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五育并举”视域下大学生社团改革思路与成效——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875 上传时间:2023-11-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育并举”视域下大学生社团改革思路与成效——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育并举”视域下大学生社团改革思路与成效——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育并举”视域下大学生社团改革思路与成效——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DOI:10.3969/j.issn.1008-9713.2023.02.019辛彦军.“五育并举”视域下大学生社团改革思路与成效J.2023-03,25(2):241-245.“五育并举”视域下大学生社团改革思路与成效以沈阳农业大学为例辛彦军a,李丛丛b,柴宇b(沈阳农业大学 a.党政办公室;b团委,辽宁 沈阳 110161)摘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育并举”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和深远影响。高校大学生社团作

2、为参与程度高、影响辐射面大的大学生组织,是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二课堂”建设的重要载体,是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但由于以往教育评价机制的局限,大学生社团长期处于不受重视、自由松散的状态,限制了社团育人功能的发挥和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沈阳农业大学从顶层设计、社团骨干培养、指导教师作用发挥、“第二课堂”统筹和课程项目化建设多个方面积极推进大学生社团改革,在支持、规范社团发展的同时,为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植沃土,激发大学生社团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在提质减量、思想建设、科研创新、大学生素质拓展和社团活跃度及影响力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社团;五育并举;社团改革中图分类

3、号:G40-055;G455.7;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713(2023)02-0241-052021年修订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第一章总则第五条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使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方向更加鲜明,内容更加完善,要求更加明确,充分体现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我国教育史上具有标志性意义和深远影响。大学生社团作为参与程度高、影响辐射面大的大学生组织,是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二课堂”建

4、设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是促进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渠道。沈阳农业大学积极推进大学生社团改革,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聚焦“五育并举”,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大学生社团育人功能,通过开展方向正确、健康向上、格调高雅和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全面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一、推进高校大学生社团改革的必要性(一)发挥社团育人功能的要求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引导确认科学的育人目标,确保教育正确发展方向。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破”的是以分数给学生贴标签的不科学做法,“立”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

5、人要求,强调对大学生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科学成才观2。大学生社团作为大学校园“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迫切需要成为“第一课堂”的有力延伸和必要补充,为大学生全面成长提供载体。但是,由于大学生社团属于依照兴趣爱好自发组织的群众性团体,长时间处于“自由生长”的状态,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社团占比小、人气弱,不如音乐、街舞等文体类社团影响力大;社团活动为追求“有影响”“有观赏性”,呈现出明显的娱乐化倾向,淡化了其应有的教育示范作用,与“五育并举”的育人要求还存在差距。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社团改革,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二)规范社团发展的要求传统的社团活动模式

6、,主要依靠骨干带动发起,但部分大学生社团骨干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还有待提收稿日期:2022-12-17基金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高校思政专项)(L20BSZ070)第一作者:辛彦军(1975-),男,沈阳农业大学讲师,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高等教育与教学改革栏目沈 阳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第卷25升。另外,相关业务指导单位、指导教师的把关指导作用也有待加强。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大学生社团数量众多,但却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质量不高等问题,还没有形成以社团为抓手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政策引领。社团自身发展目标不明晰,追求短期效果,社团活动缺乏体系

7、化设计,没有形成长效的活动计划3,还不能汇聚力量走上规范发展、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因此,大学生社团应在规范化建设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三)建设优质校园文化的要求校园文化具有导向、教育、激励和凝聚等多项功能,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服务4。大学生社团是连接高校和大学生的重要纽带,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生力军。在一所有理想、有追求和有品格的大学里,大学生社团应当承担起建设优秀校园文化的责任。通过形成百花齐放的优秀社团文化,引领大学生爱校荣校,讲好母校故事,传播母校声音,传承校史文化,并不断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推动形成有内涵、有温度和有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优质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社团改革的目标之一。二、大学生社

8、团改革思路(一)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发展路径沈阳农业大学在顶层设计上为大学生社团提供优良的生存发展沃土,聚焦“五育并举”,形成科学全面的社团建设思路。把大学生社团工作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和群团工作整体格局部署,在政策制定、活动经费等方面提供充分保障,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进一步发挥大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并鼓励同质类社团精简合并,推进社团“提质减量”。沈阳农业大学凝练“校院两级”大学生社团建设模式,最大化发挥统筹协调和专业指导的优势,带动社团走精品式、内涵式发展道路,让参与社团活动的大学生在自我成长和服务社会中不断丰富完善人格修养,提升专业素养。校级大学生社团统筹发展思政、志愿公益和文化体育社团,牢

9、牢把握德育主动权,助力美育、体育和劳动教育,打造辐射面广、参与度高的精品项目。院级大学生社团依托学院专业师资,重点发展具有学院特色、专业特色的学术科技类和创新创业类社团,聚焦大学生主责主业,打造学术特色鲜明的兴趣小组、实践小队、科学研究团队和创新创业团队,将其推向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平台,打通“大学生社团+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的成长通道,促进高低年级衔接、本研融合,营造学术氛围,扩宽学术视野,在丰富多彩、充满科研乐趣的社团活动中,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教学目标互融互进,教育手段互补互促,尤其是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帮助和引导大学生独立进行科学探索5。(二)抓实骨干培养,夯

10、实社团建设根基大学生骨干是社团的最大活力,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骨干队伍直接关系到社团能否稳定发展。高校大学生社团多是本科二三年级大学生带领一年级大学生开展活动的组织模式,骨干成员往往工作热情高但存在目标不明确、组织纪律意识不强和工作经验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能力。沈阳农业大学将社团骨干纳入大学生干部培养体系,利用“青马工程”“主题党(团)课”和“团干部培训班”等形式多样的平台,培养他们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团成员共同成长提供精神引领和正确价值导向。同时,配套

11、全面客观的大学生社团骨干评价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优化学生骨干队伍梯度6,吸引政治素质过硬的大学生党员、优秀的硕博研究生担任社团骨干,推动大学生社团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活动层次水平。(三)发挥指导教师作用,引领社团高质量发展作为大学生社团“领路人”的指导教师,肩负指导社团发展建设、把握社团发展正确方向的重要职责。沈阳农业大学将社团指导教师纳入高校思想政治队伍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兑现待遇、政策支持和考核评优等保障措施,提高教师参与大学生社团工作的积极性,摆脱以往边缘化、被动式和浅层次的指导。在维护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开展业务指导和思政教育,及时纠正社团发展过程中的“偏轨”现象,帮助大学

12、生社242辛彦军等:“五育并举”视域下大学生社团改革思路与成效第期2团健康发展。根据不同社团类型聘请、遴选专业教师按照社团类型、活动内容进行分类指导,有效改变社团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的“随意发挥”状态,带领大学生骨干为社团活动制定明确的目标和方案计划,打磨活动品质,提高活动水平。同时,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社团活动,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想引领,使大学生社团成员进一步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四)聚焦全面发展,统筹社团“第二课堂”建设沈阳农业大学注重发挥团组织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和联系服务青年的职责作用,科学谋划“第二课堂”建设,积极搭建校园文化活动平台。一

13、是鼓励社团牵头或承办大学生活动,通过丰富“第二课堂”内容、扩大参与覆盖面,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情操、科研水平、身体素质、艺术素养和劳动技能,发挥大学生社团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二是鼓励艺术类社团承办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等美育赛事,增强大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达到行为之美与思想之美的统一;体育类社团承办“阳光体育”系列赛事,带动形成崇尚运动的健康生活氛围,在科学的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和磨炼意志,促进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学术科技类和创新创业类社团参与相关大型赛事的组织筹办,成为校园创新创业的引领者和参与者。三是结合时事热点和重要节点开展理论学习和志愿公益活动,让大学

14、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用奋斗诠释新时代劳动精神。四是注重抓实“第二课堂成绩单”审核、发放和存档工作,突出过程性评价,记录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思想成长、志愿公益、实践实习、创新创业、文体活动、技能特长和工作履历等方面,全面呈现大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情况,为就业提供支撑,切实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竞争力。(五)加强引导扶持,探索项目化管理和课程化建设沈阳农业大学积极实施社团活动项目化管理,引领带动大学生社团活动质量提升。结合“社团文化节”“科技文化艺术节”等,设计不同类别的社团活动版块,将“五育并举”融入其中,通过项目竞标认领的方式向全校大学生社团投放。大学生

15、社团经过竞标申报、评议、立项、实施、验收、推广和表彰等程序,完成社团品牌项目建设的闭环,在润物无声中带动、规范社团活动开展,提高活动质量和层次。沈阳农业大学还计划根据大学生社团活动设置选修课,聘任社团指导教师担任选修课授课教师,利用大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艺术课程排练、社会实践和调查研究等,提高社团活动的规范性,扩大社团影响力。三、大学生社团改革成效(一)大学生社团“提质减量”效果明显按照同类合并、整合重组和科学筹建的工作思路,在充分尊重大学生意愿的前提下,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社团数量从100个精减到65个,学术科技类社团占比从18%提高到45%,结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体现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

16、育人工作格局的顶层设计,服务人才培养,助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社团的内涵建设不断增强。例如,院级社团集中力量谋划凝练具有本学院专业特色的学术科技类和创新创业类社团,原有的一批院级思想政治类社团统一划归为以马克思主义学院为指导单位的校级思想政治社团,发挥专业优势,强化理论宣传、思想引领力度;相声小品话剧社、动漫社等一批表演类社团划归大学生艺术团表演部,聘请专业指导教师对口指导;书画社、手绘社合并为书绘社,文学社、国学社合并为文萃社。在同质类社团集零为整的基础上,保留了各自的精髓,壮大了队伍和实力。(二)“铸魂育人”思想引领工作有了新抓手沈阳农业大学在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基础上,加大对校级思想政治

17、社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青年研习会”的建设力度,由社团牵头组织校级活动,在历练中提高水平。沈阳农业大学相关大学生社团牵头开展“学党史 诵经典”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示等覆盖面广的思政引领活动,吸引了全校3000余人次参与。为了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大学生、走进基层,相关大学生社团骨干成员在指导单位和指导教师的支持帮助下组建“音乐党史宣讲团”,精选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不忘初心 等40余首红色经典音乐作243沈 阳 农 业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第卷25品,以歌叙史,讲好信仰、信念和信心背后的道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理想信念。目前,沈阳农业大学“

18、音乐党史宣讲团”已在高校、机关、社区、中小学和农村基层宣讲40余场,惠及听众万余人次。沈阳农业大学“音乐党史宣讲团”荣获2021年度辽宁省红色理论宣讲团宣讲活动优秀团队、“沈阳市青年突击队”称号,登上学习强国、辽宁高校党建微信公众号和沈阳日报等各类媒体20余次。(三)科研创新成果丰硕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要求和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7。沈阳农业大学聚焦人才培养主责主业,精心筹划打造学术科技社团和创新创业社团,大学生科研创新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例如,农学院的“五谷社团”,工程学院的“慧鱼工程社团”,水利学院的“BIM社团”,信电学院的“无人机爱好者

19、社团”“慧农大学生软件技术创新团队”,动科动医学院的“动物保护与研究协会”等大学生社团已经活跃在各大创新创业比赛舞台,带动了校园科研创新热潮。生物学院的“仙客来”植物社团依托专业优势,完成474种校园植物的名录统计及调查,收集大量植物照片及相关文字资料,不断丰富校园植物网站内容。“仙客来”植物社团的成员在植物调查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如社团成员就紫叶小檗的刺与专业书籍中描述不一致问题,展开相关研究,并参与发表 紫叶小檗刺的形态与发生-对小檗属植物刺的再认识 学术论文;在采集标本中参与设计并申请了 一种野外植物标本助力收集夹 的实用新型专利。生物学院“生物智库社团”成员将社团活动与专业

20、知识深度结合,在北大核心期刊以第一作者发表 辽宁地区扁舌蛭在林蛙体外的寄生情况及仲丁威对其急性毒性效应探究 和 红斑高山蝮卵胎生繁殖报道 两篇学术论文,为本科生发表高水平论文作出榜样示范。在2021年第15届辽宁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沈阳农业大学有774名大学生、160名指导教师和40项作品参赛,参赛大学生、指导教师覆盖面及作品数量均超往年。19件作品获奖,一件作品获得省赛特等奖、国赛三等奖,并获“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项目“金种子计划”支持。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中,沈阳农业大学报送作品507项,参加国赛79项,数量位居辽宁省高校第

21、一。(四)大学生素质得到全面拓展沈阳农业大学挂牌成立全新大学生艺术活动中心,四处大学生社团活动场地全面升级,为美育、体育发展打下基础,为高水平演出搭建平台。美育、体育类社团活动亮点突出,产生一批思想性、艺术性兼具的文体作品,排演大型校史题材话剧 青春无悔,并献礼70周年校庆;舞蹈 芳华、健美操 响扇 花球操 和街舞 上下舞千年 等多项作品在省级比赛中获奖。“阳光体育运动”项目参与面不断扩大,校级篮球赛、排球赛、足球赛和橄榄球赛全面展开,在校园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氛围。大学生社团的志愿公益活动百花齐放,体现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沈阳农业大学“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志愿者服务队”承担沈阳抗美援

22、朝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志愿军战士寻访、陵园植绿保护与清洁等志愿服务工作。2021年,70余名志愿者参与“守护 2021清明祭英烈百年百人忆英魂代祭扫”活动,受到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沈阳农业大学“红十字社团”开展的艾滋病防控、毒品防范等“同伴教育”成为校园青春健康教育的重要渠道。沈阳农业大学“韵绿生态社团”建立系统、长期的环保科普实践体系,相继开展“清洁节水青春行”“保护母亲河”“熄灯一小时,与自然共生”等大型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获人民日报、辽宁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沈阳农业大学“昆虫爱好者协会”在沈阳鸟岛风景区建设昆虫科普展示馆暨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五名教师和16名大学生历时一年半时间,跨越六个

23、省份,采集制作昆虫标本207种,数量2356个。(五)大学生社团活跃度及影响力提升改革带动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社团的迅速成长,社团活跃度明显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水利学院指导的“BIM社团”是沈阳农业大学大学生社团改革以来新成立的具有代表性的学术科技类社团,是集成建筑工程技术信息的“可视化”三维模型设计社团。该社团自2020年10月创建至今,组织大学生参与国家、省级BIM领域专业大赛八项,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在指导单位的支持下,社团主动与社会对接,在实践和竞争中不断完善专业理论。聘请专家到学校进行BIM相关知识及建筑前沿技术宣讲,并选送多名社团成员到企业进244辛彦军等:“五育并举”视域下

24、大学生社团改革思路与成效第期2行顶岗实习,参加企业技术论坛和交流。四名社团成员考取BIM工程师、BIM建筑模型设计师证书,并成功孵化出大学生创业公司乾钦建筑模型(沈阳)有限公司,用实际行动证明大学生专业社团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体的天然孵化器作用。“BIM社团”的活跃吸引企业的关注,五家企业与其建立起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近两年来,沈阳农业大学11个大学生社团荣获“沈阳市百强社团”称号,13位教师荣获“沈阳市百强社团优秀指导教师”。在良好社团文化的影响下,一批社团指导教师在工作一线上不断突破创新,充分发挥教育引导作用,与大学生社团共同成长提高。三支团队荣获“沈阳市青年突击队”称号,两支团队荣获“沈阳

25、市青年文明号”称号,三人获评“辽宁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参考文献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1-04-30(4).2 陈刚,武国剑,杨乾坤.“五育并举”视阈下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探索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5(6):129-132.3 高凯,谭思琦.新时代高校学生社团改革路径探析J.新西部,2020(18):115-116.4 廖卢琴.浅谈学生社团对高校新校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推进作用J.法制博览,2020(15):72-73.5 颜怡,冯益平.高校“五育并举”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

26、(20):82-84.6 周昀.高校思想政治类学生社团的功能及其实现J.广东青年研究,2021,35(4):23-30.责任编辑韩家金Reform Ideas and Effective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Associations from thePerspective of Five-Dimension Educating IntegrationTaking 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XIN Yanjuna,LI Congcongb,CHAI Yub(a.Party and Administrat

27、ion Office;b.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ommittee,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henyang 110161,Liaoning Province,China)Abstract:The education idea of five-dimension educating integration for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intelligence,physicaleducation,art and labor has symbolic significa

28、nce and far-reaching influence in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in China.As a studentorganization with high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and great influence,students associ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carrier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

29、econd classroom,and an important platform topromote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However,due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previous educational evaluation mechanism,studentassociations have been neglected and loose for a long time,which has restricted the play of their educational function and

30、the overallgrowth of students.Sheny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ctively promotes the reform of college students associa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top-level design,community backbone training,guiding teachers role,the second classroom coordination and curriculum projectconstruction.While supporting an

31、d standardizing the development of associations,it will cultivate fertile soil for the all-rounddevelop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moral,intellectual,physical,aesthetic and labor,and stimulate the vitality and innovation ability ofcollege students associations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improving quality and reducing quantity,ideological construction,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and college students quality development.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students association;five-dimension educating integration;association reformation2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