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DB14T+2568—2022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pdf

上传人:Fis****915 文档编号:518152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4T+2568—2022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14T+2568—2022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14T+2568—2022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14T+2568—2022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14T+2568—2022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40 CCS B 65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 25682022 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2022-11-02 发布 2023-02-02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T 25682022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调查对象.1 5 调查内容.2 6 评价指标.2 7 调查准备.3 8 调查方法.3 9 数据整理归档.5 10 调查报告.5 附录 A(规范性)部分指标的计算方法.7 附录 B(规范性)城市森林调查记录表.9 附录 C(规范性)城市森林调查报告提纲.11 DB14/T 256

2、8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本文件由山西省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太原学院、山西省太原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太原市林业和草原工程技术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张先平、刘淑丽、李天珍、李秋玲、王茹、邵晶、梁勇、董宏、宋丽红、于诚。DB14/T 25682022 1 城市森林调查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城市森林定量指标调查的对象、内容、方法、指标及数据整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

3、用于城市森林专项调查中定量指标的调查。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GB/T 37342 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GB/T 38590 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程 GB/T 51346 城市绿地规划标准 CJJ/T 85 城市绿地分类标准 LY/T 1812 林地分类 LY/T 1957 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处理统计规范 LY/T 2737 古树名木鉴定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4、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城市森林 城区内所有森林、树木及其相关植物群落的总称。3.2 林木 城区中乔木、灌木和竹类植物的总称。3.3 绿道 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串联城乡之间的绿色开敞空间,满足行人和骑行者进入自然景观的慢行道路系统。4 调查对象 城市森林及城市绿地的类型、面积、分布及质量;城市道路、水体沿岸绿化质量及绿道长度;城市绿化树种、古树名木的种类及数量等。DB14/T 25682022 2 5 调查内容 5.1 地类与绿地类型划分 地类划分参照LY/T 1812规定执行;城市绿地类型划分参照CJJ/T 85 规定执行。5.2 面积因子 乔木林面积、灌木林面积、竹林面

5、积、农田林网面积、四旁树面积(株数折合);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水源地森林垂直投影面积;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含新建地面停车场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公园绿地面积;弃置地生态修复面积,弃置地总面积;乔木林下植被覆盖面积,林下有机物覆盖物覆盖面积;公园500 m服务半径覆盖的面积;大型生态休闲场所20 km服务半径所覆盖的面积;城区总面积。5.3 长度因子 铁路以及县级上公路绿化里程,铁路及县级上公路适宜绿化总里程;城区主、次干路林荫道路里程,城区主、次干路总里程;水体沿岸适宜绿化长度,水体沿岸总长度;绿道长度。5.4 树种种类及数量 城区绿化树种种类及株数(含乡土树种),四旁树种类及株数,古树名木的种

6、类、株数及保护状况。6 评价指标 6.1 林木覆盖率 林木总面积占城区土地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方法见附录A.1。6.2 绿化覆盖率 城区绿化植物垂直投影面积与城区土地总面积之比,计算方法见附录A.2。6.3 树冠覆盖率 树冠垂直投影面积与城区总面积的百分比,计算方法见附录A.3。6.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区公园绿地面积与常住人口之比。6.5 林荫道路率 城区主干路、次干路林荫道路里程占总里程的百分比。6.6 地面停车场绿化率 城区地面新建车场乔木树冠垂直投影面积占停车场总面积的百分比。6.7 道路绿化率 绿化道路的长度占适宜绿化道路总长度的百分比。6.8 水岸绿化率 DB14/T 256820

7、22 3 绿化水岸的长度占适宜绿化水岸总长度的百分比。6.9 树种多样性比例 某一个树种的栽植数量占树木株数总量的百分比。6.10 乡土树种使用率 乡土树种种植株数占树木总株数的百分比。6.11 绿地有机覆盖率 林下植被覆盖面积和有机覆盖物覆盖面积之和占绿地总面积的百分比。6.12 公园绿地 500 m 服务覆盖率 城区内公园绿地500 m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与城区居住用地总面积之比,计算方法见附录A.4。6.13 万人拥有绿道长度 调查绿道网络总长度,计算城乡居民每万人拥有的绿道长度。6.14 古树名木保护率 被规范有效保护的古树名木所占总古树名木总数的百分比。7 调查准备 7.1 制

8、定调查方案 确定城市森林调查的范围,工作流程与方法,组织实施,质量控制与成果产出。7.2 资料收集 7.2.1 国土调查年度更新矢量数据、林草湿调查监测矢量数据以及其他有关专项调查矢量数据等。7.2.2 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林业发展规划、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林草生态建设档案、城市绿地档案资料、城市道路绿化、古树名木记录等资料。7.2.3 调查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图、高清影像、森林分布图、地形图、水系图、道路交通图等。7.3 仪器设备 数据采集仪、RTK、激光测高仪、激光测距仪、罗盘仪、花杆、测绳、50M皮尺、510 m钢卷尺、围尺等植被调查常用工具。7.4 人员培训 对参加调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内

9、容包括遥感影像解译判读、绿地类型判读、样地、样方、样带(线)调查方法与数据采集、植物物种鉴定等。8 调查方法 DB14/T 25682022 4 8.1 遥感调查 利用国土调查年度更新、林草湿调查监测及其他有关专项调查矢量数据,通过数据融合,生成城市森林调查预判图。结合卫星影像、各类生产技术档案进行数据变更,获得5.2中部分面积数据;利用卫星影像和GIS相关软件,划分5.3中部分线状地物类型,并计算长度。8.2 现地调查 8.2.1 全面调查 针对古树名木、珍稀物种数量、分布、危害状况、保护现状采用全面调查方法获得相关数据。8.2.2 抽样调查 对通过遥感无法获得的垂直投影面积,林木种类及株数

10、、四旁树种类及株数等因子,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获得相关数据。8.2.2.1 抽样单元 面状斑块及散生木以村或社区为抽样单元,线状斑块以街道、绿道或水系等为抽样的单元。抽取10%20%的单元进行现地调查。8.2.2.2 样方(带)调查 乔木样方设置:在面状斑块中心点设置20 m 20 m乔木样方1个,或者在不同位置设置10 m 10 m乔木样方4个,具体根据斑块的形状确定,见图1。图1 乔木样方设置示意图 灌木样方设置:灌木面状斑块设置5 m 5 m灌木样方2个;设置1个乔木样方的,在乔木样方的2个对角各设置1个灌木样方;设置4个乔木样方的,在对角的2个乔木样方中的外角各设置1个灌木样方,见图2。

11、图2 灌木样方设置示意图 DB14/T 25682022 5 草本样方设置:乔木面状斑块设置1 m 1 m草本样方5个;在灌木样方中,设置1 m 1 m草本样方1个,见图3。图3 草本样方设置示意图 样带设置: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林木样带长度200 m。四旁树调查:作为散生木类型进行调查。8.2.3 调查记录 调查记录包括生态因子调查、乔木样方调查、灌木样方调查、草本样方调查、样带调查、四旁绿地调查,详见附录B。抽样类型为面状因子设置样方调查,抽样类型为带状因子按样带调查,抽样类型为散生木全部调查。9 数据整理归档 9.1 数据入库 将矢量数据、调查数据按调查区域、调查单元等分类统一输入数据库中。

12、9.2 数据分类归档 将调查记录表分区分类归档,并建立档案目录。9.3 数据统计 地面调查样本数据指标按照GB/T 37342计算,然后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遥感调查数据统计按照LY/T 1957计算。10 调查报告 10.1 文字报告 按照附录C编写城市森林调查报告。DB14/T 25682022 6 10.2 图件 编制专项图、城区森林分布图、城区绿地分布图、调查抽样分布图。10.3 各类统计汇总表 按照指标类型分类汇总数据。DB14/T 25682022 7 附录A(规范性)部分指标的计算方法 A.1 林木覆盖率0=(A1+A2+A3+A4+A5+A6)/A0 式中:0林木覆盖率 A1郁闭

13、度0.2以上乔木林和竹林面积;A2灌木林的面积;A3农田林网的面积;A4四旁植树的面积;A5城区乔木面积;A6城区灌木面积;A0城区土地面积。A.2 城区绿化覆盖率1=(A7+A8+A9)/A0式中:1城区绿化覆盖率;A7 城区乔木垂直投影面积;A8 城区灌木垂直投影面积;A9 城区草本垂直投影面积;A0 城区土地面积。A.3 城区树冠覆盖率2=(A7+A7+A7)/A0 式中:2 城区树冠覆盖率;A7 各类面状绿地乔灌木垂直投影的面积;A7 带状绿地乔灌木的垂直投影的面积;A7 散生(单株)乔、灌木垂直投影的面积;A0 城区土地面积。A.4 公园绿地 500M 服务半径覆盖度3=/Ah式中:

14、3 城区公园绿地500M服务半径覆盖度;DB14/T 25682022 8 Ai 城区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的居住用地面积;Ah 居住用地总面积。A.5 单株乔木树冠投影面积At=(L1+L2)/4式中:At单株乔木树冠投影面积;L1乔木树冠东西方向长度;L2乔木树冠南北方向长度。DB14/T 25682022 9 A A 附录B(规范性)城市森林调查记录表 城市森林调查记录表见表B.1B.6。表 B.1 面状(带状)斑块抽样调查信息表 样方编号 地类 群落类型 调查地点 区 社区(村)小地名 具体位置 纬度:经度:海拔:生境特点 垂直结构 层高(m)层盖度(%)优势种 面积(m2)乔木层 亚乔

15、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有机物覆盖面积(m2)调查人 记录人 调查日期 备注:单层的盖度不能超过 100%,三层叠加的盖度可以超过 100%。表 B.2 乔木样方调查记录 样方号:样方面积: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 月 日 序号 树种 胸径(cm)树高(m)活枝下高(m)冠幅(南北东西)(m)是否为乡土树种 表 B.3 灌木样方调查记录表 样方号:斑块号:样方面积: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 月 日 序号 树种 地径(cm)树高(m)株(丛)数 冠幅(cm)是否为乡土树种 DB14/T 25682022 10 表 B.4 样带调查记录表 样带编号: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 月 日 城区:道路(水系)名称

16、:小地名:序号 树种 胸径(地径)(cm)树高(m)冠幅(南北东西)(m)是否为乡土树种 表 B.5 四旁树调查记录表 村庄:小地名:村旁、宅旁、路旁和水旁: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 月 日 序号 树种 胸径(地径)(cm)树高(m)冠幅(南北东西)(m)是否为乡土树种 表 B.6 古树名木每木调查表 省(区,市)编号 树种 中文名 别名 拉丁名 科 属 位置 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社(组)小地名 树龄 真实年龄 年 传说年龄 年 估测年龄 年 树高 米 胸围(地围)厘米 冠幅 平均 米 东西 米 南北 米 立地条件 海拔 米 坡向 坡度 坡位 土壤类型 紧密度 生长势(1)旺盛(2)一般(3

17、)较差(4)濒死(5)死亡树木特殊状况描述 权属(1)国有 (2)集体(3)个人 (4)其他 原挂牌号 第 号 管护单位(个人)保护现状和建议 DB14/T 25682022 11 B B 附录C(规范性)城市森林调查报告提纲 C.1 城市基本概况1.1 地理位置 1.2自然条件 1.2.1 地形地貌 1.2.2 水文 1.2.3 气候 1.2.4 土壤 1.2.5 植被 1.3社会经济条件 C.2 城市森林调查目的、方法与任务完成情况2.1 调查目的、意义及要求 2.2 调查范围 2.3 调查依据与方法 2.4 调查使用的图、表及数据资料 2.5 调查任务完成情况 2.5.1 森林网络 2.

18、5.1.1 林木覆盖率 2.5.1.2 绿化覆盖率 2.5.1.3 树冠覆盖率 2.5.1.4 林荫道路率 2.5.1.5 地面停车场绿化率 2.5.1.6 乡村林木绿化率 2.5.1.7 道路绿化率 2.5.1.8 水岸绿化率 2.5.2 森林健康 2.5.2.1 树种多样性 2.5.2.2 乡土树种使用率 2.5.2.3 城区有机物覆盖率 2.5.3 生态福利 2.5.3.1 城区公园绿地服务 2.5.3.2 生态休闲场所服务 2.5.3.3 绿道网络 2.5.4 生态文化 2.5.4.1古树名木 DB14/T 25682022 12 C.3 城市森林调查结果与分析3.1 森林网络 3.2 森林健康 3.3 生态福利 3.4 生态文化 C.4 城市森林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4.1 城市森林存在的问题 4.2 城市森林建设的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