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525103 上传时间:2023-11-06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4 4 卷第4 期2023年7 月文章编号:16 7 4-8 10 7(2 0 2 3)0 4-0 0 9 3-0 8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ggangsh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44 No.4Jul.2023“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王立洲,贾纯琳(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西安7 10 0 6 4)摘要: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要用革命文化夯实立德树人之本,构建多方参与、虚实结合的“大思政”教育机制,形成革命文化教育共同体。一方面注重用好宣传教育阵地,构建革命文化宣传教育协同化机制,加强有关部

2、门之间的合作,促进各种教育平台扩容;另一方面积极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常态化机制,将宣教活动贯穿基层一线,尤其要推进革命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实践。在“大思政”视域下谋划全局,从多重维度对革命文化教育进行网格式全覆盖,促进育人共同体的发展。关键词:革命文化;大思政;育人共同体;教育机制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D0I:10.3969/j.issn.1674-8107.2023.04.011革命文化,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创造和体现出的信念、态度、价值观、历史、遗存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它以革命精神为价值内核,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了世界

3、优秀文明成果,是中国革命事业的精神遗产和文化传承,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叫。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中国人民筑牢信仰根基、涵育道德品质的精神需求。尤其是新时代的青年一代要自觉接受革命文化教育,不断增强对革命文化的理性认知和情感认同,使革命文化成为打造“时代新人”理想人格的重要文化标识 2。为此,要把传承弘扬革命文化贯穿于国民教育的全过程,把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手段运用到革命文化教育中,不断拓展革命文化传承教育空间,构建多方参与、虚实结合的“大思政”教育机制和格局,并通过构建革命文化教育收稿日期:2 0 2 2-0 7-

4、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中国革命文化的传承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9 VSZ111);长安大学2 0 2 0 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人文社科类)项目“革命文化传承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300102160653)。作者简介:王立洲(19 7 2-),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革命文化研究;贾纯琳(19 9 8-),女,山东莱阳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生活化实践机制,把革命文化的价值要求和价值标准融人大众日常生活世界,实现深层的沉浸式的革命文化教育。一、构建协同联动的革命文化育人共

5、同体革命文化传承教育的开展,需要构建协同有力、联动有效、同向同行的育人共同体。在宏观上,从整体出发,融合各育人要素,构建多元一体、一体同心、同心同向的育人共同体,增强全方位革命文化教育的育人实效。这里的教育主体可分为两部分:一是以“他育”为特点的学校教职员工、社会、家庭等育人主体共同构建的教育共同体;二是以“自育”为特点的学生自身。政府、社会、企业、学校是教育主体的基础,发挥着引领作用;学生是自我教育的主体,本身具有教育的内生性动力。构建协同联动、科学有序的育人共同体,需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94(一)“他育”与“自育”协同的育人共同体构建按照“大思政”思维,革命文化的传承教育主体不仅仅限于

6、学校的教职员工,还有社会、家庭,也包含学生这个主体。而学生的自我教育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育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点。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发挥“他育”的引导作用,也要培养学生的“自育”能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培育“自育”育人土壤。在教育主体的引导方面:一是培养学生对于自我教育的认知。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有着接受教育的原生动力,在日常学习生活当中要引导学生自觉接受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将自身需要与国家要求相匹配,通过改进认知、主动学习、及时修正等方式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二是要培养受教育者对“自育”育人的认同。“他育”要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学生需要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出发

7、,培养学生对革命文化教育的情感认同,点燃他们对国家、社会和人民的情感之火,做一名有家国大爱的“追梦人”,在情感上自觉自愿积极进行自我教育。三是学校要为学生自我教育搭好平台。首先是与学生组织建立联系,让学生组织切实发挥好桥梁作用,及时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学校职能部门,优化和发展学生自我教育的条件,改善学生“自育”育人的场所、资金、设备等物质基础,组织学生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科研竞赛,鼓励、表彰在“自育”上有突出成果的优秀集体及个人,形成全校上下“自育”育人的良好风气。其次是助推线上线下联动,创新“自育”育人形式。随着网络的发展,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教育的场域已从物理

8、空间延展到虚拟空间,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立足于受教育者的长远发展,建立积极向上的数字化教育体系,加强顶层设计,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他育”的各教育主体提供良好的教育导向及文化环境。(二)各教育要素之间协同联动的育人共同体的构建革命文化传承各教育要素之间协同联动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主渠道与主阵地教育队伍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同向而行,协同育人。代表主渠道的学校思政课教学队伍与代表主阵地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要做到有机结合,就必须解决“两张皮”及相互“角力”的问题。要从顶层设计出发,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主渠道与主阵地队伍的长效互动机制,培养他们的协同教育能力,促使他们优势互补,真正

9、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层面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队伍的协同联动。两支队伍都承担着为党育人的使命,要做到相互联动、创新教育思维、改进教育方法、优化教育内容及体系。建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队伍协同互动的集体备课制度,将革命文化的内在精神作为思政元素融人各门课程中,成为融通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教育点”。第三层面是校内校外育人要素的协同。要发挥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同育人作用,挖掘一切育人要素的潜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构建三者有效协同的机制,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首先,要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共同体结构,学校要落实主体构建,把家庭和社会纳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之中,打造育人共同体,明确家庭和社会的

10、定位和功能,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充分平衡三方,有效发挥共同体的功效。其次,学校要与家庭和社会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强化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密度,让家长及时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让社会用人单位能有效追踪学生情况。学校要通过推进道德银行、成长档案、志愿实践活动、网络访谈等方面的建设,构建长效实用的协同机制,为家庭、社会主动参与协同育人活动提供可操作的沟通形式;同时在评价反馈中,通过深化沟通,赢得家庭、社会的信任,为学生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备支持。二、构建智能化的革命文化教育体系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创新理念,采用多种教育样态,与数字技术深度结合,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教

11、育各环节,精准捕捉教育对象的思想变化,因材施王立洲,贾纯琳:“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教,精准施教。在数字化转型的时代,只有建立以精准思政为核心的智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圈,才能让学生在这个生态圈内汲取营养,自觉学习革命文化等先进的思想理论,从而得到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和精神上的升华。构建智能化的教育体系,要从建设全国共享的青年学生智能教育数据库人手,构建预警系统,为智能思政提供靶点,从而做到精准施教。恩格斯认为:“数学在一门科学中应用的程度,标志着这门科学成熟的程度 312 9 1。实施智能思政教育,就是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数字化、科学化,以期获取教育信息与对教育效果反馈的

12、精准化。(一)建立大数据中心提高教育体系的智能化,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是建立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受教育者的数据库,以此为基础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提升教育体系各要素的智能水平,进行精准教育。这个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不仅来自于学校这个教育主体,同时政府、社会、家庭亦是数据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平台需要信息共享,而不是各自为政。革命文化教育大数据中心的建立,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也是教育适时而变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革命文化教育内生动力及创新力的内在要求。有了数据资源,就可以把大数据引人整个教育工作体系,使课程资源平台数字化、日常教育体系网络化、管理服务体系科学化、队伍建设体系智能化、监测

13、体系动态化,这样才能科学掌握和全面把控革命文化教育传承的全过程。大数据中心还要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平台发布的信息,分析研判哪些方面及方向出现了问题并及时进行疏导与解决。这就需要对大数据的监测预警,以做到提前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只有对教育云平台及其他公共平台进行全方位监测,对一些不良信息及危险信息进行高效过滤、及时预警、准确干预,对一些特定人群及典型问题进行精准干预及教育,才能保证革命文化教育的精准性、有效性。(二)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智能教育精准思政是智能教育的一种形态,开展全方95位革命文化教育,不仅仅是空间的全方位,更是要精确到人与事。必须根据每个教育受体不同的接受内容及方式,因材施教,

14、精准到人。网络媒体的兴起会瞬间形成热点事件,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产生重大冲击。这种影响往往会形成正面或负面两种不同的效果。一是正能量内容,比如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在抗灾救灾中舍已为人的救援官兵等。要揭示这些先进事迹所内含的革命文化精神,通过抖音、B站、微博等媒介以短视频的形式传播,对学生的视听感官产生较大触动,对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起到非常直观的效果。思政工作者要利用正向时事热点事件,因势利导,增强正面教育的效果。二是负能量内容。网上有些内容良莠不分,泥沙俱下,让人真假难辨,是非难分。一些涉及黄赌毒的不良信息,蛊惑青年,产生消极影响。要利用数据库,建立“防火线”,加强监督,科学防范

15、,构筑起牢固的思想政治教育防线,让那些负面内容无孔可入。三、构建“全域”革命文化教育空间体系在当下,开展革命文化传承教育工作要遵循整体思维,就是要打破虚拟和现实空间的藩篱,加强二者的协同互动,紧密衔接,构建“全域”教育空间体系。当前,思想政治领域大致有三个地带:一是主流媒体和网上正面力量构成的红色地带;二是由负面言论以及敌对势力制造的舆论构成黑色地带;三是处于红色和黑色之间的灰色地带14 10 4-0。面对思想政治领域的三个地带,必须强化阵地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虚拟与现实空间建构,实现两者无缝衔接互融共生,尤其要高度重视网上舆论工作,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一强化空间认知理念,整体构建“全

16、域 教育空间要深刻认识“空间”的重要性。新时代开展革命文化教育不仅要重视现实空间的教育,更要直面虚拟空间的教育。马克思主义空间观认为,空间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96要场域。不论是现实还是虚拟空间,对于思想政治教育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进行整体性建构,才能确保教育的持续性与统一性。革命文化教育要立足于整体思维,槟弃忽视虚拟空间教育的观念,加强虚拟与现实空间建构,科学布局,主动出击,增强两者无缝衔接互融共生之力。一是均衡虚实空间的教育资源,大力推进虚拟空间的教育资源建设,合理进行资源配置,绝不能让革命文化教育在虚拟空间缺场,这不仅关系着思想政治教育,更关系着教育的全局。二是加强协

17、同共进,推进虚实空间无缝衔接。现实和虚拟教育场域是一个整体,要加强虚实教育空间的互融互通、紧密衔接,而强化虚实教育空间的双向互构,是整体构建“全域”教育的保证。要发挥现实场域中思想政治理论布局科学及教育经验丰富的优势,把这些优质资源推送进入虚拟空间,加强革命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对虚拟空间的占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全时在场,进行线上与线下教育全面覆盖,利用各种媒介与载体宣传,强化“四史”教育,坚定“四个自信”,固化革命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在虚实场域的指导地位,增强师生对革命文化的政治认同感;另外,也要把虚拟空间反映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对革命文化的深刻体悟、宣传正能量的“热点”等推送到现实空间,融通新

18、媒介新技术,开展革命文化传承教育活动。(二)拓展革命文化场域,净化流量生态,实现网络平台价值转型和功能升级目前,青年学生尤其是高校大学生都属于“Z世代”“乙世代”是数量庞大的一批青年群体,同时也是最有希望、最具活力的群体,将在未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他们从出生到成人都伴随着互联网,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他们对新生事物的接受度高、表达欲望强烈、个性活泼鲜明,因此他们也不满足于被教育者的角色定位,渴望与教育者平等交流,期望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已的思想与情绪。而“B站”就是“Z时代”的网络“宠儿”。“B站”是哔哩哔哩的简称,是当下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目井冈山大学

19、学报(社会科学版)前,“B站”有不少资源处于灰色地带,需要通过革命文化教育,净化流量生态,催生流量裂变,维护和提升“B站 品牌形象。一是发挥革命文化育人功能,促进“B站”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在革命文化主流价值观的浸染下,“B站”能够更清醒地认识到用“编造”方式抓人眼球,用“喙头”来争夺流量和热度绝非长久之计。唯有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才能不被时代洪流潼灭。2 0 2 0 年“B站”跨年晚会以亚文化方式传播革命文化,获得一致好评,这就是最好的例证。二是实现革命文化的场域拓展与“大思政”格局的建构。革命文化进人“B站”不仅推动了教育场域向自媒体平台的拓展,也实现了文化引流功能

20、,改善了网络空间话语失序、价值错位的复杂局面。特别是在媒体融合与信息传播加速的时代,把“B站”作为革命文化教育“大思政”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仅是对“协同育人”“教育合力”理念的时代化诠释,更是对“大思政”格局的有力补充。比如“B站”与上海五角场街道联合举办的“大家微课堂社区政工师就是很好的例子。三是实现“协同”理念的渗透与育人模式创新。“B站”作为年轻人潮流文化社区,其多元文化元素和多样传播形式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活力更加焕发。而革命文化教育融人“B站”,也为自媒体平台的形象再塑造与角色再定位指明了方向,为融媒体时代革命文化教育的多平台协同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思路。目前,“互联网+

21、教育”已成效初显,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信息技术的应用整体上较为粗放,侧重于教学模式的变革,重形式而轻内容。将“思政课”移植到“B站”文化社区,能打破单向输出对传授互动的栓楷,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四、构建“全境”革命文化环境教育体系按照系统思维原则,构建“全境”环境教育体系,要把握全境教育体系的层次性及各环境子要王立洲,贾纯琳:“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素的关联性。当今社会处于多元并存、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媒体的发达造成了信息源的繁多与传播的无序。从宏观层面来说,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等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及深度。在微观层面,具体而微的网络环境

22、、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校园环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及效度。为此,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构建革命文化的“全境”环境教育体系。(一)打造积极向上的社会宏观教育环境在新时代境遇下,党和政府针对社会主要矛盾,通过高质量的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健康积极的良好文化环境,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这样的宏观环境无疑会产生强大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规制教育对象的行为方式,使之不自觉地对革命文化等主流意识形态形成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及情感认同,并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担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重任。(二)营造氛围良好的微

23、观教育环境具体来讲,就是要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环境,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教育场域的脱节是革命文化教育失效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整合一切环境要素,把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要完善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积极引导社会、家庭去配合学校育人工作,重视良好微观环境的营造,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起三方成员的长效沟通平台,沟通制定权责分配、规章制度等具体准则,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三)创建朝气蓬勃的开放教育环境营造朝气蓬勃的开放教育环境就是要迎合青年学生的精神风貌,突出教育环境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首先要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

24、化活动。把革命文化教育融人故事会、演讲比赛、歌唱比赛等活动中,通过这些活动营造良好的革命文化教育氛围。其次要打造优秀的革命文化产品,创新网97络环境载体,占据网络有效的传播渠道,不仅要达到环境育人的效果,还要达到受教者“自育”的效果。教育环境要与时俱进,把教育环境全域化,渗透到受教育者的日常生活中,把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教育环境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无处不在。(四)创建多维协同的实践育人环境实践育人是革命文化传承教育的重要环节。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集聚各实践育人要素之力,把革命文化的德育实践融人青少年成长成才全过程,创建革命文化多维协同的实践育人环境。在设计实践内容

25、时,不仅要注重“有意义”,也要注重“有意思”,在“有意思”的实践环境中,让学生感受到“有意义”。实践育人,需要政府、学校、社会的协同,融通“三课发力”。首先,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第一课堂”中,构建嵌入革命文化元素的实践育人体系,把课程体系的“实践点”与革命文化资源的“教育点”有机对接,让学生通过实践学有所用,学有所悟,学有所思。其次,学校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合作建设革命文化教育基地,深化革命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在社会实践这个“第二课堂”中,让学生深人社会这个大学堂,感受中国人民为“中国梦”而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激发其爱党、爱国、爱民的革命意志,催生其发奋学习的内在动

26、力。最后,丰富云思政资源,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容,充分发挥第三课堂的隐形教育优势,提高实践教育的效度。五、推进革命文化教育的生活化实践革命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一个自觉建构的过程。一种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确立和维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该意识形态与广大人民群众内在需求的契合程度以及这种意识形态在大众生产、生活中的渗透、影响程度。也就是说,只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内在需求的意识形态才能在理性和感性双重层面赢得大众的认可和接受,进而借助无意识权威认同的方式和98手段,转化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日常意识和日常行为的取舍标准,才能实现意识形态的普遍认同,才能使现有统治秩序获得持久的合

27、法性。人们对革命文化的认同也同样如此。革命文化传承教育的生活化实践不仅具有理论逻辑依据和现实必要性,而且也具有实践可行性。(一)革命文化教育生活化的理论逻辑革命文化被人们自觉传承的逻辑前提是革命文化自身的真理性、科学性及其与人的内在需求的价值契合性;其实质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从价值认同的实质看,革命文化传承过程实际是人的内在需求得以满足的价值实现过程。从其内容看,革命文化的基本理念均源于人的内在需求,并且这一根基经过了革命与建设实践的考量和验证,从而客观上具备了实现革命文化认同的根本条件。这些决定了要实现革命文化的传承必须使革命文化由理论形态(或官方意识形态)向

28、大众日常生活实践转化。作为革命文化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源于日常生活的。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旨趣看,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的初衷绝不是建立一整套精细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鼓励无产阶级通过革命谋取自我解放,实现生活自由、幸福。所以,与传统思辨哲学遮蔽生活、遗忘生活不同,源于生活、回归生活、批判生活、改造生活,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立场,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相区别的根本所在。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旨归看,实现人的自由解放、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诉求。只有当革命或变革落实到日常生活实践中并转化为日常生活的现实,只有当现实生活中各种压迫、束缚、栓人的社会关系彻底解决并表现为人与人、人

29、与自然之间极为合理而明白的关系的时候,人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真正成为现实。革命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起点。革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统摄和指导下,根据中国国情需要和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广大民众对日常生活的期盼、梦想和基本需求提出来的。从19 2 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形成伟大建党精神开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革命文化的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于自身文化生活的认同感与归属感。革命文化基因的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高度集中化表现。在传承和弘扬过程中,革命文化基因一次次被激活并融人日常生活世界,转化为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战斗力

30、和免疫力。回顾历史,革命文化是在伟大社会革命的实践中形成并丰富和发展的。它体现在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也体现在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中,更凝结在坚定信念中。而这些革命文化基因不仅仅是在书本和理论上,更重要的是它源于日常生活,融人了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反映了日常生活主体在理想信念、精神诉求、价值规范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和诉求,因此才真正被人们所认同并践行。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可见,传承发展革命文化不仅不能离开日常生活世界,而且必须转向日常生活,从而实现改造、提升日常生活的宗旨。(二)革命文化教育生活化的现实依据多年来,革命文化传承教育工作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革命文化得以广泛弘扬。但

31、调查研究表明,多数人对革命文化所蕴含的内在精神还是一知半解,在认知认同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除了少部分研究者和宣传教育者外,大部分人并不能完全掌握其真意。追根溯源,这一差异性凸显了革命文化在人们日常生活世界的认知认同缺失,革命文化与日常生活世界还存在较大间距。革命文化虽然根植于日常生活,但作为一种抽象、凝练的非日常生活的产物,又是高于日常生活的。同时,革命文化在宣教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疏离日常生活的“文本化”“教条化”倾向,这使其不可避免地与日常生活存在一定间距,影响着革命文化认同的普遍实现。比如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育过程中“要么以独断的政治话语展开说教,要么仅仅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知识体系

32、,这种脱离大王立洲,贾纯琳:“大思政”背景下革命文化教育机制的创新构建研究众现实生活和大众旨趣的理论,不仅指导不了群众,而且还会因严重脱离群众而让人反感。这样一来,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引发的急剧变动的日常生活面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由于对大众日常生活的“无语”甚至“失语”,导致大众对革命文化的冷淡和漠然,使得革命文化与日常生活的间距愈加凸显。在当下,革命文化传承教育生活化是中国日常生活世界深刻转型的迫切需要。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实践在中国是有传统经验的。比如,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价值理念,因为它契合了我国传统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以及农耕社会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符合人们日常认同特点,具有一套

33、自上而下的认同保障机制,最终成为贯穿中国封建社会两千余年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传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日常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因而对于实现中国革命文化的普遍认同无疑具有重要启示。在文化大众化、传媒化的时代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革命文化话语权一度式微,而各种“庸俗、媚俗”的文化乱象充斥大众日常生活空间,混淆大众视听,引发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混乱。在这样的现实生活面前,我们迫切需要消除革命文化与日常生活的间距,需要革命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和谐融通,需要革命文化对社会转型导致的精神迷失现象给予正确引导,同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三)革命文化传承教育生活化的实践机制推进革命文化传承

34、,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理论形态或空洞的宣传层面,而是要融入生活,指导实践,最终成为全社会普遍遵循的价值标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规范和价值准则。为此,革命文化在内容上就要尽可能地反映大众的内在需求,在形式上要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规范性,必须转化话语表达方式和言说方式,创设与社会公众思维方式和解读心理相一致的话语体系。而提高革命文化在日常生活世界的认同度,是一项长期性、持久性的工作,不可能一而就、立竿见影,构建合理、有效的运行机制是革命文化由科学理论形态内化为99个体日常认知和行为模式的重要保障。一是利益激励机制,即通过利益的分配、协调、奖惩等方式来推动社会成员主动认同革命文化的动力调节系统。如果

35、一种文化价值体系能够顺利兑现对广大民众的利益许诺或利益分配,体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那么,该文化价值体系便能很快赢得社会的广泛认同。要实现革命文化传承教育向日常生活转化,革命文化在内容上就要尽可能反映大众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诉求,能够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基本需要,并指导人们的实践,这是革命文化价值性的具体体现。而要充分发挥利益的激励功能,就必须确保利益激励机制各运行环节的协同运转和有效运转,健全和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平衡机制、利益保障机制、利益表达和协调机制。二是制度保障机制,即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或规范将革命文化的主旨和精髓内置其中,使人们在遵从规则、规范的同时,逐渐接受、认同并内化革命文化的规范调节

36、系统。科学合理的制度,有利于个体行为的形塑和社会秩序的健康运行。一方面,制度是社会秩序有效运行的保障力量;另一方面,制度还具有整合社会精神秩序的功能。制度的这一整合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作为社会精神秩序核心的文化价值体系的确立和建构上。人们通过对制度的遵守和服从,逐渐接受、认可制度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从而使自已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与制度所彰显的主导价值观念相一致。三是常识转化机制,即革命文化由形而上的思想上层建筑或理论形态向大众社会心理、社会公共意识和大众日常话语转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获得大众支持认可、取得合法性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常识的社

37、会整合机制实现的。常识,也称日常意识或日常思维方式,是日常生活中长期积淀的各种不证自明的知识系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获得的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经验的总称,也是在日常生活领域支配大众的共识17 5 4 5。推进革命文化的常识化转100化,实际是革命文化向日常生活的下移和沉淀,并与大众日常意识形态相融合,从而形成公共价值或公众意识形态的过程。四是态势激发机制,即以革命文化的价值预设为背景和参照,创设、营造一定的社会态势,使身处这一态势中的人不知不觉地、潜移默化地接受这一态势的影响、辐射和激发,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认同革命文化的社会调节系统。这里的“态势”,是指物理学上所说的“场”域,通

38、过场源、场实体、场因子、场力等多种场因素的综合效应,可以有效地激发人们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在“场”中存在着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不同的场力,各种不同场力的博奔形成了场的不同态势。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场域中,“场”对人的心理变化、行为选择和价值认同具有重要的形塑作用,进而产生1王立洲.中国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 0 2 2.2王立洲.充分发挥革命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 N.西安日报,2 0 2 1-0 6-2 8(8).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 7 1.4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 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 0 18.5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

39、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党建,2 0 14,(1).6刘维兰,吴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生活化 问题思考 J.甘肃社会科学,2 0 11,(3).7任平.当代视野中的马克思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 0 0 3.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从众效应、模仿效应和暗示效应。五是传媒引导机制,即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辐射和渗透,促使人们了解、认同革命文化的价值引导系统。传媒引导机制的运行环节主要包括:明确传媒引导的内容;引导媒介的选择;传媒引导对象对信息的接受和反映。传媒引导机制各环节的有效运行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大众传媒在革命文化大众化教育中的作用。一要巩固、

40、加强主流传媒的主导作用;二要创建革命文化认同的网络平台,充分发挥、拓展新兴媒体的辐射作用;三要建立健全大众文化产品渗透机制,有效规避大众文化的低俗性、媚俗性和逐利性等负面效应,充分利用大众文化的生产、传播机制,推进革命文化大众化教育的普遍实现。参考文献On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al Mechanism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 underGreat Ideological Political EducationWANG Li-zhou,JIA Chun-lin(School of Marxism,Changan Uni

41、versity,Xian 710064,China)Abstract:To embark on a new journey in the new era,it is necessary to consolidate the foundation of moral cultivation withthe revolutionary culture,to build a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echanism with multi-participation throughcombination of virtual and real

42、 training,so as to form an educational community of revolutionary culture.On the one hand,it is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bases,to construct the coordination mechanism ofrevolutionary cultur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to strengthen the cooperation among relev

43、ant departments,and to promote theexpansion of various education platforms.On the other hand,the government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its guiding role andconstruct a normal mechanism for pushing the propaganda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to the grassroots,into the daily practiceof revolutionary cult

44、ure education in particular.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volutionary culture and education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full network with multiple dimensions to promote the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community.Key words:revolutionary culture;gre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the education community;education mechanism(责任编辑:江毓君)

展开阅读全文
收益排行: 01、路***(¥15400+),
02、曲****(¥15300+),
03、wei****016(¥13200+),
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
06、h****i(¥4100+),
07、Q**(¥3400+),
08、自******点(¥2400+),
09、h*****x(¥1400+),
10、c****e(¥1100+),
11、be*****ha(¥800+),
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