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苏教)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doc

上传人:快乐****生活 文档编号:5177167 上传时间:2024-10-28 格式:DOC 页数:105 大小:84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5页
(苏教)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5页
(苏教)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5页
(苏教)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5页
(苏教)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整套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019新教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第一单元 认识空气第四单元 地球上的水资源1 空气占据空间吗12 河流与湖泊2 空气有质量吗13 地下水3 热空气和冷空气14 海洋15 珍惜水资源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4 土壤的成分第五单元 人的呼吸和消化5 土壤的类型16 人的呼吸6 肥沃的土壤17 运动和呼吸7 保护土壤18 食物的旅行19 食物与营养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8 认识固体9 认识液体10 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1 把盐放到水里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空气能占据一定的空间。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通

2、过教师指导,用纸团、塑料杯等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进行观察,研究空气占据空间。2.能运用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用塑料瓶吹气球,并了解其原理。科学态度目标1.能对空气能否占据空间表现出研究的兴趣。2.能在教师指导下对空气是否占据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如实记录和描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空气能占据空间”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空气能占据空间。难点:能对空气占据空间这一事实作出科学的解释。【教学准备】学生准备:水槽、透明胶带、剪刀、透明塑料杯、球针、纸巾、水、打气筒、学生活动学习单,毛巾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塑料瓶一个、气球、课件。【教学过程

3、】一、聚焦问题,引出课题1.出示一张纸巾擦汗,然后揉成纸团,提问:如果把它扔到水里,会怎样?(预设:会湿)2.出示塑料杯,如果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水要淹没杯底(PPT出示图片),里面的纸团会湿吗?(预设:会或不会)3.追问理由:你这样预测的理由是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观点。4.引出疑问: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呢?我们怎么来证明?(预设:通过实验)二、探索问题,解决矛盾(一)压杯入水1.实验操作指导:接下来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杯底的纸团会不会湿,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PPT图文出示实验提示)。(1)揉成纸团,粘在杯底(2)竖直倒扣,没过杯底(3)杯中水面,画线记录(4

4、)拿起杯子,擦干观察(5)每人一遍,思考记录“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 第 组图1图2(一)压杯入水我会观察: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底部时,杯子里的水面有变化吗?请你在图1和图2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杯底的纸团有没有湿?我会思考:想一想,你观察到的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2.学生领取材料,开始实验,教师指导。3.小组汇报交流。(1)当把塑料杯压到水槽了底部时,杯子内的水面有没有发生变化?(预设:没变)(2)杯子底部的纸团怎么样了呢?(预设:没湿)(3)纸团没有湿,杯中水面没有变,说明水槽里的水有没有进到杯子里面?(没有)(4)水为什么进不去呢?(预设:杯子里有空气,空气占据了杯中的空间,水就进不

5、去了)(5)小结: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占据一定的空间。(6)分析纸团湿了的原因:有没有小组杯底的纸团是湿的?为什么你们的纸团会湿呢?(预设:杯子压下去倾斜了,空气泄露了,水进到杯子里,纸团就湿了)(二)扎孔观察1.引出扎孔: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所以水进不去,你有办法让水进到杯子里吗?(预设:杯子底部扎一个小孔)2.为了大家的安全,杯底的小孔已经扎好了,你们只要撕开杯底的胶带纸就可以根据要求进行实验。(1)按住小孔,压杯入水(3)松开手指,观察变化“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二)扎孔观察图3图4观察与思考:当松开手指后杯子中的水面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在图3和图4的杯子中用线画出水面的位置。还有

6、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3.学生继续小组探究,教师指导。4.简单交流:(1)杯子底部扎了小孔以后,杯子中哪些情况发生了变化?(预设:杯子中水面变高了)(2)水面怎么会变高了呢?(预设:水跑到杯子里面了)(3)水是什么时候跑到被子里面去的?(预设:松开手指以后)(4)水跑到杯子里后,空气去哪里了?(预设:空气被水挤出了小孔)(5)空气被水挤出了杯子,就是说刚才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现在被谁占据了?(水)(6)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那么杯底的纸团怎么样了?(预设:湿了)(7)湿了的纸团把它从杯子里拿出来放在盘子里。(三)打气观察1.提问:水的本领还真大,把空气挤出了杯子,你能想办法让空气再回到杯子中去吗?(预

7、设:向杯子里吹气)2.出示气筒:怎么吹?(预设:嘴巴)老师这里有更先进的工具,我们就用它把杯子里的水赶出去。3.PPT出示打气观察提醒:(1)按住杯子,球针入孔(2)慢慢打气,观察变化“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习单(三)打气观察观察与思考:当慢慢向杯子打气的时候,杯子里面有什么变化?4.小组反馈:(1)当慢慢向杯子打气时,杯子里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杯子里的水慢慢变少,水位下降。)(3)这说明了什么?(预设:说明杯子里的水被空气挤出去了,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三、研讨交流,小结课堂1.提问思考(投影展示学习单):在刚才的三次实验中,你们分别看到了哪些现象?(预设:第一次水没有进杯子,纸团没

8、有湿;第二次水进入了杯子把空气挤出去了,纸团湿了,第三次往杯子里打气时空气把水挤出杯子,空气又重新占据了杯子的空间)2.课堂小结:这些现象告诉我们什么?(预设:空气能占据空间)3.提问引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探究的内容(出示课题),现在谁能告诉大家空气能占据空间吗?(预设:能)划去“吗”字四、拓展延伸,应用挑战1谈话激趣:刚才李老师让小朋友们玩了气球,还想不想玩?但是老师要你们自己把气球吹大。谁会吹气球?2.出示瓶子和气球:今天这个吹气球有点不一样,老师要你们吹瓶子里面的气球,谁来吹?(1)吹不大。这是怎么回事?谁能利用今天学过的科学知识来给大家说说原因。(预设:子里面充满了空气,占据了瓶子的空

9、间,所以气球就吹不大。)(2)能吹大。怎样能吹大?(预设:把瓶子里的空气挤出去)你要不要再试试?(3)看瓶解惑:老师在这个瓶子上施了魔法,瓶子底部有个小孔,第一次吹的时候,老师把小孔堵住了,瓶中的空气没法跑出去,占据了瓶子的空间,气球就没法吹大;第二吹的时候,我把手松开了,吹气球的时候就把瓶中的空气挤出外面,气球就吹大了。(4)生活中的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原理(PPT出示气垫等图片),课后小朋友们可以去生活中研究一下这些物品。【板书设计】空气能占据空间 会湿 水进入杯子 不湿 杯内有空气【作业设计】1.把纸团粘在塑料杯底部,把被竖直倒扣在水槽中(杯子全部浸没

10、),杯子中的纸团( )。A会湿 B.不会湿 C.会掉下来2.小明按下图做了一个压杯入水实验,观察发现杯子内的纸团没有湿,是因为( )。A空气占据了杯内的空间 B.杯子中有水 C. 水没进入杯子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l 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科学探究目标l 用简单的材料和方法分步操作,研究空气占据空间。l 运用相关知识,使用材料设计小实验。科学态度目标l 培养对于空气进行研究的兴趣。l 能按照要求进行合作探究,乐于交流表达。l 用实验现象做论据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基于事实的推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l 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可

11、以方便我们生活,比如,包装使用的泡沫空气垫。【教学重难点】重点:按步骤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难点:将这些现象与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之间建立起一个逻辑联系,对实验现象进行基于事实的科学的解释。【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水槽、透明硬塑料杯子、球针、纸巾、水、漂浮物(如塑料泡沫)、橡皮泥、吸管、塑料瓶、学生活动手册等,小组共用的擦拭用纸巾或毛巾。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过程】一、聚焦1激发兴趣,引入主题。提问:大家都知道,纸遇到水会变湿。假如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到水里。里面的纸团会变湿吗? 2让学生预测杯底的纸团会不会被水打湿,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讨环

12、节。教师让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从中了解学生是否真正认同空气会占据空间,从而帮助学生完成对空气更全面的、更科学的认知建构。二、探索1实验方法的指导。(1)在塑料杯底粘上一个纸团。(2)在水槽的水面上撒一些漂浮物(如塑料泡沫),方便观察水位变化。(3)把杯子慢慢地竖直倒扣在水里,观察实验现象。纸团湿了吗?(4)在杯底扎一个小孔,用同样的方法再把杯子压入水中。仔细观察,有什么变化?(5)用打气筒连着球针,从杯底的小孔向杯中打入一些空气。空气能将水挤出杯子吗?特别提示:用纸巾或毛巾将杯子边缘的水擦干净后,再取出杯底的纸团。 2阅读学生活动手册,了解记录方法。3学生完成实验后展示实验记录。4研

13、讨:杯中的水和空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空气能占据空间吗?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汇报句式:“我用什么方法,观察水位什么变化,说明空气” 5小结:空气占据空间。第一次,杯底的纸团没变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空间,导致水无法进入杯内。第二次,杯底的纸团被完全浸湿了,是因为空气从杯底的小孔泄漏出去,水填补了原本被空气占据的空间。第三次,打气筒把空气重新灌入杯子,刚才被水占据的空间,又重新被空气占据。设计意图:实验过程中出现了多个现象水的变化、空气的变化以及纸巾的变化,这些现象观察起来容易,记录下来也不难,难点在于学生能否将这些现象与空气占据空间的事实建立起一个逻辑联系,也就是基于事实的科学的解释。三

14、、拓展出示小挑战的材料。现有半瓶水、一块橡皮泥和两根吸管,在不倾斜瓶子的情况下,你能利用空气将水从瓶中挤出来吗?设计意图:本活动让学生用透明的瓶子来做这个实验,就是为了将这一过程可视化。这里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橡皮泥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将橡皮泥从瓶口取出,然后向瓶中吹气,观察水还能不能被挤出。学生会明白,由于空气被密封在一个空间里,不能跑出瓶子,所以才能将水挤出。在实验结束后,要让学生解释水会被挤出的原因。这是一个让学生对概念加深理解的实验。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我们将在以后慢慢学习更多空气的特征。【板书设计】空气能占据空间吗打气打孔【活动手册使用

15、说明】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教师可以提前为学生做一个示范案例,比如用一条横线来代表水面,如果水面前后出现了变化,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画线表示前后不同的水位。如果要将预测和实测进行对比,可以为学生再准备一组和活动手册一样的图表,实验前画一次,实验后根据实际现象再画一次。 记录时,除了用教师演示的方法,学生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只要能让他人看明白或能解释得通就行。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l 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l 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l 运用科学的方法测量空气的质量。l 在

16、称量过程中,了解一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科学态度目标l 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l 养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l 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质量的准确程度。【教学重难点】重点:测量空气质量。难点:测量空气质量,并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天平、优质的打气筒、球针、豆子、皮球、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1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木头有质量,水有质量,思考空气究竟有没有质量。2谈话:既然大家对空气有没有质量提出了这么多的观点,我们如何验证空气有没有质量呢?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记

17、录。设计意图:本环节可以收集学生前概念。学生可能会有很多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想,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用简图记录学生的实验设计,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引导学生讨论:哪种实验方法比较适合?二、探索1明确活动要求。(1)准备一个简易天平。(2) 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一个充好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让天平达到平衡。(3)取出皮球,用打气筒打入10筒空气。(4) 再把皮球放回天平一端的小桶里,观察发生的现象。如果天平倾斜了,你需要放多少粒豆子才能让天平重新平衡呢?(5)继续给皮球打10筒空气,重复上面的实验。2学生实验、记录。3学生理解班级记录表,有依据地解释观点。组号12345678910打入10筒空气后,增加的豆子个

18、数再打入10筒空气后,增加的豆子个数4研讨。(1)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2)你怎么根据实验现象证实自己的猜想?5小结:质量是所有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空气作为一种物质,是有质量的。(3个大圆代表皮球,小圆圈代表空气微粒)设计意图:本环节选用豆子作为衡量物的好处很多。比如,豆子易得且单体质量小,个体差异不大,方便学生通过增减数量对天平的平衡状态进行观察和控制。本环节学生要学会用符合逻辑的解释去描述实验事实。除了让学生用科学的完整的语言描述自己看到的事实,更要让学生关注“空气作为一种物质,是有质量的”。本环节继续使用小圆圈表示空气微粒的方法,让解释更科学、更有说服力。三、拓展将皮

19、球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再将皮球放入小桶中,看天平的平衡结果。设计意图:这个拓展实验实际上是反向验证空气是有质量的。打入空气,质量增加,放掉一部分空气,质量减少。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到空气有质量。【板书设计】空气有质量吗+10筒空气 + 颗豆子再+10筒空气 + 颗豆子平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目的:帮助学生记录实验现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在天平两端的皮球和豆子已经平衡的前提下,如果给皮球打入10筒空气,天平会倾斜,让学生用简图表示出来。2要让天平重新平衡,需要往另一边加入多少粒豆子,在图中写出数量。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有质量吗 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20、.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但是质量很轻。2.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知道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可以被测量。科学探究目标1.学生通过思考并运用科学的方法、选用恰当的工具来测量空气的质量。2.学生通过经历称量过程,了解并思考某些因素会影响称量结果,产生误差,应合理看待实验的数据。科学态度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这一活动,发展进一步研究物体的兴趣和愿望。2.学生通过探究“空气有质量吗”意识到应该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质量问题的活动了解到不同的测量方法影响测量物体轻重的准确程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思考提出判断

21、空气是否有质量的方法。难点:学生通过去判断后加入的空气是否有质量去得出空气有质量的结论。【教学准备】教师:学生实验材料一套、一年级时用过的简易天平、班级记录表、多媒体课件。小组: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优质的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聚焦质量问题,观摩操作方法(预设5分钟)材料准备:一年级时用过的简易天平、本课用的简易天平、皮球、绿豆1.出示一年级实验中用过的简易天平,让学生回顾天平的用途。可以比较物体的轻重(天平倾斜的时候),也可以用回形针的数量来表示不同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的时候)。出示本节课要用的放大版的天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借助这个天平来进行学习和探究

22、质量问题。(说明一下指针和刻度如果看,偏转意味着什么。)2.出示一个皮球,我们也像用回形针一样称一称皮球的质量是多少,只不过今天我们不用回形针,改用绿豆,至于为什么用绿豆,等这节课结束你就知道啦。3.教师演示称皮球的质量。在左盘放入皮球,左边变重,指针向右边偏转,往右盘中慢慢倒入绿豆,当天平开始动起来后变成几颗几颗加,直至天平平衡。让学生说一说:皮球的质量相当于什么?(预设:皮球的质量相当于右盘里那么多的绿豆的质量。)二、探索:思考探究方法,严谨实验论证(预设20分钟) 材料准备:简易天平、塑料小碗或纸杯、优质的打气筒、球针、绿豆、皮球、记录单1.皮球是有质量的,相当于这么多绿豆,木块也是有质

23、量的,相当于()颗绿豆,这一杯水也是有质量的,相当于()绿豆(教师事先称过把图加上去),那么我们这个单元主要在研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有没有质量呢?学生思考1分钟,请几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2.不管你认为空气是有质量的还是没有质量的,都只是你的猜想,科学家他们一开始也在这样猜想,然后他们就去寻找方法证实自己的猜想。我们也来想一想用我们讲台上放着的这个实验装置怎样去证实我们的猜想?学生思考,并说说自己的想法。(学生如果想不到,适时出示打气筒。)3.教师小结方法:我们可以往皮球里打入10筒空气,再放回左边的盘里。提问:天平怎么样变化判断空气有质量呢?预设:天平左边倾斜表示空气有质量,天平仍旧平衡

24、说明空气没有质量。4.如果天平左边下降了,说明空气是有质量的。提问:那怎么样让天平再次平衡呢?学生思考并回答如何操作。(预设:加绿豆。)提问:加进去的绿豆的质量相当于什么?(预设:相当于增加的空气的质量。)5.出示注意点:(1)分工明确(观察者所站的位置,人人都要观察下天平的变化),按序进行(不记得步骤的看黑板),测两次,记录数据;(2)轻声交流,动作幅度要小(任何剧烈的行动都会影响天平的平衡);(3)天平快要平衡的时候绿豆要一颗一颗的加,加得多了就取出,但是一定要记住数量。(4)听到铃声收好材料坐端正。6.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查看学生实验进度,绿豆数量出来的在班级记录表上记下来,展示用。三

25、、研讨:实验结果和发现(预设12分钟)材料准备:班级记录表1.请全班交流讨论: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和你猜想的结果一样吗?如果不一致,你同意现在的结果吗?根据你的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展示全班的实验结论,学生观察每组加的绿豆的数量,说说发现。分析数据不一样的原因。3.指针的偏转不明显,偏转的格数少,加的绿豆数也很少,说明空气的质量很轻很轻。(加5颗左右绿豆,10颗绿豆约0.8克)教师出示事先用电子天平测出来的10筒空气的质量,用数据说明空气质量很轻。四、拓展:解释皮球放气后天平如何变化(预设3分钟)材料准备:球针、皮球、简易天平1.思考:如果将皮球里的空气放出一部分后,再把皮球放回左盘,天平会怎

26、样?并说说理由。(预设:放掉气的皮球放上去后,左盘变轻了。这也能说明空气有质量。)2. 教师演示。学生尝试解释现象。(有时间的话学生也可以马上试一试。)3.小结:通过今天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空气是有质量的,但是质量很轻。【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学生活动手册中6-7页的1、2、3步就是学生探究实验的步骤,学生看着活动手册边做实验,既可以提醒学生下一步该干嘛了,也能及时把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记录下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第二步中把充入空气的皮球放回左盘后天平如何变化?学生观察后画下简图,主要能反映出天平如何倾斜。3.第三步中填写让天平重新平衡加入绿豆的数量,这些绿豆的质量就相当于充进去的空气的质

27、量,也是从绿豆的数量反映出空气质量的大小。4.再重复做一次,记录一次。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3、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案教学设计课 题 3、热空气和冷空气第一课时执教者 日期教学目标1.做纸蛇转动和热气球上升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到热空气轻,会上升。2.做纸杯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热空气轻,会上升的特点。3.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冷空气和热空气流动实验,明白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教学重点做冷热空气流动实验,知道热空气比较轻,会上升,知道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教学难点做冷热空气流动实验,明白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教学准备支架、蜡烛、卡纸、剪刀、大塑料袋、纸杯、细线、广口瓶、冰水、热水、线香、打火机、玻璃片

28、、水槽、塑料瓶、垫片、美工刀、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观察自然界中的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并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冷空气和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通过学习,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那么空气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空气的流动。板书课题:3.热空气和冷空气二、热空气的流动教师引导:同学们,热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我们先来做两个小实验。实验一:让纸蛇转动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以及实验步骤。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操作图,再读一读实验步骤,了解本次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实验材料:卡纸、剪刀、蜡烛、打火机、支架、细线。实验方法:用卡纸剪一

29、条纸蛇,将纸折放在火焰上方约10厘米处。点燃蜡烛,对着这只蛇尾巴斜面处。观察到纸蛇转动后,熄灭蜡烛。实验注意点:蜡烛不要靠纸蛇太近,靠的太近,会将纸蛇点燃,也不要太远,太远了,实验效果不太明显,距离纸蛇约10厘米为宜。实验中要仔细观察纸蛇的变化,并且可以用手去探一探纸蛇上方的空气,感觉一下空气是冷的还是热的。本次实验可以反复多做几次。学生分小组开始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相机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不当之处。全班交流实验现象。实验二:让热气球上升(本次实验难度较大,因此教师先演示这个实验。)出示课本中的实验操作图以及实验步骤,引导学生读一读,了解实验方法。出示实验材料:大塑料口袋、细铁丝

30、、蜡烛、打火机。教师边进行演示实验,边强调实验注意点:第一步:用细铁丝把大塑料口袋撑成圆形。(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在课前完成,以节省课堂上的时间。)第二步:将塑料口袋撑开后,罩在一支点燃的蜡烛上。特别注意:塑料口袋不要靠蜡烛太近,否则,塑料口袋会被烧坏。第三步:过一会儿松手,看塑料袋是否会上升。教师再次强调本次实验的注意点:选择塑料口袋的时候,要选择薄而轻的塑料口袋,不能太重,铁丝也要细一点,轻一点,不能太重,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学生分小组进行本次实验,教师巡视,提醒实验中的注意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讨论:纸蛇为什么会转动?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两次实

31、验,思考:是什么让纸蛇转动,让热气球上升的?学生答:是蜡烛燃烧产生的热空气使纸蛇转动,热气球上升的。教师总结:是的,热气球上升,纸蛇转动,都是因为热空气的原因。热空气比较轻,会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使纸蛇转动,也带动了热气球的上升。相机板书,热空气轻,会上升。实验三:教师演示纸杯实验引导:为了进一步验证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我们再来做一个纸杯实验。教师做演示实验:出示实验材料:纸杯、蜡烛、细线、支架。实验操作过程:将两只纸杯口部朝下,用细线悬挂在支架的两边,保持平衡。在一只纸杯下边点上蜡烛。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会发现,本来保持平衡的两只纸杯,现在不平衡了。全班交流,引导学生进一步

32、认识到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三、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热空气轻,会上升这一特点。那么冷空气和热空气究竟是怎样流动的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展示实验材料:水槽两个、冰水、热水、广口瓶两个、玻璃片一块、线香、打火机。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讲解实验中的注意点:第一步:在两个水槽中分别倒入冰水和热水,然后把两个广口瓶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过一会儿取出来。(注意要确保两个广口瓶一个变冷,一个变热。)第二步:把线香点燃,放在热瓶中,使热瓶中充满烟雾,然后拿走线香,在热瓶上盖上玻璃片。(注意,第二步速度要快,否则,热瓶会冷却,影响实验的效果。

33、)第三步:将冷瓶倒放在热瓶上,轻轻抽掉玻璃片,仔细观察,热瓶中烟的流动。(注意,抽掉玻璃片以后,要让两个广口瓶口对口,不能让烟雾跑出来。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观察实验的现象。)第四步:将冷瓶和热瓶上下颠倒一下,重复上面的步骤,引导学生再观察实验现象。全班交流讨论,引导学生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实验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出现?教师在全班交流的基础上总结: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里流动的过程中受冷,因此下沉,从而形成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流动。教师边讲解边用示意图板书,引导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了解冷热空气的流动情况。引导学生完善活

34、动手册四、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研究了空气的流动,知道了热空气轻,会上升。同时通过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实验,知道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情况。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请大家课后预习下一课。板 书设 计3、热空气和冷空气热空气轻,会上升冷热空气流动有规律课 题 3、热空气和冷空气第二课时执教者 日期教学目标1.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进一步体会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2.知道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明白其中的原理。3.根据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解释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4.思考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制造风,明白制造风的意义。教学重点知道冷热空气

35、流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教学准备风的成因示意图、多媒体课件等等。预习要求观察自然界中的风,并通过查阅资料,初步了解风是怎样形成的。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复习旧课1.同学们,上一课我们研究了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谁来说一说,热空气有什么特点?他是怎样流动的?2.纸蛇转动和热气球上升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3.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规律。板书课题:3.热空气和冷空气二、制作观察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1.教师引导:要想进一步探究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规律,我们就要来制作一个简易的空气流动装置。2.出示课

36、本上的空气流动简易装置制作和实验的图片及方法步骤。3.学生自由读一读,了解空气流动简易装置制作和实验需要的材料、方法、注意点。4.全班交流:材料:塑料瓶、短蜡烛、美工刀、垫片、打火机等。制作步骤:用美工刀给塑料瓶扣底,边缘修理平整。将去底的塑料瓶罩在点燃的蜡烛上,瓶底的一侧用垫片垫起来,观察火焰的情况。去掉垫片,再观察火焰有什么变化。教师强调注意点:首先要注意安全,其次注意短蜡烛点燃后不要靠近塑料瓶,不然会把塑料瓶烧得变形,影响实验的效果。这个实验可以多次进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实验现象。5.小组合作制作空气流动的简易装置,并按要求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讨论实验结论。教师巡视,了解学

37、生实验装置制作情况及实验进展情况,相机指导。6.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教师小结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三、探讨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际应用一:出示暖气片图片,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知道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老师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个问题:如果要在一个房间里面安装暖气片,你认为,把暖气片安装在房间的低处,还是高处,为什么?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加以总结:如果装暖气片,应该装在房间的低处,因为暖气片散发出来的是热空气,热空气向上升,不用多长时间,暖气就会循环到整个房间。如果把暖气片装在房间的高处,暖气只会停留在房间的上部。实际应用二:出示超市

38、里冷藏柜图片,教师引导:在超市里面,有很多的冷藏柜,我们发现,这些冷藏柜很多都是不加盖子的。为什么冷藏柜可以不加盖子呢?学生通过交流讨论,弄明白冷藏柜散发出来的是冷空气,冷空气在下方,热空气在上方是,很少发生对流的。因此,冷藏柜不加盖子,也不用担心冷藏柜里的冷气会跑掉。其他运用:除了暖气片和超市里的冷藏柜,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学生举例子,并说一说其中的原理,教师加以引导并肯定。出示一些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运用的例子,如热气球飞行、孔明灯、油烟机的安装等等,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空气流动的规律。四、研究风的形成夏天的时候,天气炎热,大家都盼望刮一点风,驱散炎热的空气。大家知

39、道风是怎样形成的吗?其实,风也是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流动造成的,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风的形成。出示课本中大自然的风的形成示意图,学生仔细看这幅图,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初步了解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学生根据示意图,试着说一说风是怎样形成的,教师相机指导。出示风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读一读,看一看,进一步了解风形成的原因。风是由空气流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太阳辐射热引起的。太阳光照射在地球表面上,使地表温度升高,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变轻而往上升。热空气上升后,低温的冷空气横向流入,上升的空气因逐渐冷却变重而降落,由于地表温度较高又会加热空气使之上升,这种空气的流动就产生了风。教师总结:风形成的原因

40、,我们可以用一句话简单的概括,就是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空气的流动就形成了风。(板书)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进一步体会风的形成。五、制造风既然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空气的流动来制造风,你们能想出办法来制造风吗?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回答这个问题:用扇子扇、用电吹风吹、用嘴吹、挤压塑料袋、电风扇吹、空调吹等等。教师小结:我们知道了风形成的原因,那么当我们在生产生活中需要风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这样的原理来制造风。六、课堂总结同学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冷空气热空气流动的原理,同时明白了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后请大家继续观察我们周围的生活,了解冷热空

41、气运动的规律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广泛的应用。板 书设 计3、热空气和冷空气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风的形成,制造风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土壤的成分 教案教学设计课 题 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4、土壤的成分执教者 日期教学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土壤,知道土壤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地点和自然形态。2.观察土壤样本,知道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3.通过分析实验,知道并认识土壤中存在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土壤由多种物质组成,知道土壤中有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教学难点通过实验分析,认识土壤中的空气、水、沙子、黏土等主要成分。教学准备土壤

42、样本、水杯、水、镊子、餐巾纸、烧杯等等。预习要求观察我们周围的土壤,初步了解哪些地方存在土壤?土壤是什么样子的?土壤中有哪些成分?教 学 过 程旁 注一、导入新课出示小诗:土壤是伟大的妈妈,他的怀抱很大很大!瞧!嫩草发芽了。看!小树扎根了。这里,冬眠的青蛙醒来啦!那里,钻洞的蚯蚓歇息啦!亿万个生命,都在他温暖的怀抱中长大!学生读一读小诗,交流:这首小诗主要写了什么物质?(土壤)写了土壤的什么?(主要写了土壤的作用。)土壤有什么作用?(让嫩草在里面发芽,让小树在里面扎根,让青蛙冬眠,让蚯蚓钻洞,让亿万个生命,在她的怀抱中长大。)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周围都存在土壤,土壤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东西。从今

43、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第二单元研究土壤。板书课题:第二单元 研究土壤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本单元的第1课,了解一下土壤的成分。板书课题:4、土壤的成分二、交流土壤采集的过程及感受教师引导:同学们,课前老师让大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到大自然中采集土壤,大家采集了吗?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交流采集土壤的过程及感受。交流问题:土壤是在什么地方采集的?和谁一起采集的?怎样采集的?采集的土壤是什么样子的?你们采集的土壤跟你平时看到的土壤是一样的吗?学生回顾自己采集土壤的过程,交流问题和感受。教师相机引导,并对学生的发言表示肯定。引导:通过土壤的采集,你们知道土壤是什么了吗?出示句子: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

44、质,它具有一定的肥力,能够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学生读一读这个句子,初步了解土壤是什么以及土壤的特点。三、研究土壤里有什么教师引导:土壤中有哪些东西呢?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吗?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土壤里有什么东西。提出观察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带来的土壤样本,看一看土壤中含有哪些物质。教师提醒学生操作的注意点:在观察土壤的过程中,可以把分辨出来的土壤中的物体挑出来,分类摆放,可以像课本上一样采用画简图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发现。相机出示课本上的两幅简图,引导学生模仿学习。学生分小组观察土壤样本,了解土壤中含有哪些东西并填写好活动手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活动情况,相机指导。全班交流,说一说土壤样本中含有哪些东西,并展示自己的简图。四、研究土壤的成分通过刚才的观察,我们了解到土壤中有哪些东西,那么土壤究竟有哪些成分组成呢?下面我们继续来研究。出示课本上的操作图片及文字说明,引导学生观察这几幅操作图,并且读一读相关的文字,了解研究土壤成分的方法。全班交流,并且试一试。方法一:用手握一握引导学生用纸巾包上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仔细观察一下,看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方法二:用水泡一泡把土块放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