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校团合作”背景下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探析.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889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团合作”背景下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探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团合作”背景下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探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团合作”背景下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探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 6 月第 6 期 总第 198 期海峡科学Straits ScienceJune 2023No.6,Total 198th“校团合作”背景下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探析林 洁(福建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福建芳华越剧院),福建 福州 350000)摘要“校团合作”背景下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的初衷是为社会培养合适的文艺戏曲专业技能型人才,进而提升新时期艺术文化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因此,“校团合作”是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联系的纽带,加强“校团合作”不仅能培养全方位技能型人才,为戏曲院团带来综合效益,也为社会发展提供艺术资源保障。该文在阐述“校团合作”概要和“校团合作”背景

2、下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校团合作”背景下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的优化策略。关键词 校团合作 人才共育 艺术类高校 戏曲院团人才中图分类号 G712;J614.9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3-8683(2023)06-0116-041“校团合作”概要1.1“校团合作”的相关原理1.1“校团合作”的相关原理“校团合作”是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展开教育合作,“订单式”培养学生的办学模式,主要是指艺术类高校为提升教育水平建设,谋求学生就业发展,逐步提升教育质量,开展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之间对接合作,针对戏曲院团意向培养戏曲院团所需的实用型人才。“校团合作”模式让

3、学生在艺术类高校内学习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在文艺院团进行实习培训。学生在进校之初,和戏曲院团签订相关协议,毕业后到戏曲院团工作,提升艺术类高校就业率,为戏曲院团输送优秀人才。1.2“校团合作”的价值1.2“校团合作”的价值一是全面提升了艺术类高校办学水平。艺术类高校充分借力国家政策,提升师资力量,完善软硬件设施,对标国外办学方式,积极发展现代化教育,构建艺术类人才力量体系,从而提升艺术类高校办学水平;二是促使艺术类高校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新时期,市场发展变化迅速,高校与文艺院团开展戏曲合作可以与市场需求形成较为紧密的联系,及时探寻戏曲市场发展动态,建立市场需求度高、更加符合戏曲院团求职需要的发展

4、方向,满足新时代校团合作教育发展目的,进一步增强办学活力;三是弘扬新时代艺术类办学特色。探索多元办学模式改革,打破艺术类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隔阂,精准对接戏曲市场需求,设定特有艺术类戏曲课程内容和发展模式,设立标准对接,创建机制灵活、实力雄厚、功能强大的新型艺术类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可以综合提升艺术类高校办学特点,增加人才吸引力。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增强区域之间的人才沟通,助推艺术类高校服务戏曲院团。艺术类高校办学水平得到持续提升,可以为人才建设打造艺术类高校能力精湛、专业素质过硬的先进教学力量。1.3“校团合作”人才共育方式1.3“校团合作”人才共育方式一是定向或订单模式,

5、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签订“校团合作”培训或“订单式”培训协议,新生进入“订单”培训班或“定向”培训班。戏曲院团招聘与学生综合测评结果挂钩,实现了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招聘、实习与就业的同步。二是勤工助学方式,学生在艺术类高校学习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定期在合作戏曲院团接受艺术类高校技能和工作技能的培训。掌握戏曲院团的就业要6112023 年第 6 期海峡科学HAI XIA KE XUE求,了解实习岗位和专业之间的对应关系,签署协议,以勤工助学的方式保证学生可以在实习岗位上从纯粹学习转移为专业实践提升。三是教学试用模式,在艺术类高校让学生了解共同合作的戏曲院团的艺术产品、专业技术、管理理念和管理制

6、度,提前接受戏曲院团的院团文化、劳动纪律和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业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四是产教结合模式,学生通过实习的方式获得戏曲院团定点职位工作,艺术类高校和院团共同参与实习学生的管理工作,开展合作教育训练,使学生成为院团需要的合格专业人士。产教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以艺术类高校实训基地为依托,开展校企“产教融合”的校团合作,将艺术类高校实训基地打造成以生产为导向的实训基地,形成教育与产业有互动机制的结合,实现教学服务院团,院团促进教学的双赢局面。例如,福建芳华越剧院与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共建了福建艺术职业学院培训基地,作为尹桂芳先生一手创办的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项目。中心还成立了全国尹派越剧艺术传承保护基地,并成功举办了“越剧尹派青年人才培养培训班”。建设合作运营培训基地可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实训设备和场地,并减轻戏曲院团对实训的负担,降低戏曲院团运营成本。同时,艺术类高校以技术指导的方式,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力度,提升办学水平,学生提前接触工作环境,实现戏曲院团、艺术类高校、学生共同发展。五是建立教学指导专家组,聘请戏曲院团专家老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共同参与艺术类高校“校团合作”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专业技能型教学的发展步骤,再根据院团发展需求进行及时调整,指导艺术类高校建立校外实习和实践培训基地。2019 年起,福建芳华越剧院委托嵊州越剧艺术学校第四届流派传承

8、班定向培养的第八代芳华青年演员,芳华骨干艺术力量对学员进行了大量“手把手”的教学,极大地提升了学员们对剧目的领悟和舞台表现力。2 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的必要性2.1 有利于培育新型2.1 有利于培育新型创建模式创建模式戏曲人才“校团合作”的培养模式是国家最新倡导的艺术类高校教育模式,旨在以戏曲教育为出发点,在就业为导向的戏曲教学理念指引下,以培养具有合格戏曲艺术类高校技术能力的人才为基本教育目标,根据戏曲学生在艺术类高校发展形成的技术能力特征,组织在校生在高等院校与戏曲院团两个不同的学习场合交替学习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我国传统的大学教学模式相比,“校团合作”在校内充分凸显了教学的生产力,

9、在校外充分彰显了实践教育的发展力。学生在掌握一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戏曲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理论与实践同时进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戏曲院团提供实用型人才,充分挖掘学生在院团发展中的综合能力。深入促进艺术类高校与文艺院团戏曲的合作,加深合作项目,不只是停留在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合作协议的内容上,更是要建立适用的教学培养机制1。艺术类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又重视实操能力、艺术素养等多方面的共同促进,随着戏曲院团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艺术类高校在学科设置方面可以及时跟进变化,按照学生的专业综合成绩及实际操作能力优势指明发展路径,吸纳足够数量的戏曲院团参

10、与“校团合作”建设。2.2 有利于深化戏曲人才培养模式2.2 有利于深化戏曲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提升艺术类高校与市场需求的亲密度。“校团合作”可以根据新时期技术领域的需求实时调整教育内容,实现培养目标与戏曲发展前沿需求同步进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感受到真正的演出环境、学习真正的戏曲舞台表演经验;二是专业教学共享院团优秀师资。围绕特色戏曲专业,艺术类高校邀请院团资深艺术专家定期授课,校企协同合作,举办教育活动和舞台素质扩展训练,帮助学生提高个人综合能力;三是根据院团人才需求实行“订单式”培养。艺术类高校根据演出市场需求设立适应性强的专业学科,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戏曲专业人才。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舞台

11、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除了教学戏曲专业学科知识外,“校团合作”还可以加强艺术类高校文化素养的培训与教育;四是戏曲院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院团为拥有较好戏曲表演能力及一定实习经验的毕业生提供相匹配的就业岗位,使学生拥有良好发展前景,有效减轻文艺院团招聘选人压力。创新校团合作、产教互补发展模式,实现艺术类高711HAI XIA KE XUE海峡科学2023 年第 6 期校与文艺院团戏曲发展双线对接。2.3 提升“校团合作”戏曲人才发展水平2.3 提升“校团合作”戏曲人才发展水平“校团合作”是培养人才的方式之一,目的是让学生在校期间充分学习理论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舞台化实践操作

12、,学生有机会了解院团对艺术素养、专业技巧的要求,按照自己的优势,提升主动学习知识的意愿,锻炼表演技能。同时,戏曲院团用人需求更具有指向性,“校团合作”也为戏曲院团培育了为己所用的优秀人才。校企联合培养不是简单的批量化生产,而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行业特点和院团特点设计出具体的培养方式。艺术类高校为戏曲院团提供学生成长的沃土,院团为学生提供进入社会并有舞台展示自我的实践机会。3 艺术类高校与戏曲院团人才共育策略3.1 培养专业人才3.1 培养专业人才建立“校团合作”人才培养现代化治理机制,依法规范治校。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完善政府主导发展、艺术类高校充分落实、社会积极参与建设的合作共通

13、关系,量化考核评价标准,建立艺术类高校教育管理新机制,健全内外部约束和激励机制。艺术类高校要依照相关规定,建设专业化培养流程,规范办学行为,以满足戏曲院团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戏曲院团要确定用人计划、岗位标准、内容和程序,为专业的技能型人才提供匹配的就业岗位。此外,艺术类高校与行业戏曲院团可根据“校团合作”培养模式合作共建新专业,开发新课程,培养紧缺急需领域的戏曲专业技术人才。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制定“校团合作”与戏曲招生发展的统筹培养模式,制定全方位、流程化的人才培养方案,聘请专业人才共同制定“校团合作”培养办学标准,优化导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备的管理制度及细致的考核评价体系。开展现代学徒制教学

14、培养模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一对一师带徒”模式,广开渠道培养学生。构建“校团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定向式、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是传统学徒培训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机制中,学徒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学生,也是戏曲院团的员工。引导学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参与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文艺院团发展,谋划院团的未来前景,严格落实国家对“校团合作”的教育优惠政策,积极引入戏曲院团参与“校团合作”实训基地项目。3.2 加强艺术类高校和戏曲院团人才的文化传承3.2 加强艺术类高校和戏曲院团人才的文化传承政府要加强戏曲人才的文化传承力度

15、,立足中华民族戏曲文化传承的历史价值,明确艺术类高校文艺院团戏曲人才培养目标,担负起弘扬优秀传统戏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强化戏曲文化传承与艺术类高校文艺院团戏曲人才政策保障,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传承发展重点工程实施;完善相关奖励、补贴政策,落实文化传承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建设戏曲文化项目;建立并完善戏曲文化艺术传承发展的激励机制,对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传播交流作出贡献的艺术类高校和文艺院团戏曲人才进行奖励,进一步引导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研究力度;深化民族戏曲人才培养改革创新方式,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创新戏曲文化继承运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

16、新型民族戏曲艺术人才的带头作用、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青少年的生力军作用、先进模范的表率作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的积极作用2。3.3 加强文艺院团戏曲人才共育的合作交流3.3 加强文艺院团戏曲人才共育的合作交流戏曲院团要以用为本、留住人才,抓住戏曲人才共育的每一个交流合作机会。在体制机制上,要加大文艺院团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力度,着力破除体制机制对人才工作束缚的障碍,使交流互鉴成为人才发展、探索机制的发展路径。坚持开放包容的原则,以戏曲人才意识助推文艺院团的发展,敬爱戏曲人才进而留住戏曲人才,让戏曲人才意识发展逐步深入人心,戏曲人才工作成效显现。例如福建省文联和福建省剧协共同

17、主办了“八闽戏剧进校园”活动,旨在从小培养戏曲人才,进一步弘扬传统戏曲文化,展现传统戏曲的魅力,促进戏曲艺术薪火相传;福建芳华越剧院陈丽宇副院长在福建师范大学开设线上、线下戏曲赏析课程,讲述越剧尹派表演艺术特征,弘扬戏曲文化,推进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福建师范大学个性化培养周的特色教学活动中,福建京剧院国粹艺术展演吸引了近千名学生前来观展学习。通过多种人才共育方式,将吸引人才与培育、利用、激活、留住戏曲人才相结合,根据8112023 年第 6 期海峡科学HAI XIA KE XUE学校戏曲人才培育特点,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引领,形成专业性强的思想意识和院团文化,统筹推进、齐抓共管、互相交流,进

18、一步坚持和发挥文艺院团人才共育工作的宏观调控功能,逐步建立统筹有力、技能优秀的戏曲人才共育合作交流制度体系。3.4 构建以“校团合作”为基础的艺术类高校戏曲院团人才共育机制3.4 构建以“校团合作”为基础的艺术类高校戏曲院团人才共育机制一是创新“校团合作”教育集团化发展机制。依托重点专业和骨干产业,支持艺术类高校和戏曲院团合作办学。制定支持政策及管理办法,支持艺术类高校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文艺院团戏曲开展实体化运作,艺术类高校要与戏曲院团在专业学科设定、人才培养方向、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实质性的长效合作。支持艺术类高校和戏曲院团共同建设教育发展一体化联盟,明确戏曲院团和艺术类高校的责任分

19、工,打破区域发展限制,共同合作培养双效人才,共享教学科研成果,共同建设专业化实训基地。例如,作为国家级非遗“越剧(尹派)”和省级非遗“越剧张(云霞)派”的传承保护基地,福建芳华越剧院利用自身拥有 4 位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及完整创作、演出团队的优势,持续开展以“越剧进校园”“非遗进校园”为载体的校园活动,不仅举办演出、戏曲通识教育讲座,还将越剧引进课堂教学和艺术实践活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戏曲发展,丰富校园精神文化生活。二是量化“校团合作”教育体系考核评价。以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技能人才为核心,建立“校团合作”的教育发展体系,量化考评标准,促进艺术类高校办学模式的改良。完善共

20、同参与的艺术类高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多方参与,实现合力发展。例如,中国戏曲学院联合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表演本科函授班在福建省招生,开展了新的教学模式,即在不影响学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学习,学生在学习中精进业务、提升素质,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和人民,让合作的戏曲院团单位加强对“校团合作”教育的督导和评估,提升人才对社会的贡献度。同时,建立内部质量评价体系,全方位提升艺术类高校和文艺院团的人才培养质量和供需正向匹配度。三是建立“校团合作”的资金保障机制。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政府财政对“校团合作”办学条件改善的投入力度,引入社会力量,探索建立“基本保障+发展专项+绩效奖励”的艺术类高校资金保障制度,保障人才培养经费,切实提升艺术类高校教育质量。4 结束语“校团合作”是戏曲院团“订单式”培养的方式之一,也是文艺院团与艺术类高校进行综合式培养教育的形式之一。本文从“校团合作”理论入手,结合院团合作的实践经验,分析现有市场竞争环境下艺术类高校与文艺院团戏曲人才共育的必要性,并提出意见建议,以期为今后戏曲院团的人才储备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参考文献:1刘志民,吴冰.企业参与高职校团合作人才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43-147.2万兵.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校团合作的问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9(15):32-38.9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