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亮身高125( );
一间书房面积有8( );
一棵大树是16( );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 )。
2.妈妈带小华去看了一部时长为1时10分的动画电影,结束时间是20:30,这部动画电影是( )开始的。
3.一副羽毛球拍78元,张老师买了3副羽毛球拍,估一估,大约花了( )元。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跳绳5下用3( );
一支铅笔长约2( );
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为2( ),每小时行驶70( )。
5.王叔叔是出租车司机,上周末收车时里程表的读数为567千米,本周末收车时里程表的读数为963千米,这辆出租车本周行驶的路程为( )千米。
6.最小的三位数与最大的两位数的和是( ),最大的三位数比最小的三位数多( )。
7.王老师每天坚持跳绳198下,5天大约跳绳( )下。
8.一台电扇190元,3台电扇大约( )元。
9.陈老师调查了育英小学三(2)班阿学喜欢喝的饮料后做了下面的图。
(1)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人。
(2)喜欢喝果汁的有(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人。
10.一名举重运动员不可能举起( )的杠铃。
A.10千克 B.10吨 C.100千克
二、选择题
11.聪聪想看下午2:45的电影,需提前10分钟检票,他最晚应下午( )到达电影院。
A.2:35 B.2:55 C.12:35
12.剪纸,是中国汉族古老民间艺术之一,在节目中也得到了展示。下面是几幅剪纸,请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13.若□584×4的积是一个五位数,则□里最小可填( )。
A.1 B.2 C.3 D.4
14.下列算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
A. B. C. D.
15.三(1)班有学生45人,每人至少喜欢一种,喜欢跳舞的有38人,喜欢唱歌的有36人,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有( )人。
A.29 B.12 C.33 D.19
16.如下图,甲的周长和乙的周长相比,( )的周长长。
A.甲 B.乙 C.相等
三、解答题
17.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870-330= 240+320= 23×3= 406×2=
70×7= 68+13= 720-130= 76-39=
620+280= 0×121= 600×4= 42×6=
1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89+675= 428×3= ☆804-259=
308×9= 650×8= ☆248+367=
19.脱式计算。
259+(804-546) (1000-498)×5
507×(72÷9) 9×(468+153)
20.涂一涂:看分数,涂颜色。
21.商场里一台音响原价是576元,双十一促销活动仅售488元,这台音响比原来便宜了多少元?
22.王叔叔去进货,大米660千克,面粉340千克,花生油970千克,用一辆载重是2吨的小卡车来运,能一次运完吗?
23.果园里种了36棵梨树,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4倍,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多45棵。苹果树有多少棵?
24.学校体育室有篮球30个,足球6个。
(1)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几倍?
(2)排球的个数再添5个就是足球的4倍,排球有多少个?
25.绘画兴趣小组有16名学生,其中是男生,是女生。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26.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米,宽5米。四周围上篱笆,如果一面靠墙(如下图所示)。篱笆至少长多少米?
27.三(1)班获“学习之星”的有李丽、王小波、张强、马宁、赵刚、苏芳;获“纪律之星”的有王小波、周玲、陈晓梅、马宁、田静、苏芳。请你将获奖同学在右面的圈里清楚地表示出来。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厘米## cm 平方米## m2 米## m 平方分米## dm2
【解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小亮身高用“厘米”作单位,计量一间书房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计量一棵大树的高度用“米”作单位,计量一块手帕的面积用“平方分米”作单位。
小亮身高125厘米;
一间书房面积有8平方米;
一棵大树是16米;
一块手帕的面积是4平方分米。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2.19:20
【解析】
动画电影开始时刻=电影结束时刻-电影放映时间;据此解答即可。
20时30分-1时10分=19时20分
即这部动画电影是19:20开始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时间的推算知识点,注意时间计算的格式。
3.240
【解析】
先把78看成80,用80乘3,求出大约花了多少元。
78元看成80元;
80×3=240(元),则大约花了240元。
【点睛】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把两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数,再进一步解答。
4. 秒 分米##dm 吨##t 千米##km##公里
【解析】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数据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跳绳5下用3秒;
一支铅笔长约2分米;
一辆汽车的载重量为2吨,每小时行驶70千米。
【点睛】
根据情景选择计量单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常识的掌握。
5.396
【解析】
本周末收车时里程表读数减上周末收车时里程表的读数即等于出租车本周行驶的路程。
963-567=396(千米)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6. 199 899
【解析】
此题要知道,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然后进行解答即可。
100+99=199
999-100=899
【点睛】
此题的关键之处,知道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
7.1000
【解析】
用每天跳绳下数乘天数,求出跳绳总下数。将198估成200,再进行计算。
198×5≈200×5=1000(下)
则5天大约跳绳1000下。
【点睛】
本题考查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关键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出三位数的近似数。
8.600
【解析】
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购买3台电扇花费190×3元,再利用“四舍五入”法把190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进行估算。
190×3≈200×3=600(元),3台电扇大约600元。
【点睛】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及应用。
9.(1)37
(2) 27 10 5
【解析】
(1)观察图片可知:只喜欢果汁的有22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10人,两种都喜欢的有5人,将人数相加即可解答;
(2)把只喜欢喝果汁的人数和两种都喜欢喝的人数相加就是喜欢喝果汁的人数,再根据图示直接写出后两个空即可解答。。
(1)
22+5+10
=27+10
=37(人)
刘老师一共调查了 ( 37 ) 人。
(2)
喜欢喝果汁的有 ( 27 ) 人,只喜欢喝酸奶的有 ( 10 ) 人,两种饮料都喜欢喝的有 ( 5 ) 人。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看懂图,借助图形解决问题。
10.B
解析:B
【解析】
根据运动会上举重,可知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重量一般是多少千克,所以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据此解答。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量用千克作单位,所以一名举重运动员不可能举起10吨的杠铃。
故答案为:B
【点睛】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二、选择题
11.A
解析:A
【解析】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播放电影时间减去10分钟等于最晚到达电影院时间,据此即可解答。
2:45-10分钟=2:35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时间推算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2.见详解
【解析】
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占其中的几份,分数表示为几分之几;同分母分数,分子大的分数大,同分子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小;据此即可解答。
<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大小比较知识的掌握。
13.B
解析:B
【解析】
已知□584×4的积是一个五位数,4乘个位上的4得16,向十位进1;4乘十位上的8得32,再加个位进上来的1,是33,向百位进3;4乘百位上的5得20,再加十位进上来的3,是23,向千位进2;要使积是五位数,4乘千位上的数再加百位进上来的2必须要满十,向万位进位,□×4+2≥10,算出最小的数即可。
□×4+2≥10,□可以是:2、3、4、5、6、7、8、9,最少是2。
故答案为:B
【点睛】
熟悉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A
解析:A
【解析】
先计算出各个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即可解答。
A.1-=
B.1-=
C.1-=
D.1-=
>>>
所以1-的结果最大。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15.A
解析:A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喜欢跳舞的人数+喜欢唱歌的人数-三(1)班的总人数=既喜欢跳舞又喜欢唱歌的人数,依此列式并计算。
38+36-45
=74-45
=29(人)
故答案为:A
【点睛】
熟练掌握集合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B
解析:B
【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中间弧线是公共部分,除此之外,剩余部分甲的长度<长方形的长+宽;乙的长度>长方形的长+宽;据此即可解答。
中间弧线是公共部分,除此之外,剩余部分甲的长度<长方形的长+宽;乙的长度>长方形的长+宽;所以乙的周长长;
故答案为:B
【点睛】
解答此题应结合图形,并根据周长的知识进行解答即可。
三、解答题
17.540;560;69;812;
490;81;590;37;
900;0;2400;252;
;1;;
【解析】
18.964;1284;545
2772;5200;615
【解析】
整数加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加法验算时,用和减去加数,看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
整数减法计算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减法验算时,用减数加上差,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289+675=964 428×3=1284
☆804-259=545
验算:
308×9=2772 650×8=5200
☆248+367=615
验算:
19.517;2510;
4056;5589
【解析】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259+(804-546)
=259+258
=517
(1000-498)×5
=502×5
=2510
507×(72÷9)
=507×8
=4056
9×(468+153)
=9×621
=5589
20.见详解
【解析】
图一,把长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涂色部分占其中4份,用分数表示为;
图二,把三角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涂色部分占其中4份,用分数表示为;
图三,把平行四边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涂色部分占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为;
图四,把这些圆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涂色部分占其中3份,用分数表示为;
图五,把这些笑脸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它的,涂色部分占其中4份,用分数表示为;
图六,把这些图形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它的,涂色部分占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为。
如图所示:
(答案不唯一)
【点睛】
此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掌握与运用。
21.88元
【解析】
根据题意音响原价是576元,活动时是488元,问的是比原来便宜了多少也就是比原来少了多少,应该用减法,用原价减去活动的价格即可。
576-488=88(元)
答:这台音响比原来便宜了88元。
【点睛】
本题主要是考察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原价和促销价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2.能
【解析】
先求出大米、面粉和花生油的总重量,再同这辆车的载重进行比较,据此解答。
660+340+970
=1000+970
=1970(千克)
2吨=2000千克
2000>1970
答:能一次运完。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求出所运货物的重量,注意要统一单位。
23.189棵
【解析】
根据题意,用梨树的棵数乘4求出桃树的棵数,再加上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多的45棵,即可求出苹果树的棵数。
36×4+45
=144+45
=189(棵)
答:苹果树有189棵。
【点
解析:189棵
【解析】
根据题意,用梨树的棵数乘4求出桃树的棵数,再加上苹果树的棵数比桃树多的45棵,即可求出苹果树的棵数。
36×4+45
=144+45
=189(棵)
答:苹果树有189棵。
【点睛】
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方法,求出桃树的棵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4.(1)5倍
(2)19个
【解析】
(1)篮球个数除以足球个数即可解答。
(2)足球个数乘4,再减去5即等于排球的个数。
(1)30÷6=5
答: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5倍。
(2)6×4-5
=24-
解析:(1)5倍
(2)19个
【解析】
(1)篮球个数除以足球个数即可解答。
(2)足球个数乘4,再减去5即等于排球的个数。
(1)30÷6=5
答: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5倍。
(2)6×4-5
=24-5
=19(个)
答:排球有19个。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倍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25.男生4人,女生12人
【解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将这些学生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是这些学生的,是16÷4=4(人)。3份是这些学生的,是(3×4)人。
16÷4=4(人)
3×4=12(人)
答:男
解析:男生4人,女生12人
【解析】
根据分数的意义,将这些学生平均分成4份,其中1份是这些学生的,是16÷4=4(人)。3份是这些学生的,是(3×4)人。
16÷4=4(人)
3×4=12(人)
答:男生有4人,女生有12人。
【点睛】
此题考查分数的意义。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分母是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要表示的份数。
26.17米
【解析】
考虑到最少,则靠墙的一面不需要围篱笆。只需要围其它三面,如图:长边靠墙,是由一条长和两条宽组成,即篱笆的长度=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7+5×2
=7+10
=17(米)
解析:17米
【解析】
考虑到最少,则靠墙的一面不需要围篱笆。只需要围其它三面,如图:长边靠墙,是由一条长和两条宽组成,即篱笆的长度=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7+5×2
=7+10
=17(米)
答:篱笆至少长17米。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篱笆的长度是由一条长和两条宽组成,然后加起来即可。
27.见详解
【解析】
根据题意,把同时获得“学习之星”和“纪律之星”写在中间重叠的部分,把只获得一项的同学名字写到对应的“学习之星”或“纪律之星”的圈内,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得:
【点睛】
熟练
解析:见详解
【解析】
根据题意,把同时获得“学习之星”和“纪律之星”写在中间重叠的部分,把只获得一项的同学名字写到对应的“学习之星”或“纪律之星”的圈内,据此即可解答。
根据分析可得:
【点睛】
熟练掌握利用集合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