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STEMI患者心肌缺血分级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数及并发症的关系.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8066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STEMI患者心肌缺血分级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数及并发症的关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STEMI患者心肌缺血分级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数及并发症的关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STEMI患者心肌缺血分级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数及并发症的关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STEMI 患者心肌缺血分级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数及并发症的关系张摇 娜,舒摇 萍摇(湖口县人民医院功能科,江西摇 湖口摇 332500)摘摇 要摇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肌缺血分级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 参数及并发症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口县人民医院收治的 STEMI 患者 89 例为研究对象,根据 Birnbaum 等缺血分级标准,其中 2 级缺血52 例,3 级缺血 37 例,比较 2 级缺血和 3 级缺血患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CT 参数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3 级缺血患者入院时、溶栓后 2h ST 段抬高幅度分别为(0郾 81依0

2、郾 26)mV 和(0郾 48依0郾 19)mV,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3 级缺血患者溶栓后 2 h ST 段回降逸50%比例为 54郾 05%,明显低于 2 级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3 级缺血患者梗死面积、CK鄄MB 峰值分别为(19郾 05依3郾 72)%和(320郾 60依87郾 21)U/L,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而 LVEF 为(41郾 18依10郾 02)%,明显低于 2 级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3 级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或休克发生比例分别为 32郾 43

3、%和 29郾 73%,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表 1摇 2 级缺血和 3 级缺血患者一般资料比较n(%)组别n年龄(x依s,岁)男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梗死部位前壁后壁2 级缺血5260郾 10依9郾 2227(51郾 92)25(48郾 08)12(23郾 08)20(38郾 46)33(63郾 46)19(36郾 54)3 级缺血3759郾 82依8郾 1518(48郾 65)19(51郾 35)10(27郾 03)15(40郾 54)24(64郾 86)13(35郾 14)1郾 2 摇 治疗方法:所

4、有患者均给予嚼服 250 mg 肠溶阿司匹林,口服 250 mg 氯吡格雷,同时给予肝素抗凝,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加用 茁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等药物。随后给予患者溶栓治疗:50 mg 阿替普酶静脉滴注,同时泵入 1 000 U/h 肝素,检测患者凝血酶时间,并以此调整肝素泵入剂量。48 h 后给予患者皮下注射 4 000 U 低分子肝素,2 次/d。1郾 3 摇检测仪器及观察指标:选用迈瑞 BeneHeartR12 心电图机检测患者心电图,所有检测均由两名专业心电图专业医师操作;同时选用飞利浦 iU Elite超声诊断系统检测患者心动图,并检测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确患者室壁运动信

5、息;选用美国GE 公司 Hispeed Fx/i System CT 给予患者心肌灌注断层成像,获得患者放射性缺损面积,即梗死面积;观察并记录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或休克等情况。5012吉林医学 2023 年 8 月第 44 卷第 8 期1郾 4 摇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 SPSS19郾 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依标准差(x依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字2检验,以 P0郾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摇 结果2郾 1 摇 2 级缺血和 3 级缺血患者心电图 ST 段回降情况、梗死面积、LVEF、CK鄄MB 峰值比较:3 级缺血患者入院时、溶栓后

6、 2 h ST 段抬高幅度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P0郾 05);3 级缺血患者溶栓后 2 h ST 段回降逸50%比例为 54郾 05%(20/37),明显低于 2 级缺血患者的 82郾 69%(4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见表 2。3 级缺血患者梗死面积、CK鄄MB 峰值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而 LVEF 明显低于 2 级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见表 2。表 2摇 2 级缺血和 3 级缺血患者心电图 ST 段回降情况、梗死面积、LVEF、CK鄄MB 峰值比较(x依s)组别nST 段抬高幅度(mV)入院时溶栓 2

7、 h 后CK鄄MB 峰值(U/L)LVEF(%)梗死面积(%)2 级缺血520郾 46依0郾 200郾 13依0郾 03180郾 02依45郾 5854郾 48依9郾 8914郾 20依4郾 103 级缺血370郾 81依0郾 260郾 48依0郾 19320郾 60依87郾 2141郾 18依10郾 0219郾 05依3郾 72t 值7郾 17613郾 0869郾 8936郾 2195郾 713P 值0郾 0000郾 0000郾 0000郾 0000郾 0002郾 2 摇 2 级缺血和 3 级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3 级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或休克发生比例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见表 3。表 3摇 2 级缺血和 3 级缺血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组别n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或休克再梗死住院病死率2 级缺血526(11郾 54)5(9郾 62)3(5郾 77)2(3郾 85)3 级缺血3712(32郾 43)11(29郾 73)4(10郾 81)3(8郾 11)字2值5郾 8495郾 9310郾 2220郾 155P 值0郾 0160郾 0150郾 6370郾 6943摇 讨论摇 摇 急性心肌梗死病因与冠状动脉供血中断导致对应心肌急性缺血、缺氧、坏死有关,梗死心肌可累及心室壁全部或大部分,患者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呈高表达,其心电图表现

9、为 ST 段抬高,T 波倒置,因此也被称为 STEMI7。入院心电图检测是目前最简单、最常用的 STE鄄MI 预后评估方式,但在梗死面积预测中,其往往因ST 提高导联数、ST 段绝对高度及 QRS 复合波宽度间相互矛盾的结果而影响预测效果8。STEMI 患者冠状动脉闭塞后,缺血状态将导致心电图表现的连续改变,Birnbaum 等学者以此将患者缺血状态分为 3 个等级6,9。本研究以上述缺血分级标准对不同缺血分级患者进行了检测发现,3 级缺血患者梗死面积、CK鄄MB 峰值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而LVEF 明显低于2 级缺血患者,表明3 级缺血患者心肌坏死程度显著高于 2 级患者,且其心功能损

10、伤程度更高。而进一步的研究发现,3 级缺血患者入院时、溶栓后 2 h ST 段抬高幅度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且 3 级缺血患者溶栓后 2 h ST 段回降逸50%比例明显低于 2 级缺血患者,表明 3 级缺血患者溶栓疗效显著低于 2 级缺血患者,这可能与 3 级缺血患者缺少缺血预适应性,且侧支循环较少有关10,难以限制梗死面积扩张,维护梗死后心脏功能,降低心再灌注损伤,而导致缺血程度不断加重,并可能加快进展为心肌梗死有关。有研究认为,STEMI 患者缺血预适应性及是否存在良好侧支循环是患者冠脉闭塞后心肌坏死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患者缺血分级,最终影响患者病死率及并发症率11。另有

11、研究发现,尽早给予入院后 STEMI 心电图 3 级缺血患者进行再灌注、直接 PCI 或血管成形术治疗,患者并发症率、死亡率将显著降低,提示缺血分级可有效指导 STEMI 治疗,并且改善患者预后12。本研究中,3 级缺血患者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或休克发生比例分别为 32郾 43%和 29郾 73%,明显高于 2 级缺血患者,这与前述研究结果相似,提示缺血分级或可作为 STEMI 预后评估的有效指标。综上所述,STEMI 患者心肌缺血分级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参数及并发症发生关系密切,入院时心肌缺血分级评估有助于对 STEMI 患者预后的早期预测,可为 STEMI 治疗提供有效指导,但受限于本院

12、的基础条件,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仍有待进一步6012吉林医学 2023 年 8 月第 44 卷第 8 期大样本研究加以证实。4摇 参考文献1摇 林晓明,杨希立,刘鹤龄,等 郾 缺血分级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价值J郾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22(1):30鄄33郾2摇 彭摇 彬,倪爱华,张建新,等 郾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 3 级缺血的易患因素及预后价值J郾 中国医师杂志,2016,18(8):1223郾3摇 袁摇 驰,柯永胜,柯摇可 郾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 PCI 无复流的危险因素分析J郾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6,8(11):1

13、354鄄1356郾4摇 Wang YY,Li T,Liu YW,et al郾 Ischemic Postcondition鄄ing Befor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Acute ST鄄Seg鄄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duces Contrast鄄inducedNephropathy and Improves Long鄄term PrognosisJ郾 Arch MedRes,2016,47(6):483郾5摇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郾 急性 ST 段抬

14、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郾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5,43(5):380鄄393郾6摇 Birnbaum Y,Criger DA,Wagner GS,et al郾 Prediction ofthe extent and severity of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anterior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by the admission electrocardiogramJ郾 Am Heart J,2001,141(6):915鄄924郾7摇 赵春勇,吉庆伟,甄摇 雷,等郾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多支病变患

15、者直接 PCI 时支架后扩张的临床评价J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7,15(10):882鄄885郾8摇 Kohlhauer M,Dawkins S,Costa ASH,et al郾 MetabolomicProfiling in Acute 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Identifies Succinate as an Early Marker of Human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J郾 J Am Heart Assoc,2018,7(8):e007546郾9摇 叶旭辉,李伟明,冯六六,等 郾 心肌

16、缺血预适应对初发急性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J郾山东医药,2016,56(38):52鄄54郾10摇 饶萌萌,赵摇 蓓,刘佩林,等 郾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同缺血时间冠状动脉内血栓的病理分析J郾 解放军医学杂志,2017,42(2):149鄄153郾11摇 杨晨光,汪摇 芳 郾 老年女性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10):1039鄄1042郾12摇 高亚松,苏岩岩,丁摇 超 郾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术前抗栓预处理对自发再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J郾 临床误诊误治,2018,31(1):78鄄82郾收

17、稿日期:2021鄄08鄄23摇 编校:孟玲玲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术输血的安全性与治疗效果周摇 雪1,童春帆2摇(1郾 天津市血液中心献血办公室,天津摇 300110;2郾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综合诊疗中心外科,天津摇 300020)摘摇 要摇 目的:探讨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术输血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 2018 年 5 月 2022 年 5 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入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70 例,按照患者入选时间,使用数字标记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P)延长,输注红细胞+血浆与对照组(APTT 正常,输注红细胞),各 35 例,

18、均使用开腹脾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液各项指标、免疫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郾 05);术后,观察组术后 1 个月红细胞计数为(4郾 27依0郾 56)伊1012个、术后 3 个月红细胞计数为(4郾 42依0郾 57)伊1012个,术后 1 个月血红蛋白为(127郾 33依12郾 19)g/L、术后 3 个月为(135郾 42依14郾 28)g/L;对照组术后 1 个月红细胞计数为(3郾 24依0郾 43)伊1012个、术后 3 个月红细胞计数为(3郾 79依0郾 52)伊1012个,术后

19、1 个月血红蛋白为(102郾 48依12郾 19)g/L、术后 3 个月为(109郾 73依13郾 28)g/L;虽然两组患者的各项血液指标都在稳步增长,但是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观察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观察组并发率为 2郾 86%,对照组为 17郾 1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郾 05)。结论:目前,临床治疗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有效方式为手术治疗,输血是手术过程中重要和必要内容,采用输注红细胞+血浆方式的输血安全性更高,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病患血液以及免疫功能相关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在临床治疗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关键词摇 脾切除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治疗效果;血液指标;安全性通讯作者:童春帆摇 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S)属于遗传性疾病1,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因红细胞先天性膜缺陷造成的溶血性贫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脾脏巨大、黄疸、贫血等,并且往往伴有积石症。该疾病的诱发因7012吉林医学 2023 年 8 月第 44 卷第 8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