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可控同步时钟测试仪的研制.pdf

上传人:fir****x8 文档编号:52761 上传时间:2021-06-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7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可控同步时钟测试仪的研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可控同步时钟测试仪的研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5 0卷总第 5 7 1期 2 0 1 3年第 7期 电测与仪表 El e c t r i c a l M e a s u r e me n t& I n s t r u m e nt a t i o n VO 1 5 0 No 5 71 J u 1 2 0 1 3 一 种用于电力系统的可控 同步时钟测试仪的研制 陈班贤 , 黄琦 , 井实 , 甄威 ( 1 电子科技大学 电力 系统广域测量与控制四川省重点实验 室, 成都 6 1 1 7 3 1 ; 2 四川电力科 学研究院 系统技术所 , 成都 6 1 0 0 7 2 ) 摘要:针对当前缺少一种有效的测试设备来量化评估电力系统中电子设备问的时间同步误差对电力系统自动 化设备的影响( 如造成误动误报等异常现象) 。利用电口、 光口和网口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一种基于F P G A 的时间 同步可控测试仪,提供了U A R T 串口报文授时、 I R I G B 时间编码授时、 I E E E 一 1 5 8 8 网络报文授时这三种授时功 能。通过控制外部设备与主时钟装置间的时问差, 达到调整设备之间的时间差的目的, 从而完成设备之间同步 时间误差导致设备异常的量化评估 , 为电力系统制定统一的时问同步系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 电力系统; F P G A; 时间同步可控; U A R T ; I R I G B; I E E E 一 1 5 8 8 ; 测试仪 中图分类号: T M9 3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1 1 3 9 0 ( 2 0 1 3 ) 0 7 0 0 9 6 0 5 De v e l o p me n t o f a C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0 n Co n t r o l l e d Te s t e r f o r El e c t r i c Po we r S y s t e m 1 1 1 2 C H E N B a n - x i a n, H U A N G Q i , J I N G S h i, Z HE N We i ( 1 T h e P o we r S y s t e m Wi d e - a r e a Me a s u r e me n t a n d Co n t r o l Ke y L a b o r a t o r y o f S i c h u a n P r o v i n c e , Un i v e r s i t y o f El e c t r o ni c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n o l o g y o f Ch i n a ,Che ng d u 61 1 7 31 ,Ch i n a 2 S i c h ua n El e c t r i c Po we r Re s e a r c h I ns t i t u t e , S y s t e m t e c h n o l o g y L a b o r a t o r y , C h e n g d u 6 1 0 0 7 2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Wi t h e l e c t r i c a l i n t e r f a c e a n d o p t i c a l i n t e r f a c e a n d n e t wo r k i n t e r f a c e w o r k i n g p r i n c i p l e , t h i s p a p e r d e v e l o p s a 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l e d t e s t e r ba s e d o n F PGA d u e t o t h e l a c k o f a n e f f e c t i v e t e s t e q u i p me nt t o e v a l ua t e t h e 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e r r o r o f t h e e l e c t r o n i c a u t o ma t i o n e q u i l me n t s i n t h e p o w e r s y s t e m wh i c h h a s a n e g a t i v e i mp a c t O i l t he po we r s y s t e mTh e t e s t e r p r o v i d e s t hr e e t i mi n g f un c t i o n s ,n a me l y ,a UART s e r i a l p a c k e t s t i mi ng , I RI G B c o d e t i mi n g a n d I EE E-1 5 8 8 n e t w o r k p a c k e t s t i mi n g By c o n t r o l l i n g t h e t i me b e t we e n t h e e x t e r n a l d e v i c e a n d t h e ma s t e r c l o c k d e v i c e ,i t a c h i e v e s a q u a nt i t a t i v e a s s e s s me n t o f t h e c l o c k s y nc h r o ni z a t i o n e r r o r wh i c h wi l l l e a d t o e q u i p me n t ma l f u n c t i o n , a n d p r o v i d e s a n i mp o r t a n t r e f e r e n c e t o t h e p o we r s y s t e m wh e n f o r mu l a t i n g a u n i fi e d t i me Ke y wor ds: e l e c t r i c p o we r s y s t e m, FPGA, 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c o n t r o l l e d t i mi n g , UART, I RI G- B, I EEE一1 5 8 8 , t e s t e r 0引 言 在电力系统 中,尤其是在变电站的 自动化系统 中, 时间同步 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 , 有时电力系统 中 的不正常运行, 可能就是因为设备之间时间同步达不 到要求的原因所造成 。例如在电力系统中的广域实 时监测系统, 主要依靠G P S 同步时钟的高精确度对广 域实时监测系统提供精确的相角测量 ,然而由于 G P S 的授时可能会受外界环境影响发生卫星失锁现 象。 , 其稳定性和安全生 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 在1 9 9 5 9 6 一 年曾经 出现2 0 ms 的时钟跳变 , 这将导致相角测量产生 较大的误差从而引发电力系统的错误动作 。又如故 障录波器 , 可以 自动地、 准确地记录电力系统发生故 障前后过程 的各种电气量的变化情况 , 用于判断故障 的位置 、原因以及继电保护是否发生正确动作等 , 一 旦故障录波器的时间同步精度达不到一定范 围时, 将 对事故原 因的分析造成一定不 良影响。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 , 并根据 当前电力系统时间同 步的状况 ,研制 了一种基于F P G A 的时间同步可控测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 O卷总第 5 7 1 期 2 0 1 3 年第7 期 电测与仪表 El e c t r i c a l M e a s u r e m e nt& I ns t r u m e nt a t i o n V0 1 5 0 No 5 7 1 J u1 2 0 1 3 试仪。 该测试仪不但可以提供U A R T 串口报文授时, 还 可以提供多个通道的I E E E 一 1 5 8 8 网络报文授时和多 个通道 的I R I G B 时问编码授 时功能 , 同时各个通道 的授时可以单独控制, 从而调整外部设备之问的时间 差 , 为电网研究人员研究电力设备之间允许存在的最 大同步时间差提供有效的测试方法, 同时也为电力系 统制定统一的时问同步标准提供重要 的参考价值 。 1 三种授 时方式原理介绍 I 1 U A R T串13报文授时原理 U A R T 串口通信报文的帧格式 如图1 所示 , 传送 速率为9 6 0 0 b i t s , 当设备问没有相互通信时, 授时设 备的发送数据线始终处于高电平状态; 开始授时的时 候 , 则先将发送数据线拉低, 即发送起始位“ 0 ” , 接着 发送8 b i t 有效数据位 ,再发送奇偶校验位和停止位 。 U A R T 串口报文的一次时间信息共有1 4 个字段,每个 字段 由l 0 个 比特组成一帧 ,依次输出帧头( H e a d e r ) 、 小时的十位数字 、 小时的个位数字 、 分钟 的十位数字 等信息。 当被授时设备接收到符合这些格式的报文后 自动解析报文并提取报文里的时间信息并通过软件 的方法校正 自身的本地时问。 图1 U A R T串口报文通信帧格式 F i g 1 F r a me f o r ma t o f UART s e r i a l pa c k e t c o mmu n i c a t i o n 1 2 I R I G B 授 时 原理 I R I G B 码是一种串行 的二进制时间码 ,结合了 脉冲对时法和串口报文对时法 , 每秒钟发送一帧时间 码 , 共 1 0 0 个码元 , 码元周期为 1 0 ms , 这些码元分别 由 三种不同脉宽的码元组成, 分别是8 m s 、 5 m s 和2 m s , 其 中脉宽为8 ms 代表一帧参考 点P R或者位置识别标 志 位P i , 5 ms 代表进制“ 1 ” , 2 m s 代表二进制 “ 0 ” 或 者索 引 标志S Y, 如图2 所示。 被授时设备一旦检测到连续二个脉宽为8 ms 的位 置识别标志位时, 开始解析报文的时间信息, 同时将 图2 I R I G B 码 元 示意 图 Fi g 2 S c h e ma t i c d i a g r a m o f I RI G-B s y mb o l 纳秒计时器清零, 并重新开始计时, 从而完成对该设 备本地时间的校正。 1 3 I E E E一 1 5 8 8网络报 文授 时原 理 I E E E 一 1 5 8 8 网络报文授 时就是指授时设备能够 通过以太网以多播方式每隔一定时问对 网络内的被 授时设备的本地时间进行校正,图3 给出了授时设备 与被授时设备之间进行一次时间校正的具体过程。 其 中S y n c 、 F o l l o w u p 、 D e l a y r e q 、 D e l a y r e s p 这四个报文分 别为同步报文、 跟随报文、 延时一 请求报文、 延时响应 报文 ,而r r m 是授时设备发送同步报文的精确时间, 是被授时设备接收到同步报文的精确时间, rr n l 的时 间信息会被放置在跟随报文中, 是被授时设备发送 延时一请求报文的精确发送时间, 是授时设备接 收到延时一 请求报文的精确时间 ,同样被放置在延时 响应报文中发送给被授时设备 ; 经常这样 四次报文通 信后, 被授时设备将获得T ll1。 、 T T m : 、 这四个时间信 息, 因为网络传输具有很强的对称性, 所以假设通信 r1 n 回路的网络时延是一样 的 , 记为 , 而 代表授时 设备与被授时设备之间本地时间的偏差值 , 通过分析 图3 可以得到如下代数关系式 : ( T 1 一 T 1 ) + ( 一 ) , 、 d 一一 L l T o = 1 一 T m 1 一 T d ( 2) 被授时的设备根据式( 1 ) 和式( 2 ) 计算得到 和 更新本地时问, 从而实现授时设备与被授时设备时间 高精度同步。 图3 I E E E一1 5 8 8 时间校正 过程 Fi g 3 c o r r e c t i o n pr o c e s s o f I EEE一1 58 8 t i me 2 系统方案设计 本套时问同步可控测试仪分别由G P S 接收机、 1 0 个网口、 l 0 个光口、 一个电口、 液晶显示模块和外部输 入控制模块等构成。 该测试仪的本地时间源于G P S , 同 时用户可以通过外设按键和液晶显示模块的内容选择 即将授时的模式 , 第一种是电口, U A R T 串 口报文授 时方式 , 第二种是光 口, P l R I G B 时间编码授时方式 , 第三种是网口, I E E E 一 1 5 8 8 网络报文授时方式 , 接着 用户就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为各个通道设置时延量 , 9 7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 0卷总第 5 7 1期 2 0 1 3年第 7期 电测 与仪表 El e c t r i c a l M e a s ur e me n t& I n 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Vo I 5 0 No5 7 1 Ju 1 2 01 3 最小时延量 为1 I t s , 最大为5 0 0 ms ; 设置完后用户可 以 选择设置另一种授时方式 , 也可以立即开始授时。 系统 的硬件构架如 图4 所示 ,主要包含 了一个 G P S 接收模块、 一个恒温晶振、 一个液晶显示模块、 一 个电口、 十一个外设按键 、 十个光 口、 十个网口和一块 F P G A 芯片。其中G P S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G P S 报文; 恒 温晶振为系统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十个外设按键分 别 为系统复位键R s t 、输入 清零 键C l r 、通 道选 择键 C h a n n e l 、 授时模式选择键M o d e 、 确定键C o n fi r m, 剩余 六 个 键 k e y l k e y 6 分 别 对 应 1 tx s 、 l O p e s 、 l O 0 s 、 l m s 、 1 0 m s 、 l O O m s H 延值, 每按一次, 该按键相应时延值加 一 , N k e y l 对应1 Ix s , 每按一次k e y l , 时延值加1 s , 若 按下k e y 6 , 则时延值加l O O m s , 液 晶显示模块同时将用 户的操作显示出来。 图4 硬件构架图 F i g 4 Ha r d w a r e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d i a g r a m F P G A 芯片除了要解析G P S 报文外获得本地 时问 外 , 还要实现U A R T 串 口报文 、 I R I G B 码和I E E E 一 1 5 8 8 这三种通信报文的编码和解码。 2 1 G P S 报 文 解析 本文使用的G P S 接收机模块 ,可以输出G G A、 V T G、 G L L 、 Z D A、 G S A、 G S V、 R MC 等 七种N ME A信息 , 支 持 4 8 0 0 b p s 和 9 6 0 0 b p s 这 二 种 波 特 率 ,默 认 为 4 8 0 0 b p s , 用户可以通过T S I P 命令选择需要的N M E A 信 息和波特率输出。根据本测试仪的实际需要,通过 T S I P 配置命令,使该G P S 接收机每秒钟只输出Z D A 信 息, 波特率为4 8 0 0 b p s , 同时每秒输出rr r L 标准脉冲信 号P P S 。G S P 接收机输出的Z D A 信息格式如下 : $GPZ DA, h h mms s S S , XDI XD2, XM1 XM2,XY1 XY2 XY3 XY4, , c c( C R) ( L F) 式 中h h mm s s S S 为 当前 U T C时间信 息h 、 m、 s 3 Y 别代 表 时、 分、 秒; X D 1 X D 2 存储了当天日 信息; X M1 X M 2 存储 了当天的月份信息; X Y I X Y 2 X Y 3 X Y 4 中存储了当天 的年份信息;c c 为校验和。 当设备接收到G P S 信号后 , F P G A 首先检测报头 是否为MY MG P Z D A, 如果是 , 则依次将报文后面的数 据部分存储下来 ,并根据Z D A信息格式将报文里 的 时、 分、 秒、 日、 月 、 年信息提取出来 , 并计算校验值是 一 98一 否与报文 中的校验和相匹配 , 如果匹配 , 则更新本地 时间,同时在P P S 脉冲信号的上升沿清零本地时间的 纳秒计算器。 如图5 所示, 在p p s 脉冲的上升沿, 纳秒计 算器r e g _ n s 同步清零, 同时获得当前时间为2 0 1 2 年9 月 0 5 日1 3 时l 2 分4 1 秒 。 图5 G P S 4 文解析与对时 F i g 5 GP S p a c k e t p a r s i n g a n d t i mi n g 2 2 U A R T串口报 文授 时设计 由于U A R T 串 口报文输出的波特率是9 6 0 0 b p s , 而 系统的时钟频率是5 0 Mh z , 因 L F P G A 需要对时钟频率 进行分频操作 ,产生一个 1 6 倍于串 口报文输 出频率 c l k 1 6 x , 同时将一次时间信息分成1 5 帧传递, 具体传 递顺序见图2 , 状态转移图6 给出了一帧数据传递的具 体实现过程: i d l e : 当系统发出授时命令时, Jl tx _ c m d 值为1 时, 状态机 由i d l e 转移 1 s t a r t , 并发送起始位 , 即令发送数 据线t x d t 值为0 ; s t a r t : 令通信忙信号线有效 , 即令b u s y 为真 , 同时将时钟计数器c n t _ t x 清零 , 并开始发送有效 数据 , 状态机 由s t a r t 转移 lJ w a i t ; w a i t : 等待时钟计数器 cnt _t x 计 满 1 6 个 周 期 后 ,判 断 比特 发送 位 计数 器 d c n t _t x 是 否 已经 将 8 位有 效 数据 发 送 完毕 ,如果 d c n t _t x J 于8 , 则转移 g s h i fl 状态 , 继续发送数据 , 否 则转移s t o p 状态 , 表示8 位有效数据已经发送完毕。 l t x _c md t x d t = l , b u s y = Z c nt _ t x 1 6 图6 状 态转移 图 Fi g 6 S t a t e t r a ns i t i o n d i a g r a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 0卷总第 5 7 1期 2 0 1 3年第 7期 电测与仪表 El e c t r i c a l n e a s u r e m e nt& I ns t r ume n t a t i o n VoI 5 0 No 5 7 1 J u1 2 0 1 3 s h i ft:将第N 位数据传递给发送数据线t x d t ,同时让 d e n t t x 自加一 , 并转移 lJ w a i t 状态 。s t o p : 发送停止位 , 即停止位发送 比成后 , 转移i d l e 状态。 因此一次时间信息通过上述操作l 5 次, 便可以将 时间信息通过R S 2 3 2 传递给被授时设备 , 同时约定报 头标 志位为 C A,报 尾为 B D。图7 为本 测试 仪通 过 R S 2 3 2 向电脑发送的授时时间信息, 一秒发送一次报 文, 在第一行中, 0 C O A 为报文头, 0 1 0 0 为小时信息, 即 l 0 点, 0 2 0 3 为分钟信息, 即2 3 分, 0 1 0 1 分秒信息, 即1 1 秒 , 0 3 0 1 为天数 , l lJ 3 1 号 , 0 0 0 8 为月份 , 即8 月 , 0 1 0 2 为 年份 , 1 J 2 0 1 2 年( 2 0 省去 ) , 0 B O D为停 止标 志 , 故这次 报文传递的时问为2 0 1 2 年0 8 月3 1 日1 0 点2 3 分1 1 8 ) 。 图7 R S 2 3 2 串口报 文授 时 F i g 7 RS2 3 2 s e r i a l p a c k e t t i mi n g 2 3 I RI G B时间编码 授 时设 计 F P G A IJ 用I R I G B 码传递时间信息主要用到二 个功能模块, 第一个是时钟分频模块, 将系统5 0 M H z 的工作时钟分频为f l 和f 2 ,分别用于产生周期为l m s 和1 0 m s 的时钟信号; 第二个模块是编码模块, 分别对 二进制“ 1 ” 、 “ 0 ” 和P R 、 P 0 P 4 作了变换 , 其 中二进制 “ 1 ”用1 0 b O O 0 0 0 1 1 1 1 1 表示,这样在f l 时钟信号控制 下 , 便可 以实现脉宽为5 m s 的码元 输出 , 同理 , 二进制 “ 0 ” 和索引S Y 用 1 0 b 0 0 0 0 0 0 0 0 1 1 表示 , 而P R、 P 0 P 4 则 用1 0 b 0 0 1 1 1 1 1 1 1 1 表示 ;由于一帧时间信息包含了 1 0 0 个码元, 每个码元周期为1 0 m s , 因此可以利用f 2 时 钟信号, 依次输出这1 0 0 个码元, 同时在f2 的上升沿更 新要输出的码元信息 。 图8 为F G P A 对I R I G B 日 寸 问编码 后的仿真波形 , 图中正确地 出输 出了秒和分这二个字 段 , 同时二个字段之 间的时问间隔正好是+ 1 0 0 ms , 满 足I R I G B 码的编码要求 。 图8 I R I G B 码仿真波形图 Fi g 8 I RI GB s i mu l a t i o n wa v e f o r m 2 4 I E E E l 5 8 8 网络报 文授 时设计 利用I E E E 一 1 5 8 8 实现 高精度授 时的关键在 于精 确求 出主设备与从设备问的时间偏差和网络时延 , 而 这二个数值 的精确度依赖于主从设备发送与接收报 文时刻 的标记 , 也 即时问恰戳的标记 , 为 了尽可能 的 避免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等所带来的不确定抖动, 本文选择 了在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之 间的位置标记 时间戳 , 选用物理层芯片D P 8 3 6 4 0 与F P G A 直接互连。 时间戳的标记时刻如图9 所示 ,在帧首界定符最后一 位传送结束之后以及 目的地址第一位到来之前。 时间戳标记后 , F P G A依次将报 文的MA C目的地 址 、 U D P _l e i x i n g 、 U D P目的端 口存储下来并判断是否 为有效报文。 当同步报文、 跟随报文 、 延时一 请求报文 、 延时响应报文这四种报文都发送完毕后, 被授时设备 立 即根据计算出的时间偏差 和网络时延 更新本地 时间, 完成授时。 、 MAC : 翻的地址 图9 时间戳标记 时刻 F i g 9 Ti me s t a mp ma r k t i me 3 测试结果 3 1 I R I G B时间编码授 时测试 结果 图1 0 为 I R I G B 时间编码授时可控实例 ,该测试 仪通过解析G P s 报文获得本地时间为2 4 9 天 1 1 时3 8 分 2 7 秒, I R I G B 1 I R I G _ B 1 0 分别对应第一个到第 1 0 个 通道的B 码输出。由于B 码的纳秒计数器在B 码的帧起 始标志位后清零并重新开始计数 , 因此可以通过延时 B 码的输出, 实现授时可控 。图中I R I G B1 与测试仪的 时问是 同步的 ,下一个通道都比上一个通道时延 了 1 t x s , 如I R I G _ B 2 k L I R I G _ B 1 时延 了1 s , 因J f L I R I G _ B 9 与I R I G _ B 1 时延了8 s ,图中各通道具体时延值都可 以通过外部按键设置完成, 时延的最小单位是1 s , 时 延最大值是5 0 0 ms 。 一 9 9一 一 吣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第 5 O卷总第 5 7 1 期 2 0 1 3年第 7期 电测与仪表 El e c t r i c a l M e a s u r e m e n t& I ns t r u m e n t a t i o n V0 1 5 0 N0 5 7 1 J u 1 2 0 1 3 图1 0 RI GI B 码授 时可控 Fi g 1 0 RI GI B c o n t r o l l a b l e t i mi n g 3 2 I E EE 一1 5 8 8 网络 报 文授 时测试 结果 通过外部按键选择网络报文的第二个通道 , 并设 置1 Ix s 的时延, 其余通道保持时延值均为零, 如图1 1 所 示 , N S 一 1 5 8 8 为测 试仪 本地 纳 秒计 时器 的计 数 值 , NS 0 1 5 8 8 为第一个网络报文通道纳秒计时器 的计数 值 , N S 1 1 5 8 8 为第 二个 网络报文通道 纳秒计 时器的 计数值 ,可以发现N S 1 1 5 8 8 的计数值与N S 0 1 5 8 8 的 计 数 值正 好 相差 1 I X S ,即实 现 了 1 Ix s 的延 时控制 。 s 一1 5 8 8 为本地秒计时器的计数值,与G P S H ,-j 问同步。 图 中m a c d 值为0 X 0 1 0 0 5 E 0 0 0 1 8 1 , U D P _ l e ix i n g 值 为 0 X1 1 ,可 以判 断该 报文 为 I E E E一 1 5 8 8 报 文 ,同时 Me s s a g e t y p e 值为0 , U D P _ p o r t 值为3 1 9 , 可以判断该报 文是 同步报文。 图1 1 I E E E 一 1 5 8 8 授 时可控 F i g 1 1 I EE E- 1 5 8 8 c o n t r o l l a b l e t i mi n g 4 结束语 本文介绍 了一种基于F P G A 的时间同步可控测试 仪 ,利用F P G A 实现 了串口报文 、 I R I G B 码和I E E E 一 1 5 8 8 网络报文这三种授 时方式 , 通过外部按键 , 可以 对光口和网口各个通道的时间同步进行可靠控制, 从 一 l 0 0 - 而控制外部设备与主时钟装置间的同步时间差 。 为电 网研究人员提供一种有效的测试设备来量化和评估 电力系统中电子设备 问的时间同步误差对电力系统 自动化设备 的影响 , 同时也为电力系统制定统一 的时 间同步标准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 。 参 考 文 献 1 张信权, 梁德胜, 等 时钟同步技术及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J J _ 继电 器, 2 0 0 8 , 3 6 ( 9 ) : 6 9 7 1 ZHANG Xin q u a n ,L I ANG De s h e n g , e t a1 T i me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a n d I t s A p p l i c a t i o n i n S u b s t a t i o n J R E L A Y , 2 0 0 8 , 3 6 ( 9 ) : 6 9 7 1 2 胡 为兵, 李开 成电力 系 统 实时相位同步方法的研 究 J J _ 电测 与仪 表, 2 0 0 7 , 4 4 ( 8 ) : 1 - 4 HU W e i - bing , L I Ka i -c h e n g Co mpa r i s o n a n d S t u d y o n Re a l t i me P h a s e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Me t h o d s J E l e c t r i c a l Me a s u r e me n t I n s t r u me n t a t i o n 2 0 0 7 , 4 4 ( 8 ) : 1 - 4 3 黄翔, 江道灼 G P S同步 时钟 的高精度 守时 方案 J 1 电力系统 自动 化, 2 0 1 0 , 3 4 ( 1 8 ) : 7 4 7 7 HUANG Xi a n g , J I ANG Da o z h u o A Hi g h Ac c u r a c y T i me Ke e p i n g S c h e me B a s e d o n G P S J A u t o m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 2 0 1 0 , 3 4 ( 1 8 ) :7 4 - 7 7 4 于跃海, 张道农, 等 电力系统时间同步方案l J j 电力系统 自动化, 2 0 0 8 , 3 2 ( 7 ) : 8 2 - 8 5 YU Yu e h a i ,ZHANG Da o n o n g ,e t a 1 Ti me S y n c h r o n i z i n g S y s t e m f o r P o w e r S y s t e m J A u t o m a t i o n o f E l e c t ri c P o w e r S y s t e m s , 2 0 0 8 , 3 2( 7 ) : 8 2 - 8 5 5 张志刚, 王宪杰 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故障录波装置l J 1 _ 电测与仪 表, 2 0 0 2 , 3 9 ( 3 ) : 1 7 2 0 Z HA N G Z h i - g a n g ,WA NG X i a n - j i e Mu h i p l e x C h a n n e l Hi g h S p e e d D a t a A c q u i s i t i o n a n d F a u l t D a t a R e c o r d e r J J E lc c t r i c a l Me a s u r e m e n t & I n s t r u me n t a t i o n , 2 0 0 2 , 3 9 ( 3 ) : 1 7 - 2 0 6 L A I Y u a n - c h e n g , L I N C h i n - c h u n g A P a i r R e s o l u t i o n B l o c k i n g A l g o ri t h m o n A d a p t i v e B i n a r y S p l i t i n g for R F I D T a g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J I E E E C o m mu n i c a t io n s L e t t e r s , 2 0 0 8 , 1 2 ( 6 ) : 4 3 2 - 4 3 4 7 陈宏, 喻子易 变 电站 G P S授 时方式 与二次设备时 间同步 湖北 电力, 2 0 0 9 , 3 3 ( 1 ) : 2 1 2 3 CHEN Han g YU Z i y i Di s c u s s i o n o n Ti me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o n b e t we e n S u b s t a t i o n G P S T i mi n g Mo d e and S e c o n d a r y E q u i p me n t J Hu b e i E l e c t r i c P o w e r , 2 0 0 9 , 3 3 ( 1 ) : 2 1 2 3 8 J i h o H a n , D e o g - K y o o n J e o n g P r a c t i c a l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s i n t h e D e s i g n a n d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T i m e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S y s t e ms Us i n g I E E E 一 1 5 8 8 J 1 I E E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P r a c t i c e Ma g a z i n e , 2 0 0 9 , 4 7 ( 1 1 ) : 8 2 8 6 9 程亮, 赵 建 , 方 海 燕 L X I同步接 口的分 析 与研究 J f _ 电测 与仪表, 2 0 0 7 , 4 4 ( 4 ) : 6 5 6 8 C HENG L i an g ,ZHAO J i an ,F ANG Ha i - y a n An a l y s i s a n d Re s e a r c h o f L X I S y n c I n t e r f a c e fJ 1 E l e c t r i c a l Me a s u r e m e n t I n s t rume n t a t i o n , 2 0 0 7 , 4 4f 4 1 : 6 5 - 6 8 1 0 I E E E I E E E S t d 1 5 8 8 T M _ 2 0 0 2 I E E E S t a n d a r d f o r a P r e c i s i o n C l o c k S y n c h r o n i z a t i o n Pr o t o c o l for Ne t wo r k e d Me a s u r e me n t a n d Co n t r o l S y s t e ms Ne w Yo r k : T h e I n s t i t u t e o f El e c t r i c a l a nd El e c t r o n i c s E n g i n e , I n c , 2 0 0 2 ( 下转第 1 2 2页 )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学兔兔 w w w .x u e t u t u .c o m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能源/动力工程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