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51∕T 3122-2023 蜀绣 绣法技艺(四川省).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518720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11.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51∕T 3122-2023 蜀绣 绣法技艺(四川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51∕T 3122-2023 蜀绣 绣法技艺(四川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51∕T 3122-2023 蜀绣 绣法技艺(四川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51∕T 3122-2023 蜀绣 绣法技艺(四川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51∕T 3122-2023 蜀绣 绣法技艺(四川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97.195 CCS Y 85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31222023 蜀绣 绣法技艺 2023-10-11 发布 2023-11-12 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1/T 31222023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材料和工具.1 5 分类.2 6 工艺过程.2 DB51/T 31222023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归口并解释。本文件起草单位:四川省纤维检验局、四川大学、成

2、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皇汉绣庄有限责任公司、邬学强蜀绣技能大师工作室、成都蜀绣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都丝语蜀绣有限公司、四川梦工坊蜀绣有限公司、成都市靖绣缘蜀绣有限责任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康建、赵敏、刘才容、朱利容、杨德全、王丹、赵斌、赵瑞方、邬学强、袁伟、柳明友、陈德兵、白桦、陈明会、鲁莉、陈娇、艾元忠、赖仕彬。本文件为首次发布。DB51/T 31222023 1 蜀绣 绣法技艺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蜀绣的材料、分类和工艺过程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在四川省内以桑蚕丝为主要原料,采用蜀绣传统绣花工艺、手工生产的刺绣产品,包括蜀绣欣赏品和实用品。注:蜀绣欣赏品有屏风、轴画、镜画、册页等,实用

3、品有生活用品、家居用品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411 棉印染布 GB/T 5326 精梳涤棉混纺印染布 GB/T 6836 缝纫线 GB/T 15551 桑蚕丝织物 GB/T 22859 染色桑蚕捻丝线 FZ/T 14004 粘胶纤维印染布 FZ/T 14007 棉涤混纺印染布 FZ/T 14017 锦纶印染布 FZ/T 14047涤纶印染布 FZ/T 34001 苎麻印染布 FZ/T 34002亚麻印

4、染布 FZ/T 34005 苎麻棉混纺印染布 FZ/T 43045 涤纶长丝仿真丝织物 FZ/T 63002 粘胶长丝绣花线 FZ/T 63007 棉绣花线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材料和工具 材料 4.1 DB51/T 31222023 2 绣布、里料、绣线、缝线和辅料(衬料、粘合剂、垫料)应分别符合GB/T 411、GB/T 5326、GB/T 15551、FZ/T 14004、FZ/T 14007、FZ/T 14017、FZ/T 14047、FZ/T 34001、FZ/T 34002、FZ/T 34005、FZ/T 43045、GB/T 6836、GB/T 2

5、2859、FZ/T 63002和FZ/T 63007等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工具 4.2 尺子、画笔、绣花针、剪刀、靠手板、板凳、绣绷或架绷等。5 分类 单面绣绣法 5.1 正面有完整清晰纹样,而反面无完整清晰纹样的绣品的绣法。双面绣绣法 5.2 5.2.1 双面同形同色绣绣法 绣面正反两面图案、颜色、针法均相同的绣品的绣法。5.2.2 双面同形异色绣绣法 绣面正反两面图案相同和针法相同,颜色不同的绣品的绣法。5.2.3 三异绣(异形异色异针法)绣法 绣面正反两面图案、颜色、针法均不相同的绣品的绣法。6 工艺过程 刺绣工艺 6.1 刺绣工艺过程见图 1。图1 刺绣工艺过程 DB51/T 31

6、222023 3 图案设计 6.2 创作设计或选取刺绣图稿,确定绣品图案,形成刺绣设计画稿或喷绘图稿。图案应造型准确、布局合理、色彩协调、线条流畅、个性鲜明。绣前准备 6.3 6.3.1 选配材料、工具 根据产品及用途选择底料(绣布),配置适合的绣花针,实用品可选用11-12号绣花针,工艺品根据绣线粗细、绣制精美程度选择13-14号绣花针,配置绣花剪,准备连接布,连接线,缝线,缝衣针等辅助材料及工具。6.3.2 选配针法 根据绣品设计及风格选用针法,蜀绣针法见表1。表1 蜀绣针法类别表 大类 小类及针法名称 备注 1.点线类 1.1 点针 又名点子针、载针 1.2接针 1.2.1 单色接针 1

7、.2.2 双色接针 1.2.3 多色接针 1.3 滚针 分亮滚、藏滚 1.4 切针 又名截针 1.5 撒针 又名洒针、伞针、松针 1.6 断针 1.7 串针 又名绗针 2.平 绣类 2.1 齐铺针 2.1.1 铺针 横铺、直铺、斜铺 2.1.2 齐针 含留水路、刻鳞针 2.2 纱针 又名沙针 2.3 掺针 又名参针 2.4 晕针 2.4.1 二二针 又名长短针,若掺色则为针 2.4.2 三二针 含晕鳞针 2.4.3 二三针 与三二针统称五针 2.4.4 三三针 又名全三针、定三针 2.5 车拧针 又名车凝针,包括滚针车拧、齐针车拧、晕针车拧、纱针车拧等 DB51/T 31222023 4 表

8、1 蜀绣针法类别表(续)2.6 施针 2.6.1 施毛针 又名丝毛针 2.6.2 施鳞针 2.7 扣针 2.8 齐盖针 含盖鳞针 2.9 混线绣 又名和线绣、合线绣 3.缠 绕类 3.1 锁针绣 3.1.1 开口锁针 又名辫子针、链条绣、勾针 3.1.2 闭口锁针 3.1.3 扭锁针 3.1.4 锁边绣 3.1.5 锁金绣 3.2 打籽绣 3.2.1 圆籽 3.2.2 圈籽 3.2.3 大打籽 3.3 拉锁子 又名绕针绣、双针绣 3.4 鳝鱼骨针 又名鱼骨针、串子针 3.5 卷线绣 3.6 包梗绣 4.拉 载类 4.1拴针 4.1.1 直拴 又名闩针 4.1.2 平拴 4.1.3 斜拴 4.2

9、 拉甲针 4.3盘 钉绣 4.3.1 钉线绣 又名盘线绣,含牵针、载针 4.3.2 钉金绣 又名盘金绣、包金绣 5.挑 花数纱类 5.1 架针 又名挑花、十字挑花 5.2 编针 又名编布绣、编绣 5.3 纤针 又名牵针 5.4 戳纱 又名纳纱 5.5 大十字针 又名篾巴针 6.乱 针类 6.1 大乱针 又名菱角针、云角针、冰纹针、三角针 6.2 小乱针 又名乱针 6.3 虚实针 DB51/T 31222023 5 表 1 蜀绣针法类别表(续)7.抽 纱类 抽纱、勒丝 8.起 绒类 8.1 割绒绣 8.2 扎绒绣 又名戳绒绣 9.贴补类 9.1 补绣 9.1.1 绣补 又名齐针补 9.1.2 锁

10、补 又名锁边补 9.1.3 钉补 又名纤补、藏补、短针补 9.2 裹布绣 又名布条绣 9.3 镶嵌绣 10.垫绣类 10.1 垫线 10.2 高绣 又名垫绣 11.锦纹针类 11.1编织 锦 锦纹针 11.1.1 格子锦锦纹针 11.1.2 格子添花锦锦文针 又名格子做花,含格子菊花锦、格子米花锦等数十种锦文针 11.1.3 布纹锦锦文针 11.2拉花 锦 锦纹针 含双栀子锦、单栀子锦、金钱锦(七宝纹锦)、龟背锦、尖角线丁锦等十余种锦纹针 11.3 闩锦锦纹针 又名栓锦、拴锦、闩花锦,有万不断闩锦、寿字闩花锦、双万字斗锦、四季闩花锦等数十种锦纹针。11.4 花纹锦锦纹针 又名做花锦,含回文、几

11、何纹、文字纹、花卉纹等类别,是品种最多的锦纹针。著名的花纹锦有:方方锦、金钱锦、风车蓬花锦、回字天方锦、满绣桃花锦、蝶花锦、四叶秋菊锦、太极八卦锦等锦文针 11.5 联合锦纹针 又名组合锦纹针,是用两种以上方法联合的锦纹针,有拉花做花锦、拴花做花锦等锦文针类别 12.双面绣类 12.1 双面绣接针 12.2 撇针 又名别针 6.3.3 描稿 DB51/T 31222023 6 在绘画纸上绘制画稿的白描图,或根据画稿将图案轮廓拷贝到专用绘图纸上。6.3.4 上料 6.3.4.1 拷贝法 采用手绘或拓印的方法,画稿的白描图应描绘到底料(绣布)上。适用于只需一幅画稿的情况。6.3.4.2 制版法 画

12、稿的白描图应制版,图案应打印或喷绘到底料上,或直接将设计图案用电脑喷绘到绣布底料上。适用于成批绣制同一幅画稿的情况。6.3.5 上绣绷 底料应安置至绣绷或绣架上。采用连接布、缝线、针(可使用缝纫机)、连接拉线(或绳)等工具和适宜的张力,绣布应绷到传统手工刺绣绣绷上;若是采用手绷,绣布应直接安置于手绷上。6.3.6 勾绷 采用手绘或拓印的方法,画稿的白描图描应绘到绷架上的底料(绣布)上。绣制 6.4 6.4.1 基本要求 绣花针穿上绣花线应在底料上运针绣制图案。根据图案需要,刺绣与配线、分线交叉进行。6.4.2 配线 根据画稿的色彩应选配丝线的颜色和色阶。6.4.3 分线 将一根丝线分成若干份,

13、用于刺绣。分线时,用食指、拇指和中指在线中间分出所需的粗细,均匀用力把丝线分开。6.4.4 单面绣的绣制 在同一块底料,绣出单面图案。根据纹样图案的需要,选择起针位置加针、减针、添色、减色、变色时需融合。6.4.5 双面同形同色绣的绣制 在同一块底料上,同一绣制过程中,应一次绣制完成正反两面的图案。绣制时,按次序在底料正反两面排列针脚,使两面线迹相等,疏密适当。根据刺绣对象选择适合针法绣制。6.4.6 双面同形异色绣的绣制 在同一块底料上,依次绣制正反两面的图案,双面针脚、丝缕、色彩互不影响。6.4.7 三异绣(异形异色异针法)的绣制 绣制要点同双面同形异色绣。刺绣反面时所用绣线颜色、针法、图

14、案与正面不同。DB51/T 31222023 7 6.4.8 绣制技艺要求 a)起针:开始绣制时用回针或钉针的方法将绣线固定在绣布底料上,起针不留痕迹且牢固;b)藏线:在起针或接线时将结头藏于绣面之下,藏线美观、衔接和顺;c)收针:绣制完成或换线时需要收针,收针将线头固定结实、不留线尾或疙瘩;d)加针:绣制曲面图案形状由窄变宽(如叶片端部)时需要加针,加针应根据绣制需要均匀、渐次添加,且与绣制对象丝理方向一致;e)减针:绣制曲面图案形状由宽变窄(如花瓣尖部)时需要减针,减针应均匀、渐次减少,且与绣制对象丝理方向一致;f)接线:盘线绣等绣法中,铺线或饰线完结时需将新线与前线连接,接线时应采用捻接或辫接的方式以使连接处不显露结头。6.4.9 绣制工艺要求 根据选定的针法一一绣制,绣迹要求平齐光亮匀。各种针法流畅整齐,间隔均匀,轮廓清晰。不错绣、不漏绣、不露墨印(设计要求除外),扦补不露明显针迹。做到平、齐、匀、活、净、光,其具体要求如下:平:线迹平整,绣面整齐;齐:针脚齐,绣面平;匀:针距疏密均匀;活:劲气活泼、流畅自然;净:绣片洁净;光:绣面色泽光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