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05_T 038-2022《山茱萸栽培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8659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9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05_T 038-2022《山茱萸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DB1405_T 038-2022《山茱萸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DB1405_T 038-2022《山茱萸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DB1405_T 038-2022《山茱萸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DB1405_T 038-2022《山茱萸栽培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20 CCS B 05 1405 晋城市地方标准 DB 1405/T 0382022 山茱萸栽培技术规程 2022-12-06 发布 2023-03-06 实施 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产地环境.1 5 栽植准备.1 6 苗木栽植.2 7 田间管理.2 8 病虫害防治.4 9 采收与加工.5 10 生产档案管理.5 附录 A(资料性)山茱萸主要病虫害防治.6 附录 B(资料性)园地基本信息记录表.7 附录 C(资料性)中药材生产记录表.8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

2、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晋城市农业农村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晋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晋城市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晋城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山西农业大学经济作物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柳建丽、宋枫春、王秋宝、段梦莎、李杰、刘松亮、张梦影、王慧先、常忠庆、原保先。山茱萸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茱萸栽植过程中的产地环境、栽植准备、苗木栽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本文件适用于晋城市辖区范围内山茱萸栽培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

3、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LY/T 2816 山茱萸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山茱萸 Cornus officinalis Sieb.et Zucc.落叶灌木或乔木,属于山茱萸科植物,树皮灰褐色,果实色泽鲜红、个大肉厚、质干油润。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

4、GB 3095的级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 15618规定。5 栽植准备 5.1 选地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结构良好、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以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为最佳,pH值5.06.5。5.2 整地 坡度25以下的地块按常规进行全面耕翻,耕翻深度20 cm30 cm;坡度25以上的地段按坡面一定宽度沿等高线开垦即带状整地;陡坡、地形破碎的山地或石山区采用鱼鳞坑栽植。6 苗木栽植 6.1 苗木选择 山茱萸苗木质量应达到 LY/T 2816 级标准以上,6.2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应根据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和地势等)、整形修剪方式和管护水平等而定,一般株行距为4 m3 m或4 m4 m,每

5、667 栽4155株。6.3 栽植时间 11月中下旬或翌年春季开始生长之前栽植。6.4 栽植方法 定植前进行定点挖穴,一般穴的直径为80 cm,深度为80 cm。挖穴时,应将表土和底土分别堆放,回土时把表土与有机肥混匀填入穴下部,底土放在上面。回土定植后,踏实立即浇水。6.5 栽植后管理 6.5.1 立柱扶苗 栽后在苗旁插上立柱扶苗。6.5.2 灌水 栽植后2周,再灌水1次,并立即覆草或用地膜覆盖树盘。灌溉水质量应符合GB 5084 的要求。6.5.3 补栽 春季萌芽后,检查是否成活,没有成活要及时进行补栽。7 田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土壤深翻 秋季采果后结合施基肥进行深翻,深

6、翻20 cm30 cm。7.1.2 中耕除草 生长季节,及时进行中耕除草。7.2 施肥 7.2.1 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结合秋季土壤深翻进行,一般结果树每株施50 kg100 kg。7.2.2 追肥 在萌芽前、开花后进行根外追肥,以追施氮肥为主;在果实膨大期和果实生长后期进行叶面喷肥,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7.3 水分管理 在萌芽前、开花座果期及时浇水,无灌水条件的园地,采取生物覆盖或地膜覆盖进行保墒。7.4 整形修剪 7.4.1 整形 在幼树期进行整形,主要采用自然开心形和主干疏层形。7.4.1.1 自然开心形 主干高40 cm60 cm,在主干顶端分生34个主枝,每个主枝上分生

7、23个大侧枝,在主侧枝上培育各种枝组。7.4.1.1.1 定干 一般在40 cm60 cm处定干,剪口下10 cm15 cm 范围内要有6个以上的饱满芽。7.4.1.1.2 主、侧枝选留 主枝选用34个,开张角度4045。每个主枝上分生23个侧枝,其开张角度6070,第1侧枝离主干40 cm60 cm,第1至第2侧枝间距40 cm60 cm。7.4.1.1.3 抚养枝培养 幼树期辅养枝尽量要多留,全部拉平、甩放,结合夏季拿枝,扭梢、环割等措施,促进成花。7.4.1.2 主干疏层形 主干高50 cm70 cm,全树有主枝57个,分23层排列,第一层主枝34个,第二层以上每层有23个主枝,每个主枝

8、上配置13个侧枝。7.4.1.2.1 定干 一般在60 cm80 cm 处定干,剪口下20 cm整形带内要有810个饱满芽。7.4.1.2.2 主枝选留 定干后当年冬剪时,首先在顶端选一生长健壮的枝条作为中心干延长枝。从以下各芽发出的枝条中,选择生长健壮、方向和角度适合的3个枝条作为主枝,开张角度6070。7.4.1.2.3 侧枝选留 第1层主枝可配置23个侧枝,第2层以上每个主枝配置12个侧枝或不留侧枝。侧枝选留要选择主枝两侧向上斜生的枝条作为侧枝,侧枝开张角度 7075。7.4.2 修剪 7.4.2.1 初果期修剪 7.4.2.1.1 骨干枝修剪 结合整形进行修剪,加大骨干枝的角度开张。7

9、.4.2.1.2 辅养枝修剪 根据“有空就留,无空就缩”的原则,尽量多留,重视夏剪控制,对空间较大,可以长期保留利用的辅养枝,可以有控制地加以发展,修剪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对无空间,且已影响骨干枝生长或影响树冠内光照的大型的辅养枝,疏除。7.4.2.1.3 结果枝组的培养 采用先放后缩的方法,对一些徒长枝和强旺枝培养为大、中型结果枝组。7.4.2.2 盛果期修剪 7.4.2.2.1 骨干枝修剪 骨干枝延长枝采取缓放不剪和过密疏除方式。7.4.2.2.2 辅养枝修剪 在由初果期到盛果期过渡阶段,要逐步疏除、回放辅养枝,无空间处的疏除,有空间处的要改造成不同类型的结果枝组。7.4.2.3 衰老

10、园的更新复壮 衰老园采取回缩更新、主枝更新和全株更新等方法进行复壮。7.5 疏花与保果 一般逐枝疏除30%的花序,即在结果枝上按7 cm10 cm距离留12个花序,在小年采取保花保果措施,即在3月盛花期喷0.4%的硼砂+0.4%的尿素。8 病虫害防治 8.1 防治原则 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将有害生物危害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8.2 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8.2.1.1 品种选择 选择当地抗性强的品种。8.2.1.2 合理修剪 适时剪取病虫枝、枯枝及无效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8.2.1.3 及时清园 冬季至次年春季,应开展清园工作,将病虫枝集中处理,用石硫合剂等药剂

11、封园。8.2.2 物理防治 利用杀虫灯、糖醋液、防虫板、防虫网等方法诱杀害虫。8.2.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防治。8.2.4 化学防治 农药选择使用应符合GB/T 8321规定的要求。山茱萸主要病虫害化学药剂选用参见附录A。9 采收与加工 9.1 采收 9月下旬,山茱萸果果皮呈鲜红色时开始采收。采收时注意保护枝条和花芽。9.2 产地加工 9.2.1 净选 将采摘的果实除去其中的枝梗、果柄、虫蛀果等杂质。9.2.2 软化 采用水煮法,将果实倒人沸水中,上下翻动10 min左右至果实膨胀,以用手挤压果核能很快滑出为好。9.2.3 去核干燥 将软化好的山

12、茱萸果趁热挤去果核,一般采用人工挤去果核或用山萸肉脱皮机去核。采用自然晒干或烘干。10 生产档案管理 山茱萸基地要建立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符合中药材质量信息全程可追溯,并保存3年以上,园地基本信息记录表见附录B,生产档案记录表见附录C。A A 附录A (资料性)山茱萸主要病虫害防治 表A.1规定了山茱萸主要病虫害防治化学药剂选用。表A.1 山茱萸主要病虫害防治 防治对象 化学药剂选用 炭疽病 选用波尔多液保护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角斑病 选用波尔多液保护剂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蛀果蛾 选用阿维菌素乳油、氯氰菊酯。尺 蠖 树干涂抹石硫合剂。选用菊酯类药剂。B B 附录B (资料性)园地基本信息记录表 表B.1规定了园地基本信息记录表。表B.1 园地基本信息记录表 地块位置/编码 面积(亩)种 类 苗木来源 苗木规格 高度 地径 树龄 定植时间 栽植密度 挖穴规格 每穴基肥种类(有机肥/配方肥)每穴基肥量 C C 附录C (资料性)中药材生产记录表 表C.1规定了山茱萸基地中药材生产记录表。表C.1 中药材生产记录表 种植时间 地块位置/编码 面积 日期 操作内容 投入品使用情况 记录人 农药种类 用量 肥料种类 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