - Min =4。20;3.确定外圆直径分组的组数和组距 :组数:k= 1+3.3lgN N=81 得: k7 ;组距: h= R/K =1.23/70。18;确定零件长度分组的组数和组距 :组数:k= 1+3。3*lgN N=81 得
33、: k7 ;组距: h= R/K =4.2/70。6;4。确定外圆直径数据各组上、下限:首先确定第一组的下限值,第一组的下限值必须要小于最小值,才能使得测量的数据不落在上、下限上,即带上最小测量单位的1/2尾数。第一组的下限值= Min 数据最小测量单位的1/2=26.97-0.005=26.965;第一组的上限值=第一组的下限值+ h=26。965+0。18=27。141;然后依次累加组距直到七组;同理可确定零件长度数据的各组上下限。5。作零件外圆直径频数分布表如表4。1和零件长度频数分布表如表4。2.表4。1零件外圆直径频数分布表组序下限值上限值组中值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126。96527
34、。14127.053222.47227。14127.31627。229244。94327.31627.49227。404378.64427.49227。66827。580189.88527。66827。84427。75671518。52%627。84428。01927。931506580。25728。01928.19528.1071681100.00%表4。2零件长度频数分布表组序下限值上限值组中值频数累计频数累计频率183。29583。89583。595111。23283.89584.49584。195011。23%384。49585.09584。795011。23%485.09585.69
35、585。395789.88585.69586.29585.995647288。89686.29586.89586。59588098。77786.89587。49587.195181100.00%6求外圆直径平均值和标准差27.890.227求外圆直径平均值和标准差85.950.448。画外圆直径直方图,如图4。1所示.图4.1零件外圆直径频数直方图画零件长度直方图,如图4.2所示.图4.2零件长度频数直方图4.3结果分析观察直方图的形状判断总体(生产过程)的正常或异常,进而寻找异常的原因.并与零件标准(公差)比较,判定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情况。两个直方图数据分布跨度大且两边边都有孤立的长方形。排除
36、测量有误的因素,有可能是因为零件并非由熟练工人加工制造,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异常因素,如刀具磨损、工人不熟练等。直方图的分布已经超过公差范围。已经出现不合格品,这说明加工精度不够,应提高加工精度,缩小标准差,也可以从公差标准制定的适当放宽来考虑。5 过程能力分析5。1计算、和5.1.1计算外圆直径、和根据外圆直径mm得到规范限(27.85,28.00).规范限的宽度T=TU-TL=0。15,称公差,表示规范的宽严程度,点M=(TL+TU)2=27.93成为规范中心(也称公差中心).由于M=27。93 = 27。95,规范中心M与受控中心u(均值)不重合,则发生偏移,所以为有偏移情况的过程能力
37、指数.上单侧过程能力指数:=(28。00-27。88)30。240。16 (TU)下单测过程能力指数: =(27。8827。85)30。240.05(TL)有偏移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为0.16.5.1.2计算零件长度、和根据零件长度 mm得到规范限(85。75,86.10)。规范限的宽度T=TU-TL=0。35,称公差,表示规范的宽严程度,点M=(TL+TU)2=85.93成为规范中心(也称公差中心)。由于M=85.93 = 86.09,规范中心M与受控中心u(均值)不重合,则发生偏移,所以为有偏移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上单侧过程能力指数:=(86.1085.95)30。440.12 (TU)下单测过程能力指数: =(85。95-85.75)30。440。15(TL)有偏移情况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为0。15。5。2结果分析因为:且0K1,所以CPKCP并且随着偏移度的减少而增加。CPK值越大,就表示受控中心u越接近据规范中心M,即两者的偏移越小。CP值越大,过程的合格品率越高,质量特性限越锐, CP越小,不合格品率越大.CPK=0.12,CPK值不大,且远小于1。说明受控中心u与规范中心M两者的偏移比较大,CP很小,过程的合格品率低,过程能力不足,不能满足要求,表示质量能力较弱,因考虑放宽条件.5.3求出不合格率外圆直径不合格品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