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1∕T 676-2023 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北京市).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1901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520.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T 676-2023 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DB11∕T 676-2023 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DB11∕T 676-2023 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DB11∕T 676-2023 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DB11∕T 676-2023 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北京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ICS 65.150 CCS B 5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6762023 代替 DB11/T 6762009 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epidemic area treatment for aquaculture animals 2023-09-25 发布 2024-01-01 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1/T 6762023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2 4 疫情确认.3 5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划定.3 6 控制和扑灭.4 7 疫情评估.5

2、 8 档案管理.5 附录 A(资料性)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检测.6 附录 B(资料性)消毒方法.8 DB11/T 6762023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11/T 6762009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与DB11/T 676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范围”的相关内容(见第 1 章,2009 年版的第 1 章);b)更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相关内容(见第 2 章,2009 年版的第 2 章);c)更改了“术语和定义”的相关内容(见第 3

3、 章,2009 年版的第 3 章);d)更改了“疫情确认”的相关内容(见第 5 章,2009 年版的第 5 章);e)更改了“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划定”的相关内容(见第 5 章,2009 年版的第 5 章);f)更改了“扑灭和控制”的相关内容(见第 6 章,2009 年版的第 6 章);g)更改了“疫情评估”的相关内容(见第 7 章,2009 年版的第 7 章);h)增加了“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见第 8 章);i)更改了水生动物疫病的名称、病原、检测方法、对象、采样水温/季节等相关内容(见表 A.1,2009 年版的表 1);j)更改了“消毒方法”相关内容(见表 B.1,2009 年版的表 A.

4、1)。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曹欢、潘勇、徐立蒲、王小亮、王姝、王静波、张文、吕晓楠。本文件及其所替代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9年首次发布为DB11/T 6762009;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11/T 6762023 1 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处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产养殖动物疫情确认、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划定、控制和扑灭、疫情评估以及档案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封闭型和开放型养殖水体发生国家规定的一、二、三类水生动物疫病或其它暴发性流行性疫病等情况时,水产养殖动物疫区划定与

5、处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805.1 鱼类检疫方法 第1部分: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GB/T 15805.2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诊断规程 GB/T 15805.5 鲤春病毒血症诊断规程 GB/T 15805.6 鱼类检疫方法 第6部分:杀鲑气单胞菌 GB/T 18652 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 GB/T 28630(所有部分)白斑综合征(WSD)诊断规程 GB/T 34734 淡水鱼类

6、小瓜虫病诊断规程 GB/T 36190 草鱼出血病诊断规程 GB/T 36191 真鲷虹彩病毒病诊断规程 GB/T 36194 金鱼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检测方法 GB/T 39920 蛙病毒感染检疫技术规范 SC/T 7015 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 SC/T 7018 水生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规范 SC/T 7103 水生动物产地检疫采样技术规范 SC/T 7211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检测方法 SC/T 7212.1 鲤疱疹病毒检测方法 第1部分:锦鲤疱疹病毒 SC/T 7214.1 鱼类爱德华氏菌检测方法 第1部分:迟缓爱德华氏菌 SC/T 7218.1 指环虫病诊断规程

7、 第1部分:小鞘指环虫病 SC/T 7218.2 指环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页形指环虫病 SC/T 7218.3 指环虫病诊断规程 第3部分:鳙指环虫病 SC/T 7218.4 指环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坏鳃指环虫病 SC/T 7219.1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1部分:大西洋鲑三代虫病 SC/T 7219.2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鲩三代虫病 SC/T 7219.3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3部分:鲢三代虫病 SC/T 7219.4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中型三代虫病 DB11/T 6762023 2 SC/T 7219.5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5部分:细锚三代虫病 SC/T 72

8、19.6 三代虫病诊断规程 第6部分:小林三代虫病 SC/T 7220 中华绒螯蟹螺原体PCR检测方法 SC/T 7223.1 黏孢子虫病诊断规程 第1部分:洪湖碘泡虫 SC/T 7223.2 黏孢子虫病诊断规程 第2部分:吴李碘泡虫 SC/T 7223.3 黏孢子虫病诊断规程 第3部分:武汉单极虫 SC/T 7223.4 黏孢子虫病诊断规程 第4部分:吉陶单极虫 SC/T 7229 鲤浮肿病诊断规程 SC/T 7232 虾肝肠胞虫病诊断规程 SC/T 7237 虾虹彩病毒病诊断规程 SN/T 2120 流行性溃疡综合症检疫技术规范 SN/T 2982 牙鲆弹状病毒病检疫技术规范 SN/T 3

9、985 水生动物链球菌感染检疫技术规范 SN/T 4827 蛙脑膜炎败血金黄杆菌病检疫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疫点 infected site 发生或疑似发生水生动物疫情的养殖场。来源:SC/T 70182022,3.3 3.2 疫区 infected zone 根据防控要求划定,从疫点至某一自然或人工屏障、相对隔离、具有阻断疫病传播功能的一定水域。来源:SC/T 70182022,3.4 3.3 受威胁区 endangered area 自疫区边界外延一定范围的地带。3.4 封锁 blockade 使用强制手段控制疫点或疫区,禁止水生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出入

10、和对出入封锁区的人员、运输工具及有关物品消毒的限制性措施。3.5 隔离 isolation 将染疫水生动物与健康动物分隔开来的措施。3.6 DB11/T 6762023 3 扑杀 stamping-out 将疫区的水生动物人为地致死并予以销毁的处理方法。4 疫情确认 4.1 疫情发现 水产养殖场(户)发现水生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及在监测中发现水生动物疫病的,应现场核实发病情况;若不能排除重大水生动物疫病,采样送至有检测资质实验室检测确认。4.2 实验室检测 4.2.1 检测对象 国家规定的部分水生动物疫病的检测见附录A中的表A.1。其它水生动物疫病的检测执行国家动物疫病技术规范或实验室建立的作

11、业指导书。4.2.2 采样方法 应按照SC/T 7103的规定执行。采样时注意采样水温/季节和检测对象,具体内容见附录A中的表A.1。4.2.3 检测方法 国家规定的部分水生动物疫病检测方法见附录A中的表A.1,采用其它方法检测,应与规定方法进行比对,保障检测结果可靠后方可采用。4.3 疫情报告 4.3.1 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逐级上报。报告内容应至少包括: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染疫、疑似染疫动物种类和数量、发病数量、死亡数量、临床症状等;病理变化、诊断情况;流行病学和疫源追踪情况;已采取的控制措施;疫情报告的单位、报告人及联系方式等。4.3.2 疫情及时通知水产养殖场,并采取相应措施。4.4

12、疫情通报 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疫情通报。5 疫点疫区受威胁区划定 5.1 划定原则 5.1.1 按照SC/T 7018的规定,开展水生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和防控要求制定疫情控制的技术方案和疫区划定建议。5.1.2 按照不同动物疫病病种及其流行特点和危害程度划定疫点、疫区、受威胁区。5.2 封闭型养殖水体 应按照疫情发生地进行划分:静水池塘内有发生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或其它暴发性流行疫病的,此静水池塘所在养殖场划定为疫区。在发病养殖场 2 km 范围内的其他养殖池塘,有明显证据表明用具、用水、物品DB11/T 6762023 4 与发病池塘不混用的,可将此池塘不列入疫区范围内;

13、同一工厂化养殖车间,任一养殖池发生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或其它暴发性流行疫病的,整个工厂化养殖车间划定为疫区;其他养殖场在一个养殖周期内与划定为疫区的静水池塘和工厂化养殖车间有过苗种、饲料、人员等方面交流的,该养殖场则暂定为受威胁区,若经连续 2 次检测确认场内无相关病原定殖,可宣布威胁解除,若检测到病原则由受威胁区划定为疫区。5.3 开放型养殖水体 应按照水系进行划分。连片流水养殖场,有发生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或其它暴发性流行疫病的,此流水养殖场及下游5 km10 km、上游5 km范围内的所有养殖场划为疫区。5.4 其他情况 划定疫区和受威胁区时,可根据当地天然屏障(如山脉等)、人工屏障

14、(如道路、围栏、水坝等),以及疫情溯源及跟踪调查结果,适当调整范围。6 控制和扑灭 6.1 控制措施 根据疫点、疫区和受威胁区,选择相应的控制和扑灭措施。疫点、疫区按照6.26.6进行,受威胁区按照6.26.3及6.6进行。6.2 封锁 6.2.1 发生二类及以上水生动物疫病暴发性流行的,采取封锁措施。6.2.2 封闭型水产养殖场,应在入口处设立警示标志,设置专门的消毒区;开放型水产养殖场,应在四周用警示带、隔栏等进行物理隔离警示。6.2.3 在封锁期间,染疫、疑似染疫和易感染的动物、动物产品不应流出。6.2.4 在封锁期间,未经授权的任何人员、车辆、物品、渔具等不应进入;对封锁前离开的车辆、

15、物品、渔具等进行追溯,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6.3 消毒 6.3.1 水产养殖场应对场内的养殖设施(养殖池与蓄水池)、养殖用水及场地环境进行严格消毒。6.3.2 准备工作要求:对养殖面积、水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设施、用具等进行评估;绘制各场所的平面图,划定需要消毒的区域;根据被消毒材料的大小、类型、性质以及消毒的地点,制订消毒工作方案;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消毒药物、消毒工具、生物安全防护用品等物资。6.3.3 防护要求:消毒人员经过严格的消毒知识实操培训后上岗;人员进出做好安全防护;在指定区域采用有效消毒方式(如:喷淋)对人员进行消毒,所有使用过的物品按照医疗垃圾收集处理。6.3.4 消毒程序:

16、清除水产养殖场内所有污染物,投喂台、水槽、管道等清空并清理干净;DB11/T 6762023 5 按照消毒工作方案开展工作;按照从清洁区向污染区的顺序消毒;消毒对象及方法,见附录 B 中的表 B.1。6.3.5 效果核查:核查所有受到污染的地方清洁和消毒情况;核查受污染的材料销毁情况,确保余下的材料是安全的;核查所有废弃物、废液按照生物安全要求进行处理情况;如未达到消毒效果,应重新进行消毒。6.4 扑杀 6.4.1 发生二类及以上水生动物疫病暴发性流行的,对疫区内的染疫水生动物及同群动物实施全群扑杀。6.4.2 发生二类水生动物疫病的,或发生三类水生动物疫病暴发性流行的,扑杀患病动物。6.4.

17、3 执行扑杀操作的人员应具备一定专业技能;整个过程充分考虑生物安全和环境保护。6.5 无害化处理 具体操作应按照SC/T 7015的规定执行。6.6 同群水生动物的隔离观察 6.6.1 对发生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或其它暴发性流行疫病而无法进行消毒、扑杀的,应实施严格监管,并每年进行 24 次采样,加强疫源监测,密切注意疫病传播情况。6.6.2 发生二类水生动物疫病的,同群动物在原养殖池塘或疫区内其他池塘隔离观察一个养殖季节。6.6.3 发生三类水生动物疫病的,同群动物立即进行预防,并隔离观察 30 d 以上。7 疫情评估 相关部门组织疫情处理调查评估小组,对处理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发生二类及以

18、上水生动物疫病暴发性流行的,染疫水生动物及其同群动物处理完毕后,经过两个潜伏期以上监测未出现新的病例的,经彻底清塘、消毒,并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评估合格后,可解除封锁;发生二类水生动物疫病的,同群动物直至养殖季节过后,如仍未发病且病原检测呈现阴性,经彻底清塘、消毒,并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评估合格后,可解除隔离观察,但不应用于增殖放流和饲料源;发生三类水生动物疫病的,经观察一定时间后疫病没有复发,经彻底清塘、消毒,并按照相关标准和程序评估合格后,可解除隔离观察;评估后不合格的,继续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控。8 档案管理 应有处理措施的全过程记录,内容真实、详尽;保存期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和处理活动可追溯的

19、要求。记录应包括但不限于:处理措施实施的时间及参加人员的识别信息;处理依据,如法律、法规、标准等;处理所采取的方法、过程、操作规程。DB11/T 6762023 6 A A 附 录 A(资料性)国家规定的水生动物疫病检测 A.1 表A.1 给出了国家规定的部分水生动物规定疫病的检测方法。表A.1 国家规定的部分水生动物疫病检测 类别 疫病名称 重点病原 检测方法 检测对象 采样水温/季节 二类 鲤春病毒血症(SVC)鲤春病毒血症病毒 GB/T 15805.5 鲤、锦鲤、鳙、草鱼、鲢、鲫、丁鱥和欧鲇等鲤科鱼类 1320 草鱼出血病(GCH)草鱼呼肠孤病毒 GB/T 36190 草鱼、青鱼、麦穗鱼

20、、鲢、鳙、鲫等 2030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ISKN)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SC/T 7211 鳜、鲻、大口黑鲈、尼罗罗非鱼、尖吻鲈、草鱼等 2534 锦鲤疱疹病毒病(KHV)锦鲤疱疹病毒 SC/T 7212.1 鲤、锦鲤及其变种等 1828 淡水鱼细菌性败血症(Freshwater Fish Bacteria Septicemia)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等 GB/T 18652 鲫、鳊、鲢、鳙、鲤、鲮、草鱼、青鱼等鲤科鱼类 25以上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IHN)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 GB/T 15805.2 鲑科鱼类、金鱼、锦鲤 815 流行性溃疡综合征(EUS)侵袭丝囊霉菌 SN/T

21、 2120 淡水与半咸水鱼类 1823 鲫造血器官坏死病(CHN)鲤疱疹病毒型 GB/T 36194 金鱼、鲫及鲫杂交变种 20左右 鲤浮肿病(CEVD)鲤浮肿病毒 SC/T 7229 鲤、锦鲤 1327 白斑综合征(WSS)白斑综合征病毒 GB/T 28630(所有部分)凡纳滨对虾、克氏原鳌虾、中华绒螯蟹等甲壳动物 2030 十足目虹彩病毒病(iDIV1)虾血细胞虹彩病毒 SC/T 7237 凡纳滨对虾、罗氏沼虾、克氏原鳌虾等甲壳动物 1632 虾肝肠胞虫病(EHPD)虾肝肠胞虫 SC/T 7232 对虾、罗氏沼虾、克氏原鳌虾等甲壳动物 2431 三类 粘孢子虫病(Myxosporidios

22、is)洪湖碘泡虫 SC/T 7223.1 鲢 全年 吴李碘泡虫 SC/T 7223.2 草鱼苗 武汉单极虫 SC/T 7223.3 鲤、鲫 吉陶单极虫 SC/T 7223.4 鲤、鲫 DB11/T 6762023 7 表 A.1 国家规定的部分水生动物疫病检测(续)类别 疫病名称 重点病原 检测方法 检测对象 采样水温/季节 三类 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多子小瓜虫 GB/T 34734 所有淡水鱼类 1525 粘孢子虫病(Myxosporidiosis)洪湖碘泡虫 SC/T 7223.1 鲢 全年 吴李碘泡虫 SC/T 7223.2 草鱼苗 武汉单极虫 SC/T 72

23、23.3 鲤、鲫 吉陶单极虫 SC/T 7223.4 鲤、鲫 三代虫病(Gyrodactyliasis)大西洋鲑三代虫 SC/T 7219.1 所有淡水鱼类 2025 鲩三代虫 SC/T 7219.2 鲢三代虫 SC/T 7219.3 中型三代虫 SC/T 7219.4 细锚三代虫 SC/T 7219.5 小林三代虫 SC/T 7219.6 指环虫病(Dactylogyriasis)小鞘指环虫 SC/T 7218.1 所有淡水鱼类 2025 页形指环虫 SC/T 7218.2 鳙指环虫 SC/T 7218.3 坏鳃指环虫 SC/T 7218.4 真鲷虹彩病毒病(RSIVD)真鲷虹彩病毒 GB/

24、T 36191 鲷、鲈等淡水品种 2532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 GB/T 15805.1 鲑科鱼类 1015 牙鲆弹状病毒病(HRVD)牙鲆弹状病毒 SN/T 2982 香鱼、虹鳟等 1015 鱼爱德华氏菌病(Edwardsiella piscicida)迟钝爱德华氏菌、鮰爱德华氏菌等 SC/T 7214.1 斑点叉尾鮰、鲷、虹鳟等 2025 链球菌病(Streptococcal infection)海豚链球菌、无乳链球菌等 SN/T 3985 虹鳟、香鱼、银大麻哈鱼、罗非鱼等 2537 杀鲑气单胞菌病(Aeromonas salmonicida infection)

25、杀鲑气单胞菌 GB/T 15805.6 鲑鳟鱼类、鲤、鲢、鲫、斑点叉尾鮰等 全年 河蟹螺原体病 河蟹螺原体 SC/T 7220 中华绒鳌蟹、克氏原鳌虾、罗氏沼虾等甲壳类动物 1928 两栖类蛙虹彩病毒病 蛙病毒 GB/T 39920 蛙、大鲵等 全年 蛙脑膜炎败血症 脑膜炎败血伊丽莎白菌 SN/T 4827 牛蛙、美国青蛙、虎纹蛙、中华鳖和沙鳖等蛙类和鳖类 20以上 DB11/T 6762023 8 B B 附 录 B(资料性)消毒方法 B.1 表B.1 给出了具体的消毒对象及方法。表B.1 消毒对象及方法 消毒对象 药剂名称 使用方法 备注 土池底部 底泥中的病原菌 干塘、翻耕、暴晒 确保池

26、塘底部彻底干燥,再使用农具翻耕土壤约 20 cm 深,干燥至少一周 干燥池底的病原菌 氧化钙a 干粉泼洒浓度0.4 kg/m20.5 kg/m2,作用至少一周 换水并排空消毒池,使排出水 pH 保持 8.5 以下 废水 臭氧 浓度 0.08 mg/L1.0 mg/L 对早期生长阶段的水生动物有毒性 钠(次氯酸钠a)浓度50 mgCl/L 中和卤素 卵和幼体 鲑科鱼的发眼卵 碘(有机碘)pH 68,浓度 100 mg/L,浸泡不少于 10 min 0.9%生理盐水漂洗后使用碘,仅使用 1 次 刚受精的鲑鱼卵 碘(有机碘)浓度 100 mg/L,漂洗 1 min;浓度 100 mg/L,浸泡 30

27、 min;无菌水中漂洗 30 s60 s 所有试剂均应只用 1 次,鱼卵和碘的体积比 1:4 其他鱼类的卵 碘(有机碘)消毒前进行试验 对于部分海水鱼有一些副作用 戊二醛 400 mg/L600 mg/L,浸泡 5 min10 min 无法有效杀灭野田村病毒 服装和设备 鞋、靴 钠(氢氧化钠a)1%氢氧化钠加 0.1%Teepol 或其他清洁剂,浸泡 碘(有机碘)浓度 200 mg/L250 mg/L,浸泡 中和卤素 管道和水槽 钙(次氯酸盐a)浓度 200 mgCl/L,浸泡过夜,放掉水槽中的消毒水,用清水冲洗 排水前做脱氯处理 浓度 1 600 mgCl/L,喷洒所有内外表面,放置若干小时,冲洗刷洗 钠(氢氧化钠a)1%氢氧化钠加 0.1%Teepol 或其他清洁剂,2.5 L/m3喷洒水槽表面 溶液 pH 保持 12 以上 钠(次氯酸钠a)浓度 50 mgCl/L,灌满管道,作用至少 30 min 水排放前做中和处理 碘(有机碘)浓度 200 mg/L250 mg/L,浸泡至少10 min 对某些悬浮原生动物无效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